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主要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及其风险管控

    曹正军

    [摘 要] 在我国各类经济主体中,国有企业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对国民经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因此,对国有企业管理的要求也就相对比较高。按照审计署、国务院国资委要求,加强国有企业主要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对于国有企业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以及风险防控至关重要。文章主要是讨论国有企业主要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及其风险管控。

    [关键词] 国企管理者;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管控

    中图分类号:F239.45 文献标识码:A

    在现代经济发展过程中,各行业各领域发展速度日益提升,在国有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风险管控工作日益重要。作为风险管控工作第一责任人的国有企业主要负责人履职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将决定企业的生死存亡。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业主要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体系,提高审计质量和效率,充分发挥出审计部门的职能和作用,通过对国有企业主要负责人开展经济责任审计,从而对国有企业主要负责人行为进行监督约束,有助于国有企业进一步加强管理,提升国有企业经济运行质量,帮助国有企业实现资产保值增值目标。因此分析和研究国有企业主要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及其风险管控具有重要意义。

    一、经济责任审计概述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包含风险管理审计与经济责任审计,两者审计内容有所不同,审计结果可能存在较大偏差。在实际工作中,国有企业必须加以区分。

    国有企业主要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是对国有企业主要负责人在任期内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经济方针政策、上级单位决策部署,推动单位提质增效升级,经营管理国有资产、国有资源,防控重大经济风险等有关经济活动应当履行的职责进行审查,监督和鉴证,并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国有企业主要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可以为国有企业经营业绩考核部门和纪律检查部门提供参考依据。

    在国有企业生产经营期间,通过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可以达到规范国有企业财务活动,保护国有企业财产安全,也有利于推进国有企业领导党风廉政建设。此外,通过经济责任审计,对国有企业主要负责人履职行为进行监督、鉴证和评价,一方面可以促进国有企业主要负责人全面履行岗位职责,另一方面,也为国有企业上级单位选任国有企业主要负责人提供决策依据,保证国有企业主要负责人不出现庸官、懒官、坏官[1]。

    二、经济责任审计的必要性

    (一)满足市场经济发展要求

    在市场经济体制影响下,部分国有企业主要负责人由于理想信念缺失,思想道德滑坡,或者在错误的政绩观引导下,在履职过程中可能会不重视国有企业整体利益,在国有企业经济支出方面存在虚假报账行为,借助职务便利调整国有企业资金利润,阻碍了国有企业的发展。因此必须注重国有企业主要负责人的经济责任审计。

    (二)强化廉政建设

    在国有企业主要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中,也可以起到加强廉政建设的作用。由于主要负责人在国有企业业务往来中可以获得个人利益,没有深入分析国有企业发展目标与经营理念,导致国有企业承担较大的经济损失,还会出现贪污受贿行为。所以,国有企业必须深入开展经济责任审计,以此提升廉政建设水平[2]。

    三、国有企业主要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风险

    (一)市场发展复杂引发风险

    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存在较多变化因素,对国有企业的运行影响比较大。国有企业经营方式存在集团化特点,因此发展目标朝着国际化方向贴近,从而导致国有企业经营期间存在大量复杂因素,由此引发的风险隐患比较多。所以,国有企业主要负责人必须深入分析生产经营情况,高度重视风险评估,做出科学的分析和判断,规避或降低风险。

    (二)审计发现风险的危害性

    国有企业主要负责人一般都是企业法定代表人,其对国有企业一切行为负责。包含领导层、部门主管与项目负责人的行为,属于经济责任审计的重要内容。然而由于时间跨度大,审查周期长,无法对被审计人员的工作情况进行准确评价,增加审计难度。在审计过程中,当发现违规违法行为时,还会对资产运营情况造成威胁,影响部门绩效考核管理,因此被经济责任审计发现的风险危害性一般比较高[3]。

    (三)审计发现风险的复杂性

    在对国有企业主要负责人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时,常常会面临繁杂的审计问题与审计内容。在工作内容方面,经常出现常规性报错与检错风险。因此在认定被审查人员的经济责任时,必须合理监督工作过程,避免出现违规违法行为。

    四、国有企业主要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管控措施

    (一)建立审计预警系统

    为了全面提升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管控能力,首先要建立审计预警体系,合理应用和发挥信息化数据资源的优势价值,注重数据资源的深度分析。在审计工作中,注重建立预警机制,保证满足事前防范需求。建立一套完整的审计预警体系能够有效弥补审计工作的空白点与薄弱点,促进审计工作的深化发展,对信息数据进行全方位审计监督,从根本上提升审计质量。此外,建立审计预警体系时,应当符合事前锁定效果,对审计事项进行全方位、全角度追踪,以免在经济责任审计过程出现风险。

    (二)工作机制的创新发展

    国有企业主要负责人在履职过程中,必须准确核算财务收支状态,注重国有企业工作绩效考核,科学判断和预测经济主体的责任,对工作发展机制进行创新,不断加强审计风险的防范能力,做好预防处理。同时建设专业化的工作团队,在绩效考核与认定经济责任审计时,国有企业应当确保不同部门能够有效沟通交流。深入分析现存问题,制定合理有效的处理对策。鉴于此,建立专业的审计团队,保证审计工作过程的有效性,避免出现审计风险。在建立审计工作团队时,还应当确保被审计人员、审计人员积极参与到审计工作中,确保审计工作的顺利性[4]。

    (三)建立定责评价机制

    在对国有企业主要负责人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时,应当注重该项工作与定责评价机制的关联性,以此降低审计风险。在对国有企业主要负责人开展内部审计工作时,必须联合国有企业经营发展,以此提升内部审计工作的信息化水平,加强管理效果。同时可以掌握内部审计内容,优化整合内部审计与管理创新,以此发挥出内部审计的促进作用。在内部审计工作中,合理应用计算机与网络工程,为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奠定良好基础。其次,由于市场风险日益凸显,在发展过程中必须联合风险管理,制定内部审计原则,创新内部审计方法,全面落实风险评估与控制,维护国有企业的长久稳定发展。为了展现出内部审计监督职能,应当建立审计定责评价机制,通过经济责任设计,可以及时查找出国有企业管理隐患,明确风险点,以此提升国有企业的管理效率与效益。因此,经济责任审计必须关注国有企业运营监管与发展难题,全面发挥出经济责任审计的内部监控与管理作用。

    (四)保障经济责任审计的独立性

    独立性是经济责任审计的重要特点,在审计工作中具有重要作用。在经济责任审计期间,审计部门隶属关系、内部审计与业务部门的制衡关系非常重要,国有企业发展期间,经济责任审计部门必须履行相关职责,全面落实内部审计人员的地位和权利,以此发挥出内部审计工作的独立性与权威性,保证内部审计功能。在发展期间,联合具体发展实况,建立独立的内部审计部门,维护独立性。在监督审计工作中,全面落实治理程序、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以此实现国有企业经营目标。

    在内部审计工作中,财务收支审计具有重要作用,可以详细记录国有企业资产与会计信息,有助于提升审计工作的规范性,监督和评价资产资料的真实性。在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时,还应当对管理者职责履行情况进行审计,审查任职期间的经营业绩、工作能力以及岗位职能吻合度,确保其满足企业发展的要求,为后续考核工作提供便利[5]。

    五、结语

    综上所述,国有企业必须高度重视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全面发挥内部审计工作的价值和作用。对于市场发展环境的复杂问题、审计风险危害性与复杂性问题,必须采用有效管控措施,以此降低经济责任审计可能发现的风险,建立一套完整的审计预警体系,对现有工作机制进行创新,大力建设工作团队与专家机制,注重更新工作理念与审计定责评价机制,为国有企业主要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提供良好的审计环境。

    參考文献:

    [1]陈晶.基于政府会计制度下高校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财经界(学术版),2020,26(06):219-223.

    [2]张玉光.新时代创新基层审计机关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路径探析[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0,36(03):45-46.

    [3]穆梓月.新时代完善国有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的思考[J].经营管理者,2020,13(04):60-61.

    [4]李宏伟.事业单位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市场,2020,22(12):105-107.

    [5]蔡春,谢柳芳,王彪华.经济责任审计与地方政府治理——以环境污染为视角[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15(02):9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