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文学作品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丁秀芳

    内容摘要:随着小学阶段新一轮的教学改革的深入,儿童文学作品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小学阶段儿童文学作品的特征和价值出发,分析当前儿童文学作品的应用现状,并就其对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问题提出相应的策略。

    关键词:儿童文学 小学语文 应用

    近年来,新一轮的教学改革给小学阶段的教育和教学带来了很多新的变化,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儿童文学在教材中所占的比重有了明显的提高。新课程实验标准也明确指出:小学阶段应该阅读童话、故事、儿歌、寓言、诗歌等儿童文学作品。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情感,在学习中培养其写作能力、阅读能力、识字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促进小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本文从儿童文学作品特点出发,分析部编人教版课本中儿童文学作品的收录现状,希望能够给广大教师在今后语文阅读教学中提供一些可行的建议。

    一.儿童文学作品的内涵、特征及研究价值

    在漫长的世界文学作品的发展中,衍生出了各种各样体裁丰富的文学经典,其中,儿童文学的起步并不算早,可以说是近些年来才慢慢发展起来的,但其也是世界文化瑰宝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儿童的成长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1.儿童文学的内涵特征

    儿童文学面向的对象是学龄阶段的孩童们,其作品的内涵特征有着其他文学作品不一样的额组成部分。第一,儿童文学作品的主题是富有儿童的审美情趣的,作品中往往表现出儿童心理阶段对于实际生活中事物的看法和理解,富于兒童的生活情趣,容易为学龄阶段的孩童所接受。第二,儿童文学作品的语言浅显易懂,有孩童化的特征。儿童文学作品的受众是低龄儿童,这决定了其语言特征,处于此阶段的学生们大多数词汇量比较匮乏,对于辞藻的理解能力不足,浅显直白的语言降低了其阅读障碍,比较适应其理解能力,有利于激发其阅读兴趣。第三,儿童文学作品具备审美价值。文学是美学的一部分,小学阶段的文学作品中不仅包含着独特的审美特征,还承担起对学生道德和情操的陶冶任务。学生们在阅读中体验美的魅力、受到道德教化,有利于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情趣和能力[1]。

    2.儿童文学的研究和应用价值

    2.1认知能力培养层面

    儿童文学作品中的内容符合学生的理解能力,在教师的指导之下,学生能够将作品中具体的场景在脑海中想象出来,这样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认知能力,达到成长的目的。

    2.2情感陶冶层面

    对于儿童文学作品来说,其在情感上面向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能够适应学生的心理需求。儿童文学作品中对于真善美的描写是直接而真诚的,对于黑暗的东西多采用转移和淡化的手法,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让其在和谐的环境下健康成长[2]。

    二.小学阶段儿童文学作品的应用现状

    1.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本中儿童文学作品收录现状分析

    部编人教版的教材是最新的一版,人教版的语文课本一直受到广大小学师生的喜爱,其中对于内容和所设单元等编排都是非常适合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情况的。

    1.1收录儿童文学作品所占比重大

    部编人教版的小学语文课本刚出版不久,就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以四年级上册的语文课本为例,其中收录了数量较多的儿童文学作品,课本八个单元中,超过一半的单元都收录了经典的儿童文学作品,比如第一单元中收录了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吴然的作品《走月亮》,第二单元中收录了丹麦著名作家安徒生的作品《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等。还有一些单元中收录的作品虽然作者不是儿童文学作家,但很多都是其对于童年时期的回忆,也可以将其分类为儿童文学,符合小学生的心理和理解能力。

    1.2收录儿童文学作品涉及范围广

    部编人教版对于儿童文学作品的收录不局限于童话故事等,而是在自然、科学等专题中插入这类作品,比如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的语文课本中第一单元是对意境和自然的把握,同时收录了《走月亮》这一作品,第二单元是探索科学和自然的主题,收入的虽然是安徒生的作品,但并不只是一篇单纯的童话故事。这样既符合小学生的阅读习惯和能力,同时还能丰富其对自然和科学等的认识,实现全面发展。

    2.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方式现状分析

    教师们普遍都能够关注到儿童文学阅读在提高小学生写作能力方面的价值,其对于小学生阅读儿童文学作品大多也是支持的态度。其中有少部分的教师同时也认识到了儿童文学作品在提升小学生认知能力、增强其审美理解力等方面的价值,在教学中积极发挥其作用。

    部分教师在小学语文课程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上存在着一些问题。教师上课时采用的方式依然是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只注意到自己教授了什么内容,没有关注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没有关注在课堂中与学生互动,学生在课堂中没有机会表达自己。这一点在低年级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频率比较高,部分老师没有重视低龄儿童也是有能动性和自主性的现实情况,这些都不利于儿童文学作品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发挥其重要价值,也不利于学生对语文科目的学习[3]。

    3.学生的学习和接受心理现状分析

    小学阶段的学生主要以具象思维为主,其记忆也还处于机械记忆的阶段,他们对于知识的理解能力有限,也不能站在成人的高度去看待和理解事物。对于他们来说,儿童文学作品是比其他文学经典更加贴近他们生活和理解能力的存在,通过儿童文学作品的阅读、理解和积累,能够帮助其以柔和的方式去认识和理解世界,他们会,慢慢积累更多的文学素养和科学文化知识,实现从儿童向成人的过渡。比如说《丑小鸭》这篇童话故事,就能够在学习之后,去引导学生不要嘲笑自己身边有缺陷的人,这样也便于他们接受。若是直接跟小学生灌输大道理,是不能让其从心理上产生认同感的。

    三.小学阶段儿童文学作品在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充分利用儿童文学作品的优点,提高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部编人教版教材中收录的儿童文学作品大多数是经典作品,经典之所以能够成为经典,就是因为其价值观还有现实意义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普适性。同样的作品,从不同的方面,或者是以不同的方式解读就能够得到不同的认识和感悟。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从不同的方面解读相同的作品,也可以将相似的作品进行比较阅读,从而提高学生对于作品的分析和理解能力。比如说《灰姑娘》的故事,虽然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最直接的启发是善良的人终将会得到幸福。但是故事中也包含了别的可以挖掘的理解角度,比如说守时的重要性。若是辛迪瑞拉在午夜十二点以前没有回到南瓜车上,魔法就会消失,大家就会看到那个穿着又脏又破的灰姑娘。

    2.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学观,把握小学阶段学生的接受心理

    教师在小学语文阅读的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还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把握学生学情,引导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等的养成。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营造特定的学习情境,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对于作品的理解。在学生理解作品时,教师要在合理引导的基础上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性,让学生在主动中学习,体会学习主人翁的地位。与此同时,要结合学生实际的接受和理解能力,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和评价体系,让学生能够在阅读和学习中释放自己的个性[4]。

    3.作品联系生活和实际,提高学生对作品思想内涵的感悟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学习文化知识固然重要,但对其情操和价值观的培养也是不容忽视的。“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也说明了教师对于学生的影响还体现在精神方面。学生在阅读和学习儿童文学作品的同时,也是教师对其进行精神教育的时机,很多故事情节简单的童话故事还有寓言等都包含着深刻的道理。就拿《丑小鸭》来说,教师在让学生了解故事情节之后,可以从生活实际来引导学生理解作品的内涵。一方面可以鼓励那些自卑的学生,每个人都有其价值和存在的意义,告诉其经历磨难之后,丑小鸭也有可能变成白天鹅。另一方面也可以向大家传达交往的一些原則,即关爱弱势群体,不要嘲笑有缺陷的人。

    4.拓展课外学习与阅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当下是一个网络化盛行的时代,现在成年人中间基本都是以碎片化阅读为主,网游和手游等信息化产品也是渗透到了小学生群体。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正是出于学习和成长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对于其兴趣爱好的培养也是至关重要的。有关部门正在呼吁给小学生课业减负,也是让其能够有更多时间去实现自由发展。阅读对小学生的意义是很重要的,一方面对儿童文学的阅读可以激发其学习兴趣,文学作品的阅读可以满足其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让其在兴趣中获得更多的课外知识,丰富和提高自己;另一方面,阅读儿童文学作品可以有效地提高其表达交流和写作能力,阅读的同时大量的词汇和句型都能在不知不觉中积累,有研究表明,阅读量对学生的作文能力有直接的影响。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起到积极引导的作用,要鼓励小学生进行课外儿童文学作品的阅读,提高其阅读的驱动力;另外,还要为其阅读的材料进行适当的选择和推荐,推荐适合小学生理解能力和审美水平的作品。

    四.结语

    综上所述,儿童文学作品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教育工作者要重视儿童文学作品的应用,合理引导、积极推荐,挖掘阅读儿童文学作品的价值,促进小学生知识水平和审美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谢尚杰.小学语文教学中儿童文学作品的灵活运用[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9,(8):124.

    [2]朱小燕.儿童文学——小学语文教学的助推剂[J].科普童话·新课堂(下),2019,(5):81.

    (作者单位:甘肃省临潭县城关第六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