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语言学视域下的《降临》旨归解码

    李飞武

    《降临》改编自华裔作家姜峯楠的原创科幻小说——《你一生的故事》,由加拿大籍导演丹尼斯·维伦纽瓦(Denis Villeneuve)执导,于2016年11月11日在美国上映,2017年1月20日在中国内地上映,影片获得第89届奥斯卡金像奖的八项“最佳”提名。《降临》讲述了人类学习外星语言(后称“宇宙文”)后,大脑结构、思维模式得以改变从而具有非线性时间感知能力的故事。《降临》虽为科幻影片,但并不像其他同类影片一样一味追求壮丽构图和恢弘场景给观众带来视觉冲击,而是着力描述了破译外星生物语言的过程。整部影片以学习外星语言与外星生物进行交流为核心,充分展示了语言与环境的相互关联和相互作用,富含生态语言学思想,非常值得进行探究。

    一、 生态语言学溯源

    自1866年德国著名生物学家恩斯特·海克尔(Ernst Haeckel)提出“生态学”概念以来,该学科一直致力于研究有机体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然而,近几十年来,随着科技与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虽然变得更加便利,但许多全球性的问题,如资源紧缺、人口压力、环境破坏也随之更加严峻。在这一背景之下,生态学得到了极大的关注,其原理被运用到各个方面,生态经济学、生态美学、生态教育学等新型交叉学科迅速产生、发展。

    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斯坦福大学的豪根(Einar Haugen)教授迈出用生态学方法研究语言的第一步,他把生态语言学定义为:“对任何特定语言与其所处环境之间互动关系的研究”。[1]豪根将语言与环境之间的这种关系比喻为生物与其所生存的环境之间的一种生态关系,是语言和环境的隐喻含义,因此,这种研究范式被称为生态语言学的“隐喻”模式。[2]1990年,在国际应用语言学大会上,韩礼德(Michael Halliday)强调了语言与种类特性、生长状况和物种形成之间的关联,并指出不能忽视语言对环境问题恶化所起的助推作用[3],由此产生了另一种生态语言学研究范式。由于这种范式中的语言和环境都是实际含义,所以这一范式被认为是“非隐喻”模式。[4]豪根的语言生态隐喻和韩礼德的应用语言学大会发言所构成的两种范式对生态语言学的研究起着引领的作用,故此后的生态语言学研究基本上都是沿着这两种路径出发的。

    生态语言学的主要研究课题涵盖语言对环境的影响、语言系统的非生态特征、生态话语分析、语言的多样性和语言接触问题、生态语言学的哲学基础、生态语言学理念下的语言教学等各个方面。其核心任务是通过研究语言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及语言的生态问题,揭示语言与环境之间复杂的相互关联和相互作用。

    尽管生态语言学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法和研究出发点丰富多样,但这类研究最深层次的基础是相同的,其有着相同的假设,那就是生态语言学思想或生态语言学的语言观,而这也是生态语言学与其他语言学的不同之处。穆尔豪斯勒(Peter? Mühlhusler)描述各种语言学的语言观时指出,乔姆斯基转换生成语言学认为语言独立存在于大脑之中,马尔语言新学说认为语言是由世界建构的,结构主义及后结构主义则认为世界是由语言构建的,只有生态语言学才认为语言既建构世界,又被世界建构,两者是相互作用的。[5]换言之,生态语言学的基本思想为:语言决定思维模式,思维模式影响语言的使用并通过语言影响环境,环境又决定语言的使用。从生态语言学的相关研究来看,生态语言学思想具体还包括保护语言的多样性、抵制生态破坏性话语、减少语言系统的非生态因素等内容。

    应当指出,在笔者撰写本文之时,刻意地避免了使用“外星人”的概念,而改用“外星生物”一词,其目的是尽量避免语言中的非生态因素。正如韩礼德先生指出的,语法中存在增长主义、等级主义、性别歧视、人类中心主义等非生态因素,这些因素助推人们一味追求增长而忽视环境承受能力等非生态行为。将外星生物称为“外星人”这种“拟人化”恰恰体现了“人类中心主义”,所传达的是我们不愿意承认生物体也能像人类一样做出动作施加者的意涵。人类中心主义问题也是生态语言学家所密切关注,并应当批判、改进的。

    二、 影片《降临》中的生态语言学思想

    《降临》凸显了语言和语言学家在处理重大问题时的关键性作用,影片所刻画的语言与环境之间的复杂关系从多个方面体现了生态语言学思想。

    (一)语言决定思维模式——非线性与预知未来

    影片中浓墨重彩的一笔便是外星生物所使用的环形文字——宇宙文。这种文字是一种语标文字,只传达意思而无对应的发音。语标的一个重要特点在于其书写不存在先后顺序,是非线性的,因此不受时间限制。更形象的解释是,该外星生物在书写句子时,已经提前想好了每一个字以及它们所要占用的空间,书写时将句子的每一个部分同时写出。这种语言既突破了桎梏人类的时间线性,也打破了文字呈现的空间界限。[6]

    由于影片中外星生物的语言是不受时间限制的、非线性的,因此它们所拥有的时间观也是非线性的,这使得它们能够预知未来。这种特殊的、与其认知方式相呼应的环形文字塑造了它们的大脑结构以及思考方式。影片女主人公露易丝在与外星生物的交流中逐渐习得宇宙文,随着她从勉强认识宇宙文,到能够缓慢用电脑拼写宇宙文,到最后借助外星生物提供的黑色液体自己书写宇宙文,她的大脑结构以及思维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她开始预知未来。露易丝不再受制于线性的时间以及线性的思维方式,非线性的语言帮助她从新的维度来理解世界。

    影片中提及的萨丕尔-沃尓夫假说是生态语言学思想的重要源泉。萨丕尔-沃尓夫假说认为,如果你全身心的钻研一门外语,整个人都会骤然改变。你所讲的语言能决定你的思维模式,影响你的世界观——这是從个体的角度思考语言对思维,乃至对环境的塑造作用。正是基于对语言与思维关系的这种认知,韩礼德在应用语言学大会发言中强调要通过改变语言的方式来改变人们的思维和行为方式,进而改善人们的生态环境。

    尽管影片的设定是科幻的、非现实的,掌握非线性语言便能预知未来并克服灾难的设定也是将语言的作用推到了极致,但极端的情况确实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学说本身。虽然现实中常常出现、存在的都是非极端的情况,但我们在通过利用极端情况掌握学说的含义之后,面对非极端情况时只要对程度有所把控便能便利地使用该学说。在我们理解了本片中语言最强大的塑造力后,便能轻松的理解影片中其他反映语言塑造力的情节设置。

    (二)環境决定语言的使用——中文避免冲突

    影片中,由于“感知”到外星生物的“敌意”,中方尚将军意欲对其采取武装措施以进行自卫,而露易丝通过与外星生物的交谈得知其不仅没有敌意,还带着帮助人类的友好意图,便想阻止对外星生物采用武力。但此时各国中断了通讯关联,她没有办法向其他国家传达自己通过交流获得的信息。万分焦急之下,露易丝通过感知未来得知了能够通过向尚将军拨打电话传播信息而避免冲突发生。于是,她偷拿了营地领导的手机拨通了尚将军的电话,成功的用中文向尚将军传达了一句简短的话,那是将军夫人的临终遗言:战争,不成就英雄,只会留下孤儿寡母。

    这句话使得尚将军放弃启动武力措施,保持了与外星生物的和平相处,从而避免了灾难发生。但观众不禁思考:为什么使用的是中文?为什么是这句话?我们不能仅仅从语言本身的音调、用词、语法结构等方面去研究语言,或对语言进行解释,因为这样会使我们忽视语言使用的环境,使我们在研究方法以及解释上都受到极大制约。[7]事实上,仅通过这句话本身,也确实无法理解其为何蕴含如此大的力量。

    而生态语言学所关注的环境对语言选择的决定作用在这里得到了体现。露易丝是一个美国语言学家,她的母语是英语,因此交流中一般第一选择应该是英语;而尚将军是中国人,母语为中文,自然以中文为交流用语的第一选择;在生态语言学看来,人们交流时的语言选择是由使用语言的环境来决定的。影片中,露易丝放弃使用她的母语,也就是放弃被人们认为是世界通用语言和强势语言的英语,而用中文与尚将军交流,这蕴含了她在中英两种语言接触时对语言环境的判断。此时,如果露易丝使用英语,一方面她有语言霸权的嫌疑,在沟通态度上很难打动尚将军,另一方面,尚将军可能无法用英文直接和她对话,从而需要翻译,在当时情况下已经来不及了,所以她选择了用中文交流。

    环境不仅决定了露易丝选择哪种语言交流,还决定了她对话语的选择。在她躲进房间拨通尚将军电话时,美方认为露易丝的行为是叛国,要求她挂断电话,否则营地的士兵将对她进行射击。这样紧张的场景也迫使露易丝在通话时要极其讲究交流效率。怎样的一句话能够对他人决策产生决定性影响?这是她需要考虑的问题。虽然影片没有向观众详细地展示这句话与尚将军有着怎样的深刻渊源,它只轻描淡写地提到这是将军夫人的遗言,给观众留下了无尽的想象空间。但可以肯定的是,这句话对尚将军来说一定极其重要以至于能够动其心魄,在尚将军所处的语言生态系统中具有不同寻常的地位。

    (三)语言对环境的双面影响——积极有益或消极破坏

    在影片女主人公露易丝与男主人公伊恩的第一次见面中,伊恩便引用了露易丝为一本著作所写的序言:语言是文明的基石,是把人们聚到一起的粘合剂,也是冲突中最先使用的武器。这句话正好与韩礼德先生的发言相呼应,人们使用的语言终会深刻影响环境,这种影响既可能是积极的、有益的,也可能是消极的、破坏性的。序言中的这句话在电影情节中得到了生动体现。

    影片中,俄国科学家与外星生物进行最后一次对话时,获知外星生物已提供“weapon”。他们用本国语言理解,认为“weapon”指的是攻击武器,便以为外星生物意图发动与地球的战争,随即准备武力攻击。但露易丝掌握了外星生物的环形文字(宇宙文),她理解外星生物来地球的目的是通过赠送“weapon”帮助人类预知未来,使人类能够躲避将会发生在地球上灾难,从而在3000年后为外星生物提供帮助,实现双方的共赢。此时“weapon”指的就是外星生物的“宇宙文”,其实质是一种语言、一种认知和沟通手段,它使人类能够感知未来。正是因为掌握了“宇宙文”这种“weapon”,露易丝成功地防止了人类与外星生物的战争。可见,两种对“weapon”绝然不同的理解会造成迥异的后果,既有可能使人类与外星生物发生战争,破坏生态环境,也可以使人类与外星生物携手共同应对灾难,走向共赢。

    (四)影片中对语言使用环境的建构

    影片《降临》亦充分体现了生态语言学的语言教学观。露易丝、尹恩与所属小分队与外星生物交流,当露易丝告知外星生物自己的名字时,她脱下核生化防护服,走近与外星生物交流的玻璃屏幕,在手持白板上写下自己名字“Louise”。在教授“walk”一词时,除了在白板上写下“walk”外,伊恩在外星生物面前行走,展示该词语的含义……这十分符合生态语言学所推崇的外语教学方法。生态语言学认为语言与其使用环境构成一个语言生态系统,语言环境为语言交流活动提供基础,主张语言学习应在各种具体的语言交流活动中进行,应该充分利用语言环境中可供语言学习的一切给养(affordance)。[8]露易丝脱下防护服让外星生物认识到“Louise”是眼前这个生命体,伊恩行走以告知外星生物“walk”一词的确切含义,他们都充分利用了当时能够采用的给养,构建所授语言的使用环境,以使得外星生物更快、更好地理解人类语言的含义。

    结语

    生态语言学是近几十年发展起来的一个新兴交叉学科,其主要任务是研究语言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在生态语言学看来,语言塑造思维模式,并通过影响人们行为方式而影响生态环境;环境决定语言的选择和使用,语言的选择与使用对环境又造成影响。影片《降临》设置的核心理念与生态语言学有着巧妙的呼应,其精妙的表现手法得以让观众在欣赏影片获得审美享受的同时,也深受生态语言学思想影响。

    参考文献:

    [1]Haugen,E.The Ecology of Language.Essays by Einar Haugen[C].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72:325-339.

    [2]〔奥地利〕艾尔文·菲尔,范俊军,宫齐.当代生态语言学的研究现状[J].国外社会科学,2004(6):5-10.

    [3]Halliday,M.A.K.New Ways of Meaning:The Challenge to Applied Linguistics[J].Journal of Applied Linguistics,? ?? 1990(6):7-36.

    [4]黄国文.生态语言学的兴起与发展[J].中国外语,2016(1):1-1.

    [5]https://www.bookdepository.com/author/Peter-MuhlhauslerMühlhusler,P.Language of Environment:Environment?? of Language-A Course in Ecolinguistics[M].London:Battlebridge,2003:2.

    [6]杨胜兰.言语·记忆·意识——《降临》突破时空的梦呓解析[J].电影评介,2017(9):71-73.

    [7]孔江平,王茂林,黄国文,et al.语言生态研究的意义、现状及方法[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8(6):1-28.

    [8]Lier,L.V.,The Ecology and semiotics of Language Learning:A Sociocultural Perspective[M].New York: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200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