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

    陈明静

    摘要: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各级各类学校要从实际情况和学生特点出发,把“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核心素养落实到各学科教学中。我们要转变教学思想,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来引导课堂教学,以学科核心知识为中介,以数学问题解决为线索,以数学建模为路径,以思维与认知发展为旨归来提升学生的数学关键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 学科关键能力 数学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21-

    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各级各类学校要从实际情况和学生特点出发,把“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核心素养落实到各学科教学中。我们要转变教学思想,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来引导课堂教学。我们知道,小学数学学科关键能力包括数学理解与数学表征能力、数学建模能力、数学逻辑思维能力、数学问题解决能力、数学推理与论证能力和数学交流与表达能力等六个方面的内容。从学习过程(认知加工)的角度,我们可以把学生的学习能力分为阅读能力(输入)、思考能力(加工)和表达能力(输出)三种。学生学习过程中,通过知识积累、技能方法的掌握和运用,从数学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运用数学方法、逻辑思维来分析解决问题。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应以学科核心知识为中介,以数学问题解决为线索,以数学建模为路径,以思维与认知发展为旨归来提升学生的数学关键能力。

    一、以数学学科核心知识为中介

    数学学科发展至今,早已形成系统而完整的结构体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通过构建知识体系、模块和网络,提高个人系统思维和结构思维的整合,从而促进学习关键能力的构建与发展。从这个角度来说,小学数学教师应以学生的认知经验为出发点、课程核心知识体系为中介和培养数学关键能力为载体,伴随他们的思维、记忆和问题解决,促使其学科关键能力得到一致性和连贯性的发展。小学阶段数学学科知识主要包括数学概念、规律原理、关系、平面几何与空间几何的特点以及数学思想等,以上知识的学习,是培育学生数学学科关键能力的重要基础和基本前提。

    例如,在“圆柱的认识”教学实践中,本节课的核心教学内容是让学生掌握圆柱的特征和各部分名称,理解圆柱的侧面展开图与圆柱各部分的关系。教师在培育他们的数学关键能力时应以这一知识为中介和载体。在新课导入环节,教师出示粉笔盒,提问:这是什么图形?接着用课件出示茶叶罐、药瓶、纸筒等物体,引导学生观察。然后再提问:这些物体的形状有什么共同特点?引导学生从实物中抽象出圆柱的立体图形,并给出图形的名称。再次让学生找一找生活中的圆柱体。最后拿出圆柱形实物摸一模圆柱周围的面,你会发现什么?接着让学生剪开一个圆柱形的侧面,再展开观察、思考:圆柱侧面展开得到的长方形的长、宽与圆柱的底面和高有什么关系?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进而培育其数学关键能力。

    二、以数学问题解决为线索

    不耻下問是最基本的学习方法。张楚廷教授强调:“能够带上满口袋问题走进课堂的课,算好课;能够在课堂上唤起学生发问、提问的课,更算好课;能够唤起学生提问,居然被学生的问题问到了(教师一时答不出来了)的课,算是最好的课。”因此,在数学问题解决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筛选组织各种信息,鼓励学生提出生活场景的数学问题,并通过自己观察推理并尝试解决;以数学问题为线索,不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剖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构建数学模型,不断积累数学经验。

    例如,在学习“认识负数”时,教师可结合具体情境,帮助学生了解负数的意义,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当学生初步掌握了负数的实际意义后,教师结合结合生活情景提问:李东向东走30米记作+30m,那么向西走50m记作多少m?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负数的意义后,教师可结合生活现象设计数学问题:以明明家为起点,向东走为正,向西走为负,如果明明从家出发走了+30m,又走了-20m,这时明明离家的距离是多少m?如此,学生经过数据分析、运算和逻辑推理等,培养他们的组织学习、合作探究和综合实践能力,增强他们的成就感。

    三、以数学建模为路径

    仔细分析众多教材可以发现,每一种教材都是按照“情境问题—模型建立—模型解释—模型求解—模型应用与拓展”的模式来编写并排版的。学生通过观察、制作、设计数学模型来实现数学知识符号化和模型化。其间,可以加强对学生的思维进行观察分析、比较综合、归纳推理等思考活动。

    例如,在学习“认识平行四边形”时,第一环节呈现原模,认识表象。课始,呈现生活中的图片--校园的风景图,图片中哪里有平行四边形?在寻找中唤起学生的记忆,建立起“平行四边形”的表象。第二环节,凸显本质,概括定义。通过观察表象,找出“平行四边形”的基本特征。第三环节,根据定义,明确外延。找一找哪些与“平行四边形”相似的图形,它们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又是什么。第四环节,运用分类,形成概念系统。由此可见,数学建模的整一个过程下来,学生的学科关键能力会得到很不错的锻炼。

    四、以思维与认知发展为旨归

    数学学科是一门理性学科,需要注重数学思维的养成,以及加强数学学科和现实生活相结合的认知。教师在展开数学教学时,需注重学生数学思维的锻炼,从数学精神和分析问题角度以及解决方法等方面着手,加强引导学生,发展学生数学思维,能够有效锻炼他们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最终提升其数学关键能力。

    例如,在学习“梯形的面积”时,教师需唤起学生对图形认识和面积计算旧知识的回忆,包括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以及图形的平移、旋转、拼补和分割等方法,引导他们做好类比推理,渗透转化思想,提高运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自主探索活动中,实现培养他们创新精神和数学关键能力的目标。

    五、总结

    能力(关键能力)是一个人做事的根基,是成功人生(智慧人生)的基石。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培育学生的数学关键能力,是对素质教育理念的积极响应和具体落实,也是数学教学的真实需要。所以,教师要积极总结教学经验,认真探索数学学科规律,正确引导学生建立相应的数学解题思想,从而培育学生数学关键能力,提升其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余文森.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7:14-22.

    [2]庄惠芬.小学数学学科关键能力的培育策略[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35(35):59-60.

    [3]禄莲.试析小学数学学科关键能力的培育[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7(03):111.

    [4]张楚廷.大学里,什么是一堂好课[J].高等教育研究,2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