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材中杜甫诗歌情感的教学研究

    姜培

    【摘 要】作为中国古典诗歌史上最具现实意义的诗歌,杜甫的诗歌在初中语文教材中频频出现,随着语文教材的改革,古诗文教学的研究性学习在中学也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但应试教育背景下学生对于杜甫诗歌情感的理解还停留在表层,对于诗歌情感的把握存在许多的不足,文章以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春望》和《望岳》为例进行研究,旨在通过对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杜甫诗歌的研究,进一步解读杜甫诗歌的深层情感。

    【关键词】语文教学;诵读;意象;用典;社会背景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志码:A? ? ? ? ? ? ?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33-0132-02

    中国诗歌源远流长,从先秦两汉的开拓到唐宋的辉煌灿烂,中国古典诗歌在唐朝进入了全盛时代,在那个风格多变,佳作如林的时代,涌现出一大批诗人,杜甫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位诗人。不论是诗歌的语言、节奏、韵律,还是意境、情感,杜甫的诗歌都以其超强的写实能力及艺术感染力,引发古今中外读者产生共鸣,读者在品味杜诗时既有精神的享受,又有情感的触动。

    自2017年语文教材改革后,部编版语文教材中更加注重对古典诗歌诵读的学习,古诗的学习可谓是贯穿整个中学语文教学。就七年级为例,对比七年级语文上册的新旧两版教材发现,新版语文教材正文部分的诗歌由原先4首变为8首,正文明显增加一倍。可见,教材改革后初中的语文诗歌教学不再仅仅停留在默写层面,更重视诗歌情感的理解及赏析。就初中语文而言,从七年级上册的12首古诗到七年级下册的13首古诗,再到八年级上册的14首古诗,中国古典诗歌在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占比愈渐加重,虽然在八年级下册开始教材逐渐倾向宋词元曲,但古诗的地位无论在哪一本教材中都显得更为重要。

    作为中国古代诗歌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之一,杜甫凭借其超强的写实能力和艺术感染力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冠以“诗史”之称的杜诗也屡次选入中小学语文教材。经统计,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共选入5首杜甫的诗歌,分别为《江南逢李龟年》《望岳》《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月夜忆舍弟》。教材选编的诗歌时间跨度之大,通过教材的学习我们既能见识那位正值青春,意气风发充满雄心壮志的子美,也能让我们感受遭遇不幸但仍持有“风雨不动安如山”豪情的少陵野老。编者这样安排是希望学生在学习杜甫诗歌得到精神享受的同时,能够体会唐朝社会现实对杜甫诗歌情感变化的影响,并且能举一反三,理解作者创作的初衷,感受诗歌情感。那么究竟该如何让学生掌握鉴赏杜诗情感的方法呢?下面我将从诵读、意象、手法、时代背景四个角度具体阐述。

    一、口诵心惟,兴发感动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四学段的阅读教要求学中明确提出初中生应当通过诵读古代诗词等来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1]而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的重点就是考察学生的记诵积累,考察他们是否能够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所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重视“诵读”显然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教师在课堂上通过泛读、选读、齐读等方式调动学生的情趣,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感受诗歌韵律,为深入理解诗歌情感奠定基础。

    朱光潜先生说:“在音乐方面,联想的势力更大。”这是在说有节奏有韵调地诵读可以将沉默的文字化为律动的音符,诗歌隐藏的情感也经由朗诵变得鲜活生动。同时也是在唤起人的联想和想象,也便能感染、唤醒学生,将古诗词所承载的生命内涵、精神体验与学生的生活、生命产生联结,学生产生共鸣后或有感于古诗词中精美赏心之意象,或有感于其深挚动人的情感,或由之引起深远哲思。例如通过接触《望岳》这首诗歌,学生经过反复诵读不难发现诗歌的韵脚是“ao”,有了韵脚不仅读起来顺口,还有利于古诗的记忆。结合末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我们更能感受到这首诗歌是想要表现一种积极昂扬、勇于攀登的雄心。那么同样在读到“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时,跌宕起伏的音调也就让同学们感受到一种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愁苦心境。

    叶嘉莹先生指出:“古人教诗首先注重的就是培养学生善于‘兴发感动的能力。”[2]在叶先生看来,一个真正欣赏诗歌的人,如果仅仅只能理解诗所能说明的有限意义而不去深究其内涵,便不能有什么感发和生发。那么什么才是“兴发感动”的能力?在叶嘉莹先生看来“就是一种产生联想的能力”。而这种能力的产生,自然离不开熟读吟诵的体验。在吟诵的过程中生发感触,感悟诗歌魅力。

    二、窥意运斤,驭文之首

    《文心雕龙》中指出“窥意象而运斤,馭文之首术”,诗歌的意象乃诗歌之灵魂,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对解读诗歌情感有很大的帮助。《春望》中描绘了国都、山河、城、草木四种形象。这四种形象的特点是国虽破但山河依旧,城春但草木深。读者在感受诗歌意象时,脑海中自然浮现出一幅乱草遍地,林木苍苍,满目疮痍的国都破败景象。面对纷飞的战火,破碎的河山,诗人不禁忧心如焚,感慨万端,诗中以明媚的春色、花等景物来反衬,更为深刻地表达内心强烈的悲痛。与《春望》中忧愁哀婉情绪不同的是,在杜甫早期诗歌《望岳》中提及的意象在情感上更为明朗。通过“齐鲁青未了”塑造出泰山雄伟宏阔的气势,写出它的巍峨高大;“阴阳割昏晓”写出了泰山的恢宏气势,突出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以及参天矗立的雄姿。“造化钟神秀”突出泰山耸立在齐鲁大地的独特地位,赋予大自然人的情感,把大自然写得有情有义。还有曾云、归鸟,塑造了一个神秀、宏伟、青翠的泰山形象,尤其是最后一句“一览众山小”更是显示了泰山的神圣地位。杜诗中的意象包罗万象,不同的意象及蕴含的深层含义都对诗歌情感的把握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三、据事类义,援古证今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提出“据事以类义,援古以证今”这一看法,[3]这是在强调用典手法的妙处,“诗圣”杜甫积极传达刘勰的这一思想,在诗歌中也多次运用到了典故。末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就是化用的《孟子·尽心上》中的“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这一典故。孔子登上东面的山峰,发现鲁国十分渺小,登上泰山后发现天下又非常渺小。可这其实是在说在攀登的过程中,胸怀也随之得到了提升,意境得到了提升。就像王之涣所言:“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杜甫这里的用典既是为了称赞泰山的伟大,更是为了表明自己勇攀高峰的心境。我们在品读这首诗时,在领略泰山高远幽深、神奇秀丽的同时,也仿佛看到了诗人那卓然独立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