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语言学的发展历史与研究概况

    刘伟香 杨鹏

    摘要:对比语言学作为一门新型学科,它的发展历史颇为曲折,其定义、理论基础、研究范畴都在不断变化发展中。从一种语言的研究手段转化为语言学的一个分支,最后发展为一门学科。对比语言学的研究范畴从微观层面逐步扩展到中观和宏观层面,甚至上升到了语言哲学的高度。

    关键词:对比语言学;理论基础;研究范畴

    中图分类号:H0文献标识码:A ? ? ? ? 文章编号:1003-2177(2020)11-0007-02

    比较是人们研究整个世界的一个重要而有效的研究手段,而语言学研究也离不开比较这一研究手段。我们可以在同一种语言内部进行历时的比较,也可以在不同语言之间展开共时的对比。

    1 对比语言学的定义

    众多学者对对比语言学做了各自的界定。许余龙(1992)认为对比语言学属于语言学下面的一个分支,属于共时的对比研究,在两门或两门以上的语言之间展开,描绘其异同,尤其是不同之处,其他相关领域可以运用其研究成果[1]。Asher(1994)介绍对比语言学也叫对比分析(contrastive analysis),指的是对两种或多种语言进行系统地比较和对比的学科[2]。

    潘文国(2006)提出对比语言学属于语言学学科之下,哲学语言学理论是其学科理论基础,对比语言学研究包括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两个层面,对两门或两门以上语言或方言展开对比研究,描述其异同尤其是相异点,同时解释了人类语言及其精神活动关系,从而推动普通语言学的建设和发展,促进不同文化、文明的交流与理解,实现全人类的和谐相处[3]。

    从定义也能看出对比语言学这个学科范围发生的变化,从语言学的分支或者说应用语言学的分支发展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这一学科之下又可分为理论对比语言学和应用对比语言学。“两种语言的比较研究”从作为一种研究方法来看待,变为当作一种学科来研究。

    2 对比语言学的理论基础

    对比语言学从一开始诞生就是借用了语言学的理论,所以最初对比语言学不是一门独立学科,属于语言学下面的一个分支。而语言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出现是在20世纪初,先后出现的主要流派有结构主义语言学、转换生成语法、系统功能语言学。随着语言学从微观走向宏观,对比语言学从最初单纯的微观研究逐步扩展到了中观和宏观研究,甚至上升到语言哲学的研究高度,同时也借用了其他学科如语用学、语义学、心理语言学、认知语言学和社会语言学的理论。

    结构主义语言学提出语言其实就是一种由符号组成的系统,这一系统拥有由语音与语法构成的双层结构,两者各自遵循一套规则,互不干扰。在各成分之间形成一个内部的结构体系,同时决定了各成分在系统内部的意义。人的语言能力是受到外部语言刺激和适当强化反馈的影响最终形成的一整套行为习惯。转换生成语法提出语言是一种句法系统,有限的规则构成这一句法系统,这一句法系统拥有无限的生成能力。该系统独立于语义系统单独运行。人的语言能力与人的其他认知能力不同,一个人先天的语言习得机制决定这个人的语言能力,每个人都拥有这种语言习得机制,能无限生成句子。系统功能语言学提出语言是用于社会交际的,是一门工具,在语言使用的情境下语言的意义由此产生。在真实言语交际的实践中人的语言能力也随之形成。

    语用学主要研究的是语言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语境含义或者是语言在某种特定语境下产生的交际含义,以及在不同的言語交际过程中准确解读话语和恰当表达语言的基本原则和准则。语义学主要研究的是自然语言的含义,探寻语言表达的规律性,解释不同语言在语义表达过程中的个性和共性。词、短语(词组)、句子、篇章等都属于自然语言不同级别的语言单位。

    心理语言学主要是研究人类在言语活动中产生的心理过程,这一过程包括人是怎样掌握并运用整个语言系统,在实际言语交往过程中怎样使用这一语言系统,如果要掌握并运用这一系统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知识和能力。社会语言学研究的是社会的各个层面(包括社会规范、文化准则或对话情境)对语言使用的影响和语言对社会的影响。语言的社会性在标准语、行话、方言、发音、用词、地位用语方面都有体现。语言的形成演变与社会的发展进步息息相关,相辅相成。认知语言学提出语言是认知活动过程中使用的一种工具,人类认识整个现实世界的过程和最终结果,无不是由语言来表现。人的通用认知能力包括人的语言能力,人类习得语言时遵循的认知规律与其他认知活动相同。潘文国(1995)认为对比研究其理论基础问题应该从哲学角度进行考量,对比研究的哲学理论基础可以借用洪堡特的“语言世界观”。

    3 对比语言学的国内外发展历史

    潘文国(2006)认为语言对比研究的溯源不能仅仅从对比实践角度出发,还要从有没有对比的理论出发。根据这一标准,西方对比研究的“源”可追溯到洪堡特(Humboldt),也同样把中国的“源”溯到马建忠[3]。

    1820年德国语言哲学家威廉·冯·洪堡特(Hum-boldt)致力于探讨语言的功能、本质、语言的文化内涵、语言与思想之间的关系等问题,具有广泛的理论意义[4]。“对比语言学”这个学科名称由美国人类语言学家B.L.Whorf (1941) 首次提出,沃尔夫(Whorf)还把对比语言学与比较语言学进行区分对比[5]。美国语言学家R.Lado(1957)提出对比语言学是一门真正独立的学科。拉多(Lado)将其定义于“应用语言学大学科下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其中他并没有提出自己的对比语言学学科理论,结构主义语言学是其理论基础,他提出可以通过对学习者的母语和目的语进行比较,从而预测学生在学习外语时会遇到何种困难[6]。

    马建忠(1898)在他的《马氏文通》中运用比较和对比的方法,建立了属于汉语的语法体系,同时把汉语研究融入到了世界语言研究中去,让国人在学习中文的时候同时能知晓西方语言的特点,从而中西文达到互通[7]。吕叔湘(1992)倡议大家对英汉语言进行深入而广泛的对比研究[8]。1992年许余龙的《对比语言学概论》书籍的出版发行,这也标志着我国对比语言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正式成立。1994年众多语言学者在长沙筹备成立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创办了会刊《英汉语比较研究》,把汉外对比研究,尤其是英汉对比研究带入了建设与发展阶段。进入21世纪以来,对比研究在国内蓬勃兴起,论文发表数量日益增多,研究范围的广度和深度明显增强。

    4 对比语言学的研究范畴

    语言学也包含有宏观与微观两层含义。索绪尔所说的内部语言学与外部语言学属于第一层含义。结构语言学内部句子以下的层面和句子以上的层面属于第二层含义。对比语言学研究的趋势是从微观走向宏观,也包含两个方面,微观层面指的是语言本身,包括语音、标点、词汇、词法、词源、词义、习语句法、修辞、语义、文体、语篇等;宏观层面指的是语言的使用者及外部环境,包括思维方式、心理、认知方式、语境、文化、哲学思想等。也有学者采用的是语内和语外的分类标准,也是借用了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划分概念。笔者更倾向于宏观和微观的划分标准,更加形象,便于理解。

    5 对比语言学的研究方法

    对比语言学的研究维度是全方位的,从空间角度来讲,有微观对比研究和宏观对比研究层面。从时间角度来讲,有历时比较研究和共时对比研究。从发展态势角度来讲,有静态的分析也有动态的观察。目前我国的对比研究微观层面居多,宏观层面偏少。定性研究较多,定量研究少。

    对比语言学的研究方法总的划分为定量研究方法和定性研究方法。定量研究方法从确定某个语言现象进行量的规定性地研究,将语言问题与现象用数量来表示并进行分析、考验、解释从而获得结果。包括数据统计分析法、心理测试法、问卷调查法、案例法、观察法、实验法等。随着数据统计分析方法和语言数据统计分析工具软件的不断完善,尤其是大量的大型的国家级、世界级计算机语料库的陆续建立,语言的定量研究越来越受青睐。定性研究方法从性质对语言进行研究,通过发掘语言问题、理解语言现象、分析人类的语言行为和特点及语言规律。包括文献研究法、访谈法、内省法、归纳法、描述法、解释法等。

    在实际的对比语言研究过程中,可以对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进行配合使用。定量研究中,现象发生质变原因及最终发生质变的数量界限研究者可以通过定性研究来确定。而定性研究中,可以通过定量分析的数据结果来推动定性研究的不断发展。

    6 对比语言学的研究意义

    对比语言学主要是对两门或两门语言之间的异同进行描绘和解释,其研究成果可以广泛地应用于语言学各个领域,也凸显了这一学科的重要性和独特性。该学科的研究意义有:

    (1)让英汉语学习者更好地理解英汉语的本质,把握英汉语的语言规律,为提升学习者写作技能、阅读水平,提高學习效果,提供前提性知识。

    (2)为翻译从业人员、中国英语教师、对外汉语教师及培训人员提供语言素材,从宏观、微观层面对英汉语言事实进行描述与解释,探究对比语言学理论、翻译学理论建设。

    (3)为机器翻译、人工智能进行语言学理论探索,探寻英汉语语言构成方式、识别方式、生成方式。

    (4)为英汉双语词典编纂提供语料素材和设计途径,有助于处理词类的划分、意义的标注、词汇空缺现象等。

    参考文献

    [1]许余龙.对比语言学概论[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2.

    [2]Asher,R.E.The Encyclopaedia of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Vol 2)Oxford[M].Oxford:Pergamon Press Ltd.,1994.

    [3]潘文国,谭慧敏.对比语言学:历史与哲学思考[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4]洪堡特.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M].姚小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5]Whorf,B.L.Language and Logic[J].Technological Review,1941(43):250-272.

    [6]Lado,R.Linguistics across Cultures[M].Ann Arbor:Universityof Michigan Press,1957.

    [7]马建忠.马氏文通[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8]吕叔湘.通过对比研究语法[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2(2):5-19.

    (责编:王锦)

    作者简介:刘伟香(1979—),女,江西萍乡人,硕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英语应用语言学、二语习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