师德的守护与师道的传承

    电影《老师·好》是一部以校园为题材的青春电影,讲述了一段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师生故事。它以苗宛秋老师(于谦饰)为核心人物,聚焦苗老师与学生们的“斗智斗勇”,生动地再现了20世纪80年代的师生百态及纯真情感。可以肯定地说,在市场和口碑普遍不尽如人意的青春片中,《老师·好》确实是一匹逆袭国产青春片的黑马,整个影片笑中带泪,感人至深,深受观众热捧,好评如潮。

    这部影片之所以获得高度关注,普遍的观点认为,其原因是由于该片引发观众共同回忆起高中那段青春岁月,怀念起时光里不变的情谊。的确,不论是电影中文明、建设这些带有20世纪80年代特质的学生的名字,还是富有时代特色的背景音乐以及办公室跳disco、背着军挎包边走边喝北冰洋的画面,都还原了80年代的真实生活,不断勾起观众的思绪。但从另一个方面看,《老师·好》之所以这样打动观众的心,更深层次的原因还是影片以苗老师为缩影,再现了80年代人民教师用心育人的情怀。“把学生培养成对社会有用的人”是那个年代老师们的自我要求,围绕此使命,老师们守护师德、传承师道,呕心沥血承担着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时代重任。正是有这样的伦理旨归,才让这部影片魅力不同凡响,不仅深深吸引着那些“已经长大的学生”观众们,也引发那些关心国家教育的人们,思考当下教育的培根铸魂。

    一、师德之守护:立德之本

    在解读道德和教育之关系时,中外大师是有着强烈的思想共鸣的。当代大教育家赫尔巴特曾说:“教育的唯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之中——道德。”[1]国学大师钱穆在比较一般意义上的教育和宗教两个范畴后也发现:“在中国文化体系之内,宗教并未获得一种圆满之发展。 此因中国文化传统极重视教育,教育善尽其功能,则宗教自无发展之机缘与必要。”[2]中国文化中道德的地位远远高于宗教的地位即源于中国传统教育的中心任務是教人学做人。教的人首先就要自己“成人”,这样一来,教师自身的德性,即师德被看成是高于宗教的最神圣性的东西。可见,中外教育都将师德作为立德之本。而如何提升和守护师德也成为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

    甲骨文中的德,左边“彳”表示“行走”之意;右边的样子是一只眼睛上边一条直线,说的是眼睛要看得正;左右二边合在一起,此时之德就是要表达“行得要正,看得要直”的意思。金文的德,又在右边的眼睛下加了“一颗心”,即除了“行正、目正”外,还要“心正”,这种对“德”之标准的逐步加强,表示人们对“德”的要求越来越高。待到《康熙字典》中的“德”便有了“凡言德者,善美,正大,光明,纯懿之称也。”这里的“德”不仅是善的体现更是美与善的融合。《说文》中讲“德,升也”恰好体现出“德”的趋向,这是一个由低向高逐渐上升的过程,就像冯友兰先生将人生划分为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四个依次渐升的等级一样:“自然境界”的人是以本能的生物形式存在的;“功利境界”的人只做对自己有好处的事;“道德境界”的人只做符合道义的事;而到了第四种境界,则是超越世俗天人合一的“天地境界”。这四种境界亦是对师德的很好概括,对于老师历经了对从教之美的向往到把教师这一职业当作对实现自我的表达,进而,个体从以教师这一职业作为实现自我和取得别人赞同或肯定的媒介再到要以“成为教师”作为自身的目的和愿景。师德的拥有使得个体从吁求那个被承认或被尊重的“我”,上升到那个能够体现自我价值的“我”。正是这份对师德初心的坚守,教师才能将自己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精神世界贯穿一齐达到为人之师的人生境界,并最终成就为人之师的人生高度。因此,想成为一名教师是个体的一种选择,更是个体的一种自我表达。这种表达体现在对学生的深仁厚泽上,也体现在对自己的修身慎行中。

    电影《老师·好》对师德的守护完美地再现了这两个方面。影片中的苗老师总是一脸严父般的模样,他苛责、挑剔、甚至或多或少还有些专横;然而,就是在这样一个严肃刻板的表象下,却怀揣一颗关心学生的仁爱之心,并一直为成全学生的梦想而孜孜以求。他在意那位像自己当年一样品学兼优的学生安静,为了保证她能专心学习,提高成绩,苗老师自掏腰包托人从上海给她买补习资料;他不想安静为前校友补习功课分散精力,在嘱咐安静管好自己学习后,却悄悄地亲自担当起为这些贫困地区的学生免费义务补课的任务。除了关爱“优等生”之外,苗老师也未曾放弃班级里的其他学生,哪怕是那种被认定为“坏孩子”的刘昊。刘昊因私自街头卖东西被公安局抓去,半夜里,苗老师被告知到公安局领人。因为担心公安拘留的记录对刘昊将来的人生造成不好的影响,为此,讲求原则的苗老师也不惜打人情牌消除对刘昊的不良记录。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一个好老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是这样一个人,他热爱孩子,感到和孩子在一起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们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3]影片中苗老师的点点滴滴,告诉我们深仁厚泽的师德师爱并不是一个急于求成的过程,更绝非是一日之功,它是在老师和学生日积月累、以心换心的交流、理解、尊重和信任中开花结果的。

    师德的守护除了体现在对学生的仁爱之心上,也体现在教师对自己的修身慎行中,正如张岱年先生所说:“道德所以为道德,在于不仅是思想认识,而更是行为的规范。道德决不能徒托空言,而必须见之于实际行动。因此,道德修养方法固然包括认识方法,而主要是行动的方法,提高生活境界的方法。道德修养兼该‘知与‘行两个方面。”[4]然而,修身慎行是师德守护中最为困难的,因为教师所面对的教育情境是复杂多变的,任何不够充分的思考,不够坚定的笃行都会导致师德缺损和不足。中国传统文化特别强调“慎独”。《礼记》中就有:“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这里的“慎独”指的是在无他者约束,自己可以随心所欲的情况下,不放纵自己,仍遵循“德”的要求。“慎独”强调外在行为与内心的联系,即“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强调通过德性的自省意识不断反思自我,剖析自我,完善自我。

    影片以中苗老师的“慎独”浓缩和再现了那一代教师是如何守护师德的。同许多优秀老师一样,苗老师个人是一位对分房、评奖不感兴趣的“清高”之人,但是作为一个凡人,从出生起就生活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之中,苗老师一家在社会中也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各种影响。生活上,苗老师家住房紧张,妻子催促他去找校长反映困难。经济上,手头不宽裕,妻子劝他效方隔壁老师办补习班赚钱贴补家用……历经了生活之种种的苗老师已经树立起“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的道德原则,并依靠坚定的道德信念将这种道德原则融入到他的个人意志中,所以才会有影片中苗老师为班级生病的同学默默捐助一个月的工资,才会有免费义务补课被诬告后的不作申辩。

    二、师道之传承:树人之基

    “树人”一词最早出自《管子·权修》——“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际,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这段话,从“树谷”到“树木”再到“树人”的类推,让我们知道,“树人”有育才、培养人才的意思。从“一年”到“十年”再到“终身”排序,让我们看到,古人视人才的培养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情,倾注了多少心血在其中。而如何树人,影片也以师道传承这一树人之根底,从“显”和“隐”两个维度展现给观众。

    影片中开篇的一段独白和结尾处苗老师离开学校的一段离别语恰到好处地呼应了师道的传承。1965年品学兼优的苗宛秋,以全省第一名的成绩考取北京大学中文系。可惜在那个特殊年代,最终没能让他迈入北大,只留下了那张录取通知书。苗宛秋在他老师的点拨下走上了教书育人的道路;多年以后,成为老师的他又以自己的方式不知不觉影响着学生王海。当年这位被同学称作“脑袋”的调皮蛋是与苗老师“交锋”中的主力,但就是在与苗老师的“斗智斗勇”中,王海却逐渐转变了对这位一脸严肃的苗老师的印象,甚至爱上了教师这份职业,才有了影片中那段深情的独白:“我不是在最好的时光中遇见了你们,而是遇见了你们,才给了我这段最好的时光。”

    正如《礼记·学记》中的记载:“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可谓继志矣。”意思是说,善于唱歌的人能使听众跟在他后而唱起来;善于教学的人,能使学生继承他的治学志向。影片里品学兼优的学生安静,在面对保送师范类院校和自己努力考取北大两条道路中也经历的短暂的踌躇徘徊,最终,她还是选择了自己考取北大这条需要更多艰辛付出的求学之路。这一选择无不是受到苗老师治学志向的影响。也就是说,师道之传承是在教师对事业的热爱并在对学生之仁爱施教的树人过程中传承下来的。

    电影《老师·好》中的师道传承除了“显”性这一维度之外,还有一条相对“隐”性的维度贯穿始终。青春的叛逆,使得这个时期的师生关系天然带有“敌对”的属性。然而,随着影片的展开,苗老师从看似霸道刻板到与学生们友爱互动,学生们从一开始的剑拔弩张到后来对老师的诚恳道谢,这些转变无不体现出师生们的情感升华,师道的传承也涵浸于此。教师通过严爱相济入情于理的方式把自己的温暖传递到每一个学生身上。这种仁爱一方面表现为宽容地关怀学生,教师会以尊重和理解的态度认真对待学生成长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并辅以教师的信任,树立学生的自尊;另一方面,这种仁爱又以父母爱子女——爱中有严,严中有爱的方式表达出来。

    注重学习成绩的苗老师并没有以成绩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在他看来,孩子们的优秀并不取决于他是否考上清华或北大,更重要的是每个孩子能够健康成长,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洛小乙同学最初是以“坏孩子”的形象出现在影片里,他自幼失去父母,从小与爷爷相依为命,虽然一片孝心照顾生病的爷爷,但由于缺乏正常家庭的关爱,一直未能建立起正确的价值观融入社会和校园生活。苗老师并没有因为成绩不好而放弃班级里这样的孩子,洛小乙也正是在苗老师不顾个人安危的挽救中,才得以脱离那些街头打混的地痞流氓的控制回归正常的校园生活,并转变和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新潮前卫的关婷婷依仗家里有钱,多少带着自私为我,利益至上的功利性格;缺少集体荣誉感的她,正是在苗老师的影响下,重新正视集体荣誉的重要性,并坚定地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班集体重新夺回第一名的集體荣誉。

    师道的传承,犹如“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5]在学生眼里,老师的言行最具示范性,可以说是“吐辞为经、举足为法”,一言一行都给学生以极大影响。正如教梅贻琦先生所说:“师生犹鱼也,其行动犹游泳也,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是从游也,从游既久,其濡染观摩之效,自不求而至,不为而成。”[6]总之,教师会将内化于自身的德性,以各种形式感召和涵养他的学生,培养他们对他人、对社会、对人类命运的关爱。

    三、尊师重教:民族复兴的最好时光

    北宋五子之一的周敦颐曾说:“或问曰:曷为天下善?曰:师。……先觉觉后觉,暗者求于明,而师道立矣;师道立,则善人多。”[7]教师理应是天下善的化身,老师会将其所汇集到的善以师道传承的方式传递给学生,可以说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关乎着社会的兴衰。电影《老师·好》以独特的视角向我们表达了它关于尊师重教这一话题态度,但同时也留给我们更多的思考空间。蔡元培说过“要看明日之社会,先看今日之校园”,因为校园里的教师与学生的状态就是这个民族未来状态的缩影和预见。尊师重教不应当只是局限在校园里,它应该是全社会的责任,因为这事关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

    我们都认同南怀瑾等众多大师说的:“一个没有文化根基的民族,一定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8];但同时,我们也要记住国学大师钱穆告诫我们的:“要复兴文化,必当复兴师道。纵说要舍旧谋新,尽量破弃旧传统,建立新风气,但此一期望,仍必要仰仗教育,尊重师道。”[9]一个民族要想复兴必先做到文化的复兴,而文化的复兴又是以尊师重教为契机的。

    尊师重教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们的文化里一直留有“天地君亲师”的古训。《礼记·学记》曰:“古之王者,建国军民,教学为先。”用教导服务社会,这是教师在古代受到普遍尊重的主要原因。这种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对于师德的守护和师道的传承都是至关重要的。

    在尊师重教之社会风尚浓厚且流行的环境中,教师会以传播知识和真理,塑造灵魂和生命为己任;会因为承担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时代重任而备感荣耀。不仅如此,这种社会风尚下,学生也会对教师这一职业产生向慕之情,那些以“为师从教”作为光荣梦想的学生更是会坚定地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但是在价值取向多元化的当下,基于新事物的新评判标准往往对社会的基本关系造成某种程度的冲击。当社会舆论导向一旦变成唯绩效是从,当学校和社会以唯分数、唯升学的非科学教育评价体系考评老师时,以名目繁多的“教学事故”管理条例考评老师时,教师从教就会被套上厚重的枷锁,失去以往的使命感,凡事只能被动地从保护自身利益出发。这种社会风气的滋长是无法实现个人和集体利益最大限度地重合,更难于激发教师的从教热情。在这种氛围中,学生诸多的人生梦想,道德理想也会被教师迫于无奈而生出的“精致的利己主义”的氛围所扼杀。

    2018年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着重强调:“实施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高教师专业素质能力。教育投入更多向教师倾斜,不断提高教师待遇,确保教师工资待遇落实到位。大力弘扬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努力提高教师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让广大教师安心从教、热心从教。”这一重要讲话是引导社会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氛围,培植健康完整的教育系统的关键。

    我们每个人心中都住着一位好老师,虽然因年代不同他们各自都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不管时代如何变化,师德的守护和师道的传承不会改变,中国教师的这一伦理旨归不会改变。《老师·好》这部电影感动大家的,正是它鲜活地再现了我们心目中的那位“好老师”。影片中的“好老师”对师德的坚守有些孤单,对师道的传承有些艰辛;现实中的“我们”需要关注和创造良好的尊师重教之社会环境,让民族复兴在最美好的时光中再现它的光芒,传承与弘扬民族精神。[10]

    参考文献:

    [1][ 德 ]赫尔巴特.论世界的美的启示为教育的主要工作[ M ]//西方资产阶级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4:249-250.

    [2] 钱穆.中国之师道[ M ]//文化与教育.钱宾四先生全集(第41册).台北:联经出版事業公司,1998:323.

    [3] 苏霍姆林斯基.帕夫雷什中学[ 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3:44.

    [4] 张岱年.中国伦理思想研究[ 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219.

    [5] [德]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 M ].邹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社,1991:2.

    [6] 吴丕,刘镇杰.北大精神[ M] .北京:现代出版社,2016:281.

    [7] 周敦颐.周敦颐集[ M] .陈克明,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0:20.

    [8] 刘雨虹.南怀瑾先生侧记[ M ].北京:时事出版社,2001:296-297.

    [9] 钱穆.中国之师道[ M ]//文化与教育.钱宾四先生全集(第41册).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8:332.

    [10]李昳聪.论电影《孔子》中的道德叙事[ J ].电影评介,2015(16):2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