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态素材动态化视觉资料听觉化

    蒋蔓菁

    【摘 要】对于以声音为唯一载体的广播节目来说,如何将历史文献、历史文物、文化遗迹有声化表达是难点。本文试图从现代生活勾连历史资料,用电影、电视、广播剧片段还原历史场景,以解说员之口让文物“说话”,用环境音响的描摹感受历史遗迹,探讨历史文化类广播节目的声音表达。

    【关键词】历史文化 广播 现代生活 还原 开口说话

    【中图分类号】G220 【文献标识码】A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①近几年来,随着“传统文化热”兴起,以传统文化为载体的电视节目相继推出,然而对于以声音为唯一载体的广播节目而言,历史文化类节目的制作显得就不那么有生机了。历史文献、历史文物、文化遗产静静地沉睡在岁月深处,我们该如何用声音进行很好的表达?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对港澳广播、华夏之声从今年6月开始播出的35集大型广播系列专题《中华文化探源》,对中国古代各重要历史时期的思想文化產生的内因进行了细致挖掘和梳理。如何跳出“故纸堆”、做足“声音”文章,创作团队进行了许多积极有益的尝试和探索,对历史文化类节目的声音表达有一定的启示。

    一、用现代生活勾连历史资料

    制作历史文化类广播节目一方面是为了传播优秀的中华文化,另一方面也是希望能够借古喻今、给人启迪。那么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引发今人的兴趣呢?《中华文化探源》中运用最多的就是从现实生活的点滴中去找寻历史的印记,探究古代先哲给后世留下的启示。历史文献是纸张,所有的记载都码成了铅字,要用现实生活让它鲜活起来。

    (一)比喻手法,以今天之具象喻古代之抽象

    “比喻”作为修辞方式时,表示用某些有类似点的事物来表述现有事物,以便表达得更加生动鲜明。由此可见,寻找到类似点极为重要,如何恰当地连接历史和当下,用现实生活的一个点在听众脑海中还原历史某一阶段的面貌,是一件富有挑战的事。

    在制作节目第一季《回望先秦》时,“百家争鸣”在史书里只是一个对各学说和代表人物描述的词语,但要用现今生活中的类似点让听众感受到那个时代,就要下功夫了。通过多种形式的尝试,作者选定了用音乐会之前各乐器单独的试奏调音到大幕拉开后合奏出恢弘的乐章来比喻那个思想碰撞、智慧交锋的年代:

    【音响:音乐会片段

    人们常说:“音乐是流动的语言。”如果说中国历史上也有过类似音乐会开场前后的思想碰撞和智慧交锋,那么,目光的那一端最早应该是2000多年前的百家争鸣时代。

    春秋战国时期,五个实力雄厚的诸侯国脱颖而出。后来又演变成“战国七雄”。在这样的大变革中,国家的未来在哪里?又将去向何方?一群卓越的思想家登上了这个历史舞台,他们以百科全书式的知识、巨大的热情和无畏的勇气从不同的角度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进行理论探讨和实践,试图创造出一个美好的理想社会。他们倡导发起的这场文化争鸣使中国开始进入一个自觉的理性时代……

    进排练场录制时,各种乐器杂乱无章地弹奏,正如诸子百家各有各的声音、各有各的治国理念,互相争论,彼此不相让,但坐在音乐厅欣赏音乐会时感受到的却是和谐、震撼,正如从历史中走过来回望才发现,那是一个多么璀璨伟大的时代。抓住了两者的类似点,实则就抓住了描述对象的典型特征。

    (二)类比手法,在现实与历史间穿梭

    类比修辞是基于两种不同事物或道理间的类似,借助喻体的特征,通过联想来对本体加以修饰描摹的一种文学修辞手法。很多历史状态无法凭空想象,只有借由今天生活中的实景引发联想,这种方式有利于听众了解短则几百年、长则数千年前的世界。

    节目第四季宋代文化探源《静水流深》中,宋代城市面貌发生了由“坊市制”向“街巷制”的革命,从而促成了商业文明。香港导演陈可辛监制的网络游戏《天涯明月刀》引起了作者的注意,香港女孩林家樱感觉游戏里的画面、街上的人、商店,都和香港很像。这些画面取材于《清明上河图》,描画的是北宋东京汴梁的市井生活:街上人头攒动,店铺生意兴隆,百姓安居乐业。于是,香港街头的音响穿插林家樱的感受,让节目的目标受众——香港听众的脑海中立刻勾画出了宋代的生活样貌:原来我们如此相似。

    这样的类比在历史与现代中来回穿梭,激发听众用现代生活联想并感知有着类似特征的历史,不同层次的转接,柔和过渡,也使整个专题的历史味、文化味、现代感跃然纸上、跃动声中。

    (三)新闻切入,引发听众关注

    新闻经由媒介传播能吸引更多的大众关注。历史文化节目巧妙地运用广电媒体播出的新闻音频,借由新闻的鲜度和热度触发受众对本来看似毫无关联的两件事情的联想,便于受众理解历史,客观上也可起到丰富广播音响的作用。

    比如节目第三季《盛世大唐》在说到玄奘法师从古长安一路西行到天竺取经时,作者用印度总理莫迪到访西安的新闻事件引入,同样的路途两端,时间相隔千余年,让听众感受到中国与邻国的交往自古有之,也感慨现代化交通带来的便利与迅捷。再如节目第五季《大哉乾元》中展现元代海上丝绸之路时,作者从中国网民响应丹麦驻中国大使馆消灭生蚝的求助事件入手,以清脆的蚝壳堆积音响介绍闽南人所说的“蚝壳厝”,就是用海蛎壳做成的房子,并说明这些用来建“蚝壳厝”的海蛎壳并非是就地取材,接着出现节目中被采访者的声音:

    元代泉州的商船队把中国的茶叶、陶瓷、丝绸运到东南亚以及非洲东海岸,载回来一些香料,但是香料比较轻,在海上容易翻船,所以就把当地产的海蛎壳放在船上压舱,回来以后把海蛎壳卸在海滩上,渔民就拿起来因地制宜盖房子,像鱼鳞一样一片一片很好看,还冬暖夏凉。

    生动的叙述,也让听众脑海中立刻有了画面,对元代的海上贸易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历史文化专题不是一定要关联新闻事件,但是恰当地引入新近发生的大家都关注的新闻,容易让人产生共鸣,也让历史和现实“一键对接”。

    (四)说书形式,讲述历史故事

    由于历史文献大多用古文书写,难免艰涩难懂,而广播因其大众传媒属性,对中国历史文化知识的介绍不宜过于深奥,以便达到普及的目的。《中华文化探源》特别注意了节目的通俗性与文化味相结合。在符合朝代调性的基础上,第一季《回望先秦》和第六季明清文化探源的《依常新变》中加入了说书片段,写作手法上运用现代通俗的讲述方式,以便听众理解。

    例如,《回望先秦》中说到稷下学宫的形成,作者编了这样一个故事:

    要说稷下学宫的形成,它有这么个背景:

    从前,齐国名相管仲辅佐齐桓公,制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对内搞活、对外开放的治国思想,对齐国的经济制度进行了彻底改革。齐国经济迅速发展,成为有实力的大国。

    不差钱,又有开放式的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齐国君主们开始把眼光盯上了西部和南部的广袤大地。想择机称霸,重塑当年齐桓公時期的辉煌。称霸要靠什么?人才啊!这时就有人出主意了:“咱不如办个大学,把天下所有名门大派的掌门人都请来,让他们在咱这搞研究,带学生。再给他们办一个定期的论坛,让他们辩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想说什么说什么,想怎么说就怎么说。咱们齐国呢,就博采众长,择其善者而用之,岂不美哉?”

    好主意呀!说干就干,当时的君主田午就下令在临淄一处叫“稷”的城门附近划拨出一块土地,大兴土木,建设学宫。学宫就称为“稷下学宫”。

    可以看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对内搞活、对外开放”“不差钱”等现代语言生动有趣,让听众亲切感倍增。女声说书与庄重大气的男声解说区别开来,两者结合既增添了一种解说之外的声音元素,又让整个节目节奏富于变化,风格亦庄亦谐,使浩瀚的历史文化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呈现出来。

    二、用电影、电视、广播剧片段还原历史场景

    人们了解历史的一个重要途径,是通过改编的电影、电视剧,虽然为了收视效果,编剧会加入适当的文艺再创作。《中华文化探源》创作团队在写作之初,就需要观看与相应朝代有关的剧目,选取其中一些代表性场景加以剪辑运用,以丰富广播音响,达到事半功倍的效用。

    节目第六季《依常新变》中讲到中国古典园林时,串接了电视剧《红楼梦》中大观园中题联、制药、品茗、喝酒等片段,不仅能感受到园林中的别样情致,也流露着文人的生活态度。再如《回望先秦》中“百家争鸣”场景,作者制作了一小段微型广播剧,用不同人物演绎儒、墨、道、法、纵横等各家代表人物的言论争锋,生动展示了当时的状况。

    需要提醒的是,电影、电视、广播剧通常有艺术夸大成分,在历史文化类节目中引用或制作时要恰当选取,不能左右和影响大众对历史事实的判断。

    三、借解说员之口让文物“说话”

    博物馆里的文物是冰冷缄默的,离我们的日常生活很远。如何让阳春白雪的文物带着温度复活,变成今天人们可感可触的存在,是文化类节目遇到的最大问题,也是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对于广播而言,借解说员之口让文物“开口说话”是常用的方式,要以他们的讲述来解锁文物身上隐藏的历史密码,然而说什么话、怎么说还是大有学问的。

    首先要甄选说话有感染力的讲解员,这里的讲解员是泛指,只要适合为我们介绍文物的人都可以担任;其次启发他们多讲文物背后的故事,故事是广播的灵魂,也是最能吸引人的地方。

    在《静水流深》系列写到北宋赵匡胤黄袍加身时,河南省新乡市封丘县政府新闻办主任给记者讲解了宋代官帽两侧有长长的“翅膀”的缘由。大意是赵匡胤当了皇帝之后很多疑,很忌讳别人议论他是通过篡权当上皇帝的,担心上朝的时候,大臣们相互交头接耳,就想了一个法子,在帽子两边各加一尺半到二尺的一个棍儿,这就是宋朝独有的“翅帽”的来历。这样生动的讲解配上电视剧《包青天》片段,让人联想到横在包公乌纱帽两侧的那两根长条状的翅翎,形象立刻鲜活起来,让听众易于理解“翅帽”在当时产生的原因和意义。

    四、用环境音响的描摹增强听众的“代入感”

    历史遗迹也是如此,它们不但记载着厚重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也与许多人的命运相关。文化类节目需要展现记者在“触摸”这些遗迹时的感受,并把这些感受通过音响和解说传导到听众那里。

    如《依常新变》中写到《永乐大典》时,记者于清明时节来到江西吉水解缙的墓碑前,用采访机记录下解缙后人从香港回来操着家乡话与老街坊打招呼、给老祖宗扫墓的音响,带着记者对环境的描写和切身感受,由此展开有关《永乐大典》和它的编撰者解缙这一篇章。

    历史资料、文物、遗迹甚至故事都已尘封,但创作历史文化类节目却要让它们“活”过来。广播是听觉艺术,声音是其最大的魅力与优势。《中华文化探源》充分发掘和运用多种有声表现手段,尝试让静态素材动态化、视觉资料听觉化,在节目线性展开的同时,多种表现手段不断地激发听众的收听欲望,使听众从中获得丰富多样的审美体验。

    在媒体变革的今天,保有广播节目的魅力和担当,需要思考很多因素,但无论怎么前行,不断让声音带给听众新的知识和美的享受,永远不会过时。

    注释

    ①《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心聚力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中共中央宣传部学习出版社。

    (作者单位: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对港澳节目中心)

    (本文编辑:黄一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