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疑 求证 反思

    李红梅

    

    

    

    [摘要]史料实证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中心。文章通过对高考历史试题的研究,通过多方面收集史料、辨析史料,综合运用多种史料还原历史现场,对高考题进行存疑、反思、求证,从而给出合理的历史解释,回归历史的本真。

    [关键词]史料实证;高考历史试题;存疑;求证;反思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 2020)01-0072-02

    课程标准指出:“史料实证是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和方法。”[1]同时还提出,历史是一门注重逻辑推理和严密论证的实证性人文社会学科。对历史的探究以求真求实为目标,以史料为依据,通过对史料的辨析,将符合史实的材料作为证据,进而形成对历史的正确、客观的认识[2]。史料实证不仅体现在教学内容上,也体现在历史试题上,尤其是高考题中。高考历史试题是高中历史课程的指挥棒,是学生核心素养的试金石。假如高考试题的科学性存在问题,那么,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素养的效果将大打折扣。一年前,笔者加入了广州市“李渊浩、席长华名师工作室”,专注于史料实证核心素养的研究。近期,笔者在着手探究“史料实证素养的终结性评价”这一主题时,对2015年全国课标I卷历史第32题存疑,在此略表拙见,敬请同行指正。

    一、从确信到存疑

    2015年课标I卷第32题是这样的:

    图6为古罗马正义女神像。它体现了罗马法的诸多原则,如高擎的秤体现的是裁量公平,手握利剑体现的是法律的强制力。据此,双眼蒙布所体现的原则是,法官审案应(? )

    A.主要依据道德良知

    B.侧重听取证人证言

    C.不受表象迷惑洞察事实真相

    D.排除一切干扰遵从民众意愿

    该高考题以正义女神像为史料设置新情境,强化学生对罗马法“公平、正义”原则的认知,有利于拓宽学生的视野。其答案是C。解析如下:罗马法强调司法公正,欲达到此目的,首先需要查明案情事实,不被表象蒙蔽。故C项正确。司法公正要求法官奉法律為唯一上司,依法断案,在法庭上,道德良心等规范须服从法律,故A错误。法官审案既要听取证人证言,更要听取当事人的陈述,既重视言证,又重视物证,不能有任何偏颇,故B项错误。司法独立化和专业化是司法公正的保障,司法不应受民意和舆论左右,故D项错误[3]。

    关于罗马法的影响,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是这样描述的:“罗马法对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和司法产生了重要影响。当代很多法律制度中的原则和做法,都可以在罗马法中找到源头。”罗马法不只在法律原则上影响西方,有关罗马法的神话传说和雕塑艺术也深刻影响了欧美国家。

    罗马神话中有一位正义女神,也叫司法女神,是法律、法官的化身和象征,是西方司法理念的符号和标志。其形象常为一年轻女子,面容庄严,蒙着眼罩或闭着双目,一手持天平,一手握宝剑,其雕像经常出现在西方国家的法院、法学院前面或建筑物上。

    粗略看上去,这道题没有什么问题。2015年高考结束至今,笔者未发现任何文章对它产生过怀疑。然而,随着笔者在探索历史试题的命制与史料实证素养的关系时,对该题产生了疑问。疑问有二:其一,该正义女神像真的是古罗马时期的雕像吗?其二,既然她是一个代表正义之神,为何又担心她受表象迷惑而蒙上眼睛?这是否出于对她的不信任呢?

    二、从存疑到求证

    历史是已经发生的过去,认识、了解历史只能通过现存的史料,因此要形成对历史正确而客观的认识,就只有通过对史料的搜集、整理和辨析,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历史试题在史料选取时必须讲究来历和根据,不能信马由缰,放言空论,要尽量查找原始史料,并进行史料互证、严格考辨,防止出现错误史料或虚假史料。

    在这道关于罗马法的高考题中,并未明确标注雕像的来源,那就只能本着“兼听则明,偏信则暗”的原则,发掘其他史料来与高考题史料进行互证了。

    就从正义女神的图像资料开始吧。经过查找,笔者了解到,在今天,不但在欧洲的罗马、维也纳、巴黎、柏林、伦敦等欧洲城市常见到正义女神像,甚至中国有些大学的法学院里,也会有她的身影。随便上网一搜,就会看到无数正义女神像。下面仅展示其中的一部分。

    仔细观察后会发现,这些正义女神像没有一个和高考题中的相同。高考题的正义女神像来自哪儿呢?继续搜集资料,笔者始终都没找到与其完全相同的雕像,只是发现了法兰克福罗马广场的雕像(如下图)与其相似度较高。两者最大的不同就是法兰克福的雕像没有蒙眼。

    法兰克福是今天德国的一个城市,其罗马广场是法兰克福现代化市容中仍然保留着中古街道面貌的唯一广场。据《罗马扩张示意图》(图略),今天的德国南部属于古罗马帝国。也就是说,这尊雕像有可能是古罗马时期“蒙眼”正义女神像的发展。

    图像史料没找到充足的证据,那就寻求文字史料来求证吧。经过对零散文字资料的搜集、整理和分析,笔者的疑惑更深了,理由有以下两点:

    1.高考题中出现的正义女神像不大可能出现于古罗马时期

    据一位欧洲导游介绍,法兰克福的正义女神像建于1611年,原是砂石结构,1887年才树立起铜像。已知,西罗马帝国亡于476年,东罗马帝国亡于1453年,即推知,1611年建铜像时罗马帝国已不复存在。

    再从正义女神像的模样来求证。

    据记载,目前得知的最早的正义女神像出现在古罗马屋大维时期。根据古罗马诗人奥维德的记述,公元12年,为庆祝其子提比瑞乌斯远征日耳曼凯旋,屋大维决定建立一座正义神殿。神殿内摆放有正义女神像,但这位女神的具体模样已无法考证[4]。

    经整理多篇文章发现,正义女神像的行头出现的顺序是这样的:至迟12世纪出现天平,至迟l3世纪持剑[5],l494年开始蒙眼。“蒙眼布第一次出现是在1494年名为《愚人船》一书的木刻插图画中。”在这幅木刻插图画中,坐着的正义女神尽管仍然是一手提天平,一手举着宝剑,但站在其身后的老妇人却正在将一块蒙眼布蒙住女神的双眼[6]。假设把女神蒙眼的形象放到1494年,也是古罗马灭亡之后才发生的事情。换言之,也就是,古罗马灭亡前并无蒙眼的正义女神像。这似乎印证了英国彼得·伯克在《图像正史》中所说的那句话:“图像不一定比文字更真实地反映历史,图像造伪更容易。”

    2.高考题答案对女神“双眼蒙布所体现的原则”的解读存在歧义

    《愚人船》的木刻插图画中,老妇人将一块蒙眼布蒙住女神的双眼,其喻义应该是文中的注解“蒙住正义的双眼,对法律进行玷污”,代表的是对正义的愚弄与不公。

    随着宗教改革的兴起,蒙眼这一卑微的形象发生了戏剧性的逆转。武汉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廖奕对于正义女神形象的演变进行了数年研究。他提出,在16世纪,蒙眼布开始成为正义女神的关键行头,具有了司法中立和法律平等的正面含义[7]。蒙眼不再代表愚笨、不理智和讽刺,反而代表美德和公正。这种蒙眼的正义把中世纪司法中的个人主义抛在脑后,体现了这一时期新兴市民阶级的愿望和要求。于是,在欧洲许多城市新建的市民广场上,众多蒙眼的正义女神雕像被竖立起来。

    随着现代法治大行其道,蒙眼正义女神代表的司法中立遭到越来越多的戏谑和嘲弄。奥地利作家卡尔·克劳斯笔下的正义女神,扯去蒙眼布,偷窥别人的隐私,最后竟然用蒙眼布遮住自己的私处。还有人提出异议:“正义女神被蒙蔽了双眼,又如何能看清手中的天平,如何保证宝剑不会误伤无辜之人?”为了解决蒙眼布带来的困惑,在19世纪后期.复古主义开始兴起,且在北美最为突出,其最大特点就是抛弃蒙眼布,恢复女神的本来面目。根据美国学者统计,这一时期仅北美和英国不蒙眼的正义女神至少超过20个[8]。1907年,德意志政府下令,要求所有公共建筑上的正义女神像一律去掉蒙眼布。如此想来,法兰克福那尊不蒙眼的正义女神就容易理解了。

    再次回到高考题——“双眼蒙布所体现的原则”是什么,其含义至少经历了“不公”“正义”“不公和正义并存”三个阶段。基于事实,起初的解读与后世的解读大相径庭。这道高考题既无明确的时空要求,也无其他文献互证,所给的答案只是简单地用历史学的思维去理解图像,这不符合史料实证中对“图像史料研读”的基本要求。可见,其答案有待商榷。

    三、从求证到自省

    通过研读这道高考题,笔者的罗马法知识得到了拓展,搜集、整理和分析史料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同时,笔者也认识到自己在日常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如容易迷信权威、课堂教学选取史料时不太重视查证原始出处、挑选试题时很少对试题进行再考证等等。那么,如何讓自己取得进步,并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呢?

    1.要更新教学理念,从思想上重视史料实证素养的培养

    史料实证素养的培养不再单纯强调传统的陈述性知识,而是在此基础上更为强调过程性知识。教师必须不断阅读、不断学习,更新知识和理念。有了丰厚的知识积淀,教师才不容易迷信权威,才敢于质疑,才会在“论从史出”的原则下“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这样的教师,在没有掌握足够的证据来证明某事之前,不会轻下结论,不会妄下判语。长此以往,教师的品质和思维方式就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素养的过程也会成为教师自身专业成长的过程,从而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2.要善于搜集史料,并注重史料的综合运用

    史料是培养史料实证素养的基础。所有的历史研究,都必须以史料为依据。历史的真相需要各种历史资料相互印证,而史料需要运用科学的方法判断其价值[9]。

    历史材料浩如烟海,教师本入首先要掌握考证史料的原则和方法,如“孤证不立”“阙闻则疑”等原则以及辨伪的方法,才能提高学生的史料搜集能力,教会学生区分史料的性质、鉴别史料的真伪、合理规范地引用史料,进而认识史料对理解和解释历史的价值。

    史料的类型多种多样,每一类史料必然有其局限性。如官修正史必然是国家意志的产物,必然带有君主或官方对历史的看法,这就需要其他来源的史料加以互证,即“兼听则明,偏信则暗”[1O]。再如,图像史料包括绘画、雕刻、照片等,对其研读不但需要运用历史学的方法,与其他文献互证,还需要有美术及美术史方面的知识[11]。我们不能简单地用历史学的思维去理解图像。2015年全国历史高考I卷32题就有这种简单地用历史学思维去解读图像的嫌疑。

    3.要重视史料的出处,尤其重视对原始史料的查找

    史料的出处会影响史料价值的判断,教师在使用史料时必须清晰地注明其出处,尤其是在课堂教学和主观题中使用的史料。历史地图、历史战争场景应注明其来源;再造性图片要注明作者和创作的时间、地点等信息;文物图片应注明其发掘地、出土时间、发掘单位、摄制者及单位;如果补充学生较难理解的历史规律、历史结论等相关史料,要注明史料的出处,并注意所选史料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这样做,既可以为学生理解史料提供更多的信息,也能为那些想课后继续阅读某些相关内容的学生,提供更为便捷的查找途径。

    原始史料作为一手史料,一般是由原作者亲自搜集资料并考证后写成的,文学价值可能不太高,但比较翔实可信。在搜集史料的时候,找到原始史料加以分析使用,会更具备说服力。

    史料实证是运用史料的基本态度,是学习和认识历史所特有的思维品质,是理解和解释历史的关键能力和方法[12]。无论是命题者还是一线教师都得先让史料实证素养扎根心中,身体力行。唯有如此,才能让学生无论在课堂中还是在考场上,都能时刻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史料实证素养才能更有效地内化在学生的心中。

    鉴别史料真伪、判明史料价值的能力,是史料实证素养培养的关键。规范运用有价值的史料表达自己的历史认识,养成实证和理性态度,这是史料实证素养培养的目标。一个具备“史料实证”素养的学生,将来必是一个讲究证据、理性处事的现代公民。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有利于学生形成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参考文献]

    [1][2][10][11]徐蓝,朱汉国.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3]教育部考试中心.高考文科试题分析2016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4][6][8]王华胜.“正义女神”系谱与正义的困境[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8-12.

    [5]廖奕.正义女神的镜像重构[J].中国图书评论,2013(5):62-66.

    [7]廖奕.西方正义形象的演变及法文化读解[N].人民法院报,2014-1-10(5)。

    [9]张迎弟.基于史学素养的学术型课堂实践策略:以“人民版“追寻生命的起源”为例[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8(9):61-64.

    [12]王生.教学目标设计应体现核心素养的“涵蕴性”与“层级性”[J].历史教学,2017(7):27-31.

    (责任编辑 袁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