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交通广播智能化发展的创新与策略

    李建刚

    【摘要】本文结合交通广播的宣传创新、科技创新、平台创新和服务创新,并将其与智慧交通的发展趋势相融合,探索交通广播专业服务的新格局、新形态和新发展,提出为了适应数字环境的变化,交通广播应从实现系统性的创新出发,借鉴服务设计的方法,在理念、管理、生产、采集、发布和影响等方面,真正形成适应未来发展的创新策略和定位。

    【关键词】交通广播 智慧交通 创新 智能化 新形态

    【中图分类号】G221 【文献标识码】A

    交通,是连接人、货物和服务的重要手段,是城市和农村经济活动日常运转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交通广播,是连接用户、交通系统和无线电广播内容的重要媒介。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交通流量的持续增加,城市交通的拥堵状况愈发严重。国内外实践经验证明,单纯靠修路和传统的管理方式,虽然能解决一些问题,但是成本高昂,环境污染严重,缓解效果也较为有限。充分发掘交通广播的潜力,对解决该问题作用重大。交通广播在媒介经营和内容生产方面不乏创新,包括移动客户端的开发、地面活动的营销、社交媒体的扩散,以及涉足硬件科技产品的创投。但从智慧交通的大潮流来看,交通广播尚未完全开始向智能化广播媒体转变,如何与智慧交通相融合也缺少清晰的策略和相应的技术准备。

    在一个快速变化的环境中,交通广播的角色是什么?当路况信息作为公共服务基础信息逐步开放之后,交通广播是否还能保持以往的特色和竞争力?我们应该如何重新思考交通广播的系統性创新和成果?本文结合交通广播的宣传创新、科技创新、平台创新和服务创新,并将其与智慧交通的发展趋势相融合,探索交通广播专业服务的新格局、新形态和新发展。

    一、跨地域的交通宣传与舆论引导

    交通广播是伴随着我国机动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而飞速发展的。公安部交通管理局2018年1月发布的信息显示,截至2017年底,我国机动车保有量达3.1亿辆,机动车驾驶人达3.85亿人,其中汽车驾驶人3.42亿人。全国53个城市的汽车保有量超过100万辆,24个城市超过200万辆,北京、上海、深圳、成都等7个城市超过300万辆。大规模的听众和车辆支撑着车载广播收听市场的巨大价值。

    1991年9月30日,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交通信息广播诞生,揭开了交通广播发展的序幕。如今,全国各地交通广播已有近200家。作为受到城市交通管理部门大力支持和听众欢迎的类型化广播频率,交通广播做了大量推动交通安全宣传、提高百姓交通安全意识、增强文明出行素养的服务工作。交通广播在信息来源和运行机制上与其他广播频率不同,在定位上和竞争对手的区隔较为明显,节目风格也较为成熟和稳定。原广播电影电视部副部长刘习良曾谈到,“长期以来,我国的广播电台、电视台只能由各级政府的广播电视行政部门办”,“长期的、固定的合作办节目,尤其是合办一个频率的节目,交通广播恐怕是唯一的例子”。我国的交通广播正是在这种“合作办节目”的基础之上,与当地交通管理及其他部门紧密合作、共同发展,从而形成一种独具特色的类型化媒介生态。

    我国的广播电视业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性质,担负着社会教育的使命,因此电台的运营不能完全交给市场,电台节目水平的高低也不能完全根据市场和收听率来判断。在保证舆论引导的前提下,充分考虑听众的需求,做好服务,这是交通广播内容设计的重要依据。交通广播是传统媒体“开门办台”的典型代表,如果没有交通管理部门的合作和信任,就没有交通广播的可持续发展。交通广播作为交管部门的主要合作伙伴,已成为城市交通管理、出行服务和应急通告的重要渠道。即便面临新媒体的激烈竞争,它依然在一段时期内保持了较为稳定的市场占有率,依然具有较大的影响力。作为一种重要的媒介,交通广播为我国广播业在新时代的创新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实例与材料。

    随着城市经济发展、汽车保有量的提高和道路交通设施的改善,人们日常出行与活动的范围大大扩展。跨地域的交通宣传成为政府管理部门和媒体传播报道的共同需求。为了响应这种需求,中国广播电影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交通宣传委员会指导协调各地交通广播形成了全国性的报道协作网络,可以快速、有效地组织重大的宣传活动。例如今年“五一”期间,由中广联合会交通宣传委员会、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共同开展的“五一”交通安全大提示、大直播活动,在全国150家交通广播电视播出机构同步进行。活动期间,共举办各地直播1200余场次,微博话题阅读量6482.4万人次。交通广播积极寻求与政府部门共建合作新模式、新手段,实现资源共享,在传播中拓宽渠道,壮大了主流舆论,较好地完成了社会热点的舆论引导工作。

    二、数字广播技术、智能可穿戴产品和社交平台创新

    交通广播的重要性反映出专业化的广播信息服务在城市发展中的特殊价值。交通广播一直很重视交通信息的采集与传输技术的应用。在以往模拟技术时代,电台除了播出交通管理部门发布的权威路况信息,参与节目的出租车司机也通过电台提供的对讲终端提供实时路况,电台可以借此增加节目的信息动态,并适时跟进报道其中有价值的交通选题。有的交通广播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即使用广播传输的附加讯道(FM-SCA)来传送交通、股票、音乐等信息。

    进入21世纪后,面对新兴的媒体技术,交通广播不断尝试探索新的传播方式。例如,北京人民广播电台交通广播利用数字广播技术开发路况智能平台,扩展接收渠道。北京交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研发的“1039易通卡”③,为会员提供个性化专业服务。北京交通广播的移动客户端实现了手机移动收听,加强了与听众的互动与联系。一些电台还在数字音频广播(DAB)领域做了许多前沿性的探索。数字音频广播是数字化车载广播接收系统,节目收听可以获得CD般的音质效果,能够较好地避免信号传输中遇到的障碍物干扰。倘若2000年之后数字音频广播能够在国内发展起来,它将是汽车多媒体系统、无线电广播与智慧交通系统进行整合的重要平台。遗憾的是,当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普及之后,车载数字音频广播就几乎没有再发展的可能。

    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交通广播“优伴”项目,是在该集团产业类创新创优项目基金资助下产生的。立项的出发点是基于现代人的运动与健康需求开发智能产品。该项目始于2013年6月,经过前期10个月的筹划与设计,在2014年推出第一代手环产品和移动客户端。2014年启动渠道建设和品牌宣传,投入市场进行销售。“优伴”项目以科技产品初创公司的架构进行市场推进,将商业模式建立在数据开放、合作开放和硬件开放的基础之上。这种设计理念是领先的,但是后续发展难以避开科技初创公司通常都会遇到的资金压力。同时,“优伴”项目带有明显的广电背景,在策划和考量中,传统广播媒体信息服务的价值被放大,忽略了听众和媒体真实的关系其实是一种松散型而非紧密型的状态。“优伴”项目希望能够将广播听众直接转化为用户,通过延伸服务获取新的收益,这种判断也低估了转化的难度。广播机构并不适合进入科技潮流快销品领域。另外一个限制因素是,各地交通广播独立运营,合作松散,以本地媒体品牌导向优先。智能手环的跨地域营销难以吸引其他交通广播真正投入其中,更遑论他者本地化的推广。这更多关乎体制和利益机制的设计问题,而非科技产品本身。

    上海东方传媒集团(SMG)旗下的“阿基米德FM”客户端,其背后是一个基于数据技术、在线音频技术和社交网络的广播服务平台。现阶段不是每个地方的广播机构都有足够的资金和技术能力开发自有的移动端广播平台,所以入驻“阿基米德FM”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它带来的问题是,电台原先的本地听众是否会跟随电台在网络中迁移,在社交平台中是否会继续保持对本地电台的关注等。不管如何考虑,“阿基米德FM”這样的广播音频与社交平台终将会以更大的广播品牌的身份进入汽车厂商乃至城市智慧交通系统的服务中。在这个过程中,入驻平台的地方广播如何保持和强化线上与线下的联系,才是真正的挑战。

    三、信息服务的问题与困境

    随着近几十年来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各地交通管理部门都面临巨大的压力。客观而言,交通拥堵形成的出行时间与空间的消耗,可以通过车载无线电广播系统创造出新的媒介价值。这种价值置换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大众传播如何通过信息的连接和传递进而建构新的文化与娱乐系统。广播在宏观上起到了疏解城市交通的作用,在微观上对出行个体发挥了心理安抚与情感交流的作用。交通广播的存在投射出大众传播媒介在将个体和中心化的信息资源进行连接时所具有的强大的吸引力。面向未来发展,交通广播的信息服务也面临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在智能互联时代将更加突出。

    (一)交通信息采集与生产的问题

    交通广播以路况信息为立台根本,逐渐形成新闻、天气、娱乐、出行服务的广播内容结构。交通广播的路况信息目前依然主要来自人工采集、整理和播报。广东广播电视台羊城交通广播总监张军认为,交通广播目前即便结合新媒体应用,尝试与门户网站、数字广播、电话互动、短信互动、微博、微信等合作,仍面临严峻的挑战。主要问题是:“1.交通信息采集不及时,内容不够丰富,手段比较单一;2.交通信息内容吸引力不够,渠道较少,发布预测性分流和诱导信息较少,缺少一定的专业性;3.交通信息产品比较单一,不能提供点对点、个性化、多样化、全方位的服务。”虽然对智慧交通的定义和发展有不同解释,但是其技术内涵和期望实现的功能是确定的,而且已经在发展路况的自动采集功能。出行者可以通过移动客户端实现“一键报警、一键报堵”的用户分享,从而体现人人都是交通志愿者的设计原则,这将带来交通信息采集模式的根本转换。

    交通广播传统的路况信息模式需要通过技术创新来升级,并且与智慧交通系统的数据进行对接。

    (二)智能手机服务导致广播接触率下降

    新一代的年轻人能够熟练使用手机和移动信息服务,他们已经不再满足交通广播“缓解交通”的服务方式,他们对于出行可预测性的需求大大增强,甚至将其放在首位,要求快速判断、快速决策。当前电台路况信息的广播模式,效率低,难以吸引青年人。大量涌现的网约车,更是以手机打车软件和地图导航作为车内的主要信息工具载体,交通广播已经不再是他们的首选。网约车对于优质客户的吸引,无形中也在削弱交通广播传统意义上对于收听群体的影响力。虽然很多交通广播依然可以获得很好的节目广告,但是听众流失的严峻问题也需要尽早正视。过去10年,移动服务与信息融合的市场价值逐渐释放。人和交通工具的移动数据,都可以在定位服务的基础上做出标记,以公有或私有的形式保存记录。同时,社交网站、移动商务、物流、导航、移动广告等也基本完成了用户和技术的双重积累。智能手机的普及导致车载广播接触率的持续小幅下降,⑥这一趋势只会加速,不会停滞或减缓。

    (三)交通广播发展策略不清晰

    在城市智能交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交通广播的角色并不清晰。广播电视的技术体系和移动通信网络的技术体系虽然有交叉,但是仍然有着明显的不同。交通广播对于智能交通系统的通信技术缺少对接的机制与有策略的规划。这种状况如果不及时解决,有可能带来两种结果:一是未来数年内交通广播逐渐蜕化专业特色,成为兼顾基本交通服务、新闻和娱乐的综合型广播频率;二是向数字化、智能化的交通广播媒体机构转变,融入城市智能化交通系统的生态链,创造新的媒介价值。

    智能网联趋势下的汽车与人们的出行方式正在发生巨大的变革。如何提高出行者的用户体验、提高智能交通的服务质量,这需要将交通广播的社会服务属性置于一个新的维度去考虑和设计。我们要看到,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和新兴能源等技术的发展,正在带来交通的智能化变革,汽车的智能化仅是智慧交通发展中的一部分。交通广播的下一步发展,应当增强数字技术,进行媒体的升级与转型,实现智能交通广播媒体的转变,尽早融入智慧交通的产业大潮。

    四、向智能化交通广播媒体转变

    交通系统的设计与体验,直接影响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和生产效率。从智慧交通服务的技术层面来看,人们出行的时间、路线、费用、能源消耗等都是可以计算、预测和个性化管理的。当前国际上已经商用的智能交通系统,一般都是以全面的、可扩展的交通管理平台进行系统范围的信息整合、洞察判断和智能处理的,可以在感知、预测和管理上实现突破。具体可以概括为:1.减少道路交通拥堵;2.提高道路交通系统的事件可见度;3.提高道路交通流量和事件响应速度;4.通过数据分析获得并理解道路交通的流量和模式;5.预测一段时间内道路交通流量状况;6.增加公共交通车辆服务及异常的可见度;7.预测公共交通车辆的到达时间;8.分析公共交通系统的性能状况与瓶颈。

    以北京为例,北京的交通拥堵现象原因复杂,在交通流量监测、拍照识别和事故处理等方面的数据技术走在全国前列,这些数据为进一步分析出行者和交通车辆的规律提供了数据源。大数据技术为构建一个全新的城市交通智能模型提供了科学决策的依据,并推动北京传统的交通模式向智能交通规划转型。与传统交通信息的采集和发布相比,智慧交通系统的根本性转变是将零散的、人工的、非实时的信息处理转变为基于机器学习的、自动化的、实时的、个性化的、多媒体化的服务与通告,并且包含用户参与信息反馈的机制设计。

    传统广播机构技术更新较慢,组织内部决策效率较低,技术支持滞后。为了适应数字环境的变化,交通广播应从实现系统性的创新出发,借鉴服务设计的方法,从理念、管理、生产、采集、发布和影响等方面,真正形成适应未来发展的创新策略和定位。解决这些问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如何思考创新的路径、如何定义合作对象(包括技术合作)、如何进行创新的试验(包含如何控制和终止试验),并为此不断测试和调整。

    在数字化交通信息的服务场景中,现实和虚拟界限被打破,信息可以通过更多的计算设备和工具被使用,大量的数据被收集,会有更多的交互形式在用户和媒介之间产生。加上云端和智能技术的发展,一个智能化的交通广播机构是有可能重新塑造产生的。交通广播与智慧交通的融合应更注重科学性和客观性,要牢牢把握交通信息生产、加工和分发的系统化的设计模式与技术策略,并把跨学科的创新人才队伍作为重要的内部资源支撑。

    传统意义上的听众对于广播的忠诚度已经被打破,社会领域对于广播节目和服务的一致意见越来越少。曾经享有绝对权威的媒介组织和个人,现在也需要向公众重新证明他们存在的合理性。智能化的交通广播将重新界定交通信息与服务的标准与流程,信息流、嵌入式、服务设计和用户体验将是新的讨论问题的框架。人工智能(AI)语音、传感器新闻、自动化新闻和机器写作,已具备应用在交通广播的外部条件。下一代智能媒体技术的探索与应用将真正推动交通广播的进化与转变。

    注释

    刘习良:《广播交通宣传的启示》,《新闻战线》,2001年第3期。

    数据由中广联合会交通宣传委员会提供。

    李秀磊、任倩:《刍议交通广播核心品牌价值的锻造与提升——以北京交通广播运营实践案例为例》,《中国广播》,2014年第4期。

    王建磊:《广播频率与可穿戴智能产品的碰撞与可能——以深圳交通频率智能手环项目为例》,发表于“智慧城市:新媒体、社会参与和管理”2014上海国际研讨会。

    张军:《寻求媒体形态的相互渗透与融合之路》,《中國广播》,2014年第4期。

    尼尔森网联媒介研究:《尼尔森网联开启数字化环境下广播生态链全景研究模式》,2017年7月27日,https://www.wxwenku.com/d/101659355.

    (本文编辑:宁黎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