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科高校美育通识化的实施路径研究

    孙宝民 张倩

    摘要:为培养新时代高素质工匠,工科高校在注重知识传授和技能培养的基础上,同时也需要加强美育。美育可以探索出切实可行的通识化教育模式,美育通识化的实施首先要加强领导,注重美育的顶层设计;其次要整合红色文化、传统文化和工匠精神等优质的美育资源,营造良好的美育生态环境;最后要创新美育机制,通过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第三课堂、第四课堂的紧密结合,实现高校全方位育人的教育目标。美育通识化就是要通过铸就美德、培养技能、丰富情感等方式,最终实现“慧心”“慧手”“慧根”的人的全面发展的美育目标。

    关键词:高校;美育;通识化

    中图分类号:G642;J60-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20)11-0074-02

    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首先要“顺理”,即按照事物本来的发展规律来办事,其次是要提供最好的自由环境,成就学生内在的自由禀赋;最后通过慧心美育,深入到大学生心灵深处挖掘真善美,让学生成为有理性、有情感、有知识、有能力的“全人”。因此说,美育既通向人类历史文化的最大纵深,又关联着人类社会的未来,美育的加强与否,不仅关系着一个民族的興衰,也关系着人类社会的生存质量[1]。工科高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注重知识传授和技能培养,探索其美育的实施路径有利于工科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1 注重教育顶层设计,加强美育的领导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梁京、蓝鹰(2017)提出,美国哈佛大学2002年的本科生课程改革成立了通识教育工作组,负责制订新的通识教育改革计划,在该改革计划实施过程中,成立了学校层面的通识教育常务委员会和专门的艺术教育委员会,负责协调全校通识教育的实施和评估[2]。因此,我国的高校可以借鉴专设领导机构的做法,成立高校自己的通识教育委员会,负责协调全校的通识课程的建设,在通识课程建设过程中,加强美育,积极引进网上优质的美育课程资源,加大美育通识课程资源建设力度,协调学校内部学生社团活动的开展,变美育的分散开展为集中领导。

    2 注重教育资源整合,营造美育生态环境

    我国的学校教育本就是致力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学生的发展就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正所谓“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强调的就是环境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影响之大。因此,高校可以整合并充分利用校内外美育资源,打造特色的美育载体,力求实现美育的全面性和通识化、系列化。

    2.1 传承红色文化,铸造优良品德,实现“慧心美育”

    “慧心美育”就是培养学生的优良的品德,美德是美育的最高境界。把优秀的红色文化作为美育的重要内容是一种有效途径。位于新四军重建军部城市的盐城工学院,则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持之以恒地坚持了近20年。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有韧劲”的新四军铁军精神融入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在校园内建设铁军广场、纪念石碑,营造铁军精神教育环境,在课程教学中构建地方红色文化教学板块和实践板块,在社会实践方面构建由革命遗址、国防教育基地、新四军纪念馆等组成的实践教育基地,并将其作为“慧心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2.2 弘扬工匠精神,培养专业技能,实现“慧手美育”

    工匠精神的实质是敬畏自己的工作,做到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追求精益求精,拥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专业技能,同时还有对专业的敬畏之心。从表面看是慧手,实质上还是与慧心密切相关。具体实施过程中,首先建立教师工作室,师生在自愿原则上双向选择组成工作团队,团队通过课题、项目等教科研活动,师徒传承,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其次通过定期举办文化艺术节,发掘学生的一技之长,通过教师指导下的项目培育,将其一技之长充分发挥出来。第三是定期邀请行业专家解读企业伦理规范和行业文化,使学生感悟到企业发展的精神动力,培育学生诚信、敬业、爱岗等职业精神。最后通过实习实训、预就业等形式,使学生提前融入企业组织机构,提高学生的职业责任感和职业素质,培育学生技道兼修的工匠精神。

    2.3 弘扬传统文化,培育丰富的情感,实现“慧根美育”

    教育培养的是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人,是具有丰富情感的全面发展的人,而不是熟练的高精度机器。从我国春秋战国的“养士”之风,到汉代的太学官方机构养士,传统文化都为我们留下了“士不可以不弘毅”“士可杀不可辱”“士为知己者死”等优秀的传统文化。今天我们所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是在适应时代发展和总结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提出的最精粹的“慧根美育”的内涵。

    国内不少高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提出了自己的校园主流价值观。例如,盐城工学院提出了培育“崇尚科学、勇于创新、敢于担当、追求卓越”的主流价值观,除了正常开设的“美学常识”“审美的历程”“美和生活”等通识性的美学课程外,还通过开设“《资治通鉴》导读”“《史记》女性人物讲读”“诸子百家精解”等系列传统文化选修课,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潜移默化中培育学生丰富的情感和健康的身心。在学生社团中成立了诗社、剧社、茶社、书画社等学生自发组织的机构,定期、不定期地举行演出、展览、沙龙等各种活动,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到茶社里品茗,听茶社成员介绍中国的茶文化,也可以去欣赏剧社的演出,看诗社、书画社的展览,听创作者讲述自己的创作经历,在潜移默化中丰富自己的情感,从而将“慧根美育”生活化。

    3 创新教育管理机制,让美育全面融合到学校工作

    高校美育的通识化也要适应时代的发展,将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第三课堂、第四课堂结合起来,从而构建美育的生态圈,实现“美育即生活、生活即美育”的美育通识化、生活化。

    3.1 第一课堂改革创新,探索美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的教学路径

    课程体系是实现美育的基本载体,张立平(2014)指出,国外主要的通识化美育模式有两种:以美洲的美国和加拿大为代表的独立学科模式、以欧洲的英国、法国为代表的联合专业模式。例如,哈佛大学将美育课程归入到通识教育中的人文类课程,并分为两个领域:艺术和诠释、文化和信仰。牛津大学则是通过设立联合专业解决美育通识化教育和专业教育的结合问题,包括双科专业、三科专业、主辅修专业等[3]。国内部分高校则采用开设美育必修课为主、大量的素质选修课为辅的方式解决美育和专业教育相融合的问题。

    3.2 第二课堂形式多样,搭建学生审美能力自我提升的舞台

    高校是以人才培养为目标,其根本问题是解决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和为谁培养人,我国高校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大政治任务。要坚持“立德树人”,除了培养学生良好品德、渊博知识、熟练技能技巧外,还要培养学生的慧心人格,注重学生的文化熏陶、品味涵养、情感陶冶,譬如,盐城工学院则成立专门的艺术教学中心,主要负责学生的素质教育,将文化艺术与身心发展成为独立模块,将第二课堂作为第一课堂的延伸,举办艺术设计竞赛及创意创业大赛等,激发兴趣、培养特长、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则成立了“梦之声”合唱团、方圆剧社、古韵今腔、书香盐工、尔雅汉服社等,每年还定期举办科技文化节、艺术文化节、社团文化节等活动。在审美教育方面,将第二课堂作为第一课堂的延伸,力求实现美育的通识化。

    3.3 第三课堂知行合一,促进学生在实践中提升完善自我

    陶行知说:“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4]。”一个人不是通过推理而是通过生活获取知识、完善自我。建立起美育与专业学习、服务社会、创新创业相结合的社会实践机制,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高校可以通过与企业共建实习实训基地、与地方共建社会实践基地的方式,为促进学生的知行合一打下坚实基础。

    3.4 第四课堂注重实效,营造线上线下互动体验的美育场

    在互联网成为高校教育的新空间的背景下,遵循学生身心特点和教育规律,积极拓展网络教育新媒体,形成高校自己的官方微信、微博、头条号、快手校园号等新媒体平台,形成新媒体平台的矩阵式宣传效应,开辟校友之声、最美校园、推他上头条等栏目,增强美育在新媒体方面的活力,是我们充分利用第四课堂提高美育效果的重要举措。

    当前全国高校的美育和艺术教育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大好形势,中华民族面临着21世纪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实现“中国梦”,需要当代大学生不仅具有丰富的科学知识和较高专业技能,同时也应当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与文化素质,只有培养出“慧心”“慧手”“慧根”的真正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才能真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历史复兴。

    参考文献

    [1]霍运哲.大学生美育课程开设的策略研究:以苏州大学艺术教育为例[J].当代音乐,2019(12):52-54.

    [2]梁京,蓝鹰.国内外通识课程体系比较研究[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17(5):103-108.

    [3]张立平.全球化視野下的中国高校通识教育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2014.

    [4]陶行知.中国教育改造[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

    (责编:杨梅)

    课题来源:本文系2018年度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工科高校美育通识化的路径研究”(2018SJA1535)的系列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孙宝民(1969—),男,安徽阜阳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汉语言文字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