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检测报告质量的提升策略分析

    文秋红

    【摘? 要】环境检测工作对于环境保护具有重要影响,这要求全社会稳步提升对于环境检测工作的认识水平,积极地参与相关工作实践,为环境保護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论文重点分析了环境检测报告质量的提升策略,结合提升环境检测报告质量的意义,提出对应的方案,以期推动环境检测报告的质量提升至新的高度。

    【Abstract】Environmental detection work has an important impact 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which requires the whole society to steadily improve the level of understanding of environmental detection work, actively participate in relevant work practice, and provide reliable reference basis fo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analysis of the strategie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environmental detection reports, combined with the significance of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environmental detection reports,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scheme, so as to promote the quality of environmental detection reports to a new height.

    【关键词】环境检测;检测报告;质量;提升;策略

    【Keywords】environmental detection; detection reports; quality; improvement; strategies

    【中图分类号】X830?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献标志码】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章编号】1673-1069(2021)02-0120-02

    1 引言

    当前,环境检测工作中涉及方方面面的内容,要求上追求精准和详细,包含着噪声检测、固废检测,等等,工序较多且复杂,对于检测报告的质量有着严格的标准[1]。环境检测工作的落实情况尚不尽如人意,原因是部分工作人员缺乏足够的重视程度,环境检测管理机制的完善程度不足,影响到后续工作的整体进展。针对环境检测的思考应该涵盖不同方面的落实情况,需要重视各种影响因素的存在,如人员素质、检测机制,等等,以便制定出更为适宜的应对方案,确保环境检测质量可以明显地提升[2]。

    2 环境检测报告质量提升的意义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稳步提升,环境保护的问题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人们开始重视生活区域、工作区域的环境保护情况。环境污染问题除了能够影响到生态空间外,还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现已成为了国家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政府开始高度重视环境检测工作的落实情况,相关检测机构的检测能力和质量面临着更为严格的标准,社会层面对于检测机构的要求趋向规范[3]。环境检测报告能够反映出相关工作的开展成效,属于检测机构服务客户水平的重要体现,因检测报告的质量和客户切身利益存在着密切的关联,所以检测机构需要格外重视自身的社会形象和权威性。检测报告包含多个方面的内容,针对相关的内容加以总结并分析,在多个方面明确具体的问题所在,制定出科学的举措纠正一些偏差,确保环境保护工作拥有可靠的参考依据。环境检测报告需要彰显出报告完整性和一致性等,以此才能稳步地提升检测报告的实际质量。

    3 环境检测报告质量提升的策略

    3.1 重视环境检测报告的完整性

    环境检测报告的完整性需要不断地提升,严格地依照RB/T 214—2017《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能力评价 检验检测机构通用要求》和相关的内容规定进行分析,对检测报告中的机构名称、地址和唯一性标识等展开合理的判断,所用检测方法的识别和检测样品状态描述信息等也是需要重点检查的方向,检测机构还应该做出未经本机构批准,不得复制报告的相关声明。根据《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能力评价 检验检测机构通用要求》中的相关规定,在生态环境检测报告中提出了不符合基本规范的声明时,相关报告的审核人员和授权签字人需要详细地判断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的要求,将基本的适用范围加以明确,对检测机构的符合性展开较为合理的判定与考察。

    3.2 关注环境检测报告的一致性

    所谓环境检测报告的一致性,主要是指检测环节及报告环节的信息相符,涵盖合同及方案设计、采样及样品储存和运输等。报告编号应该明确,保证检测环节及报告环节相一致[4]。企业名称和原始信息也应该对应,体现出一致性。水质检测过程中,采样日期、名称和项目等应该保持一致性,为环境治理工作的开展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废气检测中,采样的日期以及净化设备等也需要和原有记录保持一致性,噪声检测中的测量仪器应该具备详尽的说明,检测时间和噪声等多个方面需要和原始记录保持一致。当检测工作完成之后,应该及时地将样品送至指定的地方,送达人和样品等信息与原始信息应该保持一致。

    3.3 合理选择具体的检测方法

    检测方法通常要以得当和适宜为原则,避免获取无效的检测结果。选择标准检测方法时,还应该重视相关检测方法的准确度问题,借助权威机构和实验室等多方力量进行检验。对于同一指标进行测试时,不同实验室应该运用相对合理且一致的检测方式,此类方式应该在采样环节重视统一性原则,只有这样才可满足环境标准实际提出的准确度要求。另外,对于检测方法的应用,在控制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时,应该重视主要影响因素。需要全面考虑影响到检测结果的多种因素,例如,取样方式和样品代表性等,当检测方法确定之后,针对操作人员需要展开详细的解说,以避免操作不当问题的出现。

    3.4 创新相应的环境检测方法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环境检测方法不断创新,在相应的方法逐步更新和换代的过程中,需要和原有的方法加以对比,对比上体现出连续性。此外,应该对相关的检测方法加以创新,使其更好地适应当前环境检测工作的需要,确保检测质量明显提升。

    3.4.1 精密度

    在环境检测工作中,受到多种因素的干扰,所采取的检测方法获取到的检测结果存在着明显的偏差,一般会使用多次检测的手段合理地规避误差。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为保证检测报告质量可以明显提高,需要创新检测方法,使其在精密度上明显地提升。

    3.4.2 准确度

    样品中合理添加已知浓度的标准物质之后,完成回收率的测定。不同浓度的标准物质在测定回收率的过程中应该重复地测定7次。经过合理测定之后的回收率,能够完成对检测方法准确度的科学检验,同时,还可保证精密度。运用特定的检测方法对样品测定时,如果对其可靠性抱有质疑的态度,可以及时地对回收率进行分析。回收率法能够合理地判别某种检测方法对具体实验的检测情况,属于消除质疑的方式。回收率法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应该重视一些基本的注意事项,当若干样品中添加了一定量的被测物之后,需要保证量的适中。一方面,可以适当地规避误差问题;另一方面,可以将被测物及样品总量控制于适宜的标准范围内[5]。

    3.5 构建评价体系及质量管理体系

    环境状况评价体系能够对相关工作的开展带来理想化的指导效果,能够对环境检测的方向进一步确定,确保环境质量标准的编制拥有可靠的依据。为了让检测报告质量明显地提升,应该构建起完善的评价体系,这是对环境保护规划目标和环境质量标准合理掌控的关键,能够稳步地推进区域环境的保护进程。在構建相关体系时,应该重视宏观统一和局部特点相互结合的原则,注重重点评价项目和方法的统一性,强化结果的可靠对比。应该依照地区的具体情况,合理地选择评价项目及指标等,确保评价结果体现出更高的针对性。应该致力于完善质量体系的构建,通过程序文件和质量手册等形式规范具体的工作。

    4 结语

    环境保护工作是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应该重视检测环节的落实情况,运用科学化的手段推动相关的工作进程。通过本文的论述,了解到环境检测报告质量提升的意义,通过拟定相关的策略,旨在为具体工作的开展提供借鉴,确保相关工作的开展成效更加显著,为国家和社会的长远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林君萍.环境空气检测数据分析与处理研究——评《环境监测方法标准汇编-空气环境》[J].环境工程,2020,38(09):267-268.

    【2】常淑静,卢彩荣.环境噪声污染侵权因果关系的认定——以33份环境噪声污染责任纠纷判决书为分析样本[J].山东法官培训学院学报,2020,36(04):57-69.

    【3】孙飞翔,刘金淼,肖俊霞,等.我国台湾排污许可监测/检测管理经验及启示——以大气固定源为例[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7,42(06):125-130.

    【4】王娟,宋芳,周利英.CNAS-CL17《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在玩具检测领域的应用说明》改版解读[J].理化检验(物理分册),2016,52(09):618-620+624.

    【5】卢学连.浅析新装住房室内空气特征污染物的检测及浓度超标应对措施[J].科技风,2015(14):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