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开迷雾见曙光

    马夷虹

    〔摘要〕厌学现象在高中生中长期存在。一位高三女生因为厌学导致情绪问题,联系心理老师通过微信咨询。由于高三学生的自主性比较强,但时间紧、咨询难度大,因此咨询师采用叙事疗法进行干预。具体干预方法包括:叙说故事,宣泄负面情绪;丰富故事,产生积极行为;发展故事,确立积极行为。最后来访者恢复了良好的学习状态,身心都有了良好的调整。

    〔关键词〕叙事疗法;厌学;心理干预;高三学生

    2020年3月8日,高三(1)班班主任联系到笔者,说她班有个女生情绪比较激动,希望能跟心理老师谈谈。由于是疫情期间宅家学习,我们只能加为微信好友,通过微信电话、视频沟通。当天我们第一次视频联系,“见到”该女生——小张,她神情较为沮丧,面容憔悴,举止略拘谨,但讲话条理明晰,倾诉欲强烈,偶尔情绪激动会哭泣。从这天到4月10日,对她共做了五次心理干预,返校后又约谈一次。由于高三学生的自主性比较强,但时间紧、咨询难度大,因此心理老师采用叙事疗法进行干预。以下是心理干预的主要步骤和延伸探讨。

    一、叙说故事,宣泄负面情绪

    教师要秉持“学生是他自身问题的专家”原则,以尊重、接纳的态度引导学生讲出自己的生活事件和内心体验,我们称之为“问题故事”,并以合理的方式宣泄其负面情绪。这是改变问题行为的前提。

    通过小张的叙说,得知她父母十几年前从贵州出来打工,现租住在打工地方某村,家境贫寒。据班主任介绍,她是班里最认真最刻苦的学生,每天5:40到教室,临近就寝熄灯才回寝室。“但她的成绩真对不起她的付出!”成绩大体中等,有时偏下。就这样一名努力的学生,开始上网课后状态越来越差,家长反映她手机不离身,听课不专心,发展到后来作业不交,到3月8日甚至哭着提出要休学。

    辅导片段:(Z代表小张,T代表心理老师)

    T:能告诉我,你学习上遇到了什么问题吗?

    Z:我上课都听不懂,题目也不会做。我不想学了!我要休学!

    T:你上课跟不上老师的思路,很着急……6门都跟不上吗?还是部分学科糟糕?

    Z:(思索片刻)是部分學科。

    T:那是哪几门?最棘手的是哪科?

    Z:(毫不犹豫地回答)数学。数学我一点都不懂,还有历史和地理。

    ……(具体讲述这三科的困难)

    T:不知从何做起,这种情况的确让人很无助。一开始你觉得所有的学科都学不好,但仔细想想,是部分学科,具体来说最难是数学,其次是历史、地理,对吗?

    Z:对!

    倾听时,教师设身处地站在学生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并向她表达理解,例如,“我能感受到你当时的那种绝望(愤怒、不甘心等)。”学生就会产生被接纳、被了解、被尊重等情绪体验。在面对面的心理辅导中,教师会允许学生因宣泄情绪而停顿,视频辅导也一样,教师要给她足够的时间去宣泄伤心、愤怒、绝望、无助等负面情绪。

    T:我能感受到你当时的那种失望……能告诉我,当时你是怎么想的吗?

    Z:11月开始我放弃数学,全力攻政史地。现在数学听不懂,题目也做不出。原本我想考好后放掉两门选考,没想到历史只考了79。我已很努力了,怎么会这么差!……(哭)今天实在受不了了……我不要学了。(说完她又开始哭泣,久久停不下来)

    T:的确让人难以接受,这一个月的网课呢?

    Z:哇……更崩溃!……假期里为网课配了手机,我就一直玩手机,晚上会玩到2、3点。正月十六开始上网课,学习状态极差,听课有时还玩手机。(你的失眠跟手机也有关?)部分吧,因为我觉得没有希望,很烦,只有玩手机才舒服一点。

    二、丰富故事,产生积极行为

    学生此时的生活经验是负性的,教师要鼓励她将自己与问题分离。于是辅导进入下一阶段——丰富故事,积累正向情绪,去想象和建构问题是一个人或一个物,外化出来再解决它。

    (一)问题外化,积累正向体验

    问题外化即让学生摆脱“我本身就是问题”的想法,可以让学生给自己的问题或情绪命名,或是给学生一个道具当成问题,进行联想、对话、叙说,使得辅导过程生动起来。

    教师提议小张对她的问题进行命名,她取名为“坠落”:数学和历史地理成绩都不理想,还有手机问题,自己没有希望实现高考目标。

    问题命名后,将问题定义为学生生活中的破坏者,并不是她自身的问题。学生避免被质疑,用更加轻松的心态和视角审视自己面临的问题,这就大大缓解了“问题故事”带来的负面影响,减轻了由此产生的负性评价。

    T:“坠落”怎么扰乱了你的生活?

    Z:自从有了“坠落”以后,我就觉得很失望也很无力……甚至绝望,不知道怎么办。还有三个月,我怎么可能赶上去。(当时高考还没延期)

    T:听上去你的“坠落”来自当初的选考复习策略:在考前两个月,把平时学语文数学的时间拿来复习选考科目和英语,换来现在只需要学5门的结果。那么回头去看这个策略,它错了吗?你会选择别的策略吗?

    Z:应该没错的。全班除了不要读书的人,基本上都采取了这个策略。老师也跟我们说,全力以赴备战第一次选考,争取能扔掉一门,幸运的话是两门。

    T:老师有没有说过别的?特别是数学老师?

    Z:班主任说过,有可能一门都扔不掉,但不能灰心,继续奋斗到六月……数学老师说过,数学要多花时间多刷题。有一次我们作业做得很差,老师发火说,你们现在只知道选考,对数学这么不重视,考完一定会滑坡的。

    T:别人要学6门,你只有5门,这是多大的优势!就是说引起“坠落”的选考策略本身是对的,但这个策略有副作用——数学因放松学习而成绩滑坡,而宅家学习又加剧了滑坡。

    Z:嗯,也可以这么说吧。

    (二)比喻象征,改变消极认知

    教师运用幽默与想象力,给学生讲述一个象征性的故事,故事中将问题拟人化,借此与她一起描述、探讨问题如何影响、阻挠她达成心愿,开启学生积极的新认知。

    心理老师给小张讲了一个狐狸想尽办法(8种)摘到葡萄的故事:

    T:现在你像那只狐狸,你可以怎么做?不论可行性,方法越多越好。

    Z:就像选考前我拼命学政史地那样,要花上比现在更多的时间补数学。

    T:题目不会怎么办?

    Z:先刷简单题,把基础先补起来。我去买一本学考练习册来做……因为我不想学习,本来学习时间都被手机填满了,那么除了上网课,就把手机锁在父母房间,不放在我身边……我想试试按学校的作息时间来学习,早上更早起床……把前段时间的作业整理一下,错题抄在纸上再做一遍。

    T:很好啊,还有吗?

    Z:以前遇到不会做的题目我是问同学的,现在没这条件,我想问数学老师……但每次去问他,他都讲得很快,一副“这么简单还来问我”的样子,我有点怕他……

    T:嗯,这样是挺可怕的。要不要心理老师帮你解释一下?你的理解力有点弱,让他讲得慢点。

    Z:这样最好了。

    比喻象征使原本枯燥的道理既形象又通俗,让学生易于接受,还能使学生从当事人成为故事中的旁观者,能够更清晰地看到事态的发生、发展过程。

    (三)寻找例外,探索有效方法

    当深陷困境时,人们往往看不到自己的优势或成功,容易全盘否定自己。寻找例外就是引导学生去寻找他的生活经验中,那些未曾被注意到却包含着他追求美好生活、反抗消极故事的偶发事件,即特例事件或闪亮事件。这些特例事件为学生摆脱问题、重构故事、重新掌握生活提供了全新的可能,学生也从中学到了积极应对问题的方法。

    T:这段时间的学习让你挺受挫的,有没有哪次觉得学得还不错?

    Z:前几天有一次数学课上,全班没几个人做出来的一道题目我却做出来了。我也挺意外,这题不难啊,怎么这么多人都不会。

    T:你是怎么做到的?

    Z:数学××部分(心理老师没能记住数学名词)我学得还好。前一天做到类似的题目,当时也不知道怎么想的,一定要把它弄清楚,没想到第二天又出现了。

    T:那你现在还觉得你无能为力吗?

    Z:嗯……好像也不是。原先我掌握得还好的部分,下降不严重,我可以从这些部分入手。

    随着“例外事件”的增多,积极影响便开始逐渐使小张改变自我负性评价,提升信心,新故事意味着有机会产生新的情绪和行为。在讲述这些越来越多的例外事件时,小张慢慢积累了正向情绪,为发展故事做准备。

    三、发展故事,确立积极行为

    处于厌学状态的学生,往往忽视了自己积极正向的经验和情绪,形成了消极的自我认同和情绪。因此,教师要指导他们用合理的方式表达情绪,帮助他们积累经验,通过讲述新故事来寻找积极的自我认同,不断强化积极的行为。

    (一)奇迹提问,确定新目标

    奇迹提问是假设一旦现在的心理问题都解决了,情况会是怎样的,为学生提供思考的机会,这样目标就确定了,引导学生向重新构建的生活前进。

    T:假如有一天早上你起来,发现你现在的问题都解决了,你知道它是怎样发生的吗?

    Z:上次选考历史是因为我太想考好,考前状态很差。我们历史老师水平很高,接下来再去背,回升应该很快的。地理本来就是我的弱项,没考好也正常,等到了7月,应该不止73分。数学会越做越顺手。英语这次试卷简单,我考得还过得去。有这个分数打底,第二次無论多差都能接受。

    T:跟现在比,你会有什么样的不同呢?

    Z:我会安心读书、做题目。不会像现在这样东想西想,晚上都睡不着。

    T:你能一点不受干扰地学习吗?

    Z:那也不一定,我的同学也有自己的烦恼吧,像上次说的那道题,他们有很多人做不出来,可见状态不一定比我好。班主任在“云班会”(利用钉钉开班会课)上也提到过,有些同学压缩学习和休息时间来玩手机。

    T:你能这么想太好了。另外老师要提醒你,正如养成一个好习惯需要时间,摆脱一个坏习惯也一样,摆脱手机依赖可能需要一两个月。

    Z:嗯,我有信心能做到。

    奇迹提问,通过构思未来的景象引出和问题解决有关的信息,可以协助学生找寻目标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循序渐进,养成新习惯

    改变是一个点滴积累、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应指导学生先从简单的做起,然后再一步一步地前进。这样,学生就能够由少到多、循序渐进,不断丰富其成长过程中的积极经验,形成积极有力的自我认同,同时这些良好的行为逐渐成为新的习惯。

    教师帮助小张将“我对现状很绝望,无能为力”这个问题拆解成“我不是什么都不会”“简单的部分我掌握得很好”“我还是很有希望”“我会成功”等阶段,一个目标达到了再继续下一个行为,直到建立新的习惯。

    复学后小张踏实地坐在教室里,认真复习,迎接7月的高考,睡眠也得到了改善。在地理老师的朋友圈,还看到了她的一份创造性地理实践作业。

    高三返校复学后,我对小张进行了回访。

    T:通过这几次的交流,你有什么收获呢?

    Z: 现在已经恢复到上学期的节奏,每天5:40到教室,做什么事情都觉得心里很踏实。当陷入绝望的时候,不要轻易放弃。有时候,希望就在前方不远处,拨开迷雾就看到了。

    四、干预后记

    厌学现象在高中生中长期存在,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在2009年做过一次调查研究,发布的《中日韩美四国高中生权益状况比较研究报告》显示:84.6%的中国高中生有过“不想上学的想法”,而经常有这种想法的高中生占10.1%。宅家学习期间,不少学生因网课学习效果不佳而焦虑,因宅家多月而烦躁,因过多接触电子产品而不能及时收心。这一切导致学生厌学加剧而做出放弃学业的行为,甚至出现极端的心理危机事件。

    本案例的干预过程实质是引导学生走上“原有行为(厌学)—反思—感悟—新行动(积极学习)”的过程,希望能对失去希望感而厌学的学生的教育和心理干预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帮助学生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接下来的在校学习生活中去。

    参考文献

    [1]马丁·佩恩.叙事疗法[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2.

    [2]韦淑群.团体心理辅导对高中学生厌学的干预研究[D].北海:广西民族大学,2019.

    [3]李文君.汶川地震后灾区中小学生厌学现象之思考[J].中国减灾,2009(12):24.

    (作者单位: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第二中学,杭州,311400)

    编辑/卫 虹 终校/张国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