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时代强军梦背景下高校征兵工作如何开展的若干思考

    ◆摘? 要:2020年,义务兵征集由一年一次征兵一次退役,调整为一年两次征兵两次退役,“两征两退”征兵制度的重大改革,意在吸引更多高素质、高学历、高技能兵员。新形势下,高校征兵工作也将面临新的挑战,如何有效开展大学生征兵工作,为部队输送高质量、高素质兵员,对建设和巩固国防事业意义重大。本文就新时代强军梦背景下高校如何有效开展征兵工作,提出自己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新时代强军梦;高校征兵工作;大学生

    党的十九大后,全军按照党中央和中央军委决策部署,确立了习近平强军思想在国防和军队建设中的指导地位,明确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强国必先强军,一个强大的国家必须有强大的军事力量作为坚强后盾。纵观人类发展史,每一个国家、民族的崛起,都具备了一个重要的因素,那就是拥有一支强大的军队,伟大领袖毛主席也曾提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著名论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几代人不懈奋斗努力,几代人的艰苦卓越勤俭节约,通过不断深化改革开放,从百废待兴起步,成长为世界经济引擎、全球经济治理贡献者,中国已然屹立在世界东方。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指出了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建设的重要性,在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进程中,提出并大力推进强军梦。而强军必先强兵,强大的军队必须首先加强其兵员建设。在深化军队改革进程中,经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2020年起实行一年两次征兵两次退役。“两征两退”是继2013年调整征兵时间后征兵工作又一次重大改革。此次改革,在保持年度征集总量稳定的前提下,通过增加征集次数、减少单次入伍新兵数量,保持兵员平稳进出,确保部队始终保持高度戒备状态,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实行“两征两退”后,征集对象依然以高校大学生为主,上半年重点征集各级各类院校往届毕业生、高职高专毕业班学生和各类社会技能人才,下半年重点征集各级各类院校应届毕业生、在校生和新生。高校征兵工作面临新的挑战。

    一、高校征兵工作有效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新时代实现强军梦的需要

    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提出来中国梦强军梦,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建设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坚强后盾。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是实现中国梦、强军梦的时代要求,征集高素质、高学历的大学生应征入伍,是部队兵员结构调整、军队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当今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尽管中国坚持和平发展、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但国际形势变化莫测,地区冲突、局部战争、贸易摩擦不断,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我们要实现国防和军队的机械化、信息化发展,努力 达到现代化,实现建设世界一流军队,其中高学历的兵源是关键因素之一。高素质、高学历的大学生应征入伍,投身到国家国防和军队建设中去,在部队中磨练意志、强健体魄,培养家国情怀、爱国精神,为军队输送新鲜血液,改善兵员结构,保障兵员的平稳进出,为实现强军梦筑牢坚实基础。

    (二)缓解高校就业压力维持社会稳定发展的需要

    2020年,全国高校应届毕业生达到了史无前例的874万人,相较于2019年的834万人,增加了40万人,而对比2000的107万人,进入21世纪后的近20年间,高校毕业生增长了7倍之多,加上往届未就业的毕业生,2020年就業形势异常严峻复杂。

    大学生毕业之后,响应国家号召应征入伍,为大学生就业提供了另一种选择,军队改革继续深化,需要更多的高素质毕业生加入到部队中去,为部队输送人才,输送新鲜血液,如果大学毕业生身体条件符合标准,参军入伍是非常好的一种选择,一人参军,全家光荣,大学生参军享受惠兵政策十分优厚,无论从政治上、经济上、前途上、人格塑造上都能获益。更多优秀大学生毕业之后,进入部队,也可以缓解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

    二、新形势下高校征兵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国防教育工作急需加强

    国防教育,具体指的是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以军事理论、国家安全形势、国防政策法规、军事科学技术和军事技能训练为主要内容的教学和培训。国防教育的内容十分丰富,很多高校在学生进校之后,都开展了不同形式的国防教育,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高校国防教育一般都由军事技能训练、军事理论课、国防安全讲座等内容组成,一些高校并没有把国防教育纳入大学生的人才培养方案,对国防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明显不足,很多高校,没有一支专业的军事理论课师资队伍,军事理论课的教学采用网络课程教学,或者聘请校外人武部工作人员进行国防安全讲座,或者由高校马克思主义教学类的教师、辅导员队伍兼职任课,师资队伍学缘结构多元化,对军事理论课程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课程教学的效果欠缺。近些年来,高校军事技能训练的内容与强度也有所下降,很多大学生参加军事理训练开始时,便出现晕倒、病倒、借故请假不去参训、体能无法承受不能参训等情况。国防讲座形式比较单一,时间短,不能做到长期延续性地对大学生进行国防安全教育。

    (二)高校大学生普遍国防意识比较薄弱

    目前,很多高校大学生在学校接受的国防教育不够深入,国防意识、爱国意识比较淡薄,对于国际国内形势关注较少,加上现在的大学生从小成长的环境优越,生在和平年代,忧患意识较为薄弱,对参军卫国、从军报国的理想信念不够强烈,服役意识淡薄,对部队的认识存在误区,对当前军队改革,现代化、信息化军队建设了解不够客观,不清楚军队的真实生活状态,只是一味的道听途说,认为部队训练艰苦,考取军校艰难,去部队学不到太多东西,仅仅只是枯燥的军事技能、体能训练等。更多在意的是自身的发展需要,没有真正认识到当今社会大学生应征入伍政策的战略价值、政治站位,没有认识到大学生征兵入伍对国家做出的贡献。

    (三)高校大学生身体素质成为制约因素

    2020年7月24日,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国防动员部联合下发文件,对征兵体检标准做了新的调整,体重的评判方式及标准、视力标准等方面有了新的变化。但总体上来看,《应征公民体格检查标准》依旧十分严格,每年体检合格率成为是否成功入伍的重要制约因素。高校大学生应征入伍,在体检中常见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很多高校大学生在义务教育、高中学习阶段,由于学业压力大、学习时间长、缺乏体育锻炼及足够的休息时间,很容易导致眼睛近视,近视问题是影响征兵体检的首要问题;二是很多高校大学生沉迷网络、依赖手机,长期玩电脑、追剧打游戏,导致生活作息不规律、缺乏体育锻炼,身体素质下降,带了一些疾病;三是饮食习惯不健康、不规律,喜欢一些油炸、膨化、高热量垃圾食品,高糖奶茶、碳酸饮料、方便面更是“家常便饭”,在体检中会影响血、尿甚至其他内脏器官等方面的正常检查指标。

    (四)家庭方面因素的影响

    高校大学生应征入伍,家庭支持与否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以往“一人参军,全家光荣”,现在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很多家庭在对待子女参军入伍的问题上发生了变化,一是现在很多的家庭只有一个小孩,独身子女过度溺爱,认为去部队生活条件艰苦,不愿意孩子去部队中吃苦,害怕他们在军营中受欺负,担心小孩一去部队常年不能见面,甚至一些家长认为当前国际国内形式比较复杂,自然灾害频发,担心小孩的人身安全;二是固有的错误观念,一些家长对部队的认识存在误区,不能够客观的了解部队,不清楚军队的真实生活状态,认为部队训练艰苦,考取军校艰难,去部队学不到太多东西,仅仅只是枯燥的军事技能、体能训练,认为只有成绩不好、难以管教的学生才会去部队进行锻炼,这种错误的观念对大学生参军入伍带来了错误的引导。

    三、新形式下高校征兵工作如何开展

    “两征两退”政策实行后,征集对象依然以高校大学生为主,高校征兵工作面临严峻挑战,如何有效开展高校征兵工作,为部队输送高素质高质量人才,我认为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构建高校征兵工作体系,加强高校征兵工作站建设

    高校应重视征兵工作体系建设,把征兵工作列为学校“一把手”工程,明确高校征兵工作负责人,建立校、院两级征兵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征兵工作站建设。高校大学生征兵工作站的建立,是国防动员部和教育部联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做好大学生征兵工作的通知》的具体实施,是进一步完善大学生士兵征集的重要举措。高校征兵工作站的建设,旨在为大学生参军入伍提供一站式服务,能够满足大学生国防教育、体能训练、征兵宣传、网上报名、政策咨询等多方面的要求,同时为大学生在征兵过程中遇到的体检政审、学费补偿、学籍保留等方面的问题提供服务。确保大学生能够顺利参军。

    (二)构建高校国防教育体系,加强国防军事理论课程建设

    高校国防教育体系建设,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正确决策,是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强军梦的时代要求,是提高大学生国防意识、爱国意识的客观需要,是为我国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提供高层次人才的重要保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第15条规定:“高等学校、高级中学和相当于高级中学的学校应当将課堂教学与军事训练相结合,对学生进行国防教育。高等学校应当设置适当的国防教育课程。”高校应把国防教育纳入大学生的人才培养方案,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建设一支专业的军事理论课师资队伍,对军事理论课程深入研究,不断加强课程建设,培养大学生国防意识,激发大学生的爱国热情。

    (三)精准推送,创新国防人才培养管理模式

    高校在开展征兵宣传工作时,要有针对性的遴选预征对象,对家庭经济困难、厌学学业困难、能力特别出众、身体素质特别好、参军热情高的进行重点宣传动员,对直招士官相关专业的毕业生、国旗护卫队校卫队成员重点宣传动员,建立预征对象数据库,开辟大学生参军“绿色通道”。同时,创设“国防特色班”,构建军校协作、国防人才培养输送基地,在新生入校后,把参军意愿强、身体素质高的大学生进行筛选并建立数据库,并有针对性开展国防教育、军事训练、体能训练,从而完成大学生士兵的前置培养,为部队输送高质量新鲜血液。

    四、结语

    新时代强军梦背景下,高校征兵工作的有效开展意义重大,高校应积极探索征兵工作的方式方法,推进大学生征兵工作的改革和创新,源源不断的为部队输送高素质高学历的优秀兵员,为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实现新时代强军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筑牢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娄兴国.军人服役制度的法理学研究[D].2014.

    [2]曹芳建.新时期高职院校征兵工作探索与实践——以无锡科技职业学院为例[J].就业与保障,2020(05):44-45.

    [3]沈洁.“中国梦”背景下加强大学生国防教育的路径选择[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9(09):211-213.

    [4]王群立.破解普通高校大学生应征入伍难题的对策研究[J].科教文汇,2017(12下):113-116.

    [5]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征兵办公室.凝神聚力创新作 为推动征兵工作健康发展[J].国防,2014(05):76-77.

    [6]丁文.军事理论课程教学现状分析——以湖北科技学院为例[J].文教资料,2019(15):163-164.

    作者简历

    陈杰(1988.10—),男,土家族,湖北恩施,硕士,湖北民族大学,助教,研究方向:高等教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