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对小儿哮喘护理效果的影响分析

    王娟 黄丹

    

    【摘要】目的 分析在小儿哮喘的护理中应用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 纳入我院2017年1月~2019年11月收治的60例哮喘患儿作为本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与观察组(常规护理+个性化健康教育)各30例,统计分析2组的治疗依从性、疾病预防及控制的效果。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的各项治疗依从率均高于对照组,再次入院次数、再次发作次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小儿哮喘的护理中应用健康教育可以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能够提高患儿的治疗依从性,控制疾病的效果良好。

    【关键词】小儿哮喘;健康教育;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20.25..02

    小儿哮喘在临床中具有难以根治、反复发作的特点,不仅影响患儿的正常生活,还影响患儿的身心健康,同时给家庭带来一定压力。为了控制该病,帮助患儿及家属主动回避危险因素,减轻哮喘之苦,给予健康教育有着重大的意义。所以,选取了我院收治的60例哮喘患儿进行研究,具体内容见下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9年11月收治的60例哮喘患儿,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30例对照组与30例观察组。其中对照组男14例,女16例;年龄3~8岁,平均(4.50±2.15)岁;观察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1~9岁,平均(5.02±2.10)岁。比较2组在性别、年龄上的差异,差异无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对比研究。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住院环境良好、药物护理、病情观察及简单的健康教育等。

    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观察组进行健康教育干预:(1)教育内容:有关哮喘的基础知识、用药方式、生活方式。(2)教育方式:基于患者及家属的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学习意愿、知识水平,实施教育个性化,比如文化程度不高的可采取口头教育、已具备一定认知的可采取补充式教育、高年龄层者可采取画册式或游戏式教育,等等。

    1.3 观察指标

    治疗依从性:采用我院现有的治疗依从性问卷量表进行调查,主要内容为5个方面,包括合理营养、运动锻炼、避免感染、回避过敏源、遵医嘱药物治疗。由患儿及家属共同完成,自行感觉依从性是否好或不好。

    再次入院次数及发作次数:电话随访,记录患儿再次入院次数及发作次数。

    1.4 统计学方法

    在统计学(SPSS 22.0版本)中测算计量资料[表达形式:均数±标准差;检验方式:t值]和计数资料[表达形式:n(%);检验方式:卡方值]。差异显著,P<0.05。

    2 结 果

    2.1 对比治疗依从性

    观察组的各项治疗依从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对比再次入院次数及发作次数

    随访调查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再次入院次数、再次发作次数分别为(2.20±0.95)次、(7.90±2.70)次,对照组患儿再次入院次数、再次发作次数分别为(4.78±3.90)次、(17.20±4.12)次。显然观察组再次入院次数、再次发作次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发生小儿哮喘的原因很多,比如运动、环境及遗传等。有研究表明,导致小儿哮喘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的原因主要与患儿及家属缺乏相关认知和医护人员未实施有效的健康教育有关。低认知状态会导致不能对患儿疾病进行有效控制,造成反复发作、久治不愈的情况。常规健康教育是在盲目灌输,并不能达到实际效果。

    本文选择的是针对性健康教育,主体角色就是患儿及家属,主要依据就是患儿及家属的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及学习意愿,切合实际实施健康教育。对于文化程度不高的可采取口头教育或对于已具备一定认知的可采取补充式教育,这样不仅可以节省教育时间,还将重点关注在薄弱处,既提高了患儿及家属的掌握疾病程度,又获得了理想的治疗效果;对于高年龄层者可采取画册式或游戏式教育,这样也可取得高效的成果。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后的各项治疗依从率均高于对照组,再次入院次数、再次发作次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个性化健康教育对哮喘症患儿的疾病控制效果较好,推广价值较高。

    总而言之,通过个性化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可以提高哮喘症患儿的治疗依从性,减少再次发作次数及入院次数,应用价值较高。

    参考文献

    [1] 丁浩萍.情景模拟健康教育对学龄期支气管哮喘患儿认知水平及健康行为的影响[J].医学临床研究,2018,35(9):1763-1765.

    [2] 游愛萍.南平市6~14岁支气管哮喘儿童家庭因素调查和健康教育管理效果研究[J].华南预防医学,2019,59(5):405-409.

    [3] 毛小琼.小儿哮喘临床治疗分析[J].中外医疗,2012,9(27):107-108.

    [4] 孙丽萍.胡元春加强哮喘儿童的自我管理教育[J].护士进修杂志,2009,12(2):33.

    [5] 刘印凤.护理干预对小儿哮喘持续状态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1):83-84.

    [6] 刘 青,程亚男.应用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的护理[J].护理研究,2010,24(2):45-46.

    [7] 哈海霞.小儿哮喘持续状态27例临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4):58-59.

    [8] 李慧玲.53例小儿哮喘急性发作的护理[J].全科护理,2012,10(2):418.

    [9] 王翠花.预见性护理措施在小儿哮喘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外医疗,2013,32(11):160-161.

    [10] 方 勇.小儿哮喘的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治疗观察[J].中外医疗,2011,30(15):143.

    [11] 陈 苹;82例小儿哮喘护理[J].现代医药卫生;2002年01期.

    [12] 孙春红,孙淑玲.家长对小儿哮喘认知情况调查[J].齐鲁护理杂志.2006年15期.

    [13] 吕玉英.小儿哮喘的护理体会[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2年08期.

    [14] 陈 苹.82例小儿哮喘护理[J].现代医药卫生,2002年01期.

    [15] 孙春红,孙淑玲.家长对小儿哮喘认知情况调查[J].齐鲁护理杂志.2006年15期.

    [16] 吕玉英.小儿哮喘的护理体会[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2年08期.

    [17] 张月进,姜良霞.小儿哮喘的护理[J].现代医药卫生;2004年11期.

    [18] 相 丽,孙 丽,付翠萍.小儿哮喘患者的健康教育问题与护理对策[J].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2005年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