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低碳建筑发展经验启示分析

    摘要:建筑业是一个国家的重要国民经济产业,各行各业的发展都离不开建筑业的支持,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也已经越来越意识到建筑业具有的高能耗、高污染等负面作用。欧美国家走过了上百年的工业发展历程,在这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与总结,可以更好地为我们的未来发展敲响警钟,也能带来一定的启示,本文将国内实际情况与国外低碳建筑进行比较,为未来我国的低碳建筑发展提供更多的思考角度。

    关键词:英美;低碳建筑;发展经验;启示;分析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20)10-0127-02

    全球气候变暖是一个不争事实,这主要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有关,人类进入工业革命时代后,以提高生产率为主要特征的物质文明开始逐渐占据上风,随着人们对于环境保护的意识增强,低碳生活已然成为了当下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众所周知,建筑业是一个高耗能、高污染的行业,基建快速的发展,以及粗放式的行业竞争对于人类社会以及自然资源也是一种伤害,不仅在我们目之所及的地方可以看见众多的建筑垃圾,而且对于空气污染、噪声污染、温室效应等众多方面都有着影响,建筑行业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占据所有行业总量的30%以上。一些欧美发达国家在低碳建筑上已经积累了一些经验,可以为我国的未来发展提供更多的借鉴与思考。

    1 美国建筑业低碳行为的发展模式

    美国在其发展的初期阶段,一直崇拜高能耗的产业,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也一直占据世界的前列,是名副其实的“高碳”国家,根据国际能源机构预测,到2030年的城市能耗将占据全球能耗的75%。美国很多人都住大房子,大房子就注定有更大的能耗,如何降低能耗保护环境成为了其研究的重点,其中有关的低碳建筑法律法规也是逐步完善所形成的。早在1975年美国联邦政府颁布了《能源政策与节能法案》,从此开始了全联邦范围内的节能规划,历经两年的摸索又出台了《新建筑物结构的相关节能法规》,此条法规中明确了新建建筑的一些强制节能标准,紧接着下一年又出台了《节能政策法》,对住宅建筑有了更加规范的节能程序和体系。2007年美国联邦政府又对建筑行业中的新节能技术提出了更加标准化的规范,特别是能源利用率有了更加精准的界限,并写在了《节能建筑认证法案》和《能源独立安全法》当中。美国各个州有自己独立的法律,以上的低碳法案是联邦的要求,各个独立州可由在此基础上提高标准,并计划于2030年前实现零能耗的建筑技术可行性研究。美国建立了多元化的低碳建筑补贴系统,对于低碳建筑行为和低碳建筑开发有直接的资金补助,譬如某些低收入家庭要对原有住房进行改造,如果他们愿意采用低碳节能方式,政府可以免费提供一定范围内的资助。同时对于新建建筑,政府采用降低税收、降低贷款利率等方式鼓励开发商进行低碳建设,并由第三方认证机构对于建筑物的材料、机械、设备等进行评估,评价范围包括建筑耗材、照明设备、取暖和制冷设备,以及节能门窗等。在1999年联邦政府颁布的《加强节能管理创建绿色政府》的法令中规定,政府建筑必须采用具有节能标识的材料和电器,自2020年起所有的新建建筑在設计上必须要将零耗能为主作为设计的首要目标。以上的这些做法,充分显现出美国与地域环境保护的重视,减少建筑能源消耗就可以有效降低碳排放,从而减缓温室效应造成的气候变暖。

    2 美国环境治理的成果与问题

    美国低碳建筑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为环境保护治理带来了更多的启示,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产业结构也得以调整和升级,但是在环境治理方面也遇到了不少问题。首先低碳环保行业为社会带来了长久的效益,环保法律也为今后国家的发展创立了可持续性的战略目标,对于改善环境和经济都有着积极的影响,环保法规也同样推动了美国国内的产业升级,例如《空气清洁法》《清洁水法》都从各个方面刺激报货建筑业在内的所有行业不断转型。环境变好了,但是每年维持环保的费用却在逐年增加,环境维护成本不断升高,给政府带来了越来越大的财政压力,加大了美国政府的财政赤字。另外很多行业与机构都存在着利益勾结关系,资本有逐利的特点,这使得在环保治理的初期阶段政策很难落实,又或者即便落实但是处罚力度很小,例如一些钢铁企业与建筑企业并不担心所谓的“罚款”,而是边出钱边违规。

    3 美国低碳建筑的经验借鉴及启示

    在20世纪中期的美国出现了很多环境问题,在1970年出现的“地球日”运动是美国人民正视环境问题的里程碑事件。首先是大气污染,工业生产制造的钢铁、水泥、电力等会让大气中硫化物增多。其次是水源污染,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工业废水无法完全净化,特别是工业废水会造成地下水和湖泊富氧化和化学污染,造成水生生物大量死亡。在后期的治理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英美低碳建筑发展经验在其专业领域内取得了长足的环保进展,也为我们的环保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下面针对如何发展低碳建筑进行分析。

    3.1 法律体系更加适用

    英美均属于发达国家,它们城镇化率都非常高,在法律和政策上对于节能减排和低碳建筑都十分的关注。我国每年新增的建筑物数量众多,中国的建筑面积占全世界的百分之五十左右,随着近年来的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每年都以0.7%的速度在增长,所以我国的建筑行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要相应的调整法律体系以适应当前的社会变革,不仅要考虑建筑本身的节能问题,还要针对建筑机械、建筑材料等建立对应的法律体系,在多个环节为我国的建筑行业提供更多的可持续性发展依据和指导。

    3.2 完善的建筑业评价体系

    美国的建筑业有着较长的发展历史,在其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了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可持续性建筑标准体系。首先这种标准化的体系是“强制性”与“自愿性”相结合的产物,强制性的标准是建筑行业对于整个产业链条的最低要求和保障,自愿性则体现在各个环节对于建筑节能减排、低碳发展的上限。其次,在建筑业评价体系中将碳排放作为一个重要的考核指标来监管与控制,让全产业链条上的中间环节都有自己的行业标准来规范。最后,英美国家鼓励和推广自愿性标准,自愿性标准不仅可以提升建筑的自身价值,也让开放商、建筑商、材料供应商等提高了自身的市场竞争力。我国建筑业发展速度较快,但是对于评价标准和体系还没能形成自己的特色,但是可以参照英美国家的成功方法,在强制标准体系下建立自愿性的标准和体系,并将自愿性的标准树立成为一种竞争实力和品牌效应,鼓励企业更多的创新低碳建筑,充分激发企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3 實行多元化的补贴措施

    美国针对低碳建筑均有一定的补贴措施,但是补贴形式并不局限于单一来源,而是采用多元化的补贴方式吸引建筑企业。其补贴手段主要分为直接性补贴和间接性补贴两种,首先对于建筑中使用的节能材料、低碳建材、保温设备、环保机械等,政府会直接给予资金上的扶持,资金扶持的对象包括建筑企业,也包括购房者,补贴的形式由政府直接注资,也有基金的反向资助等。其次,对于节能低碳的建筑会给予某种程度上的费用优惠,主要以税收优惠、贷款利率优惠、容积率补差等方式。我国各个地方政府可以根据自身的发展规模和环境特点进行综合考量,将奖励与补贴措施与建筑低碳行为有效结合,发展多元化的补贴形式,不仅要让补贴优惠惠及建筑商,也要更多的向消费者倾斜。

    4 结语

    综上所述,低碳建筑是我们建筑行业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本身,我国在之前牺牲了很多环境来保证经济增长,如今政府和群众都认识到了环境的重要性,我们要借鉴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吸取更多的教训,走出具有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在发展中看待问题,在发展中解决问题,早日实现建筑行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作者简介:吕承达,男,辽宁营口人,研究方向:环境治理保护。

    指导老师:姜志奇(1982—),男,河北邯郸人,硕士,研究方向:能源与资源的高效利用。

    Enlightenment Analysis of Low Carbon Building Development Experience in Britain and America

    LYU Cheng-da

    (Brimmer and May School Chestnut Hill, Boston? 02467)

    Abstract: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is an important national economic industry of a country. The development of all walks of life can not be separated from the support of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However,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people have become more and more aware of the negative effects of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such as high energy consumption, high pollution and so on. European and American countries have gone through hundreds of years of industrial development process. They have rich experience and summary in this respect, which can better serve as a wake-up call for our future development and also bring some enlightenment. This paper compares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low-carbon buildings, and provides more thinking angles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low-carbon buildings in China.

    Key words:British and American;low carbon building;development experience;enlightenment;analys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