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问题设置

    陈非飞

    

    

    

    [摘要]当前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设置存在着缺乏指向性、关联性、思考性、真实性等问题,极大地影响了课堂教学效率和品质的提升。针对存在的问题,文章提出了相应的问题设置优化策略。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问题设置;指向;关联;思考;真实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0)07-0044-02

    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探究式学习已成为主流,但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往往把精力放在素材的选取和活动形式的设计上,而对问题设置的关注不够。问题作为“思之始、学之端”,是知识、教师、学生三者的连接点,它对于引发学生思考、活跃课堂气氛、落实教学目标有着重要的意义。一个好的问题,犹如一味好的“药引子”,只有时间题设置进行优化,才能实现课堂效率最大化。本文针对道德与法治教学中问题设置存在的一些问题,指出了优化问题设置的一些思路。

    一、问题设置中存在的普遍问题

    1.问题设置缺乏指向性

    课堂中的问题需要具有一定的开放度,但是无限制、无指向的问题,非但不能起到引导作用,反而会扰乱课堂的整体布局。最典型的例子:“看了以上图片,请谈谈你的感受。”这样的问题看似充分考虑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学生给出的大部分回答毫无意义。问题设置是一种形式,必须要以学科知识为载体、教学目标为指南,没有任何指向的问题带来的必然是无序和无益。

    2.问题设置缺乏关联性

    问题的存在意义是引导教学,可是,很多课堂中设置的问题存在毫无关联的状况。如果一节课中的几个问题可以独立存在,没有逻辑关联和思维上的连贯,那么这些问题是很难推动教学有序进行的。

    3.问题设置缺乏思考性

    初中生具备了一定的思考分析能力,给他们设置过于简单的问题是对课堂资源的浪费。“小明为了班级利益,放弃了休息,你认同这一做法吗?”这种问题,只要是具备正常价值判断能力的学生,都可以回答正确,因此对于学生的能力提升毫无帮助。

    4.问题设置缺乏真实性

    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学生,因此学生的认知能力、生活实际是教学设计的最大依据。设置超越学生认知范畴的问题,也是一种课堂资源的浪费。比如在国情教学中,教师经常会设置这样的问题:“面对这样的情况,如果你是政府工作人员,你会如何做?”这样的问题,脱离了初中生的生活实际,学生有可能回答不出来,即使回答出来也是没有价值的答案。

    二、优化问题设置的基本策略

    1.引发思考和质疑

    问题具有思辨性才能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质疑。引发学生充分的思考和讨论本身就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达成教学目标的过程。下面请对比表1中的两个问题(七年级上册第八课第一框《生命可以永恒吗》):

    首先看问题的主旨——“生命的独特性”。问题一关注的是独特的表象,即“不同”,意图通过寻找比照周围人之间的差异,得出独特性的结论。这样的问题缺乏思考价值,答案信手拈来,学生几乎无须动脑就可回答出来,指向单一、思考浅层。问题二看似与独特无关,其实关注的是独特的内涵,即“价值”。生命的独特不仅在于其样貌特征,更在于其个体价值。学生通过激烈的讨论,必定会生成“任何生命都有其价值,都是独一无二的”这一认知。而这样的认知,不是来自于教师的讲述,而是自然生成的,所以学生印象深刻。

    要引发学生的思考与质疑,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能够对知识本身进行挖掘,用好课本但不仅限于课本。同时,对学生可能出现的状况做好充分的预设,考虑到问题抛出后冉现的各种可能性。要用问题引领学生的思考和交流,使学生形成思维的连锁反应。

    2.能够指引和串联

    问题应为教学目标服务,指向最核心的教学诉求。从逻辑上看,问题应具备关联性;从难度上看,问题应具备层次性。

    表2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依次提出的两个问题。这两个问题看上去中规中矩,其实在排序上存在很大的漏洞。正常的认知规律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一般而言,在不完成上一个任务的情况下,就进行后面提问,会增加学生的思考难度。这组问题,把“为什么”放在前,而把“是什么”放在后,这样的提问缺乏连贯性和指引性,明显不符合正常的思维习惯和认知规律,是非科学的设置。

    3.具备真实和共情

    道德与法治学科中的很多内容涉及国家的大政方针,如果教师就知识讲知识,不经过任何的设计和加工,学生学习起来会有一定的难度。教师要对课堂知识架构进行重新设计,通过设置问题,在较为深奥的学科知识和学生认知之间架起桥梁。

    在实际教学中,如表3这样“假如”类、代入式的设问很多,很多教师认为这样的提问能够迅速把学生带入情境之中。可是,这些教师忽略了一个问题:学生没有扮演过的角色、没有经历过的事情,通过教师口中的“假如”二字,就能完全了解?这样的设问,最大的弊端在于没有考虑学生的真实情况,自然引发不了學生的共鸣。长此以往,会造成学生与课程的疏离,学科的德育功能和现实意义也会大打折扣。

    教师设计教学的根本出发点是学情,任何脱离了学生实际的教学设计都无法实现教学效率的提升。教师在研究课标、教材过程中,关注、分析学生是其应尽之责。真实是道德与法治学科的基础,切忌在问题设计中主观臆想。

    问题质量的高低会对教学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教师应尽可能优化问题设置,使问题成为课堂中的点睛之笔。

    (责任编辑 袁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