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把孩子拿来比

    刘文东

    〔关键词〕教育;心理;比较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0)19-0080-01

    有位父亲天天冲孩子喊:“你瞧人家考100分,你才考80分;人家当大队长,你才当小队长;人家比赛得第一名,你才得第十名,我怎么养了你这么个不争气的儿子!”儿子生气了,也冲父亲喊:“爸,你瞧人家李叔叔当局长,你怎么才当小科长?人家张叔叔每月挣五千,你怎么才挣两千?人家隔壁王大哥家有个‘大屏幕。咱家怎么才是21寸的電视?我怎么有你这么个爸爸?”爸爸一听急眼了:“小子,别跟人家比,人比人气死人!”儿子说:“那你怎么老拿我和别人比呀?”爸爸哑口无言,聪明的孩子用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这是《告诉孩子你真棒》一书中所讲的一个故事。类似这个故事的情形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大人教育孩子,经常把“你瞧人家……”挂在嘴边,“你瞧人家”几乎成了成人教育孩子的口头禅。同书中略有区别的是,我们生活中缺少了书中那个孩子的巧妙反驳,而多了些沉默着的小嘴巴、耷拉着的小脑袋。

    纵观我们的教育,似乎有一个共同的评价观,就是要向那个所谓的“最好的”孩子看齐。于是,评价、激励一个孩子就会摆出一个参照物,即不自觉地就会拿某个孩子的某个强项来和这个孩子比较。说到语文学习,A孩子比他好一些;谈到数学成绩,B孩子稍胜一筹;唱起歌,C孩子音色更美些;画起画,D孩子画得更加逼真……无论说起孩子的哪个方面,似乎总能找出一个比他强的孩子来作为对照,教育这个孩子向那个孩子看齐。本来我们说出“你瞧人家……”这句话的目的是想通过给孩子找个尺度,衡量孩子各个方面做得怎样,以此来激励孩子奋进,结果却因为不能把握分寸而适得其反,把孩子“教育”得没有了成功感,“激励”得没有了斗志,使孩子丧失了自尊心,丧失了做“好学生”“好孩子”的信心。

    孩子的成长少不了评价和激励,但是评价和激励绝不是拿那个孩子的长处来比这个孩子的短处这么简单。正确的评价和激励应当是用科学的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每一个孩子,通过对孩子自身的纵向比较,看到今天比昨天进步,看到这一周比上一周进步,看到这个月比上个月进步……从而去肯定孩子、赞扬孩子、鼓励孩子、欣赏孩子!我们教师经常抱怨孩子难教育,这样没有做好,那样做得不行,在“一切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的幌子下还会做出体罚学生的举动。这类现象的出现,其实就是我们没有理解和尊重孩子,对孩子缺乏个别对待的缘故。对于如何评价孩子,其实我们每个教师心中都有尺子,只是这尺子不应该只有一把,而是应该每个孩子都给他一把属于自己的尺子。

    正如天底下没有两片一模一样的叶子,世界上也不会有两个一模一样的孩子。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让每个孩子内在的力量和可能性发挥出来,让他们享受到成功的乐趣,人尽其才,在社会上赢得他应有的地位——是“小草”就让它装饰大地,是“鲜花”就让它散发芳香,是“大树”就让它成为栋梁。

    老师们,换种眼光去看看您的学生,大声地为您的学生喝彩吧!

    (作者单位: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狮山实验学校,佛山,528225)

    编辑/刘 芳 终校/刘永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