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工业园区规划环评中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方法

    黄燕平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工业的逐渐发展,工业园区建设需求日益涌现。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是工业园区规划环评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具体的环评中,要结合实际情况,科学选择评价方法,保障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的有效性。论文主要对工业园区规划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方法进行了深度的研究,旨在进一步提升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效果,为工业发展提供帮助。

    【Abstract】With the gradual development of China's social industry, the demand for industrial park construction is emerging day by day. Atmospheric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contents of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in industrial park planning. In the specific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the evaluation method should be selected scientifically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to ensur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atmospheric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This paper mainly studies the method of atmospheric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for industrial park planning, aiming to further improve the effect of atmospheric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and provide help for industrial development.

    【关键词】工业园区;环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方法

    【Keywords】industrial park;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atmospheric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methods

    【中图分类号】X820.3?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献标志码】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章编号】1673-1069(2021)03-0094-02

    1 引言

    开展全面的环境影响评价是实施工业园区规划的重要基础和前提,能够对工业园区规划的环保性分析提供详细的数据依据,确保工业园区建设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随着社会工业的逐渐发展,对工业园区规划环评中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越来越重视,同时国家也制定了相关的法律和法规,为其具体工作的实施提供了法律保障,并对其环评内容进行了规范性明确。在此基础上,要对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方法进行深度分析,确保其有效性和全面性,为工业园区规划环评效果的提升奠定基础。

    2 注意事项

    工业园区规划环评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是一个综合性的分析过程,其中涉及的環节、因素都比较多,因此,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调查方案,并选择合适的预测模式,注重后续评估工作的有序开展,为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效果的全面性和准确性奠定基础。工业园区规划环评中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路径如图1所示。

    2.1 调查方案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程序较为复杂,大气现状调查、大气污染源、气象资料统计等环境,对人员素质以及工作方法的开展要求较高[1]。因此,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调查方案,结合不同的调查环节的特性和需求,制定针对性的调查方法。例如,在对工业园区项目的大气环境累积影响状态实施预测过程中,首先要对工业园区规划方案中的预计投产时间,以及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对空气质量带来的污染等情况实施全面调查,然后利用现代化的设备和技术对施工现场进行全天候的大气环境监测,之后要尽可能地收集全面的相关资料,和现场监测得来的数据进行综合性统计分析,从而对大气环境影响进行科学全面评价。由此可见,为了保障环境影响评价的有效实施,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提出调查重点,提升调查分析质量。

    2.2 预测模式

    在大气边界理论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大气预测模式。大气扩散性理论的阶段不同,需要应用的预测方法也有所差异。国家颁布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中对其具体工作实施进行明确的指导,如第一阶段,主要是利用传统的高斯模式,利用EIAA方式进行预测;第二阶段主要是CALPUFF、ADMS、AERMOD等国内外应用较为广泛的模式,有效助力工业园区规划环评工作的开展[2]。

    2.3 后续评估

    后续评估工作的开展对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具有重要的影响。由于工业园区的建设、应用是一个动态过程,因此,对其进行规划环评也需要采取动态的评估方式,不仅要注重前期调查工作的有效性,还要注重对后期开发、使用阶段等多方面的持续性评价,确保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的全面性和真实性,实现和工业园区建设发展全过程的全面融合和渗透[3]。在这个过程中,要制定合理的监督机制,强化环境保护策略的执行,不断积累环评经验,提升环境评价水平。

    3 评价方法分析

    评价方法的应用对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效果具有直接的影响作用。因此,在进行具体评价时,工作人员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评价方案,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保障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方法有效实施。

    3.1 预测评价

    预测评价方法主要是在对工业园区环境空气进行全面调查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调查数据,对环境空气的影响因素、影响程度等进行科学性预测,并进行合理的评价[4]。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评价人员要对工业园区的环境污染因子展开全面调查,并分析和总结其具体特点。气象条件是导致大气污染物扩散的主要因素,包括温度分布差异、风速和风向等要素。所以,在具体操作中,评价人员要对边界层大气的风向和速度进行实时的监测,对其参数变化进行动态研究,形成系统性的研究模式,从全角度和全方位出发,总结该区域大区污染气象的主要特征,并为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标准的制定提供数据依据。例如,某工业园区处于中温带季风性气候区,大陆性气候特征突出。四季的温度、降水、空气湿度各不相同,如春季干燥、夏季雨水多、秋季昼夜温差大、冬季寒冷等。研究人员要对最近几年的地面风向资料进行全面分析,并对该区域内的季风特征进行评价,并对其主要风向和频率进行明确。在此基础上,可以对工业园区的大气污染状况以及总体的污染特征实施科学的预测,并作出合理的评价总结,明确大气污染物的主要来源,结合风向的季节性变化,确定其扩散路径。通过对工业园区空气环境影响预测评价,能够对该工业园区内的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和大气环境质量动态变化实施预测。

    3.2 承载能力分析

    对大气环境的承载能力实施研究,需要对工业园区的规划方案进行全面的分析,并对其大气污染物的历史排放总量实施统计,并在其经营效益的基础上,分析大气环境承载能力和影响程度等。可以先对某一工业园区某一年的SO2、NOx等排放总量进行统计分析,并集合统计数据对未来一年的排放总量进行预测,分析其排放量是否超过了国家规定的标准。如果在国家规定标准之下,可以将这两年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作为规划环评的基准值。一般情况下,对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进行统计的范围是在工业园区周边五公里以内,尤其是居民区等区域的统计预测,然后结合统计数据,综合分析大气污染对周边居民生活和生产造成的影响程度进行判断。

    3.3 风险评价

    风险评价是工业园区规划环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方法之一。在具体的实施中,需要综合各种要素、方法等进行全面实施。首先要明确环评对象,并结合实际情况,建立全面的环境敏感目标。研究人员要对工业园区的主要风向、风速以及污染源的具体方位等进行明确,从而确定环境敏感保护目标,如附近的居民区等。然后,对该工业园區的污染源的影响范围进行调研分析,并对敏感目标的保护等级标准进行确定,如一级、二级等。此外,还要注重对周边的焦化产业实施调研,如对荒煤气放散风险等实施关键性排查,对其释放的有害物质如SO2、NH3等实施收集和处理。此外,还要注重对工业园区内的灌区储罐等的泄露风险进行检测,强化监管力度,防止出现泄露引起的爆炸等灾害。

    4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工业化水平的逐渐提升,对工业园区建设需求逐渐增加。为了保障工业园区建设的环保性,促进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综合提升,要强化工业园区规划环评工作的有效开展,尤其是要注重对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方法的深度研究,提升评价技术水平,为工业园区规划过程中环境保护措施的实施提供科学的依据。

    【参考文献】

    【1】孙婧.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在规划环评中的实例应用[J].海峡科学,2017(04):10-13.

    【2】王佩,刘文宗,成西娟.规划环评中大气环境容量计算的探讨——以神木县燕家塔工业园区为例[J].宁夏农林科技,2013,54(10):83-84+89.

    【3】王峰.基于工业园区规划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方法研究[D].阜新: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3.

    【4】于文涛.化工园区规划环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