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有话说

    Q1:通常情况下,你设计并更新班级环境是出于怎样的原因?

    ●作为一种“隐形教育课程”,幼儿园环境创设对幼儿具有重要意义。一草一木、一墙一树皆可培养幼儿的观察力、理解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把环境还给孩子”是环境创设的意义所在。为充分发挥环境对幼儿教育的积极作用,我园会每周更换小主题,每月更换大主题。老师们根据幼儿园工作计划要求,围绕整体环境、主题墙及区域创设开展班级环境布置。

    ——吉林省长春市南关区西五小学实验幼儿园

    丁国君

    ●幼儿是班级的主人,因此班级环境的更新应该由教师和幼儿共同完成。环境创设是阶段性的体现,班级环境的更新一般与主题有关,幼儿把主题活动里的探究、游戏等记录下来,教师在此基础上将其加工变成新的班级环境创设。环境创设的更新时间与主题活动的长短有关,通常当一个主题结束,环境更新才算完成。总之,班级环境创设一定是用幼儿的作品来布置的,因为我们要让幼儿真正成为环境的主人。——南京市六合区竹程幼儿园

    刘倩倩

    Q2:在创设环境的过程中,你遇到了哪些困难?

    ●幼儿园班级环境是课程实施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让环境成为幼儿的第三任老师”“让环境成为课程搭建平台”的教育理念使环境成为幼儿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班级环境创设的意义更加显而易见。就现在环境布置中存在的普遍现象,我的疑问如下:一定要设置主题墙吗?我们为幼儿提供的班级环境,真的可以满足幼儿多方面发展的需求吗?我们还能怎样更好地创设“童画环境”,真正引发幼儿与环境的互动对话,支持幼儿的游戏和探索活动?我认为,一个好的主题活动环境的呈现方式应该不仅仅局限于主题墙,希望能开发更多的空间让孩子去表达。——杭州市桃源幼儿园施勇波

    ●幼儿园班级中的墙面环境反映的是幼儿自身学习经验的“印记”,这个印记在一定程度上包含着幼儿、教师、家长共同构建课程活动的轨迹。那么,一个有生命力的主题墙面环境创设到底能持续多久呢?答案是“不确定”。在动态生成的环境中,环境的创设随着课程的开展不断变化,从静态转为动态。幼儿用自己的语言、作品、收集的资料、布置的过程、合作的体验等多种方式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和想法。一切机械性的时空转化,人为的、任务式的墙面创设行为,是以尊重幼儿兴趣与探究的理念为出发点的吗?怎样使幼儿真正与环境产生积极互动,并能从环境中获得新知识、新经验和新发展呢?

    ——杭州市桃源幼儿园

    徐惠

    ●我们日常的环境创设分为两种:一种是结合主题活动进行一些主题过程性的展示,如主题活动中一些幼儿作品的陈列、过程性资料展示等;另一种是通过环创对幼儿起到隐形教育作用,如在角色游戏中,通过张贴一些蛋糕、银行等照片,从而调动幼儿的已有经验,触发其在游戏中出现相关的情节……但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后,我发现教师的设想是美好的,环境也做到基于儿童视角,可是真正对幼儿起到的影响并不是很大,教育作用也不明显。《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那么,究竟什么样的环创是有效的?如何让环创与幼儿互动起来呢?——南京市长江路小学幼儿园

    徐笑宇

    ●坐在环境创设中,我总是想尽可能地体现孩子的参与性,我会让孩子们一起根据主题发展的线索和脉络积累一些调查、照片、图片、表征等资料,尽可能地让墙面内容更丰富,更能体现问题的发现和内容的推进。但是,资料一旦上墙后,我和孩子都感觉已经完成了主题墙内容,这些资料真正能够在日常起到互动的机会少之又少。怎样让主题墙、游戏故事墙和幼儿之间的日常互動更有价值?除了这些固有的照片和表征外,还可以怎样操作呢?

    ——浙江省海宁市马桥街道中心幼儿园

    王晓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