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五四运动前中国翻译史的历史脉络

    陈璐

    摘要:中国是一个古老的文明古国,历史悠久,文化丰富,翻译活动源远流长。对于我国的翻译历史的探究,有利于更深入的研究翻译事业,从而继承优秀的翻译文化。本文是从五四运动之前对中国翻译史上几个重要的翻译时期的简述。

    关键词:中国翻译史;翻译高潮;发展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6)03-0080-02

    据史书记载,四千多年前夏朝各个部落之间已经产生了语言的沟通,不过当时在夏朝进行的大多数的翻译活动都是以交流语言为主。我国的翻译历史悠久,发展长远。下面简述五四运动之前中国翻译史的几个时期:

    一、周朝到东汉桓帝前的翻译活动

    我国是以少数民族为聚集,各民族之间需要相互融合的国家,从古至今,翻译在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中起主要作用,在原始社会里并没有文献可以考证,现存史料也是过于简单化,对于当时的翻译活动,无法深究。到了周朝,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多民族杂居在一起。需要相互沟通与交往,自然要借助翻译。《周礼》和《礼记》中有关于周朝中翻译官职的记载。在周代“舌人”是翻译官的另一种叫法。“行人”和“舌人”同意,就是译人。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典客替代了周代的行人,此外,另设典属国。西汉因秦制,也设典客。东汉的外事机构,与西汉大致相同。

    二、东汉桓帝末年到宋代的翻译活动

    这时期佛经的翻译占大多数。从东汉桓帝末年安世高翻译经书开始,到魏晋南北朝得以发展,唐朝达到鼎盛,北宋时期逐渐削弱,元代后期近乎消失。在此期间,主要是两部分人进行佛经翻译活动,一是从西方来到中国的僧人,二是从中国到西方求法的中国僧人。佛经翻译从东汉末年到北宋末年期间,大致可以分为四个主要时期,第一是创造时期,东汉桓帝末年到西晋;第二是发展时期,从东晋到隋朝;第三是鼎盛时期,唐朝;第四是结束时期,北宋末年。

    (一)创造时期(公元148-316年)

    东汉桓帝末年到西晋这段期间,安世高和支娄迦谶是最早的翻译家,安世高是西域人氏,他翻译三十多部经书,经书中主要是小乘佛教的基本教义与修行,如《大安般守意经》等。因为对华语研究透彻,故他所翻译的经文比较贴近原文的基本意思。安世高翻译佛经之后,出现了支娄迦谶,是西域月支人,他与安世高对佛经的翻译的侧重点不同,支娄迦谶所翻译的经文大都是大乘佛教,为了保持经书的原意,故用了很多音译,致使他所翻译的经书更加流畅。支娄迦谶的学生当中,支亮是较出色的翻译,支亮的弟子支谦也同样是很好的佛经翻译者。他们三人号称”三支”,在佛经翻译中享有盛名。与此同时,名为竺法护的月支侨人也是当时著名的翻译家,从事佛经翻译,他和“三支”合称作月之派。

    (二) 发展时期(公元317-617)

    从东晋到隋朝这是佛经翻译的发展时期。十六国时,佛教盛行,很大的原因是当时统治者提倡,此时出现的三大翻译家,佛图澄,释道安,鸠摩罗什。释道安潜心研究佛学,并专门传播佛图澄哲学,整理新旧译的经典。鸠摩罗什是印度人,他翻译了三百多卷佛经,如《妙法莲华经》《金刚经》等。他通过近四百卷佛教的翻译和研究,第一次把印度本来的面貌介绍过来,这对佛教的繁荣起到重要作用。

    (三) 鼎盛时期(公元618-906)

    唐代统治阶级对于佛教很重视,大量发展经文翻译活动,致使佛经翻译事业达到一个顶峰,所以唐朝是佛经翻译的全盛时期。唐代的佛经翻译,实际都集中在贞观至真元这段时期,这时出现了古代翻译界的大家——玄奘。唐太宗贞观二年,玄奘去印度取经,从长安出发历时四年,经过16个国家,不辞辛苦到达印度,取回经书600多部。据史料记载,他是第一个把汉文作品翻译到外国的中国人,玄奘对译文的要求很高,他把梵文译成汉文,又把老子的一些作品,翻译成梵文。他把直译和意译相组合到一起,主张 “既需求真,又须喻俗”的翻译标准,他在翻译作品中还运用各种翻译技巧,如补充法、假借法等。

    (四)结束时期(945-1111年)

    北宋虽有佛教徒和印度名僧相互传法,翻译佛经,但远远不如唐代,相比之下,成效甚微。

    三、元代的翻译活动

    在十一、十二世纪期间,蒙古草原聚集很多大小不一的游牧民族,成吉思汗统一蒙古时期曾使用文字,多借自他族。后期发展设有译史。元代的翻译,包括蒙汉两种文字互译和其他文字的翻译。元朝统治下,汉人占绝大多数,所以留下了较多的文字记载。

    四、从明代到鸦片战争前的翻译活动

    明太祖朱元璋为了适应各民族的宗教生活和习惯,设立回司天监,编制回回历书,“蒙古译语”的编撰和《元秘史》的翻译也是在这个时期产生的。明代设立四夷馆作为当时的外事翻译机构。明代少数民族居多,如回族、蒙古族、傣族、彝族等,所以生成每个少数民族自己的翻译特色。到了明末清初时期,耶稣会士来中国与当时的士大夫进行翻译活动。徐光启(上海人,以前经商,后来家道中落,从事农业和手工艺生产。明末时期,他是中国的爱国科学家和科学文化运动的组织者,在介绍自认科学和提高中国科学水平方面做出了巨大的成绩。)与利玛窦(意大利马切拉塔城人,曾进入罗马学院进行学习,后来到澳门学习汉语)一起翻译了著名的《几何原本》中的前六卷,李、利二人又合作编译了《同文指算》,于1614年印行。利玛窦在中国还创新出用中西结合翻译,介绍西方科技文献,他也是第一个把汉语拼音用拉丁字母标注,与罗明监一起编写了《葡华字典》。病逝后,后人把他在中国期间的笔记,书信进行了汇编。

    五、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的翻译活动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后,中国逐渐变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1840年到1918年“五四”运动前的七十余年期间,从事翻译工作的人有很多外国人,也有中国人,他们有科学家,思想家,文学家,也有一般的笔译人员。

    林则徐曾设立翻译馆,翻译《四洲志》等书,传播西方的新思想和新科学,在当时引起广泛关注。当时的翻译员还兼从汉译英的工作。鸦片战争失败后,清政府建立总理衙门,有大臣和章京这两个官职,分别处理翻译事务。此时,与各国之间进行的翻译就是用来传达双方的交流。

    甲午年(1894)年以前的西学传播的主要途径有两个,一是官方的洋务机构,二是在华的教会机构。1865年,李鸿章成立江南制造总局,主修19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之间的翻译活动,江南制造局和京师同文馆的翻译机构都是官办,其中翻译方法有很大的相似之处,但翻译著作的质量却不相同。在洋务派翻译机构中的翻译人员,有几位著名的科学家,如李善兰和韦烈亚力一起合作翻译了《几何原本》后九卷,继续了徐光启未完成的翻译,后期又一起合作翻译一些著作,如《代数学》十三卷等。傅兰雅(英国人)在江南制造局翻译的二十八年中,先后翻译书籍77种,占翻译馆翻译书籍总数的,1/3以上,清政府曾授予他三品衔。洋务派和西方的传教士,在这个时期对科学方面著作的翻译,大都不是顶级的,并不能以代表此时西方科学发展水平。

    甲午战争以后,在维新变法时期,维新派主张变法以自强,翻译西方著作的同时也翻译了大量的日本书籍。严复是此时的翻译大家,他除了学习传统的封建典籍和英文以外,还学习数学、物理、化学等课程。在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这13年中,严复除了担任编译局总办等职业外,主要从事翻译活动。他是我国翻译历史上明确提出“信、达、雅”翻译标准的人,对后世的翻译实践有很大的指导作用。他翻译的著作主要有《天演论》、亚当斯密的《原富》、斯宾塞的《群学肄言》、孟德斯鸠的《法意》等西方名著,约160多万字。

    另外,林纾翻译了许多的外国文学,然而他本身不懂外文,是通过与别人合作来完成的,在近30年内,他翻译了130多种小说,字数达到1200万。林纾主张意译,他翻译的作品中有时意译幅度过大,但是翻译的译文语言优美,胜于原文,在文学界和社会风尚中产生了很大影响。许多文学家,如鲁迅、郭沫若等也都受到林纾翻译小说的影响。

    翻译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科学,翻译或牵涉到诸多的领域,对于译者来说,虽然实践在翻译中为首要目标,但翻译理论是实践的运用方法,翻译史则为翻译理论的基础。通过对翻译史中的各个时期有清晰的了解,认识到翻译发展社会意义的重要性,同时可以掌握更多的翻译经验,在未来翻译实践中指导自己。

    参考文献:

    [1]谭载喜.翻译学[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

    [2]穆雷.重视翻译史研究推动译学建设中国翻译史研究述评[J].中国翻译,2000 ,(1 ).

    [3]赵桂华.翻译理论与技巧[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2.

    [4]方华文.中国翻译史[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 2005.

    [5]马祖毅.中国翻译史[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9.

    [责任编辑:褚永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