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翻译学视阈下广西壮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介绍文本英译研究

    【摘要】广西壮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绚丽多彩,其外宣翻译可以有效地推动我国非物质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提高中华民族的文化地位,促进世界多元文化的共同发展。生态翻译学是一种全新的翻译理论,对广西壮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翻译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笔者从生态翻译学的视角出发,对广西壮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英译介绍文本进行分析,探索译文的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以期实现多元文化的融合发展。

    【关键词】广西壮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翻译学;介绍文本;英译研究

    【作者简介】莫连花,广西外国语学院。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0年度广西壮族自治区高校中青年教师科研基础能力提升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产外宣翻译的现状及对策研究”阶段性成果之一,项目编号为:2020KY63016。

    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在不断提高文化软实力。政府修建博物馆、戏剧院等,通过各种方式宣传广西壮族自治区的特色文化。随着中国与东盟战略伙伴关系的建立,双方在各领域的合作不断地深化,其中人文交流是双方合作的重要内容。“一带一路”倡议的构想得到了全世界的高度关注,也为我国文化走出去提供了强大的助力。

    一、广西壮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介绍文本的英译现状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是指各族人们世代相传,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笔者通过搜索广西壮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网,发现截止到2020年5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共有52个国家级非遗项目和762个自治区级非遗项目,而网站上只列出了非遗项目的名称及相关的简介,没有相应的英文翻译。在国家“文化走出去”战略的背景下,非遗文化翻译在文化的外宣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笔者通过查阅相关的资料,发现广西壮族自治区只有“侗族大歌”入选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英汉对照版)》。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博物馆中有不少国家级和自治区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介绍,但只有少数的非遗项目有对应的英译,这非常不利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对外传播与交流。

    二、生态翻译学概述

    著名教授胡庚申提出的生态翻译学是一种全新的翻译理论,它是翻译生态与自然生态的同构隐喻,从生态学的视角对翻译进行研究。生态翻译学主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侧面进行研究。宏观的研究包括了译者中心、翻译生态环境和生态范式等;而微观的研究包括“三维”(语言、交际和文化)转换、适应/选择、关联序链等。在实际的翻译过程中,“三维”转化理论强调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三者之间的准确性和统一性,突出强调译文与原文在文化、语言和交际三方面能够达到和谐平衡的效果。

    三、生态翻译学视阈下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介绍文本英译研究

    非遗的翻译主要目的就是将中国的文化展示给外国朋友,提高中国的文化地位,促进全球文化的多样性。生态翻译学对广西壮族自治区非遗介绍文本的英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笔者将从生态翻译学的“多维整合”原则角度对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家级非遗介绍文本的翻译进行探究。多維整合原则是指译文不仅仅局限于忠实原文或者迎合目标语读者的需求,译者还要以保持文本生态平衡为基础整合翻译过程中的各种因素,让译文能够在新的文化、语言、交际生态中“存活”。“多维整合”(何霜,2018)包括了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的转换。本研究中所列举的非遗介绍文本的汉英分析案例都来自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博物馆展品的宣传介绍文本。

    1.语言维。语言维的转换(田亚亚,2015)指的是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对语言形式的适应性转换。汉英两种语言在形式上存在很大的差别,汉语句子注重的是隐形连贯,较少用连接词,读者需要根据潜在的逻辑关系来理解句子的意思,汉语往往注重的是“意合”;英语强调句子的结构与形式,借助连接手段表现句子的逻辑关系,英语往往注重的是“形合”。在非遗介绍文本的翻译时,译者应该尽量做到在词语、句子、段落篇章等不同层次的转换,把握好不同语言在形式上的差异,实现不同语言之间的自然转换。

    例1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场又称“文玩子”,是流行于桂林、柳州一带的民间曲艺,以坐立清唱为主,扬琴伴奏为辅。

    译文:Again named "Wenwanzi", Guangxi Wenchang is a Chinese folk art form popular among the people in Guilin and Liuzhou. It is dominated by the form of singing in seat and supplemented by the accompaniment of dulcimer.

    例2宾阳“炮龙节”于每年农历正月十一晚上在县城举行。舞龙队到各家各户拜年,主人将串串鞭炮点燃丢到龙身上。民间认为,鞭炮声可以消除过去一年的晦气,保佑来年兴旺发达、诸事顺利。

    译文:The Firecrackers Dragon Festival in Binyang County is a unique form of the common lion dance which is held at seven o' clock in the evening of the 11th day of the first month of the Chinese lunar calendar every year. Lion dancers will pay a new year call to every household. People can throw lighted firecrackers at the dancing dragon as they believe the firecrackers will get rid of misfortune and bring them good luck and it is also believed to make them prosperous and healthy in the coming year.

    例3独弦琴为京族常用弦鸣乐器,在京族民间又称匏琴,演奏时全用自然泛音弹奏,切取弦音,音色丰厚圆润,适宜弹奏低沉悠扬、节奏舒缓的曲目。

    译文:The single-chord instrument is a common musical instrument of Jing ethnic group. In the folklore, it is also called gourd instrument. In performance, the natural overtone is the main role. Together with the chord sound, the tune sounds thick and rich. It is suitable for the performance of deep, melodious and soothing song.

    例1是有关“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场”的介绍,例2是关于“宾阳炮龙节”的介绍,例3是关于“京族独弦琴艺术”的介绍。上述三个例子都是一个汉语句子而已,句子内部之间几乎没有连接词,但是句子的意思很清楚,逻辑性也很强。句子中的四字结构文笔优美。在例1中,译者把一个汉语句子译成了两个英文句子,将原文中“又称”译为“again named”表示被动,原文的后半句“以……为主,以……为辅”的介词表达翻译成句子 “It is dominated by…and supplemented by…”,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例2中,译者用了 “which” 引导的定语从句和 “as” 引导的原因状语从句使得译文衔接得很自然很流畅, “bring them good luck”是译者增译的内容,跟前面的“晦气”形成对比,加强了表达效果,“兴旺发达、诸事顺利”则意译为 “prosperous and healthy”,因为英文中没有四字词的表达,所以采用意译的方法进行处理,符合英语读者崇尚简洁的审美习惯。例3中原文的一个句子,被译成了四个英文句子。汉语中,只要一个意思还没有表达完,就可以一直用逗号来连接句子,而英语则强调“主+谓+宾”的结构,还习惯用介词来连接, “in the folklore”“in performance”“together with”等三个介词结构,把原文的意思完整清晰地表达出来,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也非常明显,使英语读者一看就很明白京族独弦琴的艺术了。

    2.文化维。文化维的转换是指在翻译时,译者要保留源语的文化特色。翻译是一种跨文化、跨语言的交流活动,译者应该努力克服文化差异所产生的障碍,实现两种文化的生态平衡,保证有效的传递信息。广西壮族自治区非遗介绍文本中包含了大量人名、地名、节日名等民族特色的文化词语,翻译时,很难找到对等的相应表达,译者既要考虑源语的文化特点,又要兼顾译语的通顺自然,灵活运用“归化”与“异化”策略,恰当使用直译、音译、意译等方法。

    例4 “哈”或“唱哈”(京语),意为“唱歌”,“哈节”是京族一年一度隆重热闹的传统节庆,各地分别在农历六月、八月或正月等时间举行,节期三天或七天,以集体祭祀、宴饮、歌舞等为主要内容,分为迎神、祭神、入席和唱哈、送神等四个程序。

    译文:“Ha”or "Changha" in the Jing language means singing, and the "Ha Festi- val" is a traditional celebration for the Jing people. The date of the festival varies from region to region, in the 6th, 8th or 1st month of the lunar calendar, lasting for three or seven days. Its contents cover group sacrifice, feast, singing and dancing etc. The whole festival can roughly be divided into the following four procedures: greeting the god, holding a memorial ceremony for the god, taking the seat and singing, seeing the god off.

    例5侗族木構建筑营造技艺是广西壮族自治区铜族最具民族特色的传统技艺,建筑以风雨桥和鼓楼最为著名。

    译文:The outstanding cultural art of the Dong is their woodwork and wooden architecture. The most famous examples are the wind and rain bridges and the drum towers.

    例6瑶族盘王节,又称“跳盘王”“庆盘王”“做盘王”“还盘王愿”,是瑶族祭祀祖先盘王(盘瓠)的盛大节日,于每年农历十月十六日举行。

    译文:As the grandest traditional festival of Yao, it is also called “Dancing Pan King”“Celebrating Pan King”“Making Pan King”“Redeeming a Vow to Pan King” and so on. It is annually held in lunar October 16.

    在例4中,“哈”“唱哈”“哈节”等都是京语,都是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于是都采用了音译的方法分别译为 “Ha”“Changha”和 “Jing Festival”,译文保留了原有的文化内涵和民族语言特色,激发目标语读者了解京族哈文化的好奇心。而“迎神”“祭神”“送神”中的“神”,译者采用了归化的策略译为 “the god”。在汉文化中是不存在 “god”的,译者进行这样的处理,就是为了帮助译入语读者理解汉文化中的“神”跟西方文化中的 “god” 是具备类似含义的。例5是关于侗族木构建筑的介绍,“风雨桥”和“鼓楼”采用直译的方法,翻译为 “wind and rain bridges” 和 “drum towers” 。“风雨桥”因其能躲避风雨而得此名;鼓楼是侗乡具有地域特点的建筑物,看上去像一座塔,这样的翻译把侗族的特色建筑描绘得很形象,使读者看到英译就能想象出风雨桥和鼓楼的总体轮廓。例6是有关瑶族盘王节的介绍,在瑶族文化中“盘王”是他们的祖先,采用音译+直译的方法译为 “Pan King”,保留了特有的瑶族文化。

    3.交际维。交际维是指译者翻译时除了要实现语言与文化的转换,还要注意译文是否实现了原文的交际目的。非遗的翻译属于外宣翻译,其主要目的就是用简洁的语言向目标语读者传递原文本的内容。非遗的介绍文本属于信息型的文本,也属于感染型的文本,其交际的目的就是在介绍非遗艺术价值和特色的同时,传播中国的传统文化,唤起目的语读者的保护意识。因此,译者应该根据非遗文本的交际意图,按照译入语读者的信息需求、认知习惯和接受心理,对原文进行调整、增补、删减甚至是改写,也就是说在语言层面上采用归化策略,力争清楚简洁地向目标语读者传递中国的非遗文化。

    通过对广西壮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保护网和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博物馆的介绍文本进行分析,笔者发现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的介绍文本大多比较简单,而广西壮族自治区非遗保护网上的项目介绍,即使是同一类别同一级别同一批次,介绍文本都有很大的区别,有的文本篇幅较长,内容很全面,条理很清晰,有的篇幅却很短,条理很乱。例如,同为民间文学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壮族嘹歌”介绍文本包含了“历史渊源”和“传承意义”两个部分,缺乏艺术特色的介绍;“刘三姐歌谣”的介绍文本虽然包括了“历史渊源”“艺术特色”和“传承意义”,但是传承意义只是笼统地提到了包括民族学、社会学、美学等方面的社会价值。现在以广西壮族自治区非遗保护网上的“壮锦织锦技艺”的文本介绍为例,分析译者应该在翻译的过程中如何达到交际维的转换。

    例7壮族织锦技艺是中国传统手工技艺之一,是壮族民间的文化瑰宝。壮族织锦技艺主要包括壮锦、绣球等编织技艺,这种利用棉线或丝线编织而成的精美工艺品,图案生动,结构严谨,色彩斑斓,充满热烈、开朗的民族格调,体现了壮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壮锦的编织技艺一般需要借助装有支撑系统、传动装置、分综装置和提花装置的手工织机,用麻线或棉线染色,以棉纱为经,以各种彩色丝绒为纬,在织机上用通经断纬的方法进行手工编织。壮锦技艺形成于唐宋时代,在明清时期获得进一步发展,在明代被列为贡品。历经千余年发展的壮锦有自成体系的三大种类、二十多个品种和五十多种图案,以结实耐用、技艺精巧、图案别致、花纹精美著称,被誉为中国四大名锦之一。

    网站上对壮锦的介绍提到了历史渊源、艺术特色和制作工艺,原文中还出现了“壮锦”“绣球”“编织”等具有少数民族色彩的词汇,即便是中国读者也未必明白这些词的含义,更别说外国读者了。在进行该文段介绍时,如果译者不考虑原文本的交际目的,逐字逐句地翻译,那么译文就会不符合语言规范,也会让目标语读者一头雾水。“壮锦织锦技艺”的介绍应该包括它的历史渊源、制作工艺、艺术价值和传承意义。采用“直译+注释”的方法进行翻译,既可以保留原文化色彩,也可以让外国读者明白它的真正含义,实现交际的意图。

    总之,在对非遗文本进行介绍时,译者应该关注译文是否能够把原文的交際功能传达给目标语读者,在保留原文文本特色文化的同时,可以根据译入语国家的语言特点,准确把握目标语读者的认知习惯和需求,实现“翻译生态环境”中各个因素的相互平衡。

    四、结语

    生态翻译学理论对广西壮族自治区非遗的文本介绍英译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译者在翻译时处于中心位置,在内容的理解和选取、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的选择上发挥着主观能动性,以“多维转换”为原则进行翻译。译者不仅要真实地传递原语的文化特色和重要信息,满足读者的需求,而且要符合译入语的规范,真正有效地促进中国特色民族文化的传播,实现多元文化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陈芳蓉.文化多样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译介[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13(3):64-69.

    [2]胡庚申.生态翻译学:建构与诠释[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

    [3]莫皓然.生态翻译学视阈下衡州非遗的英译研究[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9(12):186-187.

    [4]邱敏,金宇洁.浙江特色文化翻译策略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14):85-87.

    [5]田亚亚,孙雪娥.生态翻译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翻译的启示——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翻译研究[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6(10): 5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