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的前提

    陶佳++黄大鹏

    摘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根本途径。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必须解决好三个基本前提:正确认识马克思及其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对象的主体愿景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主体的示范性。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前提

    中图分类号:A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5)10-0039-02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根本途径。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不是一般的普及化、通俗化,更不是庸俗化,而是需要群众把它转化为自身坚定的信念和实践。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必须解决好三个基本前提:正确认识马克思及其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对象的主体愿景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主体的示范性。

    一、正确认识马克思及其理论

    没有理论就谈不上理论的普及化、通俗化甚至大众化,要谈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大众化,首先就必须谈论理论本身以及主要创作这个理论的作者,理论的整体内容是什么,它是怎样产生的,作者是一个怎样的人。

    要正确认识和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很有必要了解马克思的行为、思想甚至整个人生,只有这样,我们才可能有一个基本客观的判断,而不是主观臆想。任何伟大人物首先都是一个普通的人,一个有着七情六欲的人,有着与别人千篇一律的生活,当然也有与他人不一样的或者区别于别人的生活经历、奋斗历程,这里需要探讨的是为什么是他,而不是其他别的人?从一个人的生活来了解一个人的思想是比较切合实际的,也是准确的。因此,我们在研究以马克思名字命名的理论之时,我们应该真实还原马克思本人的生活,从他的具体生活实践、写作实践和革命实践来了解一个真实的人,哪怕并不是一个完美的马克思;他有极具天才的思想,但也无法对所有事情保持正确预见,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与马克思平等对话,他的理论也才能够被我们不断地实践和发展,“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1] (P. 742)那些把马克思神化的本本主义者,要自己把马克思请下神坛,这不是为了让马克思斯文扫地,而是为了让他更好地活在我们中间。文艺复兴的伟大功绩,就是把人解放出来,那么这些人也应该把马克思从他们理解的马克思理论中解放出来。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真理的“主要任务是要能够真正解决人类生活事实上的问题,”[2] (P. 11)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从不断实践中走出来的真理,它解决群众的现实问题,是历史和大众的自动选择。但马克思主义理论并不万能,解决不了所有社会和历史问题,它也有着自身的历史局限,它找出了历史的基本规律,教导我们基本方法,然后不断进行否定、完善和发展,它不是一种僵硬的、不可动摇的高高在上的圣经,而是一种动态发展的过程,是一门最注重实践的科学。我们应该从整体上理解和看待马克思主义理论,用马克思主义最本真、最核心的理论和观点来指导我们的实践;当然也应了解马克思理论中非主体部分,那些只言片语不都应被历史或人为遗弃,我们可以从马克思主义理论非主体部分看出,马克思本人也在不断完善和发展自己,不断使自身的思想和理论走向成熟。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对象的主体愿景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践性决定了它的客观性,它的普遍性也决定了它的人民性。马克思主义理论不能只存在于学术圈子和课堂里面,或只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它必须大众化。那么这里需要厘清一个问题:谁是大众,大众在哪里?也就是要弄清楚我们的传播对象主要是哪些人,这个群体的主体愿景是什么,他们需要什么样的理论,等等。

    大众是相对小众来说的。从我国整个封建社会来看,小众阶层就是皇帝、大臣、乡绅等封建统治阶层,其余医卜、僧道、士兵、农民、工匠、商贾甚至不入流的奴隶、乞丐等是低贱的大众阶层,这是一种封建等级制度的“大众”或者“人民”观念。而马克思说的大众就是无产阶级,最初主要是指工人阶级,在《神圣家族》中,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批判的批判什么都没有创造,工人创造一切。”[3](P.22)而我们今天的“大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绝大多数社会成员的总和,也就是说,工人、农民、教师、军人、学生、公务员、企业家、个体户等都属大众范畴,没有高低贵贱之分,都是我们的传播对象。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有着严密逻辑的科学体系,他与大众之间并不是天然无障碍,大众没有贵贱之分却有接受能力和自身需求的差别,马克思主义理论要实现大众化并不是简单的事情。“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 ,总是决定于理论适合这个国家需要的程度”,[4] (P.11)“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5](P. 9)即就是理论要实现大众化,就必须与人民群众的接受水平和实际需求相调适,不能脱离群众利益诉求这个最大的实际。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胜利,就是抓住了使老百姓过上实实在在的好日子这个根本。今天的中国,经历30多年的改革开放取得了丰硕成果,但很多深层次的问题和矛盾也日益凸显,马克思主义理论要大众化,就看理论能不能把握主要矛盾,能不能指导解决群众的现实问题,“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6] 因此必须搞清楚人民群众的主体愿景——真正需求是什么?应该从群众需求立场来探讨当下理论和现实问题,引导群众思考、疑问甚至争论,当然绝不能放任自流,否则只能是理论和实践的双重失败;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怕争论,真理只会越辩越明,它不仅是传播者与传播对象之间的争论,更是传播对象自己说服自己的深层思考,争论只会带来马克思主义理论创作的繁荣。通过争论,可以了解传播对象心中的真实想法,掌握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认识和了解的程度,他们需要什么样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这样就容易发现问题,进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突破口。

    三、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主体的示范性

    大众并不会主动或自动马克思主义化,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到群众中去,就必须有理论的传播者,从宏观层面来说,党政机关、新闻媒体以及教育科研部门构成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主体,从微观层面来说,这些部门的工作人员及其他个人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者。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权威性,主要在于它的科学性和实践性,因它的科学性和实践性而使之成为我们的行动指南;这里的实践性不仅包括从具体工作、生活和革命实践中总结出的科学理论,更在于理论传播主体自身的示范性。

    人民群众最讲实际,他对一个理论的坚信程度,除理论的科学性和实践性外,还主要取决于代表这个理论的主体的实际行动,群众不仅要看你怎么说的,更要看你怎么做的;由此可见,传播主体的行为不仅代表自身,更关系到传播主体的组织形象。我国社会转型特殊时期,出现很多社会问题,人民群众对这些社会问题越来越反感甚至产生抵触情绪,群众会错误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的实践就是这个样子;我们党面临着巨大的执政风险的考验,相应地作为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也面临着失去公信力的考验。打铁还需自身硬,要走群众路线,保持与群众的血肉联系,就必须加强传播主体的作风建设和系统化的理论思维训练,始终保持先进性,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不断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最新成果武装头脑,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理论转化为实践的过程中,推动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否则表面大谈马克思主义理论,但行动却南辕北辙,搞官僚作风甚至贪污腐败,这不仅违犯党纪国法,更会严重地损害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形象,影响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力与价值认同度。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M].北 京:人民出版社,1995.

    [2]艾思奇.艾思奇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1.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卷)[M].北 京:人民出版社,1957.

    [4]毛泽东.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M].北京:中央文献出 版社,1996.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 京:人民出版社,1995.

    [6]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 见面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2-11-16.

    [责任编辑:褚永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