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创新事业单位领导干部监督工作思考

    肖文巧

    中图分类号:D648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20)06-106-02

    摘 要 领导干部是事业单位发展的掌舵者,对事业单位发展水平有重要影响,因此,事业单位要不断创新领导干部监督工作的方式方法,切实提高监督工作的效果和水平。基于此,本文首先阐述了事业单位领导干部监督的必要性,然后提出了几条事业单位创新领导干部监督工作的措施,希望能为促进我国事业单位领导干部监督工作水平的提高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事业单位 领导干部 监督工作

    当前,我国共有事业单位110多万个,工作人员3000多万,覆盖经济民生的各个方面,是经济社会发展中提供公益服务的主体,也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自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以来,各事业单位不断加大改革创新力度,极大地激发了事业单位的活力,增强了事业单位提供公益服务的能力。领导干部是是事业单位中的“关键少数”,承担着组织和推动事业单位改革发展的重任,加强对事业单位领导干部的监督非常必要。

    一、事业单位领导干部监督的必要性

    首先,对事业单位领导干部进行监督是保持公权力有序运行的客观需要。我国事业单位掌握有大量公权力,负责提供普遍性社会公共服务,而领导干部是事业单位决策的主体,其决策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事业单位的运作效果。为进一步提升事业单位决策水平,确保公权力运行的合法性与有序性,对事业单位领导干部进行监督是必要的。

    其次,对事业单位领导干部进行监督是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我国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分配制度、所有制结构、价值观念、产权关系等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在新时代,新旧体制不断更叠、交替,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无序”和混乱的现象。一部分人會钻法律和政策的空子,由此产生一些腐败现象。所以,在新时代要强化对事业单位领导干部的监督,提高领导干部对腐败现象的抵御能力,做到拒腐防变。

    再次,对领导干部进行监督是科学决策的要求。根据现代科学决策的观点,决策共包括六个阶段,分别为获取信息、确立目标、设计方案、比较评价、选择方案以及实施方案,科学决策的各个阶段都与人民群众利益和社会发展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在激烈竞争、多变复杂的市场经济环境下,要想确保决策的有效性、正确性,单单依靠领导干部一个人的能力和智慧是远远不够的。同理,没有人民群众的监督和参与,领导干部在决策过程中很难做到合理、公正、科学,也难以彻底杜绝腐败现象的发生。

    二、新时代创新事业单位领导干部监督工作的策略

    (一)加强政务公开

    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所有的监督都要以公开透明作为前提。在事业单位中,政务公开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公开重大项目的安排、重要工作的部署、大额资金的使用、干部任免等一些特别重大的事项,一定要根据集体决策的要求来执行,并制作会议纪要,及时把有关决策结果向公众进行公开。二是公开人事任免。在选任干部的过程中,应采取实名制推荐干部的方式,对于个人推荐的干部要提报书面推荐材料,并注明推荐的理由,同时作为一项政务信息进行公开。三是推动决策过程的透明化。在集体决策过程中要改变原来通过举手进行表决的方式,积极使用现代电子科技,采取电子无记名表决的方式实施集体决策。

    此外,还应公布副处级以上官员的个人信息,比如投资、住房等财产情况,以及配偶、婚姻变更、定居、子女出国等家庭情况,避免“裸官”现象,方便接受群众的监督。

    (二)纵向监督

    首先是立法层面。应当不断建立完善各项法律法规,通过法律法规来加强对事业单位领导干部的监督。应通过法律形式实现官员财产申报和政府信息公开,提高权力运行的规范性,应尽早制定出台《政务公开法》《行政程序法》《新闻法》《行政程序法》等法律,利用法律实现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其次是机制层面。从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的角度来看,为保证领导干部能为人民用好权、掌好权,防止滥用、越轨使用公共权力,应建立人民群众可以自主选择领导干部的工作机制。在新时代,应努力创造条件,不断建立完善民主评价、民主推荐、违法违纪举报等各项制度,逐步拓宽人民监督的渠道,确保人民群众能切实行使法律和宪法赋予的各项权利,从而有效制约权力,防止出现滥用权力的行为。还要特别注意保障人民群众的言论自由权、知情权以及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权。

    (三)横向监督

    制约要以权力为基础,通过一种权力约束另一种权力,假如缺少权力支撑,那么制约就会失去约束力和权威性。

    首先,应对现有的监督力量进行整合,建立统一的监督机关,该监督机关应具有原来监察、纪委、反贪局等部门的多项监督职能,不但是政府监察机关也是党的纪律检查机关,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其次,应不断增强监督机关的权威性,使之在人、财、物等方面脱离政府和党委的干涉,上级财政部门要统一划拨监督机关的财政经费,增强监督机关的独立性和权威性。

    (四)制度建设

    一是要建立事业单位领导责任制度。事业单位党委对部门干部监督工作负总责,班子其他成员对分管部门的领导干部负监督、教育责任。要将干部监督工作作为党风廉政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责任落实到人,做到有检查、有监督、有落实。

    二是完善事业单位用人失误责任追究制度。根据权责对等原则,对在选拔任用干部过程中出现失误、失察行为的,要严肃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三是建立事业单位领导干部学习进修监督机制。监督是为了增强领导干部的专业素养、职业能力、防范外行领导指挥内行的情况,是为了更好的发展。对此,应定期对领导干部的专业能力提升情况、组织管理水平进行评价和考核,促进领导干部的持续进步,促进事业单位的持续发展。最后是落实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管理“1+5”制度,树立事业为上的用人导向,把政治素养作为选拔领导干部的第一标准,坚决把不合格的领导干部挡在门外。同时,要把不断提升领导干部的能力,让所有领导都有“两把刷子”,不断提升领导干部的领导能力。

    (五)群众参与

    构建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属于一项系统性的社会工程,应发动和借助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完成。事业单位领导干部的权力是人民给的,因此,要积极发动广大人民群众、普通党员参与到监督领导干部权力行使的过程中来。人民群众要行使监督权,首先要有一定的知情权,所以要严格落实领导干部政务公开制度,将重大决策、决策依据、决策原因、决策执行过程等利用一定形式向人民群众进行公开,给人民群众创造监督条件,营造人民群众参与监督的浓厚氛围,增强人民群众参与监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六)领导干部的自觉性

    在新时代,事业单位要增强领导干部的自觉性,提高党性修养,强化自我监督。一是要加强学习,提高思想觉悟。领导干部要自觉学习党的各项纪律规定、党员行为规范、党员纪律监督条例,增强遵纪守法意识,坚定廉洁勤政信念,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规定,提高领导干部的自觉性。

    二是自觉接受监督,规范领导行为。在日常工作中,领导干部要严格遵守党员的各项行为规范,勇于担当作为,严格遵守政务公开制度,将自己的公权力全部呈现在“阳光”之下,自觉接受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监督,提高权力行使的规范性,真正做到履职尽责,廉洁勤政。

    三、结语

    新时代事业单位可通过采取政务公开、纵向监督、横向监督、制度建设、群众参与等各项措施,不断创新领导干部监督工作,提高领导干部监督工作水平,以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有效防范和遏制各种腐败现象的滋生和蔓延。

    参考文献:

    [1]王海.铁路基层站段领导干部监督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理论学习与探索,2019(1).

    [2]张磊.地方高校领导干部监督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世纪桥,2016(4).

    [3]蔡永兴,林潇潇.加强高校领导干部监督工作刍议[J].钦州学院学报,2015(12).

    [4]陆祖轩.打通事业单位干部任职制度壁垒[J].领导科学,2018(13).

    [5]吕成飞.事业单位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风险控制[J].中国集体经济,201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