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在党管机制下构建人才创新举措

    王世娟

    摘要:人才资源在市场经济竞争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对人才资源的开发也越来越重视,如何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中得到优秀人才,尤其是让优秀人才在党管的机制下脱颖而出,那就必须在原有的人才机制的基础上,不断推陈出新,构建新的机制。本文着重从落实党管人才要求,必须凝聚组织力量,做到“四个抓总”,还要集聚多方优势,从“四个转变”着手和运用政策措施,健全“四种机制”,确保人才在党管的机制下脱颖而出。

    关键词:人才;脱颖而出;新机制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5)11-0054-02

    当今世界,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人才在经济竞争中的作用也日益突显,人才作为“第一资源”,已成为一个地方经济发展至关重要的因素。我们鹤岗是一个经济欠发达的资源型城市,要想与全省同步进入小康社会,关键在人才。

    近年来,我们鹤岗市在人才队伍建设上做了一些积极有益的工作,但与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人才观念滞后、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机制不够健全、流失现象严重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经济社会发展。全国人才工作会议提出,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只有不断深化人才工作体制改革,才能把各类优秀人才凝聚到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中来。当前,我市正处于老工业基地的调整改造的关键时期,我们必须坚持以人才的能力建设为重点,党管人才原则,以调整和优化人才结构为主线,深化改革,采取新措施,构建新机制,努力形成吸引、培养、用好人才的良好环境。

    一、落实党管人才要求,必须凝聚组织力量,做到“四个抓总”

    全国组织工作会议要求,要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责、密切配合的人才工作新格局”。对组织部门而言,要认真履行牵头抓总的职责,按照党管人才的要求,建立党的干部工作和人才工作统筹规划、协调发展的运行机制。具体来说要做到“四个抓总”:

    (一)在当好参谋助手上牵头抓总

    我们可以提前做好人才方面的长远和短期规划,明确思路,把握政策。围绕《关于加强和改进全市人才工作的意见》,从人才的战略储备、培养教育、配置合作、分配激励、人才利益保护、社会保障、以及完善人才市场中介组织等方面进行超前规划;深入各企事业单位调查研究,弄清各类人才的结构、分布和紧缺情况,为市委制定政策措施提供可靠的依据。

    (二)在督促落实上牵头抓总

    在落实各项人才政策和规划措施特别是《关于加强和改进全市人才工作的意见》的过程中,进行全程跟踪,全程管理,强化组织实施和督促检查,从而不断发现和解决问题。

    (三)在搞好服务协调上牵头抓总

    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发挥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作用的牵头作用,重点是组织部门牵头抓总,其他相关部门各司其责,相互配合,建立健全人才工作联系会议制度。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和配合,充分发挥各部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切实履行好各自的职责。真正把组织部门建成“人才之家”,不断加强与不同类别人才之间的联系。

    (四)我们要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

    用人导向是一面旗帜,旗帜举到哪里人们就会往哪里努力。根据党的用人原则,尤其是新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提出了用人上的“德才兼务,以德为先”的原则,这也是用人上的导向问题。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任人唯贤,唯才是举,积极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做到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不拘一格选人才,建立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用人机制。

    二、落实党管人才要求,必须集聚多方优势,从“四个转变”着手

    当前,人才资源开发已从党和政府的单一优势为主,逐步向企事业等用人单位的自主性为主和市场机制增强的方优势为主转变。因此,在落实“党管人才”要求,我们要把党和政府的主导作用优势和不同企事业等用人单位的主体作用优势、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优势集成起来,加快政府人事管理职能的转变。

    (一)实现人才资源管理由具体宏观指导、行政管理向营造环境和法制管理方向的转变

    通过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制定在信贷、税收和企业担保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吸引各类人才自带项目来鹤岗创办企业。同时,通过建立人才创业园区、加强人才公寓和中俄基地建设,设立人才开发和奖励基金,为被引进的人才提供良好的工作、生活条件。为人才家属及其子女就读、医疗、保险、社会福利等提供优惠,解决人才的后顾之忧。

    (二)实现人才资源开发由政府为主体向企事业等用人单位为主体的格局转变

    充分发挥企事业单位在人才开发工作中的主体作用,运用经济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积极引导企事业单位成立技术研发中心,加强对技术创新人才的培养。建立以企业人才会员制为纽带的重点企业和科技型企业联谊会,探讨人才管理经验,促进企业之间、企业与人才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发挥最大效能。

    (三)实现人才考评、流动由政府包办向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转变

    人才市场是人才资源配置的重要场所,对人才有着基础性的配置作用。很长时间阻止人才要素的流动成为许多地方及部门留住人才的重要手段。市场要素的自由流动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要想建设成熟悉的市场经济,就必须打破人才人为限制壁垒,疏通不同类型人才队伍的交流渠道,建立有序开放的人才中介市场。加强人才市场的网络体系和信息化建设,建立鹤岗区域人才库,与鹤岗区域内中省直企业建立来去自由的人才柔性流动和共享机制。在继续抓好人才市场的硬件设施建设,进一步扩大交流场所的基础上,培养和发展其它各类专业人才市场,积极探索建立企业经营管理者高级人才市场,专门为高学历、高职称、高层次人才提供精品服务。

    (四)实现人才培养由国家统包向以市场导向、社会化培训方向转变

    明确企业在人才培养投入上的主体地位,引导企事业单位积极利用各种渠道,与国内重点高校、科研机构联合,培养紧缺急需的专业人才。鼓励有条件的企事业单位通过资助在校研究生和大学生的办法,培养本单位的潜在人才。通过在职培训和继续教育,加速培养短缺专业人才、复合管理人才、高新技术人才和学术技术带头人。本着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广泛调动和发挥社会方面对人才培养投入的积极性,形成多元化投入机制,主要是以政府拨款和企业投入为主以及个人捐助和社会各界为补充,使人才培养由国家统包逐步向社会化培训方向转变,构建成这样的开发体系,那就是由国家、单位、个人以及社会共同参与的人才资源开发体系。

    三、落实“党管人才”要求,必须运用政策措施,健全“四种机制”

    坚持党管人才,必须制定出前瞻性的人才发展战略,探索建立与之相适应、为之服务的各项人才工作运行机制。为此,必须紧紧抓住用好和吸引、培养这三个环节,着力建设“党政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三支队伍,形成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共同开发的局面。

    (一)建立健全人才引进机制

    建立并完善灵活多样的人才引进机制,忽视房管管理重视身份管理,忽视人才引进为重视智力引进,尤其是对于边远及经济欠发达的鹤岗,因为对人才的吸引力不足,更应该把人才的引进放在引智力引进上,可以让人才在鹤岗兼职、为鹤岗提供技术服务,甚至可以用技术参股以的等方式,吸引他们来鹤创业,并在信息、项目和资金等方面主动与他们开展广泛的联系与合作。按照“只求所用,不求所有”的思想,鼓励用人单位到人才比较集中的大中城市、高校及科研单位,甚至到国外直接吸引人才。针对我市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对人才的需求,采取用人单位主动引进与政府组织招聘相结合的办法,广泛吸纳紧缺人才。

    (二)健全人才培养机制

    围绕人才资源能力建设,研究制定和完善全市人才培养工作整体规划,逐步建立起广覆盖、多层次、开放式的人才培养体系,走出一条符合市情的人才培养之路。在党政领导人才培养上,发挥党干校和埠外培训基地的作用,着重提高理论素养、培养战略思维、树立世界眼光和加强党性修养,全面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在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养上,抓住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的契机,有计划地组织我市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到经济发达地区进行基础理论学习和专业技术培训,培养一批在省内外具有先进水平的专家、学者和学科带头人。

    (三)建立健全人才使用机制

    做好人才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在人才的使用上,人才使用以用好人才、用活人才为目的,不断创新用人机制,使大量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扩大公选干部的数量和层面,在党政机关全面推行竞争上岗。积极推进企事业单位人事制度综合配套改革,全面推行聘用合同制,逐步实现企事业单位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新型用人机制;探索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管理办法,制定业绩有效的考核评价体系。改革完善人才分类管理、人才评价、优胜劣汰和分配激励等制度,探索年薪制、期权制和股权制等分配方式,鼓励技术、知识、管理等要素参与分配,确保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

    (四)健全人才服务机制

    要想吸引人才留住人才,都要靠人才服务机制起作用,通过良好的人才服务机制的建立,让人才有归属感和成就感。按照“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要求,进一步健全人才服务机制,全方位地为人才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实行在人才上的公开服务制度,结合政府的阳光政务工程,要建立和完善人才方面的“一站式”窗口服务,简化服务工作流程,减少不必要的公共行政成本支出,提高行政效率,开通人才引进绿色通道,为有效吸纳人才构建新的平台,开辟新的渠道。进一步规范市场行为,切实维护人才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实现人才资源管理的法制化。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网上人才市场,逐步实现与各级人才市场信息网的联网,以适应人才资源网络化、自动化和信息共享的世界潮流,为用人单位和人才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