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学校体育场地发展的特点与启示

    张强 刘必水

    

    摘? ? ? 要:持续扩大体育人口、引导国民体力向上、营造健康生活氛围是日本学校体育场地开放的初衷,剖析其场地发展与管理特点,以期提升我国学校体育场地品质和培养公众终身体育意识。研究发现:日本学校场地质量较高,通过对外开放培育体育少年团、学校运动部和体育俱乐部;制定运营和补助相关的法规政策;以功能实用性为主设计改造场馆设施;运营模式多样,由“简单开放”向“共同利用”转变;注重假期利用,提高学生综合运动能力和假期质量;活用青少年教育设施开展自然体验活动,弥补传统体育课堂不足。日本经验对我国的启示:加强学校用地规划以促进场地质量提升;制定场馆维修改造评定等级;加强教育行政部门参与场馆管理;推行假日体育,引导“应试体育”转变为“快乐体育”;活用各类体育场馆资源,创新校外体育发展模式。

    关? 键? 词:学校体育;学校体育场地;体育场地管理;日本

    中图分类号:G807;K313? ? 文献标志码:A? ? 文章编号:1006-7116(2019)02-0126-05

    Abstract: Continuously expanding sports population, guiding national physical strength improvement, and building a healthy life atmosphere, are the original intentions for school sports ground opening in Japan, the authors dissected its ground development and management characteristics, hoping to improve Chinese school sports ground quality and to cultivate the publics lifelong sports awareness. The authors revealed the following findings: Japanese school grounds are relatively high quality, cultivating sports youth leagues, school sports departments and sports clubs by opening to the outside world; establishing operating and subsidizing regulations and policies; remodeling venue facilities by using designs based mainly on function practicability; diversified operating modes, changing from “simple opening” to “joint utilization”; valuing vacation utilization, improving students comprehensive sports abilities and vacation quality; flexibly utilizing teenager education facilities to develop nature experience activities, making up traditional physical education deficiencies. Inspirations from Japans experience to China: strengthen school land planning in order to boost ground quality improvement; establish venue repair/remodeling ratings; strengthen education administration department participating in venue management; implement vacation sports, guide the changing of “sports for examination” into “sports for joy”; flexibly utilize various sports venue resources, innovate on off-campus sports development modes.

    Key words: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school sports ground;sports ground management;Japan

    日本政府為全面掌握和了解全国体育场地的数量和开放情况,获得制定体育基本计划等振兴政策所需基础数据,分别于1969、1975、1980、1985、1990、1996、2002、2008、2015年开展了9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以下简称场地普查),其中学校体育场地是普查统计的重点内容。作为公共体育设施的重要补充,学校体育场地的发展与管理对日本扩大体育参与人口、营造国民健康生活氛围、促进社会改变等至关重要。本研究对日本历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学校基本调查中关于学校体育场地数量、类型、质量及对外开放情况等数据及文件进行分析,试图厘清日本学校体育场地发展、运营管理特点,总结实践经验,希冀为我国学校体育场地规划建设及运营管理提供参考。

    1? 日本学校体育场地发展与管理特点

    1.1? 日本学校体育场地发展特点

    1)场地数量占比较高。

    从日本历次场地普查数据来看,各系统中学校体育场地数量及占比最高,共有8次高于60%。据文部科学省统计数据:1969年学校体育场地总量为107 392个,占比高达72.6%,为历次普查之首;1975—1985年10年间,学校体育场地维持平稳增长,但随着政府对公共体育场地的投入逐年增加,比例下降为54.1%,减少了近18个百分点;20世纪80年代属于日本政府投入和民间投资高峰期,其他系统场地增长迅猛,但是学校体育场地总量仍上升了5.16%,并于1990年第6次场地普查达到峰值(由于爆发金融危机,民间场地数据无法统计),占比70%以上。新世纪以来,日本学校体育场地总量稳定在65%左右,浮动较小。学校基本调查报告显示,2015年日本共有各类学校41 620所[1],平均每所学校拥有近3个体育场地,这与我国部分农村和城市普通中小学几乎没有正规的体育场地[2]形成鲜明对比。

    2)室内室外场地齐全。

    学校体育场地的类型与规模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体育教学与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内容。据2015年日本“九普”统计:排名前5的学校场地依次为体育馆、多功能运动场、室外游泳池、室外网球场、柔剑道场(武道场)。以上5类场地累计百分比高达83.55%,其中体育馆、多功能运动场和室外游泳池数量位列前3,共有体育馆33 925个;单体室内设施占比最高,多功能运动场30 474个,占比24.65%,室外游泳池23 581个,占比19.07%,室外场地种类丰富。换言之,多数学校设有室外游泳池,且体育馆、柔剑道场(武道场)、柔道场、剑道场、弓道场均为室内场地,富含民族特色,可见日本学校体育室内外场地较为齐全。

    3)场地质量较高。

    学校体育场地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学生活动开展的广度与深度,影响教师教学和学生健康水平。在经费投入方面,日本各级学校体育设施投入经费较为充足,如富士市2017年体育设施费预算为3.89亿日元,占教育费预算的5.1%[3]。从场地类型上看,日本教育系统中排名前3位的场地类型分别为体育馆、多功能运动场和室外游泳池等高质量室内、室外体育设施,公立小学100%拥有运动场,90%的学校拥有体育馆,50%的学校拥有游泳池[2]。大量学校建有棒球场,同时配有更衣室、淋浴室、无障碍室、力量房、夜间照明等附属设施,能为学生提供尽情放松的优质健身环境;从造价水平来看,体育馆、游泳池(馆)、棒球场等场地均造价不菲,前期需投入大量建设资金,后期运营管理、维修改造、草皮保养及能源成本较高,高质量学校场地能有效避免恶劣天气对学校体育活动的干扰。

    4)场地建设标准较高。

    学校体育场地建设标准是保证场地质量和场地面积的重要措施,日本《学校教育法》第3条规定:学校必须按照文部科学省规定的学校类型、设施、编制等标准进行配置。2003年文部科学省第14号令《小学校设置基准》、第15号令《中学校设置基准》分别对中小学校运动场地面积作出规定:以学校规模计算运动场配建面积。如小学人数在240人以下,应有运动场2 400 m2,中学人数在240人以下,应有运动场3 600 m2,非特殊情况下按照生均10 m2/人以上配建体育场地。国家除规定了学校应有教室、图书室、保健室等基础设施,还强调中小学应有体育馆,同时各地方政府可根据自身财政状况,在最低标准之上自主增设其他运动场地,如当前大多数日本学校建有室外或室内游泳池(馆)。

    1.2? 日本学校体育场地管理特点

    1)场地对外开放率高。

    日本有近60%的体育场地集中于各级各类学校,政府也较早意识到学校体育场地对外开放的重要性,其主要开放室外运动场、体育馆、室外游泳池、室外网球场4类场地。从不同类型场地开放率来看,体育馆>室外运动场>游泳池>室外网球场,体育馆开放率最高,达到86.3%,室外运动场开放率为78.6%,两类场地开放较2008年略有下降,但总体维持在较高水平。从不同阶段场地开放情况上看,中小学室外运动场、体育馆开放率最高,常年保持在75%以上,小学游泳池场地数量与开放率明显高于中学和高等学校,而高等学校室外网球场开放率最高,室外运动场开放率也接近50%。可见日本各类学校体育场地开放长期处于较高水准,是有效缓解国民体育供需矛盾的重要方式。

    2)修缮体育场地设施。

    2013年11月日本政府推行《基础设施長寿命基本计划》,要求各地方政府在2020年前为每个单体建筑制定“长寿计划”[4]。2015年4月,文部科学省依据上文政策出台《关于制定学校设施长寿计划的指导方针》,详细采集了学校的设施状况(对象设施、运营、老朽化、维修等级、持续经营政策等),以改造升级教室、宿舍、体育馆、游泳馆等建筑设施。例如爱知县丰桥市立岩西小学体育馆性能改造项目,改造前体育馆存在地板破损、设施设备老化、照明设施异常、耐震性降低、卫生间管道发出异味等状况,严重影响正常体育教学,迫切需要改造升级,而通过更新电线电缆、更换水管、翻新外墙屋面防水、维修节水厕所、更新高效照明(LED)、加强防灾功能等系列改造措施后[5],体育馆的面貌焕然一新。

    3)场地运营形式多样。

    为营造健康生活氛围,日本早在1976年颁布《推进学校体育设施开放事业》法令,从设施运营、设施管理、经费渠道等多方面提供法律保障,明确学校体育场地对外开放由教育委员会负责。现行学校体育场地运营主要有教育委员会模式、学校委员会模式、委托运营模式和混合运营模式:教育委员会模式由教育行政部门承担学校体育场地开放的一切管理工作;学校委员会模式由教委和学校双方成员构成,但主要由校方负责场地开放中的日常事务,负责形式为校长制[6],是当前主流运营模式之一;委托运营模式主要把场馆运营权交予民间企业或体育组织,甚至鼓励社区居民参与场地日常管理,设身处地地从居民立场出发,将学校体育场地由“简单开放型”朝地域社会“共同利用型”转变,但当前该模式实施比例较低;混合运营模式为上述模式两两组合。以公立小学体育馆为例,2014年“教委模式”实施比例为31.4%,“学委模式”为32.5%,委托运营仅为3.9%,其他为5.3%[7]。

    4)政府补贴力度较大。

    文部科学省根据《义务教育费国库负担法》(1958年)设立公立学校设施维修费负担金,承担公立小学、初中、中学教育学校和特殊学校(小学)室内运动场的新建筑或扩建项目,改善学校设施环境,原则上补助率为总负担金额的1/2。2011年4月1日文部科学省发布《学校设施环境改善交付金纲要》,对“学校室内室外游泳池、中学重建武术场、重建学校室外操场照明设施、重建屋顶等进行补助,原则上补貼率为1/3,可见日本政府长期出台相应政策对学校体育场地维修改造进行资助。

    2? 日本学校体育发展的实践经验

    2.1? 培育体育俱乐部

    2017年3月出台《体育基本计划2017—2022》提出:到2022年,国民每周1次以上体育实施率从42.5%提高到65%[8],有效利用现有学校体育场地资源已成为日本政府重要的实践命题。关于综合型地域体育俱乐部,日本体育协会最新调查报告显示2015、2016、2017年全日本体育俱乐部培育数分别为3 550、3 586和3 580个,近3年来体育俱乐部培育成功率稳定在80%左右[9],多数俱乐部使用学校体育场地。近年来,日本体育少年团各俱乐部所利用的活动场所中72%为学校体育场所(设施)[10]。在学校运动部活动方面,即学校课外体育活动,是日本学校体育俱乐部有组织的一种自主活动[11]。2017年调查显示:初中生运动部加入率为70.1%,高中生运动部加入率为52.7%,且在长期休假(夏休、冬休、春休)中有超过30%的学生进行5~15天程度不等的体育活动[12],可见体育俱乐部、体育少年团和学校运动部已成为日本学校体育场地利用的重要形式。

    2.2? 注重场馆实用功能

    日本国土资源有限,国民资源利用意识较强,学校选址多靠近居民聚集区,因此学校体育场馆建设、改造、补强均以多功能和实用性为主。在场馆设计方面,大量采用多层复合设计,只设置少量固定看台或以移动看台为主,有效扩大场地使用面积,同时建有更衣室、淋浴室、无障碍室、休息室、会议·候诊·接待室等附属设施,还有场馆利用3层观众席后方空间设计跑步环廊,舞台下方为可伸缩式储物空间,体育馆既是学生运动场所,又可作为礼堂满足学校庆典和周边居民的多样化需求。从场馆氛围营造方面来看,多数场馆建材及家具选用木质材料,摆脱“水泥森林”的乏味空间,外墙采用隔热材料,保证冬天室内温度,落地玻璃便于采光,明亮又可节约能源;活动式的灯光设施便于升降与维修,另外从节约和纪念角度考虑,政府鼓励学校重复利用场馆改造拆卸材料。

    2.3? 施行场地假期开放

    日本除定期开放学校场地之外,假期开放也是避免场地闲置的重要做法。日本学校实行三学期制,每年有春假、暑假、寒假和学年末假4次长假,长休假期时间占学年的1/5左右。2008年日本场地普查结果显示,共有8 945所学校假期开放体育场地,占比13.78%,2015年假期开放体育场地的学校数量为10 184所,占比18.3%,假期开放也有上升趋势。各地方政府也专门出台学校假日体育指导方案,例如琦玉县教育部门专门制定“长假指导手册”,指导学生在校开展教育活动,如游泳指导、体育俱乐部、访学、职场体验等,引导学生假期充分使用学校体育馆、游泳池(馆)、会议室等场所开展各类活动,并基于学习指导要领规定的各年级指导目标专门在暑假(7-8月)设立游泳指导日,旨在通过假期培训提高学生游泳能力和体质健康水平[13]。假日体育指导不仅提高了学校各类场地设施的利用率,而且从教育、生活、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丰富了学生的假期生活。

    2.4? 活用青少年教育设施

    在日本青少年从事自然体验活动正逐年减少,而基于操场和体育馆等传统场地的体育学习已不能满足学生生存能力学习的需求[14]。日本现行《学习指导要领》和《教育振兴基本计划》均将自然体验活动作为培养学生关爱生命、提高规范意识的重要措施,文部科学省也推出“丰富的体验活动推进事业”。另外,日本已成立国立青少年教育振兴机构致力于促进青年教育和青少年健康发展,并在全国建立了28所青少年教育中心,作为学生参加“户外体验活动”的基地。各地青少年教育中心根据当地特色自然条件和社会基础修建了大量体育场地及配套设施,增设露营、拓展、溯溪、野炊、团建、观星等自然体验内容。户外体验活动拓宽了传统体育教学方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参与兴趣,活用青少年教育设施加强了教育部门与其他机构的联系,为学校体育场地和公共体育场地共建共享提供了实践依据。

    3? 对我国学校体育发展的启示

    3.1? 加强学校用地规划力度,提升各级学校场馆品质

    日本学校体育场地以体育馆、多功能运动场、室外游泳池、棒球场等高质量室内外场地为主。据教育部统计,2016年我国仍有10%~25%各级学校场地面积不达标[15],全国中小学多为非标准田径场、篮球场、排球场等室外场地,乡镇学校多为煤渣跑道甚至水泥平地,同时拥有体育馆、游泳馆等室内场馆的学校非常有限。结合我国“两孩生育新政”和“游泳进中考”项目,建议加大对中小学校用地规划力度,为增设室内场馆(多功能运动场),尤其是为提前谋划建设游泳馆(池)作足准备,注重多功能应用,改善现有场地条件。另一方面,高校场地数量和场地面积发展速度均落后于在校生的增长速度[16],广大师生和教职工体育需要难以得到满足,还要拿出部分场地(时段)向社会开放,特别是羽毛球、篮球、乒乓球等室内场地一片难求,夜间田径场摩肩接踵,高校急需增加室内、室外场地使用面积以满足师生和群众健身诉求。

    3.2? 修缮改造学校场地设施,推动与体育社会组织互动

    日本文部科学省出台《关于制定学校设施长寿计划的指导方针》,对学校体育馆、游泳馆等进行改造与补强,学校场地设施大为改善。我国已开展六次场地普查工作,但尚未设立相关指标作为学校场地维修改造的评估依据,现实中大量学校存在场地简易、设备老旧、跑道坑洼不平、排水系统设计不合理、场地面层老化或起砂等问题,极易引发校园安全事故。因此,建议通过体育系统场地普查或教育系统专门组织评定学校场地改造、维修等级,组合体彩公益金和上级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对各级各类学校场馆设施进行维修改造,改善学校运动环境。同时,学校场馆与体育社会组织高度契合,可考虑以学校场地(馆)为载体,促进与体育社会组织互动,解决协会场地匮乏问题,推动协会、俱乐部向基层延伸。

    3.3? 加强学校场馆运营管理,提高公共服务能力

    “六普”数据显示:国内教育系统采取合作运营、委托运营模式的场馆数量不足1%[17],大量学校场地资源课后处于闲置状态,而学校邻近社区,交通位置优越。为提高学校场地利用率可借鉴日本经验,增加教委模式、自主运营模式中教育行政部门和校长参与力度,使校方规避经费、管理、安全等风险。同时,建议由社会体育指导员利用学校场地牵头成立各类体育俱乐部,并列入技术等级制度评定考核指标,为体育指导员提供良好实践环境,引导社区体育爱好者参与场地管理,表达居民体育诉求。通过政府扶持、部门协作、社区支持能长期高效地向学校和公众提供免费或低价体育服务,推动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升级。

    3.4? 注重场地假期开放利用,推行学校假日体育

    日本绝大多数中小学会在长假期间利用学校场地开展各类体育活动,而我国青少年校外体育活动属于短板和薄弱环节[20]。随着近年体育中考分数权重上升,大批学生选择自费参加校外“速成”培训班,该类机构多付费借用公共体育场地和高校场地,但多数属于无固定办公地址、无训练场地、无从业资格的“三无机构”,学生安全难以保障。因此,可参考日本实践推行学校假日体育,假期开放学校场地设施,由教育、体育、单项运动协会联合组织专门教练员,根据学校特色“分季节、按项目”开设各类假期运动俱乐部,集中提高学生专项运动素质,培养终身体育意识和优秀品质,引导“应试体育”转变为“快乐体育”。

    3.5? 活用各类体育场馆资源,创新校外体育发展模式

    日本政府在全国建立了大量青少年之家、交流中心、儿童馆等教育基地,内设体育场地作为学生开展体验活动的场所,该举措为创新我国校外体育发展模式提供启示。鉴于我国大多数学校缺乏体育馆、游泳馆等高质量室内场地设施,建议公共体育场馆结合学校体育课程时段特点,统筹考虑场馆综合利用与周边学校体育需求,将空档期场地借予学校使用,甚至与校方达成长期合作意向,将部分学校难以开展的游泳课、潜水以及时尚体育课程引入场馆,活用场馆作为各类学校校外体育活动基地,一方面提高场馆利用率,另外能够培育体育消费市场。此外,校方还可考虑与大型青少年体育培训机构合作,发挥其场馆和专业教练优势,为学生提供常规体育教学以外的运动体验,创新校外体育模式。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日本学校体育场地发展和运营管理经验给我国提供了较好的借鉴与启发。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国学校体育场地无论在场地质量,还是开放利用方面,与日本相比均存在一定差距。更需要指出的是,良好的场地设施条件是培养学生运动兴趣的基础,需要政府、学校和社会各界加大投入及关注力度。学校是培养青少年体育萌芽的土壤,从长远来看,该阶段是否能够养成热爱体育锻炼的习惯,熟练掌握1~2项运动技能,关系终身体育意识的建立,更关乎健康中国的实现。

    参考文献:

    [1] 文部科学省. 学校基本调查报告[Z]. 2015.

    [2] 王健,陈元欣. 我国学校体育场地设施现状、制约因素与发展对策[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5,39(2):86-89.

    [3] 富士市. 教育预算-富士市[EB/OL]. [2018-06-15].http://www.city.fuji.shizuoka.jp/kyouiku/c0101/fmervo0000003hzg-att/fmervo0000005i1h.pdf.

    [4] 国土交通省. インフラ長寿命化基本計画[Z]. 2013.

    [5] 文部科学省. 学校施設の長寿命化改修に関する事例集[R]. 2017.

    [6] 季艺. 日本学校体育设施社会开放新举措以及对我国的启示[J]. 体育科研,2012,33(2):79-82.

    [7] 文部科学省. 体育·スポーツ施设现状调查[EB/OL]. [2018-06-15]. http://www.mext.go.jp/b_menu/toukei/chousa04/shisetsu/1261381.htm.

    [8] 文部科学省体育厅. 体育基本计划2017-2022[Z]. 2017.

    [9] 日本スポーツ協会. 総合型地域スポーツクラブ育成プラ2018[R]. 2018.

    [10] 南尚杰,孙胜,刘金海. 日本体育少年团发展经验及启示[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7,41(4):70-78.

    [11] 陈莉,胡启林. 21 世纪日本促进学生体质健康的举措及其启示[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4,47(10):23-27.

    [12] 体育厅. 運動部活動等に関する実態調査報告書[R]. 2017.

    [13] 埼玉県教育局東部教育事務所. 長期休業日の指導~長い休みをいかに過ごさせるか~[EB/OL].

    [2018-06-15]. https://www.pref.saitama.lg.jp/g2204/documents/gakkyuukeiei8-1.pdf.

    [14] 赵富学,程传银,宋生涛. 日本学校“户外体验活动”的特征及实践启示[J]. 体育学刊,2018,25(2):1-7.

    [15] 教育部. 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 [2018-06-15]. http://www.moe.gov.cn.

    [16] 魏德样,王健. 我国学校体育场地动态发展的特征分析——基于全国体育场地“五普、六普”的數据挖掘视角[J]. 体育科学,2017,37(2):16-27.

    [17] 国家体育总局经济司. 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数据汇编[EB/OL]. [2018-06-15]. http://www.sport.gov.cn/pucha/index.html.

    [18] 田慧,王敏,刘佳,等. 奥运强国青少年体育现况与我国发展对策——第31届里约奥运会金牌前6位国家比较[J]. 体育科学,2017,37(8):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