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产教融合背景下的“双师型”教师培养途径研究

    

    ◆摘? 要:在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加快的今天,“双师型”教师的培养质量制约着高职院校的建设发展,本文从培养和激励机制两方面探讨了“双师型”教师的培养途径,提出了“产教融合,四位一体”的培养机制,并从成果转化的角度分析了“双师型”教师的激励方法。

    ◆关键词:产教融合;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

    新时期,我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加快,随着“中国制造2025”工业强国计划的实施,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的培养质量进一步影响着高职教育的教学质量、制约着高职院校的建设发展,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发挥着关键的作用。本文从对培养机制和激励机制两方面探讨新时期产教融合背景下的“双师型”教师的培养途径。

    一、基于“产教融合、四位一体”的“双师型”教师培养机制

    以新时期产教融合作为切入点,从学校主导、行业协同、政府支持以及教师配合等四个层面,建设一套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机制,如图1所示,各个层面在“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上相互影响、互相制约,构建出一个完善的培养机制。

    “产教融合、四位一体”的主旨是通过学校主导、政府支持、行业协同以及教师配合提高教师的专业理论水平、技术实践能力、以及科研开发能力,培养适应产教融合的“双师型”教师,并从中带来促进学校的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等健康的良性循环,形成“政府、行业、学校和教师”四方都得利的局面

    二、积极推广成果转化,营造“双师型”教师的激励机制

    以“产教融合、四位一体”方式对“双师型”教师进行培训,势必会有相应的培训产出,这些产出通过“双师型”教师的科研耕耘,可以形成高质量的成果转化。然而,以往高职院校对成果转化及推广不够重视,造成成果产出资源的浪费。但新时期产教融合背景下,成果转化率彰显了学校校企合作实力及“双师型”教师的科研及社会服务能力,能进一步推动学校的教学改革,适应产教融合发展需求。因此,必须积极推广成果转化,营造“双师型”教师的激励机制,这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

    1.设计针对性的培训方案,促进成果转化效率

    根据教师在专业建设、教学改革、课程开发及教材编写、顶岗实习管理、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以及企业服务等方面的问题,设计针对性的培训方案,同时通过培训让教师掌握行业、企业现状,进一步了解企业结构,明确相关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熟悉企业所需人才的知识能力结构、职业道德要求以及工作岗位规范,在这过程中,教师的所学与社会的所用紧密联系起来,将大大促进成果转化,激励教师发展。同时针对性的培训方案,更有利于教师收集与专业教学有关的项目任务,结合课程教学改革有关的问题,为学校的专业建设、课程和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2.提供培训成果的应用平台,畅通成果转化道路

    培训成果转化必须有应用培训成果的平台,否则不利用成果转化的有效实施,更不能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应用培训成果的平台可以是多种方式,比如,教师在企业收集整理的相关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可以作用于教学实施,在实践项目化教学过程中紧密联系这些典型工作任务,从而衍生出基于典型工作任务的教材、课程资源、企业项目等成果,达到了成果转化的目标,激励“双师型”教师发展。

    3.创建促进成果转化的工作环境,推动成果转化实施

    不仅要从教师自身激励取得成果转化,还应从学校层面去创建促进成果转化的工作环境,可以通过制订激励机制,对那些在教学改革、专业建设、课程开发、教材编写方面积极应用培训成果,并取得成效的教师要给予适当的奖励,对引进校企合作项目并实施成果转化的教师给予嘉奖,在职级升迁中给予考虑等等。

    三、结语

    新时期产教融合如何培养“双师型”教师对高职院校的建设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从培养和激励机制两方面探讨了“双师型”教师的培养途径,提出了“产教融合,四位一体”的培养机制,并从成果转化的角度分析了“双师型”教师的激励方法。

    参考文献

    [1]蔡勤.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资格认定标准构建和激励机制研究[J].九江职业技術学院学报,2020(03).

    [2]黄永平,王德国,卜莉萍,等.“双高”建设背景下高校教师培养机制与途径探索[J].现代职业教育,2021(07).

    [3]曾全胜.院校“双师型”教师专业技能协同培养体系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07).

    作者简介

    吴娟(1981—),女,重庆人,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理论与实践。

    基金项目: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重点课题“新时期产教融合的‘双师型教师培养机制研究”(课题编号:2019-GX-179,主持人:吴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