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悬疑新篇:银幕再探与网络深思

     路春艳 陈蕊

    悬疑类型影视作品重要的一点是要为观众带来悬念感,而悬念感的营造则需要建立在叙事的基础上。只有做到“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才称得上是能带来惊喜、留有余韵的悬念设置。所谓“悬念”,即利用设置阻碍、干扰为故事中的人物制造困难,使其陷入困境甚至危及性命的境地以达到引起观众好奇的目的。近年来,国产悬疑类型院线电影蓬勃发展,出现了《白日焰火》《唐人街探案》《暴雪将至》《暴裂无声》等口碑上乘之作,而网络剧也紧随其后,《法医秦明》《白夜追凶》《无证之罪》《河神》带动国产网络剧热度持续走高,话题度不断,引发行业内外高度关注,而这些作品在悬疑叙事方面也逐渐呈现出自己独有的特点及创作趋向。

    一、翻拍国外作品数量增多

    这里的“翻拍”是指近年来国产悬疑类型电影中出现了诸多翻拍经典国外悬疑电影、小说的作品,包含《我是证人》《追捕》《捉迷藏》《嫌疑人x的献身》等。其实,近年来对已有电影作品的翻拍现象并不局限于悬疑类型的创作中,在爱隋(包含校园青春题材)、喜剧等领域也出现了诸多翻拍作品,然而相较于受众面广、接受度高的喜剧、爱情两种类型片,悬疑类作品的翻拍则从侧面印证了近年来悬疑类型异军突起、一跃成为国产类型电影中尤为值得关注的现状。

    除了大量原创悬疑类型作品外,出現如此规模的悬疑类型翻拍电影的原因,在于市场上出现了对于此类型影片的大量需求,而当下的原创力量却无法跟上观众观影需求,因而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状况,购买已经获得成功与认可的小说及电影作品版权并进行翻拍便成为解决此矛盾最为简便且较为稳妥的方式。在这些翻拍作品中,翻拍自日、韩两国的作品数量较多,尤为值得关注。

    在这些改编作品中,《破·局》《我是证人》《捉迷藏》翻拍自韩国电影,《追捕》《嫌疑人x的献身》《妖猫传》则改编自日本小说作品。对于日、韩两国悬疑类型作品大量翻拍的先决条件,在于中国与两国同属东亚文化圈,因而在文化层面天生带有共通性,在进行改编工作时可以省却许多文化隔阂引发的难题,同时这些作品具有一定知名度,在进行推广、宣传时可以带来一定关注。然而这些翻拍作品大部分都没能得到观众的认可,究其根本一是在于照搬原作引发的“水土不服”,虽然日、韩两国与中国一衣带水,然而在文化与情感表达方面依然存在着诸多差别,因而一味照搬势必会引发观影上的不适,如在《嫌疑人x的献身》原著中貌不惊人、沉默寡言的真凶石神在监狱中“悲伤到呕吐”的场面表现出了人物极致的绝望,然而同样的画面放到中国则显得有些尴尬,甚至引发观众笑场。其次,许多作品对原作进行改动后出现了严重逻辑漏洞或与作品风格不协调的问题,如《追捕》对原著进行了大篇幅的改编,然而过多浮夸的动作设计和枪战场面虽然延续了吴宇森的个人风格,放在本片中则显得毫无意义。《我是证人》对原作《盲证》的一些剧情漏洞进行了修补,然而在主题上却表现得过于直白,在开篇直接利用旁白说出“有的人眼盲心不盲,有的人眼不盲心盲”的主题,让影片显得过于浅白。相比而言,《妖猫传》则改编得较为成功,首先由于原著故事发生在盛唐时的中国,因而在文化接受上不存在隔阂问题,而影片中讲述的由杨贵妃之死引发的悬案基本可以做到自圆其说,加上华丽的特效与悬疑氛围的营造,成为了近年来悬疑类型翻拍作品中较为成功的一部。

    二、聚焦社会及伦理问题

    无论剧情中构建出多么精巧的推理与悬念设定或是出人意料的人物塑造,悬疑影片最终一定指向无可调和、引人深思的伦理命题,通过迷案的最终剖析揭示出种种令人毛骨悚然的案件背后的根本动因——人情,并以此折射出影片最终想要表达的主题,引发观众的共鸣。

    《白夜追凶》中,关宏峰、关宏宇兄弟身份的亲密(情感关系)与警匪间正邪的对立(社会关系),便构成了一种强烈而微妙的冲突。关宏峰虽然选择相信弟弟的无辜,也在行动上做出了有违公义的举动——私藏证据、置换身份,但内心—直处于激烈的矛盾之中,而身为法医的高亚楠作为关宏宇的女友也面临着相同的抉择,引发观众观众关于私情与公义的思考。而《追凶者也》则根据发生在2009年的“六盘水农民五兄弟千里追凶”事件改编,真实案件为电影注入了生动的血液。“随着社会现代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底层社会逐渐出现了一个新的群体,即未受过良好教育,没有学历也缺乏专业技能的失业群体,他们在经济利益至上的价值取向中逐渐丧失自我,而陷入存在感的危机之中,这也成为现代社会日益凸显的矛盾之一。”《暴裂无声》将故事放置于北方一个矿业村镇中,黄沙满布、毫无生机的场景带给观众极大地视觉震撼,营造出一幅萧瑟、绝望的村镇景象。一方面儿子失踪,另一方面整个村镇都因为非法采矿而面临着水源污染、生态失衡的困境,哑巴父亲张保民无力改变现状的残酷现实与影像呈现出的粗砺质感共同用无声的方式诉说着主人公心中的无助,而观众们也随着张保民对儿子的找寻一步步走近真相,最终,影片在—片荒林中结束了张保民、矿主昌万年、律师徐文杰的对峙,为影片添上一抹荒凉的底色。在《无证之罪》中,作为配角的实习律师郭羽因为善良胆小而备受欺压,然而他面对种种不公却无法反抗,而他所爱的女人朱慧如同样生活境况艰难,不仅辛苦经营着快餐店还要照顾身患残疾的哥哥,这促使着二人在绝境当中采取更加极端的方式摆脱生活带来的重压。本剧不仅着眼于案件的推进,对于社会中弱势群体的关注同样构架出了立体、动人的伦理网络,容易引起观众的共情。

    三、类型融合趋势明显

    虽然悬疑类型本就带有极强的悬念感,具有强大吸引力,但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越丰富的信息元素越能吸引观众眼球,因而类型融合的趋势在近年来国产悬疑类型电影及网络剧的创作中愈发明显,这同时意味着商业元素在国产悬疑类型的创作中比重越来越大。

    《河神》将悬疑类型与近几年颇受欢迎的玄幻、冒险元素进行结合,获得极大成功。《河神》以捉拿河妖的玄幻故事作为噱头,内核依然是悬疑类型叙事,但因为加入了CG动画、鬼怪传说等元素,成功吸引了众多年轻观众,其中更不乏丧尸大闹医院等宏大场面,极大扩充了剧集的容量。《四大神捕》系列影片改编自温瑞安同名武侠小说作品,将武侠与悬疑类型相结合,兼具江湖儿女的快意恩仇与侦破命案的紧张刺激,而影片中的动作设计则极大程度满足了观众的视听感受,同时,武打段落有助于改变叙事的节奏,增强影片的丰富性。徐克执导的《狄仁杰》系列作品同样选择将武侠类型与悬疑类型进行结合,不同的是,《狄仁杰》系列脱胎于历史故事、民间传说,带有戏说历史、中国古典奇情故事的特色,影片中美轮美奂的盛唐景象让人不由对古代生活心生向往,而诡谲离奇的命案则又为这番繁华景象盖上一层神秘面纱。而《唐人街探案》则将悬疑与喜剧类型进行结合,缺乏侦探知识、处处惹事的唐仁和头脑冷静、不苟言笑的天才少年秦风从外形到性格的差异性构成了极为鲜明的对比,一个“没头脑”和一个“不高兴”在探案过程中屡屡出错、彼此埋怨却又相互依赖,互补的同时也用反差带来笑点。本片中的真凶——小女孩思诺清纯的外表和教唆杀人的“腹黑”心机也构成了强烈的反差,当影片结尾真相揭露的一刹那,她阴险诡异的一笑带给观众带来极强的冲击感,思诺这—人物虽然出场时间虽极短,却让人印象深刻。可以说,《唐人街探案》将悬疑类型与喜剧类型进行了较为成熟的结合,无论是反差强烈的人物塑造还是一张一弛的叙事节奏都有助于影片节奏的转换,同时用喜感中和了杀人案件的惊悚感,在2016年贺岁档获得不俗票房。网剧《镇魂街》则结合悬疑与玄幻两种类型,“捕捉灵魂”的设定使故事充满新意与看点,借助新颖的玄幻外壳探讨关于生与死的传统命题。

    综上所述,近年来无论是院线电影或是网络剧在悬疑类型的创作上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并形成了独特的创作特征,然而这些作品中依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和不足之处。

    首先,悬疑类型作品因其类型特性对于逻辑严密性要求较高,常涉及诸多专业学科内容(如法学、刑侦学等),因而在影视剧创作中依然时常会出现一些逻辑漏洞或专业知识方面的错误,如《白夜追凶》中患有洁癖且具有极强反侦察意识的王志革作案时竟然没有戴手套,而犯案后竟然不记得擦除婚戒上的血迹,这其中的逻辑明显前后不符,经不住推敲。《四大神捕》系列的设定对原著进行了较大幅度的改编,虽然套着武侠故事的外壳,却具有借鉴《x战警》的偏向,创作者将主人公们包装成具有异能的特殊体质,如此一来,悬案的破解不再需要逻辑推理,而单纯依靠冥想、读心等手段就可以轻松完成。这样的设置虽然的确颇具新意,意在与好莱坞大片靠拢、吸引观众,然而如果就这样将推理过程一笔带过,作为悬疑类型的意义似乎就荡然无存了,更像是一部套着悬疑类型外壳的古装科幻片,而异能元素的存在又与武侠类型与生俱来的古典风格格格不入,因而显得剧情空洞且缺乏基本逻辑。《唐人街探案2》则在期望能够延续上一部作品的辉煌中横空出世,然而虽然在票房上获得佳绩,口碑却并不如人意。这部作品采用“赏金悬红”为开端展开悬念故事,探案的地点从前作的曼谷街头换成了纽约唐人街,然而开篇故弄玄虚的侦探大赛等场面与尴尬低俗的笑点并未能与推理进行有机结合,如唐仁在逃亡过程中假扮女装等桥段完全无关主线,反而使影片显得十分割裂。而悬疑的设置也存在许多问题,创作者既想为结局给出科学的推理论证又想用中国传统的玄学元素增加神秘感,使得推理过程带有模糊性,而宋义如何能够提前预知医生自杀也未能在影片中作出合理解释。作为悬疑类型作品,逻辑是影片在剧作方面需要把握的重中之重,逻辑上的漏洞会使得整部作品丧失合理性,因而在悬疑类型作品的剧作方面要对剧情逻辑及严谨性方面进行反复的考量,以确保影片的可信度。

    其次,一味追求质感有时反而可能会使作品显得较为刻意、失去重心。近年来国产悬疑类型电影及网络剧普遍注重营造出符合影片基调且具有悬念感的氛围,同时利用精细化的拍摄手法、特效等诸多手段增强影片质感。《白日焰火》《无证之罪》不约而同将故事发生的场景定位于严冬中的东北,肃杀苍白的城市景观、大雪纷飞的寂静黑夜与杀人案件形成一种巧妙的联系,随着真相的逐步揭开将案件的侦破过程烘托得更加令人骨寒。《暴雪将至》中的故事则发生在大雪之下的南方小城,同样为影片营造出萧索、肃杀的氛围,而破败工厂中的追逐戏衬托着作为个体的主人公何其渺小、何其孤独,正如导演所言:“我想要表现人与整个环境之间的关系,主人公不但是在追凶,更像是在一个迷宫里迷失的感觉。”注重氛围营造—方面提升了作品的悬念感,同时也为影片增强质感,无论是寒冷的东北还是萧瑟的西北,都首先在感官上为观众带来一定刺激,对于营造后续的悬念叙事颇有助益。然而有时为了追求质感反而可能会使作品丧失一定真实感,或偏离叙事重心。如《记忆大师》为了塑造出一个充满科技感的未来世界,在布景方面做了较为舞台化的设计,与此对应的是真实感的牺牲,无论是警察局中关押嫌疑人的观察室或是囚禁李慧兰的小屋,布景的美感为观众带来视觉享受的同时也削弱了一定的真实感。而《河神》《妖猫传》则利用大量cG动画及特效化妆塑造出惊心动魄的大场面,视觉奇观的确达成了陌生化的效果,但大量的特效运用虽然看上去十分华丽,却也暴露出剧作本身的薄弱,可见,如何平衡质感与叙事之间的关系是需要引起创作者关注的一个问题。

    再者,当下悬疑类作品的创作往往过分追求对极致个性化人物的刻画,却不能将人物行动背后的成因梳理清晰,使人物性格显得生硬。无论在什么类型的影片中,人物的刻画都是极为重要的,在悬疑类型影视作品中,除了引人入胜的悬念与案情,更要注重凸显主人公的人格魅力。而近年来国产悬疑类型电影及网络剧则倾向于创作出一些极具个性、特立独行的人物,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白夜追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便是关宏峰、关宏宇两兄弟之问的反差形成的独特魅力。在本剧中,弟弟关宏宇身陷疑案,成为通缉犯,为了帮弟弟洗刷冤屈,孿生哥哥关宏峰一边作为警队顾问侦查案件,一边偷偷为弟弟的案件搜寻证据,而关宏宇为了帮自己脱罪也会时常假冒哥哥身份出现在众人面前,两位主人公的这一重大秘密便成为了人物设定中最为亮眼的一笔。二人_冷一热、一警一匪、一白一黑的差异感与二人相貌的一致性构成了强烈的反差,互相假扮的设置让观众时时处于猜测二人身份的带入感与生怕他们身份败露的紧张感之中。而《无证之罪》中,主人公严良有别于以往的带着神探光芒的警察形象,性格中的“痞”让他不再高高在上,更加贴近生活。讨论案情时嘻嘻哈哈的形象让别人对他无可奈何,但一旦案情到了关键时刻他又会比其他人更加专注认真,无论是剧中的同事们还是屏幕前的观众随着剧情的推进都渐渐对这个看似玩世不恭实则尽职尽责的主人公产生认同感,严良这一人物的成功塑造充分证明极致个性的主人公更加带有强烈的个人烙印,可以增加作品的辨识度,带动起整部作品的灵魂。然而在追求人物个性化的同时也一定不能忽略人物性格、行动依据之间的逻辑性。如《暴雪将至》中余国伟接近偏执地想要破解连环杀人案的真相,甚至不惜以自己所爱的女人燕子作为诱饵,这种极端的做法会让观众认为不符合逻辑,难以引起共鸣。因此,在塑造人物的时候创作者需要把握分寸,在追求个性化、极致化的同时更要讲求逻辑。

    通过对近年来悬疑类型的国产院线电影及网络剧的分析,我们看到了当前悬疑类型影视作品创作呈现出的一些特征及存在的问题。“作为一种最为大众化的作品类型,悬疑犯罪类影视作品在美国早已跨越了猎奇、惊悚等浅层次娱乐的水平,也不再满足于对社会问题的追问,而是更多地去挖掘、观察、展现人性的复杂纠结与幽冷阴暗的一面。”无论是近年来水准稳步上升中的悬疑类国产院线电影还是网络剧,都需要注意挖掘剧作内在的深度,避免浮于表面的空洞形式,在追求更好的视听感受、更具新意的剧情设置、更极致的类型化表达之外,更要注意影片当中的逻辑性、合理性。而在翻拍方面,则需要注意剧作本土化的问题,避免照搬或逻辑漏洞,同时大量的实例足以证明国产悬疑类型影视剧的发展显然不可依赖翻拍,发展原创作品才是重中之重。希望国内悬疑类影视创作者能够依据自身特点继续寻找悬疑类作品创作的新路径,通过不断摸索、改进在未来继续创作出具有特色、符合观众趣味并具有深度的作品,为国产悬疑类型作品的表达开创更多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