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实践类课程“四位一体”教学模式研究

    雷励华

    摘 要:地方高校实践类课程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重要载体,国家“双创”战略的提出对地方高校实践类课程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针对如何更好地推动地方高校实践类课程教学改革,以满足“双创”时代对实践性、创新型人才培养需求的问题,文章首先分析了当前我国在实践性、创新型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双创”时代地方高校实践类课程教学改革的历史使命。在此基础之上,以创客教育理念为研究视角,分析了创客教育理念对于地方高校实践类课程教学改革的指导意义,构建了基于创客教育理念的地方高校实践类课程“四位一体”教学模式,系统描述了该教学模式的基本要素与框架结构。最后以广东省某地方高校数字媒体专业的实践类课程学习活动“电视广告设计与制作”为例,对该教学模式进行应用实践,详细介绍了该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过程与应用效果。

    关键词:创客教育;实践课程;四位一体;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 ? ? ? 文献标志码:A ? ? ? ? ?文章编号:1673-8454(2019)20-0001-07

    一、引言

    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不足是当前我国教育工作亟需解决的突出问题。培养学习者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长期以来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重点。《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通知》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精神与能力,强化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以使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显著增强,进而推动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建设。由于培养社会所需人才是高等教育的核心功能,当前实践性、创新型高层次人才的培养也就相应地成为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时代责任與历史使命。教育部为此相继启动了一系列相关项目,如“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训练”“大学生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等等。全国各高校积极开展实践性、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验,部分教育研究者也就高校实践性、创新型人才成长规律与培养方式展开深入探讨,并取得了丰富的理论成果。

    创客教育是技术支持的基于创造的学习,强调要通过创新设计、动手实践与创意分享等环节来培养学习者的实践能力、探究能力、合作能力与创新能力。创客教育与新版课标所提倡的自主、协作、探究学习方式不谋而合,符合当代世界教育改革的取向,对于当前高等教育实践性、创新型人才培养具有启发意义[1]。另外,高校实践类课程是实现高等教育实践性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载体,对于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高校实践性、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一方面要以创客教育理念为引领,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已有的实践类课程教学体系与师资力量,将创客教育理念与实践类课程教学有机结合。这是高等教育实践性、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变革方向[2]。

    国内已有研究者开始关注此类议题的研究,如:王云以课程“网络系统设计与集成”为例,设计了创客教育教学流程[3]。吴永和等人以研究生创新课程为例,探讨了创客教育课程设计与应用[4];赵广元等人将创客教育与课程“计算机网络”相结合,提出课程实验设计的思路与实验改进方案[5];何晓庆构建创客教育与信息检索课程融合的模型[6]。但是在创客教育备受关注的当前,该领域研究文献不多,研究内容有待于进一步深入,还没有形成普遍意义上的教学模式可供借鉴。

    二、创客教育与地方高校实践类课程教学改革

    1.地方高校实践类课程教学改革的历史使命

    课程改革是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环节。地方高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需求的高层次、高素质应用技术型人才。地方高校实践类课程教学改革必须担负起加快地方高校向应用型大学转型发展、实现国家双创人才培养的历史使命。

    (1)加快推动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重要举措

    为了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加快高等教育结构调整、全面提升高等教育对于国家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能力,教育部出台《关于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引导部分本科高校在目标定位与办学思路等方面向应用型大学转变。从本质上来看,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要突出“应用型”的办学定位,加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因此要求高校培养的人才不仅要拥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同时还需要具备较强的技术应用能力与问题解决能力。作为培养学生技术应用能力与问题解决能力的重要载体,实践类课程教学改革成为推动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关键[7]。我们必须要把实践类课程教学改革作为引导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重要支撑。在课程教学上要加大实践教学环节,改变实践教学方法,构建能够满足应用型办学定位与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的课程教学体系。

    (2)加快实现国家双创人才培养的重要保障

    创新创业教育是培养学习者有关创新与创业的意识、思维与能力的一种教育形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目的在于响应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双创战略需要,不仅要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还要提升以人才为核心的创新创业实践成果转化[8]。因此培养学习者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也是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目标。在现有政策引导之下,高校把创新创业教育作为实践性、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抓手,并通过教学改革示范、创新创业竞赛、项目培育孵化与产学研合作等方式逐步推动。就现有情况来看,我国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具体表现为:学校普遍开设有创新创业类通识教育课程,专门建立有负责创新创业教育的组织机构,学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及平台逐步完善,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与热情得到极大的提升。但是创新创业教育是一个新的教育领域,在开展过程中还有很多不足,如实践环节相对薄弱、学生参与率不高、与专业课程学习结合度不够、课程体系不完善以及师资力量严重缺乏等[9]。这些不足致使现有的创新创业教育还不能充分满足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高校应该要探寻双创人才培养的创新之路。

    实践类课程是高校专业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对于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而言,实践类课程教学具有教学设施完善、教学体系完整、师资力量雄厚、学生参与度高以及与专业关联性强等特征,在综合性、系统性等方面都能够满足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培养的需要。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双创型人才,要将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教学体系有机融合,打造融合型师资队伍,构建适合中国高等教育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与教育模式。

    2.创客教育理念及其对实践类课程教学改革的启发

    创客教育是将创客运动倡导的创新、设计、实践、共享与协作等理念融入到教育中,以培养学生创新、实践等方面能力的一种全新教育模式[10],具有以下特征:①创新性,主要表现在学习者敢于打破常规、乐于尝试与改变,并在学习中不断探索未知的知识,以激发自身创造潜能,生成更多新颖的创意,进而提升自身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②设计性,表明创客教育将基于设计的学习作为一种主要的学习方式,强调通过设计将创意转变为可执行的计划;③实践性,是指在创造活动中的实践操作,具体表现为学习者在近乎真实的创客空间中通过动手操作将创意变成真实作品,以使自身获得更多的经验,并内化、巩固与提升自己在实践中所学的知识;④共享性,主要体现在创意作品的展示与评价环节。学习者以开放、参与的精神,乐于与他人分享创意变成现实的过程以及相关成果,从而得到他人的认可,同时也增强自我认知与自我效能感。⑤协作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创客学习者与指导教师之间的协作,二是创客学习者团队成员之间的协作。学习者与指导教师之间的协作更多地体现为交流对话与思维碰撞,学习者之间的协作体现为不同成员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共同协商、探讨复杂问题的解决。

    创客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而高校实践类课程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这决定了两者可以相互融合、相互补充与相互支撑。我们可以打通创客教育与高校实践类课程教学的界限,将创客教育理念渗透到高校实践类课程教学的整个过程,以实现创客教育与高校实践类课程教学在思维、内容、过程与方式等方面的全面融合,进而实现知识传播、知识创新与知识应用的无缝连接,将大学生培养成为既具备专业知识又具备一定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为当前我国创新型、实践性人才的培养提供路径。正如相关研究者所指出,采用“创客式教育”是整合的理想方式,目的在于运用创客的理念与方式去改造教育,倡导将“动手操作、实践体验”理念融入各学科教学过程,以开展基于创造的学习,培养具有创新意识与能力的创新型人才[11]。

    三、地方高校实践类课程“四位一体”教学模式设计

    1.课程教学要素分析

    传统的高校实践类课程教学是由教师、学生、实践教学内容与实践教学环境等要素相互联系而形成的一个系统。而创客教育主要涉及创客学习者、创客教师、创客课程与创客空间等方面。基于创客教育理念探索高校实践类课程教学模式改革,要从创客教育视角对实践类课程教学组成要素进行重新思考和定位,以重构实践类课程教学生态。

    (1)作为创客学习者的高校学生

    学生是创客教育的主要参与者与受益者,这要求高校参与实践类课程教学的教师首先要改变传统学生观念,将高校学生视为创客学习者。正如美国前总统奥巴马所说,“每个学生都是一个创造者,而不仅仅是一个消费者”,基于這样的视角,高校教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要以特定任务为中心,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协作能力、交流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等为最终落脚点,逐渐学生培养创客素养,形成创客文化。另外,创客教育本质上是学习者基于自身兴趣与爱好而开展的创新、创造实践活动,这要求高校学生同时还要转变传统的学习观念,从被动的“要我学”转变为主动的“我要学”,具备创新与实践精神,具有更强的发散思维与更深程度的知识渴望,能够提出有价值的创新点,创造出有价值的新成果。

    (2)作为创客指导者的高校教师

    尽管创客教育被认为是创客学习者自主探究、自主发现和自主创造的活动,但我们不能否认教师对于创客教育开展的重要意义。打造一支掌握创客教育本质、具备开展创客活动实践经验的专业化师资队伍是高校推进创客教育的关键因素[2]。因此有必要结合创客教师的素质要求对高校现有实践类课程师资进行培养,以使其具备创客教师的综合素质,能够指导学生创客活动。这是当前高校实践类课程创客教育化改造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对于高校教师来说,首先需要应用创客教育相关思想与理念来革新教育观念、转变教学风格与调整教育方法;其次要及时转变自身的角色定位,从传统的知识传播者转变为创客空间的建设者、创客学习项目的设计者与创客学习活动的引导者[12];最后还要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创客师资培训活动,增强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提高创客教育教学能力。

    而对于高校来说,首先需要整合学校现有教师资源,形成专业互补、方向相融的创客教育师资团队;其次要结合学校实际出台创客教育教师发展的鼓励措施与制度保障,制定创客教育教师培训、考核计划,以激发高校教师参与创客教育活动的热情;最后要为高校教师提供多种形式的创客教育培训,让更多的高校教师能够掌握开展创客教育的理念、方法与模式。

    (3)作为创客课程的实践类课程

    从课程的角度来看,高校实践类课程创客化教学与传统创客教育、创客比赛或者社团活动的差别主要在于,前者要求学习者必须掌握相应的知识与技能,因此要求有明确的学习主题。将创客教育理念引入到高校实践类课程的教学当中,面临着专业化创客课程开发的问题。高校有必要应用创客教育理念对传统实践类课程的内容与结构进行创客式改造,形成创客型的实践类课程体系,以实现创客教育与实践类课程教学在课程设置上相互渗透与有机融合,为创新型、实践性人才的培养提供课程资源层面的保障。专业化的创客课程是一种不同于传统实践类课程的新型课程,具有综合性、趣味性、开放性以及研创性等特征。高校实践类课程的创客式改造必须要遵循趣味化、立体化、模块化与项目化等理念,重点做好以下工作:①创客课程内容体系的构建。要在系统分析相关课程大纲的基础上,依据地方社会与经济发展现状、学科特点与教学需要、学校已有的传统与优势以及学生的兴趣与需要等因素,有针对性地选择部分学科知识点,以一种全新的形式进行交叉重组;②创客学习项目的设计。要以项目为基本单元,对创客课程内容体系进行重新架构,合理设计系列针对性强、贴近生活、趣味化的研究项目,让学生在开展项目研究的过程中实现学科知识内化,同时提升自身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③创客学习活动的设计。要采取以学生动手操作为主、以教师指导为辅的形式,强调学生知识内化与创新创造过程;④创客学习评价的设计。要综合使用过程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着重从项目创新性与可行性、创客学习小组之间的协作、学生在项目研究中的表现、作品加工制作过程及最终呈现等方面进行。

    (4)作为创客空间的高校实验室

    创客空间是学习者进行创客实践活动的物理空间载体。学校创客空间的建设不同于社会化或盈利性创客空间,要更多地根据学校需求,对学校现有的资源进行整合,构建既能够适应学校发展,又符合学生创客实践需求的多元化创客空间。例如,可以对学校现有的学习室、图书馆或实验室环境进行适当改造,并提供必备的创造工具和设备[13]。高校实验室是高校实践类课程教学的主要场所,把高校实验室打造成创客空间,使得高校实验室既是实践类课程教学场所,又是创客实践基地,实现创客教育与实践类课程教学在教学空间层面上的有机融合,是高校实践类课程创客化改造的必然选择。基于高校实验室建设创客空间需要从四个方面着手:①打破不同专业实验室的界限,形成跨学科、跨领域的综合性创客空间;②建立校际联合、多校共享的创客空间,充分发挥不同类型高校优势,实现优势互补与资源共享;③要与社区、企业、政府等联合,建立服务于地区经济发展的创客空间,强调产学研一体化的众创服务思想;④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创客社区[14]。

    2.课程教学模式结构

    创客教育关注学习者从提出创意构思到设计制作并将其转化为实物的完整过程。Allen G等人把创客教育分成开始、项目探索、原型设计与实现、整合反馈四个阶段[15]。本文融合高校实践类课程教学的关键环节与创客教育核心理念,从师生活动的视角出发,总结构建了图1所示的高校实践类课程“四位一体”教学模式结构。

    (1)创意构思:基于课程问题情境提出创新设想

    培养学生良好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是创客教育的重要价值取向。如何引导学生开展创意构思,提出作品的概念和架构,既是高校实践类课程教学创客化改造的先决条件,同时也是其核心环节。教师首先需要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系统分析,并根据学生已有知识水平、课程教学目标、自身专业能力与学校设施环境等实际情况来选择和确定既能够发挥本校优势特色,又能够适合创客式教学的课程学习主题,制定相应学习目标,设计相应学习任务,提供相应学习资源,以供学生选择学习。在此基础之上,教师需要围绕学习主题创设若干相关问题情境,形成问题系列。而学生则需要结合自身的学习兴趣与个性禀赋,自主选择探究问题,并以问题的不同为依据组建创客学习共同体。问题情境的创设是高校实践类课程创客化教学改造的关键要素,一方面要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知识水平、学习能力与学习风格等要素,以保证所创设的问题能够符合学生的认知特征,是在学生的能力范围之内;另一方面要让更多学生参与问题情境的创设工作,便于其选择感兴趣的问题,进而使其学习能够满足创客教育的内在要求。另外,还要求所创设的问题是来源于真实的世界,是学生迫切想要去解决的。接着,学生需要以创客學习共同体为单位,结合对生活的观察与反思,剖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问题解决的最佳产品方案。教师在学生分析问题过程中要采取一定措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创造积极性,使其产生问题解决的动力。最后,学生通过多轮迭代的思维碰撞,明确设计方向,提出创新性想法。教师在这期间需要从两个方面对学生的创新活动进行适当的引导,否则学生会因创新目标无法达到而感觉到强烈的负荷感:一是要对新知识的创新应用开展启发性的引导,让学生把握创新的方向;二是要对学生已有创新进行适当评估,以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保证学生的创新方案得到完善。

    (2)项目设计:以项目为依托设计创意实现方案

    采用基于项目的学习方式、围绕系列特定任务来开展是创客教育的重要特征。在创意构思形成之后,根据学科内容与教学需要,科学合理地设计创客学习项目是高校实践类课程创客化教学改造顺利实施的必由之路。创客学习项目是指学习者为创造新颖、独特、有社会意义或个人价值的产品而进行的创造性活动课题[16]。创客教育中,学习者需要掌握的知识与技能是隐含于教师精心设计的创客学习项目当中的,学习者的学习活动也是通过对创客学习项目进行探究而实现的。因此,一个好的创客学习项目对于高校实践类课程创客化教学改造是至关重要的。相关研究指出,优秀的创客学习项目必须具备问题切身性、时间合理性、多学科综合性、学生学习高投入性、关联性(学生协作互动、与外部专家联系)、资源充分性、分享性以及新颖性等八个方面特征[17]。面向高校实践类课程的创客学习项目也可以遵循优秀创客学习项目的这些原则设计。

    除此以外,我们可以从四个方面加强对创客学习项目的设计:①要有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参与,尊重学生在项目设计中的主体作用,发挥教师在项目设计中的主导作用;②要在创客学习小组内运用头脑风暴方法,以激发学生群体的智慧;③要经过多轮次的完善;④要结合实践类课程的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合理设置,即在课程目标上要融入创新、创造能力的培养,在课程内容上要注重问题引导,在课程实施上要强调动手实践,在课程评价上要转向成果导向[18]。

    为了更好实施创客学习项目,支持学生完成基于项目的学习,创客学习共同体还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做好项目实施计划方案,制定与项目任务分解等方面的工作。其中,项目实施计划是对项目进程管理的技术和过程,具体涉及时间安排、实施流程、阶段任务与预期成果的形式以及要求等方面。周全详尽的项目实施计划方案能够让创客学习者各司其职,进而使创造过程有序推进,极大提高实施效率;项目任务的分解要求项目团队列出项目实施必须解决的若干问题,并且将这些问题逐步进行分解,下达至创客学习共同体成员。

    (3)实践体验:借助创作工具将创意制作成作品

    通过创客作品的创作,学生对教学内容有着直接的体验与感知,有助于其更好地掌握各种技能与获得新知识的构建。实践体验由此成为了创客教育进课堂的基本要求。高校实践类课程的创客化教学改革也是如此。从本质上来讲,实践体验是一个包含以下环节的循环迭代过程:①调查探究环节。学生需要通过市场调查、文献查阅与专家咨询等方法来获得有利于作品创造的关键信息,并将获得的调研信息在团队成员间共享;②原型设计环节。学生需要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并借助数字化建模工具对创客作品进行设计,构建相应的框架模型,制作设计图;③作品制作环节。学生需要利用各种开放的软硬件资源进行实践探索,完成创客作品;④应用体验环节。学生需要将创客作品投到实践中去,以验证其有效性与实用性,并结合实践结果对其进行改进。

    学生是实践体验阶段的主导者,从调查探究到最后的创客作品完善,必须由学生自己动手实践完成。而教师在学生对创客项目进行实践体验时需要积极融入到学生群体中,并提供以下几个方面服务:首先要为学生提供各种资源、工具、模板与相关案例;其次要对完成创客作品有困难的学生适时给予必要的学习引导、技术指导与心理疏导,直至他们实现自己的创意;再次要实时了解各创客学习小组的创作进展与小组成员间协作分工运转情况,对学生在实践体验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记录;最后要对创作成果进行分析评价,从创新性、适用性与经济性等方面为学生的创客作品完善寻求新的实践方向。

    (4)展示交流:面向全班范围进行创意成果分享

    创客教育非常注重作品的展示与分享,强调要通过对学生创意作品的展示与交流,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创客教育带来的成就感,进而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构建共创、共享的创客学习文化与氛围。因此,教师非常有必要为学生提供展示与分享其创意作品的机会。基于这种认识,我们要组织学生开展创客作品的展示与交流,并依据相关评价标准对作品进行评价与分析,提出改进建议。

    展示交流是促进学生深度理解、听取意见、自我反思的过程,具体包括以下基本环节:①成果汇报。教师需要组织各个团队进行汇报交流,学生则需要采用现场演讲或PPT演示等方式对各自创作的成果进行公开展示,分享其创意构想、设计思路与制作过程中的心得与体会,让他人了解作品的功能与特色。为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教师要在展示方式上进行改进,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分享机会,如可以采用线上的网络平台展示与线下的课堂现场展示相结合。②综合评价。教师需要在遵循评价标准基础上,采用学生组内自评、组间互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作品的创意及其创作过程展开综合评定。在评价过程中,教师一方面要引导学生进行互动,促进学生开展思维碰撞,以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另一方面要以开放、多元、宽容的心态来看待学生的成长,即要求评价不仅要发挥诊断、调节与监督功能,同时还要体现鉴定、导向、激励功能;③总结反思。学生要整合评价阶段各方反馈的意见,并结合自己的创作实践,对创客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知识与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对自己在创意提出、实践体验以及协作学习中的表现进行反思,以加深对相关学科知识的理解与认识;④修改完善。学生需要依据教师与同学的评价意见,对所设计的创客作品进行重新修改与完善。

    四、以数字媒体专业《广告设计制作》课程为例的应用实践

    《广告设计制作》是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中实践性、应用性与综合性较强的实践类课程,要求学生系统学习有关广告设计方面的知识与理论,熟练掌握有关广告制作的操作技能与技巧,并能应用所学的知识与技能进行广告创作。培养学生在广告设计方面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由此成为这门课程的重要目标。据此,本文顺应地方高校实践类课程教学改革的需要,以广东某师范院校2015级数字媒体专业4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创客教育理念对这门课程进行创新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1.教学过程的组织与实施

    (1)体制机制建设:构建适合创客化教学改革的制度环境

    教学改革不仅要有相应教学条件作为支撑,同时也要有相应体制机制作为保障。将创客教育理念应用到高校《广告设计制作》课程教学改革中,一方面要对学校现有的实践教学环境进行改造,使其能够满足创客教育的需要;另一方面要对学校现有的各种管理体制机制进行改革与完善,为教学改革的实施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据此,我们首先成立由专任教师、实验教师与教学副院长共同组成的“高校实践类课程创客化教学改革领导小组”,除了负责教学模式改革的顶层设计与实施推进等工作以外,还负责与教学模式改革密切相关的制度制定与环境改造。其中,制度制定主要从学校教学管理、教师培养与学生评价三个方面进行。在教学管理方面,分别制定《高校实践类课程创客式教学管理规定》《高校实践类课程创客实验室管理办法》与《学生创客学习工作条例》,明确实践类课程创客式教学的目标,规定专任教师、实验教师与学生在创客式教学中的行为规范、权益与职责,激发参与创客式教学改革各方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在教师培养方面,建立创客教学研讨制度与创客教师培训机制,定期组织相关教师开展有关创客教学的教研活动,支持教师外出参加培训或考察学习,让相关教师掌握有关创客教育的理念与方法;在学生评价方面,制定《创客作品评价标准》《创客学习评价细则》,规定学生创客学习评价的主体、实施要求与价值取向。

    (2)学习主题设计:制定满足创客化教学要求的内容框架

    创客教育“基于创造的学习”的特征对教育内容提出独特要求。这决定了我们在对高校实践类课程进行创客化改造过程中要做有针对性的选择,明确哪些内容适合创客化教学,哪些内容不适合。我们在遵循实践类课程创客式改造理念与要求基础上,重点分析学生已有知识与技能、学校现有课程实施环境与条件以及《广告设计制作》这门课程的内容框架与教学目标,并据此设计了六个学习主题作为该门课程创客化教学的内容框架。這六个学习主题分别对应报纸广告的设计与制作、杂志广告的设计与制作、招贴广告的设计与制作、户外广告的设计与制作、网络广告的设计与制作以及电视广告的设计与制作等六种广告媒体形式。对于每个学习主题,我们依据本文提出的“四位一体”教学模式详细描述了其学习活动流程与要求,如表1所示。

    2.教学效果的评价与反思

    创客教育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理念,对于高校教育教学模式的变革与创新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但同时也不可避免地面临一系列挑战,其中最受关注的是创客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问题,即当前高校的创客教育实践还依然游离于专业教育体系之外,其在教学环境、课程内容与教学过程等方面与专业教育严重脱节,导致高校创客教育实践呈现运动化、表面化与泡沫化的发展趋势。如何促进创客教育与高校专业课程教学常态化融合,以重构高校现有专业教学系统,将是高校创客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19]。本文将创客教育理念引入到高校实践类课程教学当中,构建体现创客教育特征的实践类课程教学新结构与新生态。在实现创客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的同时,也保证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培养的常态性和主动性。因此,本文提出的教学模式能满足“双创”时代对人才的培养需求,对于当前高校实践类课程教学改革也具有指导作用。

    为了验证该教学模式的有效性,笔者通过课堂观察、师生座谈与问卷调查等方式来收集广大师生的反馈数据,并对其进行深入分析,结果发现该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较为显著,主要表现在学生学习积极性、任务完成情况、师生对教学模式满意程度、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发展以及创作成果的创新情况等方面。在学生学习积极性方面,该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课程学习的兴趣,学生的出勤率由原先每节课都会有学生缺勤转变为现在每节课基本满勤,学生在课堂上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也较以往变得更加频繁与主动积极;在任务完成情况方面,学生按时、按质完成课程所规定的制作任务的比例由原先不足一半提高到现在的百分百能够完成;在师生对教学模式满意程度方面,调查数据显示,90%以上的師生对该门课程的教学方式非常满意;从学生的能力发展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都认为自己的协作能力、沟通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与问题解决能力在这种新型教学模式下都获得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对于创作成果的创新情况,我们对电视广告作品的新颖性部分进行分析,结果发现这些作品普遍具有新颖的创意设计与表现形式。

    参考文献:

    [1]祝智庭,孙妍妍.创客教育:信息技术使能的创新教育实践场[J].中国电化教育,2015(1):14-21.

    [2]何克抗.论创客教育与创新教育[J].教育研究,2016,37(4):12-24+40.

    [3]王云,付蓉.Cisco Packet Tracer支持下的创客教育——以“网络系统设计与集成”课程为例[J].电化教育研究,2015(1):74-78.

    [4]吴永和,刘晓丹,仲娇娇,等.创客教育课程设计与应用——以华东师范大学2015级研究生创新课程为例[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7(1):88-94.

    [5]赵广元,王文庆,蔡秀梅.创客教育视野下“计算机网络”课程实验设计[J].现代教育技术,2015,25(9):116-121.

    [6]何晓庆.基于知识创新的创客教育与信息检索课程融合[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8(4):70-74.

    [7]董立平.地方高校转型发展与建设应用技术大学[J].教育研究,2014,35(8):67-77.

    [8]刘颖琦,李苏秀,宋泽源.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创新——以北京交通大学为例[J].现代教育技术,2018,28(6):108-114.

    [9]马永斌,柏喆.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模式研究与探索[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5,36(6):99-103.

    [10]祝智庭,雒亮.从创客运动到创客教育:培植众创文化[J].电化教育研究,2015,36(7):5-13.

    [11]杨现民,李冀红.创客教育的价值潜能及其争议[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5(2):23-34.

    [12]张立国,王国华.学校中创客教育的实践框架[J].现代教育技术,2018,28(8):106-112.

    [13]王佑镁,钱凯丽,华佳钰,等.触摸真实的学习:迈向一种新的创客教育文化——国内外创客教育研究述评[J].电化教育研究,2017,38(2):34-43.

    [14]万超,魏来.创客教育: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新视角[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9(5):526-532.

    [15]Allen, G.&Yokana,L.4Steps to Becoming a Maker Teacher[EB/OL].http://gettingsmart.com/2014/05/4-steps-becoming-maker-teacher/.

    [16]陈鹏.创客学习:一种创造有意义学习经历的学习范式[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6(6):26-38.

    [17]Martinez, S. L.,Stager, G. S. 8 Elements of a Good Maker Project[EB/OL].http://www.weareteaehers.com/hot-topics/special-reports/how-the-maker-move-ment-is-transforming-education/8-elements-of-a-good-maker-project/.

    [18]杨现民.建设创客课程:“创课”的内涵、特征及设计框架[J].远程教育杂志,2016,35(3):3-14.

    [19]曾明星,黄伟.“互联网+”背景下创客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路径探索[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7(3):67-75.

    (编辑:鲁利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