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高质量课堂提问的设计策略例探

    王光花

    内容摘要:在语文教学中,课堂提问非常重要。而如今的中学语文课堂上,教师提问的很多问题质量却令人忧心。要提升课堂提问的质量,语文教师可以从解决难与易的问题、注重舊与新的衔接、研究内与外的迁移和理清大与小的关系等四方面进行设计考虑。

    关键词:高质量 课堂提问 设计策略

    我国传统教育文献《学记》把“善问”视为“进学之道”。无独有偶,古希腊教育家苏格拉底把提问法叫做“产婆术”,可见,中外教育大家都认为提问在教育活动中弥足重要。“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教学实践也表明,语文教学中课堂提问是知识传授的重要方法,也是思维训练的可靠手段,更是促进师生互动的上佳范本。《语文课程标准》中载:“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过程中进行。”这是对课堂提问地位的充分认可。

    然而,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当下语文教学,尤其是高中语文教学课堂提问的现状着实堪忧:有的课堂绝无提问,教师“满堂灌”从一而终;有的课堂提问琐碎,为“问”而“问”,教师自问自答,“独角戏”演得不亦乐乎;有的课堂问题的设计没有梯度,学生要么不屑回答,要么不知所云,教师热情似火,学生相敬如“冰”。语文教学课堂提问既然那么重要,现实又何以至此?笔者以为,语文教学课堂提问的设计质量不高是症结所在。

    高质量的课堂提问能释放文本魅力,能吸引学生去想像,能训练学生的思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正如特级教师钱梦龙先生所说:“问题提得好,好像一颗石子投向平静的水面,能激起学生的思维的浪花。”这样高质量的课堂提问实为教育艺术[1]。所以,改善语文教学现状,解决课堂提问质量的问题首当其冲。那么,该怎样提升课堂提问的质量呢?下面,结合专家和自己的教学实践,笔者就语文教学中高质量课堂提问的设计策略谈一下自己粗浅的探索:

    一.解决难与易的问题

    高质量的课堂提问必须符合学生的认知结构和接受能力,这就要求问题的设计要不难亦不易。不难,使学生不畏惧,让学生“跳一跳可以摘到树上的果子”,不易,让学生有思考的空间,给学生成就感。同时,高质量的课堂提问还必须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正如《学记》所讲:“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在这方面,中国语文教学委员会副主任陈仲粱教授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几年前,我有幸聆听了陈教授面对初一学生讲授的林清玄的《百合花开》一课。上课伊始,陈教授请同学们找出百合花生长的环境,要求用文中的名词回答,提问浅显,指向明确,很容易让学生对文本产生兴趣。课中,陈教授又提出一个问题:在百合花努力开花的同时,其他花是什么表现?这些言行有何寓意?这两个问题又引导学生向更深层次思考。课堂接近尾声,陈仲粱教授又问:“面对鄙夷,百合花的态度如何?我们应该关注哪些动词?”陈教授用三个“我要开花”、三个“不管”和一个“终于”引领学生体会“人活着要有价值感”,主旨呈现也就瓜熟蒂落、水到渠成了。陈教授的这些提问设计,难易尺度的控制恰到好处,先易后难,以易解难,由浅入深,深入浅出,既激发了学生兴趣,又启发了学生思考,自然巧妙,让听课的师生如沐春风,给人以美的享受。

    二.注重旧与新的衔接

    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学习本身就是在旧知能的基础上对新知能进行同化和顺应的过程。理所当然,新知的传授以旧知的回忆为前提,新知的理解和掌握有赖于旧知的基础,这就像河中靠近洲渚的沙土更容易形成新的洲渚,中流的沙土大多流向大海一样[2]。所以,设计课堂提问时要注重旧知与新知的衔接,这样不仅能唤起学生的熟悉感,巩固旧知,更能消除学生理解新知的障碍,激发兴趣,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讲授上海新课改教材高三(上)的《〈伶官传〉序》一文时,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该文主要的论证方法----对比论证,笔者就先从高二(下)学过的《师说》入手,先问学生:“《师说》一文在分析“师道不传”的社会风气的表现时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当学生回答出对比论证后,笔者又追问道:“《师说》一文中具体从哪几个方面进行对比论证的?”“这样的论证方式有怎样的表达效果?”“《〈伶官传〉序》这一课的对比论证主要是进行了哪两个方面的对比?”在复习旧知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学习《〈伶官传〉序》的论证方法,学生理解起来就容易多了。临近结束,笔者又问:“能否回忆一下高中阶段还有哪些课文使用了对比论证?”学生们又回忆起《种树郭橐驼传》、《过秦论》、《秋水》、《劝学》等课文。这样新知与旧知相结合,既有利于学生们复习旧知,又有助于学生们理解新知,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

    三.研究内与外的迁移

    学习的迁移就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说过:“若两种情境含有共同的要素,不管学习者是否觉察到这个共同点,总会有迁移现象发生。”在语文教学中,如果老师主动通过课堂提问帮助学生觉察到这个共同点,促使课堂内外迁移现象更快、更明显、更高效地发生,课内延伸课外,课外巩固课内,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之目的,定然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的意识[3]。在讲授上海教材高二(上)的《爱因斯坦与艺术》一文行将结束时,笔者问道:“爱因斯坦能将科学和艺术融于一身,我们知道的还有哪些类似的著名人物?”学生随后谈到文艺复兴“三杰”之一的达芬奇、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俄国伟大音乐家兼化学家亚历山大·鲍罗丁、“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等,一时间课堂气氛热烈非凡。文章最后,作者探讨“我国为什么不能造就一个爱因斯坦”的原因,笔者也借机发问:“你认为作者分析的这些情况,在当下的中国社会中有改观吗?”有学生认为,我们当下的社会中依然存在重科学,轻艺术的现象,比如中学教育倾向数理化等所谓的主科,而忽略音体美等所谓的副科,甚至时时出现前者占用后者课时的现象。也有学生指出,我们的教育主管部门已经认识到了这个问题,并采取了一定的改革措施,比如将体育、音乐、美术纳入中考,高考改革文理不分科等。这样的课堂提问,学生的答案是什么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通过这样的课堂提问,老师不仅能够引导学生关注课本,更能促使其关注社会,开拓视野,鼓励其深入思考,培养其社会责任感。

    四.理清大与小的关系

    课堂提问的问题也有“大”和“小”的区别,大的問题着眼于整体理解,小的问题立足于局部研究。前者有利于学生提纲挈领,把握宏观,理清思路。后者有利于降低理解难度,欣赏细节,品味语言。“大”者“小”者,各有所长。曾国藩对联有云:“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我们语文教师在设计课堂提问时如能将二者配合使用,容易产生珠联璧合,相得益彰的效果[4]。以笔者的教学为例,在分析上海教材高三(上)的《雷雨》一文中周朴园的形象时,如果直接问学生“周朴园是怎样的一个人”,显然过于笼统,学生定然一脸茫然,无从回答。笔者在设计课堂提问时将其分解成几个小问题,先问学生在《雷雨》节选部分,周朴园与谁有冲突?学生很快找出,前半部分是与侍萍,后半部分是与鲁大海。就前者,笔者又将其细分为:“周朴园是如何对待三十年前的回忆中的侍萍的?”、“此中可见周朴园是怎样的一个人?”、“周朴园是如何对待三十年后的眼前的侍萍的?”、“此中可见周朴园又是怎样的一个人?”、“为何会有这样的变化?”就后者,笔者又分别提问:“周朴园是如何对待鲁大海的?”、“他在知道了鲁大海是自己儿子后为何仍然不改变态度?”、“由此可见周朴园又是怎样的一个人?”这样,“周朴园是怎样的一个人”这样一个大问题就被分解成了“如何对待侍萍”和“如何对待鲁大海”这样两个小问题,而前者又被分解为“如何对待回忆中的侍萍”和“如何对待眼前的侍萍”两个更小的问题,并引导学生思考周朴园态度变化的原因,以帮助学生加深对这个人物形象的理解,这样周朴园这个复杂的人物形象就渐渐变得清晰起来,学生也就悠然心会了。

    此外,在思考高质量课堂提问的设计策略时,我们语文老师还可以从课堂提问的多与少、正与反、曲与直、知识性与趣味性等方面入手,设计策略不一而足。具体到每篇课文,使用什么策略,设计什么问题,决不能墨守成规,一成不变。我们语文老师应该从实际教学出发,因课制宜,因生制宜,随机制变,并不断反思和总结,以能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和能取得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为设计宗旨。

    古希腊哲学家阿基米德有句名言:“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地球。”在中学语文教学中,高质量的课堂提问也许也是“一个支点”,因为它能让老师借以“撬动”中学语文课堂,乃至于学生终身学习的意识和热情。当然,正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言:“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要想成为一名问得巧的智者也绝非易事。这需要我们语文老师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与心理特点,仔细研究教材的重难点,精心设计符合不同类型课程的课堂提问,并且要持之以恒,积年乃成。苏轼说“犯其至难,图其至远。”虽然设计高质量的课堂提问不易,但这是一名优秀教师的必备技能,因为高质量的课堂提问给同学们的不是“一碗水”或“一桶水”,而是一个“源头”,她能帮学生找到“一条河流”。

    参考文献

    [1]王赟.浅谈教师的课堂提问艺术——以高中语文课堂为例[J].文教资料,2015(07):169-170.

    [2]郎筠.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简析[J].科技信息,2011(15):160+159.

    [3]胡忠光.教育心理学[D].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

    [4]苏莉.浅谈高中语文课堂提问的技巧[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8(03):96.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梅山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