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生物化学》课程与信息化技术的深度融合

    赵佳 李丽娟 李姝梅

    摘要:随着“互联网+教育”的发展、各种云端资源的逐步丰富,教育信息化时代已经大步向我们走来,如何实现课程与信息化技术的深度融合已经成为高职院校课程改革的热点问题。课程与信息化技术的深度融合体现在课堂结构的改变,我们生化教研室教师将课本上的每章教学内容整理成十余个知识点,然后根据知识点内容制作成3~10分钟的微视频放在云端,同时完善配套的练习、课堂评价和反思,这种教学方法促进了教师教学能力的不断提升,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生物化学;信息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1003-2177(2020)12-0063-02

    1 教育信息化的国内、外发展概况

    教育信息化率先启动于欧美发达国家,从1996年至2010年,美国已先后四次发布教育技术计划;英国在1998年10月实施全国上网学习计划,其重点放在“为全国教师提供机会,以更新他们的信息和通信技术能力”。德国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由政府拨款进行信息技术教育。在信息技术教育中,他们做到三个重视、两个结合[1]。2012年3月,我国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印发〈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的通知》,在这个十年发展规划中,明确了教育信息化的意义是要“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破解制约我国教育发展的难题,促进教育的变革与创新”[2]。

    2 培养生化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背景

    《生物化学》课程是医学类专业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同时也是学习难度比较大的一门学科。因为物质结构微观而抽象,物质代谢过程步骤众多且联系密切,而高职院校学生基础不扎实,缺乏学习自觉性。学生学习此门课程主要采用死记硬背的方法,获得知识往往不牢固,因此生化教师对课程进行改革势在必行。采用信息化教学能将微观的物质结构变成直观的教学内容;能将静态的物质代谢过程变为动态;能用手机利用碎片化的时间随时随地进行学习;能让学生通过观看实验微课小视频而使实验操作更规范。

    3 提升生化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要素

    焦建利[3]等指出教育信息化的要素包括基础建设,如:政策、基础设施、软件资源、人力资源,基础建设是教育信息化得以推进实施的基础保障。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最终体现在对教学、学习、教学管理、教学评价的变革中。

    3.1 教育信息化的基础建设

    (1)政策支持。我国在信息化教学中主要存在有地域性差别,东部发展明显优于西部;高等院校发展普遍快于职业院校发展;公办院校资源多于民办院校。国家已经意识到这些问题的存在,近几年通过政策导向,尽力缩小东西部、普通院校与高职院校、公办学校与民辦学校之间的差距。2012年,国家教育部颁发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中指出2020年的教育信息化目标之一是基本实现所有地区和各级各类学校宽带网络的全面覆盖。尽管我们学校地处云南东南部,但已经实现校园内宽带网络的全面覆盖,目前所有的教室都是网络教室,教育信息中心还配有录播教室,每个系部均配有交互式白板,这些是我们可以开展信息化教学的最有力保障。乘着职教改革的春风,我院领导大力提倡全校教师进行课程信息化教学改革,为提升全校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学院专门组织了数次线上、线下的培训。目前我院使用的信息化教学平台是智慧职教云课堂和雨课堂两大教学平台。通过学院及生化教研室组织的教学培训,我们所有生化教师均能在两大教学平台上熟练进行建课、开课。

    (2)信息化教学软件和工具。“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为了满足教师信息化教学的需求,在生化教研室里配备了录屏需要的补光灯、抠图使用的蓝绿幕布。我们集中培训了录屏软件喀秋莎的使用;动画演示大师Focusky的使用;光影魔术手、美图秀秀等图片处理工具的使用。通过反复实践,我们生化教研室老师制作的微课画面精美,声音清晰。

    (3)生化教研室教师基本情况。本校生化教研室有专任教师6名,教授1名,讲师1名,助理讲师1名,助教3名;年龄40岁以上1名,30岁以上2人,30岁以下3人;硕士研究生4人,本科生2人。教研室教师学历层次较高,是一支年轻有活力的教学队伍。尽管以前接触信息化软件较少,但学习、接受新知识的能力较强,通过系统培训,可以使信息化教学能力得到快速提升。

    3.2 信息技术在《生物化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1)教师、学生角色和观念的转变。开展信息化教学要始终贯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传统的教学是教师在讲台上足足讲满整个课堂,教师只需要做好一个好“演员”即可;学生坐在讲台下做好一个好“观众”就好。信息化教学教师和学生角色都要发生改变,教师应当从一个好“演员”变为一个好“导演”;学生则需要从一个好“观众”转变为好“演员”。

    (2)信息技术与《生物化学》课程的深度融合。信息技术要与课程深度融合就必须做到教学课堂结构的改变。要根本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结构,除了要有一整套有效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以外,还要开发出相关的学习资源,并在信息化教学创新理论指导下将这套教学模式、方法与学习资源充分利用,课堂结构改变包括教材知识点的整合及教学工具的充分利用。对于《生物化学》课程的理论内容,我们教师将课本上翔实的教学内容进行高度概括和归纳总结,每章精心提炼整理成十余个知识点,然后将每个知识点制作成3~10分钟的微视频,把微视频放在云端,学生就可以随时随地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学习。微视频这个时候不单纯是为了帮助学生突破教学难点的媒体工具,而是变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工具。在每次上新课之前,我们在云端发布“学习任务”及“学习自测练习”,一方面,学生通过观看微视频和熟读课本,自觉完成自测练习,通过练习反馈学习效果。另一方面,待上课时,带着自己的问题进课堂,由老师课堂上以讨论、讲解的形式解答同学们在课前存留的问题。对于《生物化学》课程的实验内容,我们将实验操作的步骤及注意事项录制成微视频,在上实验课前学生提前预习,熟悉实验操作流程,在实际操作中可以避免犯一些常规性错误。微视频以学生为中心,有利于学生自主安排学习并有利于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其次,通过自主学习获得知识能给学生带来丰富的学习成就感,更利于激励学生的自主学习。微视频的录制者是教师,教师参与课程资源开发,才能最终破解资源难题。

    (3)信息化教学课堂的教学评价。传统的课堂评价的评判标准是学生的考试成绩。考试成绩一般设定百分比计算,平时分大约占到20%~30%,期末考试大约占到70%~80%。信息化教学课堂由于课堂结构发生改变,用这种评价方式显然已不适合。对信息化教学的评价,我们更注重的是学生的学习过程评价。以云课堂为例,课前发布学习清单及教学微视频、PPT等信息化教学资源,学生自主学习的整个过程都会有记录;学习完教学资源,学生自主完成教学测试练习,找出自己掌握不牢固、模糊难懂的知识点,可以通过反复观看教学视频、教学资源,内化一部分知识内容。留下的不能解决的教学难点,则可以通过与同学讨论、向教师求助等方式,既可以做到按照自己的步调、节奏自主完成学习又避免了课堂教学中教师对所有学生的无差别教学,体现个性化教学。

    (4)信息化教学的反思。对信息化教学进行常态化反思是促进教师教学能力成长的有效途径。教师录制了教学微视频后会对视频进行反复审视,对自己在运用信息化软件方面存在的画面、音质、艺术美感等问题进行总结,提出改进意见,重新进行微视频修改。这个过程实际也是教师对信息化工具使用的反复训练,使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水平得到有效提高。金陵[4]曾说过信息化教学促进了教师专业素养的新提升,微课程要求教师在信息化教学、可视化教学、视听认知心理学、视音频技术、艺术修养和批判性思维等方面有一定修养。

    4 结语

    总之,在信息技术发展迅猛的今天,教师要将提升信息化教学能力看成一个不断学习,反复实践的过程,持续推动高职《生物化学》课程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有效提升,打造高效的教学课堂,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

    参考文献

    [1]余武.欧美各国教师教育信息化发展及启示[J].电化教育研究,2004(4):72-76.

    [2]何克抗.如何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J].课程·教材·教法,2014(2):58-62.

    [3]焦建利,贾义敏,任改梅.教育信息化的宏观政策与战略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4(1):25-32.

    [4]金陵.大数据与信息化教学变革[J].中国电化教育,

    2013(10):8-13.

    (责编:杨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