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乱棋局中的人性探索

    周星

    张艺谋的魅力释于不断创造新鲜,在这一次简之又简的片名《影》里,太极和水墨的感觉让人吃惊。中国电影终于回到自身文化中去寻觅神秘的元素,让电影科技成为美学观念的表现助力。影片中刻意营造的湿漉漉的环境,南国的斗笠,东吴伞,刀客一般的队伍,依然强化的是张艺谋造型的元素。水墨色的击打场面,让战争具有瞬间凝滞的效果,放大了倒拖大刀击水的动感,铿锵的金石撞击之声触目而至。《影》别具一格的艺术表现,既是视觉奇观的文化展示,又显然带着不同凡响的权争表现,而人的欲望与搏击则具有惊心动魄的气息。

    张艺谋电影从来都具有一种话题性。这既是它自身能够创造出各种新鲜却出人意料地所导致的话题,更有不同族类不同群落的大众带着自己不变的观点去看待张艺谋,期望他不变的传统,或又期望他变的新鲜,在变和不变中有种固定的焦灼的角度去挑剔电影。在这一点上我们其实要佩服张艺谋,他深深地知道电影是要不断地创新,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的推陈出新,乐此不疲。但人们时常却固守着某种境界,某种期望和自以为是的观念中去挑剔符不符合自己的想法,或者不符合自己想法后意外所导致的可以言说的不足。人们常常忘记了电影就是有一种奇特的现实梦幻,又同时是一种技术的玄幻。电影它自身也可能和生活有某种呼应,也可能和生活有很大的扭曲,电影不全是生活的映射,电影却是艺术家个性的折射。然而许多人在这一点上,都强制把电影看得懂看得不懂作为终极判断目标。其实懂与不懂是必要的,也是高明的艺术家讲述故事里的重要把控力体现。但是,懂和不懂作为判断电影的决断生死的东西,在许多评论家的眼里也成了唯一的法则,就令人觉得有些可笑。不去考量和揣度创作者对于影像艺术创作给我们超于生活的新鲜感受,哪怕这种感受有些令人吃惊或者跨度太大而并不是最理想的,但未必就一定要以我们所能理解的东西作为它的标准。否则,无论生活怎样变化,更不用说艺术如何变化就都失去了它的价值意义。

    同样,简单地把是不是和生活合拍作为标准的一种偏激性,还有一些人最可以放言无忌的,就是以影片中光明和黑暗所表现的一种揣度性的认知来判断,似乎这是最为简便且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理。但偏偏对于创造性十足的电影而言是时常荒谬的。电影本身并不提供给它的叙事上的光明和黑暗标尺,而是按照表现逻辑周延下去。但是,如果他给与人们有更多的创造性的一种刺激,难道不是一种创造吗。电影本身是让人们超越凡俗,而在一种影像的世界中可以自由徜徉。当然,上述所说的就是即使单一地站在和现实勾连的角度判断电影的是非的偏激,又是以自己的喜好简单地来论定电影,将其中所谓的叙事上走向光明,还是表现的灰暗作为判断的尺度的叠合,都显然不是看电影的最佳方式。看电影犹如在看一个独特的艺术家在表达他对世界的看法。他的看法未必要放之四海而皆准,却要独特富有个性,并且超于我们的生活的感知,足以给我们很大的情感刺激。如果一部影片不是诲淫诲盗,不是激励人们消极人生,确实表现一个相对叙事客观的故事,那么无所谓对他简单的光明和黑暗的指责,而且这些貌似正确的指责常常导致平庸的中国电影风行无阻,然后既不能让中国电影走向世界,也不能让中国的年轻观众感知到电影具有超越凡俗生活的魅力,仅仅是满足了一小部分高高在上评论者的喜好而已。那对于电影艺术来说,只有阻碍而没有动力。如果说我们一定要尊重人们在看电影和自己的生活的联系吻合部分,和这种尊重的标准;那我们同样要尊重艺术家按照自己的个性和理解,在一种超于生活的影像中去构筑一个叙事逻辑上的影像。彼此的尊重两相得宜,前提是不能简单地否定某一个方面。我们之所以希望电影不是要把生活照搬到影像之中去,而是希望通过影像看到我们精神上所需要的触动,超越我们生活的以及激发我们精神所需要的一种动力。

    每一次张艺谋的创作都要引发极大关注,也必然惹出相反的争议,这一次,《影》的出现,更大规模的两极议论:对于色彩的,对于文化的,对于叙事的,对于结局的等等。我们应当如何看待张艺谋这一次新的探索?我们从观影后记住了电影传达了什么开始分析。

    看张艺谋的电影《影》时你最能想起的东西是什么?是消去了五彩缤纷的张艺谋色彩追求,却凸显了黑白中的黑和白的视觉,依然是有创意难以遮掩张艺谋艺术不舍追求的另一种强化的色彩因素?也许是琴瑟和鸣的一种意蕴的强化,那依然是感知到张艺谋意蕴追求的某种暗示?也许你定焦于对手那刀法凌厉的道法,而为了对付那出神入化的大刀而制造出来像伞一样的尖锐武器的奇特设想?也许你感兴趣的是都督子虞本体的丑陋而和境州-邓超替代的影子的奇妙设计?也许还是沛王居然卻要听命于规劝他的妹妹的一种独特情感的牵扯。更可能大家津津乐道的是女人柔性婀娜身姿的舞步,却变成了杀敌制胜的法宝的奇妙!但其实这些后面,是使许多人琢磨不定的和琢磨不透的意蕴,其实正是本身本体和替身影子之间的深邃关系。

    “影”何以微妙是这个影片中最核心的所在。都督真身和影子之间的关系竟然构成了一种摆布操作时本体的可怕,而和从小被压迫摆弄的小棋子傀儡之间微妙的变化关系。这一层含义后面,确实更深层次的欲望和遮掩之间的此消彼长才是奥妙。真都督的困境和欲望远不是真身和影子之间的关系,他其实是要更深地去攫取权力,可以想见他曾经压迫了君王、自命不凡,但是却觉得没有得到更好的重用。邓超饰演的境州-影子,是屈辱是忍让是出头露面的虚假,但他磨练出超越影子的走向自由真身,乃至于走向权力顶峰的一种潜藏的欲望。其实真正的影子是有更深层的含义,在沛王身上,表面上荒淫无耻却有一个本真的妹妹,在那牵制他的愿望,但其实他无所不知无所不晓,洞若观火掌控全局摆布大棋局。他既要对如鲁爱卿的卖国行为引蛇出洞忍让着,以及把自己的妹妹作为他国的小妾的愤怒。他也真正地知道都督真假面之间的关系,却等待时机揭破他。他才是真正的后面的影子,操办着更大的棋局,然而他的本真隐藏着,他的影子是虚的,而他既能伪装引诱在忠诚和奸佞之间莫辩黑白,却是摆布着大局的影子,自己在暗处关键时刻出击。但谁都没有想到还有更大的暗影在后面。他被子虞都督乔装打扮置于死地。其实更大的影子竟然是境州,他这影子是核心所在。他表面上的隐忍,似乎是他本身的忍受,却假戏真做产生了对都督夫人的爱,也逐渐膨胀的一种情爱的妒忌,他的真身是要摆脱控制不做傀儡而独立,也包括对于母亲的孝心的真情混合。但人作为影子既可以锤炼才能也可以滋长欲望,最终他居然跃然而上,重返朝廷操持了最后的棋局,杀死了不甘的真身都督,摆弄出子虞杀死了君王的假象。而最终预示着将开始新的一个影子和本尊之间内心角逐的开始。不知道真夫人小艾以后将如何面对假替代真都督乃至于君王的局面。但追逐的影子和本身发展无法预料,透过孔眼后面是历史的又一轮轮回。总之,电影第一次将影子和本身的复杂关系让影片表现得淋漓尽致。

    和真身与影子之间微妙的关系相呼应的,是窥视这一表现的特殊含义。都督子虞透过墙上的磚缝窥视着妻子和假都督偷情,假戏真做,其实是在他的安排之中全盘布局的延续。既然境州是几乎等同于自己的外貌和做派,又替代自己上朝,他的健硕躯体正是子虞需要的自身久远的记忆,也必然成为妻子小艾期望的对象,迷惑中的混淆或者身不由己的亲近也在所难免。子虞设计了一个大棋局,也就监督着局面的发展,他自然妒忌这一幕的发生,却无法阻挡持续性的进展,犹如后来的故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其实这“窥视”激发的不只是妒忌而且是激发起加速计划的决心。妻子投入他人怀抱其实是投入“自己”真身的暗示,衰败躯体的难以避免,除了他后来加倍向妻子身体讨要之外,也还是他要做出更大利益获取的牺牲。无论是亏欠还是吃亏,都基于自身真身的凋残,他只能在斗室中布局,牺牲他人的真情。其实窥视的是自己的隐私。他的丑陋不仅仅是肢体,其实是扭曲的心灵。他处心积虑的摆布了自己的影子,在权谋的路上早就有了心机。而一旦启用影子就要求为自己的阴私目的而不遗余力。

    窥视是各种圈套阴谋云集之时必然的举止,后来,我们看到境州和小艾分别发现了窥视的秘密,透过窥视孔洞,境州发现子虞在和妻子做爱,那情形完全是真假都督共同的情形,发现了这个秘密,境州也就明白了自己是一个棋子,是被一个下了套的棋子,他对于自身的情爱和对于自身处境的认识自然不同以往。从思忖的眼神中他似乎明白许多真相,也知道自己的位置。窥视的还有小艾,作为都督夫人,她也看到窥视的所在,自然明白了自己是在丈夫的监视之中,发现了墙缝中的秘密也就知晓她的丈夫窥视到她和年轻的假都督之间的关系,恐惧和怀疑之外,她的心里也发生了变化。围绕窥视透射的是棋局的关系,每一个人都是他人眼中的对象,一个孔眼所看到的彼此之间窥视的内容都是一种骗局或者说相互利用。窥视是对阴谋人际关系的暗示,没有什么不在暗中发生,也没有什么不被发现,暗藏的秘密其实都是他人设计的投影。无所谓真实,更大阴谋其实是彼此内心的窥视,不同的国家试探和彼此窥视着不同的权力。君王其实在暗中悄无声息的窥视真假都督演戏,窥视着世态发展,窥视爱情的真假把戏。他拥有更大的权力窥视周遭等待时机、因势利导、引蛇出洞,造就着一个更大的阴谋的破灭。

    要回到张艺谋的《影》最核心的部分,即关于套中套的棋局——彼此互为棋子的一个微妙的寓言故事。似乎从本身的角度来看。都督子虞是明显设定棋局的基础。他为了报战神刀王杨苍刀伤之仇,隐瞒自己受伤的身躯,将自小收养的替代隐身人境州代替自己上朝,也训练他准备代替自己去搏杀。表面上看,他布设棋局是要挣出面子,因为子虞已经力不从心,却想掌控天下。于是,境州以及都督的妻子小艾就是任其摆布的棋子。但实际上沛王才是布局的人,他了如指掌地摆布着一切,知道面前是假的都督,所以要琴瑟和鸣来检验他们“夫妻”。他装作无能引而待发,借力包括需要用对方的将军来打垮掌握大权的真假都督。他知晓鲁爱卿里通外国,却任由其发展而借刀杀人。所以他是布局的人,其他人都是他的棋子。如果是仅仅这样布局和摆布棋子已经是变化莫测。但所有的朴素迷离的交织处,却滋生出了新的因素。从小被豢养的境州其实是暗中培育出了掌握棋局的能力,他在被使唤的过程中便假戏真做的占有都督的妻子,他在借势争斗中又培育出了自己挣脱的力量。他发现隐藏来的周围的各种势力,包括都督和沛王使得他唯一的老母亲遭受苦难。而他反戈一击,最终在棋局的所谓的摆布者沛王和都督之间,他跃然而出最终让他们自食其果。自己成了掌控大局的最后决胜者。他似乎在告诉人们:影子,也可能成为替代真身的决定性的因素。因为影子变化莫测,难以琢磨,被人小看却在暗处角力。这一个暗示的人际关系、国家权力的一种腾挪雀跃的布局法则,让人们联想到更多的东西而感叹不已。

    由布局我们不能不来分析各种各样的局中迷和局中自以为清醒的人物的性格体现。

    首先是沛王,从一开始就是以荒淫无耻而不理朝政作为掩饰的假象。在边境吃紧的当口,他只有沉迷声色追逐淫乐似乎无能为力于朝政。他一味退缩宁愿丢失国土,听任鲁爱卿的摆布。他乏力统治听凭局势恶转并且大多让他人暗中施法却似乎浑然不知。然而他才是典型的狡诈性格者。他探知所有的一切,等待事情的发展,要水到渠成趋利除弊,将棋局搬回到有利于自己的地步。他在操持事务的过程中其实最有章法并且几乎大功告成。他唯一的不幸就是被意外的自我独行妹妹青萍打破棋局,失去了他心爱的妹妹。而他唯一的失误是没有想到最终子虞居然从奉献自己首级人而成为屠戮者。一个君王在掌控对外大局和对内掌控力上居然如此的狡诈也是迫于无奈。于是故作虚弱而等待对方出破绽,让掌控军权的都督自己暴露出他的弱点,从他让假都督境州真都督妻子小艾联弹琴瑟和鸣,到验证境州身上的伤,都可以看出如何富有心机洞察天下等待时机。

    孙俪饰演的都督妻子小艾,是精明而懂得人情世故的女性,忠诚于自己的丈夫却眼看着他衰弱无能,明明知道力不从心却要助力丈夫,和境州去夺取胜利。但是她被赋予了一种神奇的精神力量,以女性的阴柔婀娜之势造就出伞刀妙器去破解男性掌控天下大局的刚毅之后的弱点。整个打斗的核心其实在战胜法术上是因小艾的腾挪闪法而创造出的兵器和规避之策。太极用巧妙的方式以柔克刚,抵挡住了天下无敌的战神杨苍,而她就是一种太极。在小艾身上女性的阴柔美和智慧集于一体,但她也仍是棋子,她无法抵挡血气方刚的境州,因为无论长相气势都与都督如出一人,不是背弃却是对于年轻的假都督的不由自主的爱恋。但是小艾毕竟还是一个玩物棋子,都督知晓她的身体背叛只能加倍摧残而她也无法阻止悲剧的发生。

    都督子虞是一个极特殊锻造的人物。他军权强大,却遇到战神刀王的搏击几乎丧命。既不肯暴露自己的伤势,又想报仇雪恨,于是就将历史文化中的影子推到前面作为保持自己威望的法宝。他设计的极其严密,既让君王不明就里看不出替身,又让替身影子忍受他一样的刀伤。他的布排至少从阴和阳的两个方面都富有心机。表面上是要代替自己去和宿敌杨苍报一刀之仇,事实上是要培植在前方作乱的假都督,为自己能够掌控政权而服务。他是布局高手,能够掌控大局甚至容忍妻子外遇。他阴鸷凶狠不动声色而有大目标,在他最后的关头身受重伤,居然还能化妆成为护卫去奉献自己的脑袋,而给与他的对手君王致命的一击。他唯一没有想到的是真身影子替身,竟然从他身上汲取了更多的隐忍,而干净利落地置他于死地。

    邓超饰演的境州是最富有意味的人物形象。从小被豢养成为秘而不宣的影子,服服帖帖唯唯诺诺却没有自己的真身。既学会了军事操作武功超群,又学会了如何在朝廷上代替都督操持事务有条不紊,还能以自己的魅力吸引真都督的妻子。他以自己引而不发的优势,从表面上最薄弱的棋子,依赖顽强的毅力上位为主宰整个棋局的最核心人物。因为追求自由是自己的目标,并且能够举一反三,从被动屈从到反客为主逐渐上位。从占有子虞的美丽妻子开始,到揣测君王的心机,再到勇武的去和战神决斗,他占尽了尔虞我诈世道的优势:不恋权谋,到武力超霸而魅力无穷多样的优势。也许自由意志引领着潜伏忍辱负重,后顾之忧的老母亲被人杀死的时候,他终于将影子还回自己真人,他的真身爆发出无与伦比的威力。事实上他几乎成了借力让各方势力搏杀而铤而走险,自己斜刺里成为最后的得胜者。在他走出大殿向众人宣布刺客杀死了君王,而他杀死了刺客的时候,这就意味着他成为全方位的可以掌握权力的权谋者。

    电影整体呈现的艺术风格的意味也需要辨析。影片水墨黑白色彩和人性阴暗是相互映衬的。但是按照非黑即白的理论家的观点,只要表现的是黑暗,就不是光明,不给予人物光明就是阴暗的心理。用简单的二元论来看待艺术,是非常可怕的事情!如果简单的把电影的表现影射现实投注生活,强力认定为就是缺乏光明性或者居心叵测,实在是誤解了电影艺术的主要功能,而且也会严重阻碍着艺术创作本身的多样性的发展。艺术呈现是叙事、环境氛围营造和精神感知等多面需要的取舍,采用何种剧情和运用怎样的表现方式,的确有创作者自身精神期望的成分,但适合电影表现才是根本。一味地拿暗影和光明等词汇来判断首先就失去了对于影像的尊重。艺术的独特性就在于将银幕表现全方位的带给观众身临其境的精神投入感,需要恰当的保险氛围。就影片《影》而言,一个受压抑的时代和一群被权力围绕的争夺者的故事,需要一个统括的氛围,而战争决斗、朝廷角逐、本真和影子之间的缠绕,创作者找到了犹如太极周旋般的氛围,水墨的淋漓不尽的气息来加以表现,独特而具有张力。雨夜角逐的精彩,充分显示出造型的魅力,东吴伞的机巧,被竹子弹力发射划过地面的旋转的花蕾,将惊险变成了视觉的盛宴。一百偷袭者和几百名守军的搏杀惊险异常,却也花样百出。形式上的夺目,在刚烈的大刀和婀娜的东吴伞之间的交织,充满了舞蹈感,呈现出传统文化的表现韵味。

    影片似乎表现的是影子境州受到恩宠而成为掩饰的棋子,却期望摆脱豢养成为自由自身而不可得的过程,他的世界只有唯唯诺诺屈辱成“影”。陷入前后阴谋的夹击,失去老母亲的哀痛,不能得到所爱的前途,甚至在主人成功后难言存在的可能面前,他反戈一击而占据上风。这里的压抑和暗色只能如此。阴谋的周围让他的理想破灭无处可以走向光明。即便以后他掌控政权,同样的阴谋还会发生不息。影片沉入于都督的暗室谋划,帝王的暗中操持,暗影中的压抑无处不在,不过,在影片设置的沛王小妹妹青萍,确实带着一种纯洁的色彩,她的独立自强和开朗活泼,让影片曾经充满了一丝亮色,青萍的故事点到为止颇为可惜,她的悲剧是要证明自己不能为妾的卑微,也是一抹亮色。回到前面所谈及的如何满足看不惯黑暗,只看光明的人的简单表现。只是不能反过来以这种招来苛求电影创作。张艺谋探索的水墨黑白的颜色,犹如彼此渗透的融入,好坏和明暗都难以廓清。对艺术评判而言,用简单的方式来苛求比较复杂深入的创作,把一种个人的喜好放大成为对所有艺术都应该如此的一体化的表现,其实是中国电影评论还处在一种不成熟的简单化表现。我们需要区别对待不同作品,容纳多种表现,鼓励多向探索创新,号召创作者允许依从自身的逻辑而不是虚假的投合来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