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新形势下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的途径

    杨朝

    新形势下受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经济下行、就业岗位减少的同时高校学生数量持续增长,就业形势严峻。稳定高等学校就业的同时提高就业质量是重大的社会问题。一方面,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另一方面,高校毕业生和就业市场的结构性矛盾是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面临的关键问题。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和存在的结构性问题,实现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的主要途径包括:建立和完善高校毕业生教育和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具体包括做好就业创业教育引导、重大政策性就业项目、搭建就业信息平台、深化高校教育改革等工作;充分利用互联网+优势促进就业和创业。高校毕业生树立良好的就业观,积极主动就业创业,努力提高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提升技术能力和综合素质,同时用人单位建立良好的人才培养机制,有助于实现高校毕业生实现高质量就业。

    我国有众多不同类型的高等学校。毕业生的专业涉及各个行业的众多不同岗位。高校毕业生数量稳步增长,2020年高校毕业生数量达到874万人,同比增加40万,创历史新高。具《中国经济时报》报道,受众多因素的影响,经济下行,就业岗位大幅减少,与去年同期相比,2020年第一季度大学生招聘需求人数减少了16.77%,求职申请人数增加69.82%,就业形势严峻。从总体来看,单位就业为毕业生主要去向,其次为自由职业和国内外升学;选择创业或其他的毕业生比例较低;还有一部分学生选择拟考研、拟出国及暂不就业等形式的慢就业。从期望就业城市来看,一线、新一线城市及部分省会城市成为毕业生首要选择。从就业企业性质来看,更多毕业生期望进入国有、民营企业。进入国有企业的比例最多约为36.0%;其次为民营企业,所占比例约为25.1%;再次为三资企业和事业单位,比例分别约为16.0%和14.0%;选择国家机关和其他类型企业的比例相对较少。新形势下,高校毕业生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是深刻复杂重要的社会问题,需要高度重视和深入地探讨研究。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概述

    (一)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

    高质量就业是指在充分就业的基础上,能够胜任工作岗位的要求,具有较高的个人工作满意度,服务于国家和地方需要,对社会经济生活的贡献与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相匹配。高质量就业的具体特征包括:阶段性和发展性统一、普适性与差异性的统一、自主性与导向性的统一。就业质量状况反映高校的人才培养对社会发展需求的符合程度,高校确定人才培养目标、确立办学定位、调整学科及专业设置均需要就业质量状况的准确反馈。高校人才培养和社会人才需求的匹配程度是毕业生是否能够实现充分高质量就业的关键。由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有时代特性,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断发展,具有先导性和主动性,高校人才培养只有符合社会发展需求才能够实现高质量就业。

    (二)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存在问题

    高校毕业生和就业市场的结构性矛盾是影响高校高质量就业的关键因素,高校学生就业观念转变滞后和实践经验相对不足是影响高质量就业的重要因素。宏观上高校培养体系与就业市场存在结构性矛盾,一些高校专业设置和知识结构落后于快速变化的市场。高校学生就业与社会产业结构、经济结构的调整有很大联系,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引起就业岗位市场供给方发生改变,而高校培养体系处于相对滞后的地位,形成了人才供需市场配置的时间差,导致形成就业结构性矛盾,引起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困难。例如,以机械加工为主的技术、技能型的岗位存在供不应求的局面,形成了高校毕业生参加职业技能培训以得到对应技能证书的现象。同时,高校毕业生也存在各方面准备不足、技能经验不足的问题。多数高校应届毕业生在就业期间缺少足够的指导,存在种种困难。另一方面,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中,也存在许多机遇,新技术革命促进形成新职业例如许多新平台自由职业出现,包括:电商直播平台、科技服务平台、生活教育服务平台等。

    二、新形势下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的途径

    (一)建立和完善高校学生教育和就业创业服务体系

    提高就业服务水平,推动实现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的就业,是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證。做好就业创业教育、重大政策性就业项目、搭建就业信息平台、深化高校教育改革,是推动新形势下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的重要途径。

    创业就业课程和培训多渠道共同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一方面,加大就业培训力度,提高毕业生就业技能水平;另一方面,组织创新创业知识技能培训,全面提升高校学生创业能力。同时,高校和相关部门为高校学生创业项目提供政策咨询、融资和财务支持、法律援助等方面全面专业的支持和服务,落实好税费减免、小额担保贷款、创业落户优惠政策,推动高校学生创业实践。创业就业教育要求培养高校学生创业精神、加强高校学生知识和能力培养、树立正确的职业观、重视实习和实践。鼓励创新创业,以创业带动高质量就业要求高校等就业相关部门搭建创业平台、做好就业保障工作、加强就业创业培训指导。例如调查显示高校学生创业者获取创业知识的主要是创业实践、创业讲座和相关课程、或者受到同学、家庭和朋友的影响、社会媒体。多数高校学生创业者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创业教育,约59%听过一些创业课程或讲座,约25%未受过创业教育,约9%听过很多创业讲座或课程,约6%受过较系统的创业教育。创业的主要管理方式多为合伙投资经营、自我雇佣、技术入股等,借助网络和电子商务等进行商贸交易。

    健全重大政策性项目机制体制持续推进,进一步拓宽就业渠道,鼓励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中小企业、中西部地区、基层农业岗位以及艰苦边远地区就业。有关部门协同实施各项政策性就业计划包括:高校毕业生入伍预征、农村教师特岗计划、免费师范生就业、西部计划、三支一扶等基层就业项目,同时需要完善服务期满后有序流动的相关政策,以及其它引导毕业生到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就业项目。

    做好就业服务和保障工作,搭建就业创业信息沟通平台。高校和就业相关部门落实各项就业创业政策,做好求职创业补贴发放,强化劳动权益保护,宣传劳动就业法律法规政策,进行案例警示教育,发布求职陷阱提示,打击招聘过程中的欺诈行为等工作。提高人力资源市场体系信息化网络水平,举办各种类型的网络招聘会,促进优质就业创业信息共享,及时发布相关就业信息,让更多的应届高校毕业生可以顺利实现网上求职,找到满意的工作岗位。加强各项政策宣传和就业指导,采取多种宣传方式,加大力度对应届毕业生宣传相关就业创业政策,促进高校毕业生明确就业目标,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在全社会营造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浓厚氛围。

    针对就业供给结构性矛盾,深化高等教育改革。首先,加强高校和相关就业指导队伍的专业化建设,提升就业指导工作专业化水平。其次,建立层层递进式的高校学生就业指导机制。第三,建立提高高校教育水平,注重理论和实践并重,促进高校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第四,建立完善高校学生就业和创业培养体系,鼓励高校学生树立良好的就业创业观念。例如高校学生创业孵化基地有效促进了高校学生的创业就业。最后,注重全方位培养提高高校学生的综合素质。随着经济的发展更加注重质量,技术的作用在产业发展中比重增加,就业岗位对人才的需求更加详细,要求毕业生必须掌握更扎实的专业知识、突出的实践能力和更高的综合素质。

    (二)充分利用互联网+优势促进就业和创业

    互联网+就业创业是拓宽就业途径和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重要途径。互联网+促进产生许多新的就业创业机会。以互联网+的新思维,推进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是巨大的挑战,同时也提供了巨大的机遇,是对传统就业模式的颠覆式变革。互联网+有助于实现高校毕业生与就业岗位的有效对接,拓展了高校毕业生创业视野和选择途径,缓解了毕业生就业压力,对提升毕业生就业创业质量有着重要意义。互联网+促进产业结构革新,旧产业会逐渐消失萎缩,新行业会迅速兴起壮大,对高校毕业生就业产生了深刻影响,利用互联网+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和政策综合大数据平台,在宏观上分析人才培养与行业对接程度,微观上分析高校学生专业与工作岗位的匹配程度以及分析人才培养质量,有助于指导高校有针对性地进行高校教育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推进互联网+创业有助于培育更多就业增长点,探索互联网平台+创业单元新模式,发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的新兴技术优势在社会服务领域,挖掘创新创业带动就业的潜力。加快培育一批吸纳就业能力强的数字经济产业,改造传统产业,促进平台經济和共享经济发展,是实现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的重要途径。

    三、结语

    新形势下,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和存在的高校毕业生和就业岗位的结构性矛盾的问题,探讨实现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具有重要意义。实现高校高质量就业需要高校毕业生、高校和政府、教育服务机构、创业指导服务机构等就业相关部门共同努力完成。针对高校毕业生和就业市场存在的结构性矛盾问题,实现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的主要途径包括:建立和完善高校教育和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充分利用互联网+优势促进就业和创业。另外,一方面用人单位要树立良好的人才观,不盲目设立不合理规定,根据岗位情况设置适合高校毕业生的岗位,建立人才培养机制;另一方面高校学生树立良好的就业观,努力提高就业各项技能和综合素质,主动就业创业,提高就业和创新创业能力,提高就业创业的核心竞争力。

    (作者单位:济宁学院计算机科学系)

    课题项目:济宁学院辅导员专项课题;“地方应用型大学毕业生高质量就业路径研究”( 课题编号:2017GGZX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