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纪念及对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探析

    陈艳菲

    摘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贵在知行合一,这需要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有效的载体,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形成良好氛围,促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而抗战纪念作为有效的载体之一,蕴藏了丰富的优秀文化资源,通过连通历史与现实,促使民众理解、认同和践行核心价值观,且随着抗战纪念的制度化常态化,产生的意义将更深远更持久。

    关键词:抗战纪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意义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5)12-0008-03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论述、提出明确要求: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有扬弃地予以继承。而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可见,历史文化是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土壤,只有深扎于这片土壤,才能稳固根基、根深叶茂。而抗战纪念作为对历史文化温故知新的一种重要形式,必然对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和意义。尤其是抗战纪念在历史演变中呈现出了新特点,这使抗战纪念产生的意义将更加深远。

    一、抗战纪念发展趋势

    (一)从“八一五”到“九三”,趋于规范

    1949年12月23日,新中国成立后不久,政务院发布了《统一全国年节和纪念日办法》中,把“8月15日”确立为抗战纪念日。而短短两年后,中共中央批准了东北局宣传部的提议,政务院于1951年8月13日发出了由周恩来总理签署的通告,更改抗战纪念日为“9月3日”。追溯历史,1945年8月14日,日本天皇发布《停战诏书》,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是年9月2日,日本政府代表在无条件投降书上签字,中、美、英、苏等9国代表相继签字。可见,抗战纪念日的更改确定,不仅仅是时间的改变,也是从“口头承诺”的“无凭无据”更改到“签字确认”的“有凭有据”,更具法律效力,更符合国际公法规范。

    (二)从“行政法规”到“国家立法”,更具权威

    政务院于1951年8月发布的通告中将9月3日定为纪念日,这是我国第一次以“行政法规”的形式确定纪念日。后国务院在修订《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中提及有关抗日纪念日时,又再次强调了9月3日的地位和意义,但仍停留在“行政法规”层面。直到2014年2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确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的决定,确定每年9月3日为抗战纪念日。这一决定的内容与之前的“行政法规”内容相同,但在立法层次和立法作用上却有所不同,这是我国首次以“国家最高立法”形式确定抗战纪念日,不仅提升了该纪念日的法律层次,而且扩大了其活动开展的法理依据。

    (三)从“冷”到“热”,走向稳定

    从日本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开始,中国就展开了全国范围的庆祝活动:悬旗、鸣放解除警报或汽笛、鸣放礼炮、召开庆祝大会等,同时全国人民放假三天。新中国成立后,每逢纪念日,中苏两国领导人互致贺电,同时党和国家领导人还亲自参与多项纪念活动,全国各地组织座谈会、集会游行等。但随着中苏关系的恶化、苏联政局的动荡和文化大革命的爆发等国际国内局势的变化,抗战纪念活动逐渐“变冷”,规格和规模都大受影响。直到改革开放后,国家各项事业逐步走上正轨,纪念活动才慢慢复苏,并继续逢五逢十进行隆重纪念活动的惯例。而2014年7月7日,国家最高领导人出席七七抗战爆发77周年纪念活动,随后的9月3日,七位中央政治局常委全部来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与首都各界代表一起,向抗战烈士敬献花篮,并参观专题展览。这一动作打破了以往最高领导人只有在“逢五逢十”出席纪念活动的规律。紧接着,2015年9月3日上午在北京举行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纪念日大阅兵,并邀请外国领导人同登天安门城楼检阅;中午,海内外嘉宾齐聚人民大会堂,举行盛大招待会;晚上,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了主题鲜明的文艺晚会……抗战纪念活动逐渐呈现高规格、多样性、常态化的特点。

    二、抗战纪念对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

    (一)加深了民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

    知识是行动的基础,是力量的源泉。掌握的知识越深,实行的倾向性越强。因此,民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越多、理解越深刻,就越有利于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三个倡导”,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倡导的内容由24个字构成,言简意赅、通俗易懂,概括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理念。但是如果缺乏相应的宣传载体和丰富的活动内容,那么民众对这24个字的认识和理解必将缺乏深度和广度而显得肤浅和片面。而抗战纪念却能通过丰富多样的活动形式,把历史和时代连接起来,激活和强化人们对历史的记忆,自觉挖掘出这段历史所蕴藏的价值资源。此时,现场成为“第二课堂”,历史成为“活生生的教材”,人们对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将从抽象走向具体鲜活。

    首先,抗战的历史是一部耻辱史。它饱含着中华民族的苦难和中国人民的血泪。日本军国主义于1931年制造“九·一八”事变,侵占了中国东北,此后又得寸进尺、步步紧逼,于1937年挑起七七事变,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在这场战争中,日本侵略军对中国人民实行了灭绝人性的大屠杀,在践踏区实行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对中国沦陷区的经济资源进行疯狂的掠夺,还实施了令人发指的细菌战、毒气战等。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的930多座城市被日军占领,中国人民在这场战争中伤亡总数在3500万以上,受辱遭害妇女达8万人以上,4万多华工被掠至日本服苦役,7000多人魂断异邦。日本侵略军的种种暴行,导致我国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000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约5000亿美元。触目惊心的数字,惨痛沉重的代价,必然深深叩击着民众的心灵,使民众在历史的回顾中陷入反思与总结,意识到:落后必然挨打,国强才能国宁;战争残酷血腥,和平弥足珍贵。

    其次,抗战的历史也是一部审判史。在这场战役中,中国先后得到了苏联、美国、英国、德国等国家在借款捐款、武器弹药、作战指导等方面的援助,还有不少民间团体和国际友人组成了医疗团队,给战争中的中国人民带来了温暖和希望。民众在对“为什么会得到这么多援助?”这一问题的历史探究中,自然领悟到“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理,明白这段历史蕴含了人们良心的选择,是一部道德审判史。正义之举必然得到广泛支持,必然取得最终胜利,正义的力量由此凸显。二战结束后,远东最高盟国统帅部公布《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宪章》,宣布成立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对日本战犯进行审判。随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特别军事法庭举行了对在押日本战犯的沈阳审判和太原审判。一系列的审判过程和结果无一不向民众传递着这样的信息:残暴与邪恶终将受到法律的制裁,审判离不开公平公正,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最强大的武器,法治的作用由此凸显。

    再次,抗战的历史更是一部奋争史。抗日战争的胜利,可以说是中国人民的胜利。在亡国灭种的危难关头,中国人民同仇敌忾,毅然奋起,前仆后继,浴血奋战,誓不当亡国奴,并涌现出了一大批为国捐躯的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用实际行动捍卫了中华民族的尊严。这部奋争史蕴含着中国人民不畏强暴、不甘屈辱的自强精神,蕴含着中国人民万众一心、和衷共济的团结精神,蕴含着中国人民舍生忘死、前仆后继的牺牲精神,蕴含着中国人民百折不挠、奋斗到底的坚韧精神。这些精神汇聚成伟大的抗战精神,其背后强有力的支撑就是被压迫和侵略激发出的意识觉醒和深深的爱国情怀,而这种意识和情怀恰恰是中华民族精神之魂。民众在这些精神的感染下,深切体会到了爱国的意义和团结的力量。

    可见,抗战纪念赋予了核心价值观以丰富而饱满的历史人文内蕴,且通过文字、图片、影像等多种形式“再现”历史,所传递的信息虽“润物无声”却更真实可信、更直观生动,产生的教育意义更深远更持久,成为民众深入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

    (二)增强了民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掌握了知识,不一定就有行动。只有把知识转变为一种信念、成为一种信仰,才能支配人的行动。因此,培育和践行社会主核心价值观也理应引导民众在认识理解的基础上、把核心价值观转变成“信念”,即对核心价值观产生“情感认同”。中国教育有句古训:亲其师,信其道。这句古训同样适用于此,只有让民众对国家产生情感上的信任,才能认同这个国家的思想文化。而由政府主导的、国家层面的、全民性的、大规模的抗战纪念活动,就能起到凝聚民众对国家和民族产生认同感的作用和效果。

    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了两个决定,分别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12月13日确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这两个决定是将普遍民意上升为国家意志,标志着中国已经将纪念抗战胜利提升至国家立法最高规格。所带来的意义和影响主要有三方面:

    第一,塑造了政府的良好形象。在此之前,国人中知道9月3日所代表的意义的人不多。这与国家的重视度不够、活动形式单一、活动范围局限、宣传教育不到位等因素有很大关系,使得民众对历史逐渐淡忘,民间没有形成应有的纪念氛围。如今,将抗战纪念制度化常态化,并且国家领导人频频出席各类纪念活动,这些举动无疑起到了带头示范作用,使广大人民群众感受到国家和政府“言必行、行必果”的政治魄力和人格魅力,进而产生“见贤思齐”的认同意愿及效法行动。

    第二,稳固了党的执政地位。中国人民之所以能够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团结抗战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因而,党的领导地位的确立是历史的选择,也是人民的选择。而抗日战争也是国共合作的一次抗战,在这场战争中,国民党也有牺牲,也为战争的胜利立下了卓越贡献。但早期出于政治斗争的需要,党片面强调了自己的贡献,而抹去了斗争方的贡献。如今,抗战纪念的出发点由政党纪念升华到了民族纪念,并热情邀请国民党抗战老兵和遗属出席各类纪念活动、颁发纪念勋章等,这表明了党开始客观面对国民政府的贡献,主动发展政党友谊,积极改善两岸关系,为中国统一大业作出表率。从而让民众看到了中国共产党实事求是的态度和宽宏大量的气度,坚定了永远跟着党走的理想信念。

    第三,营造了正面的舆论导向。1945年9月3日日本签字投降正式生效,这不仅标志着抗日战争的胜利,而且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全面胜利。中国战场是反对日本法西斯侵略的主战场,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战场继续吸引和阻滞着日本陆军的主要兵力,有力地支援了美、英等盟国在太平洋战场的作战,在战略上有力地配合和援助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然后,这段历史西方国家知之甚少,普遍低估中国人民的贡献。再加上,日本右翼势力正抬头,篡改教科书、参拜靖国神社等,否认历史。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的抗战纪念无疑向世界表明了态度:努力还原历史,让世界人民知道真相;坚持走和平崛起的道路,不对任何国家构成威胁;铭记历史、尊重历史,绝不容许篡改历史,更不容许无端挑衅。与此同时,“中国声音”也让国人看到了党和政府坚决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从而让民众对国家的“硬气”感到自豪与信赖、对国家的“正气”感到安全与幸福。

    可见,抗战纪念是一项吸引和凝聚人心的工程,它激发了民众的爱国情怀和团结奋进的精神,支持政府认可党,紧紧围绕着为实现民族振兴、实现“中国梦”而不懈奋斗,而这些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导向。民众通过参与和感受抗战纪念活动,把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三者有机统一,并内化于心,从而逐渐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推动了民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贵在知行合一,理解和认同只有最终落实到行动上,才能显现这种价值观的作用与效果。为此,必须让价值观融人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进而坚持它。这一过程需要持之以恒的态度,离不开全民性的支持和参与。抗战纪念活动就具备了这些要素。

    国务院发布通知:为使全国人民广泛参与中央及各地区各部门举行的纪念活动,2015年9月3日全国放假l天。这一通知,使抗战纪念活动成为全民性参与的活动。今年,恰逢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的主题是“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政府主导的国家层面的纪念活动有阅兵仪式,为抗战老战士及遗属代表等颁发纪念章,举行主题展览、公祭仪式、学术研讨,发行纪念币、纪念邮票等系列活动;在政府的引领下,地方也有组织的开展了文艺汇演、座谈会、书画作品展、抗战事迹报告会等系列活动;各大媒体争相报道……自上而下、遍地开花、形式多样的活动产生了强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民众开始自发前往图书馆借阅书籍、了解真实历史;走进博物馆实地参观、学习抗战精神;打开网站祭奠英烈、致敬英雄……完成了由“被动关注”到“主动参与”、由“被动组织”到“主动付出”的转变,树立了主体意识。

    这一大的转变,使民众一次次自发得亲近历史、触摸历史、思考历史:中华民族为什么历经磨难而不衰?这种“自问自答”式的探索挖掘出了深埋于历史中的民族精神,并对这份精神多了一种体认与坚守。“落后挨打”的历史与“国强民福”的现实形成强烈对比,激起国民对于国家富强的渴望、民族振兴的诉求;“残酷战争”、“野蛮杀戮”的历史与“国泰民安”、“家和万事兴”的现实形成强烈对比,激起国民对和平的维护、文明的重视和自由的追求;“前仆后继”的历史与“众志成城”的现实相交辉映,证明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代代相传,是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不衰的根本原因,是中华民族日渐崛起的精神支撑,从而激起国民传承爱国传统、将爱国主义的热情落实到维护国家平安稳定、促进国家繁荣富强的行动中去的使命感……完成了由“接受教育”到“自我教育”,由“有点心动”到“迫切行动”的转变,树立了责任意识。

    可见,抗战纪念作为一个有力推手,用反复的痛感刺激和持久的文化反思让民众对历史保持一种持续的清醒和纪念,增强了人们的价值判断力和道德责任感,积极主动得把“内化于心”的精神作为动力“外化于行”。

    综上所述,抗战纪念作为一个宣传阵地和有效载体,对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起到了加深理性认识、增强情感认同、推动行为践行的意义和作用,并且随着抗战纪念的制度化和常态化,这一意义将更加深远和持久。希望党和政府能多开辟这样的阵地,多挖掘这样的载体,以身示范,使人人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拥护者与践行者,使“中国梦”早日圆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