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三化”探讨

    伍淑花

    摘要:实效性不强是当前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普遍存在和被诟病的问题,增强实效性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亟待解决的瓶颈问题。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手段不灵活、教学资料陈旧是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差的主因之一。要增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务必做到教学方法多样化、教学手段灵活化、教学资料新颖化。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教学方法多样化;教学手段灵活化;教学资料新颖化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5)09-0033-02

    实效性不强是当前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普遍存在且难于解决的问题。导致实效性差的原因是多维的,既有客观因素,也有主观因素;既有教师的原因,也有学生的原因;既有教学设计方面的原因,也有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掌握资料等原因。其中,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手段不灵活、教学资料陈旧,是导致实效性差的主因之一。作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思修课”)课的任课老师,笔者认为,要增强实效性,任课老师教学上务必做到“三化”即教学方法多样化、教学手段灵活化、教学资料新颖化。

    一、教学方法要多样化

    纵观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发展历史和现状,教学方式较为单一,主要是老师课堂上满堂灌、学生被动接受,要增强教学实效性,首先要实现传统单一的教学方式向多样化转变。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一) 互动式教学法

    “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在教和学这两个范畴中相互交往和互动的过程。没有教学交往与课堂互动,就很难发生真正意义上的教学。”[1](P.558)在互动式教学中,可以通过老师设问,学生来回答;也可以由学生提问,老师回答。一般来说,老师设问的居多,当然学生主动提出的互动式话题,其效果会更好。所以,任课老师不仅要善于提出能够产生积极互动效应的话题,也要善于引导学生提问。比如,在讲授“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时,可以设问“为什么要爱自己的国家”?通过设问,与学生互动,既能够活跃课堂气氛,也能够了解学生对所问问题的观点和认知程度。需要注意的是,对学生所提问题要予以积极的回应,即使所提问题不成立甚至不正确,也要持肯定的态度,并给予积极的回应和鼓励。

    (二) 讨论式教学法

    讨论式教学是指在课堂教学环境中,教师预先对课程进行设计与组织,在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进行启发和指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由学生或分小组围绕某一中心问题发表自己的认识和观点,同时通过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讨论、交流,让学生主动汲取知识,全面提高学生知识获取能力的教学方法。[2]虽然“思修课”比较适合开展讨论式教学,但要注意以下几方面:一是设计好讨论的主题。任何一位思政课老师都有过“让学生讨论而学生却讨论不起来”的经历,“讨论不起来”的责任不在学生,而在老师,主要是没有设计好讨论的主题。实际上,学生非常愿意参与讨论活动,特别是喜欢讨论与他们的现实密切相关的话题,比如,大学生人生观、择业观以及社会热点等问题。切忌提出与课程无关且学生不感兴趣的问题,如果学生对讨论主题不感兴趣,不仅难于开展讨论且效果也不好。二是合理安排好讨论活动。一般情况下,班级人数太多不利于开展讨论式教学,鉴于思政课上课学生多的实际,可以采取以班、小组组成讨论小组,尽量做到每位小组成员参与积极讨论。三是要创造自由和民主的讨论氛围。讨论活动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空间,切忌粗暴地打断其发言,务必等到学生阐述完毕再予以点评、修正。四是学生之间、师生之间要善于相互倾听。讨论式教学是学学相长、教学相长的有效途径。学生发言时,不仅要要求其他同学专心听,老师也要认真倾听,不要做与讨论活动无关的事。

    (三) 案例式教学法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是“思修课”非常适合开展案例教学,无论是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还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国情教育,可用于教学的案例非常丰富。通过与学生现实密切相关的鲜活的真实案例,既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利于学生从中汲取养分或教训。比如,在讲授如何培养道德观时,通过洪战辉等大量的全国道德模范案例,让学生深切感受到道德模范的魅力、感召力,从而提升道德素养。

    (四) 社会实践教学法

    社会实践是让学生跳出课堂的局限,广泛接触社会,在社会实践中通过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社会现象,增强对社会的感知和认识,在实践中验证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了解国情,进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和方法论,从而提高自身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比如,寒暑假组织学生深入基层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将知识、科技、医药送到基层,亲自参与推动社会发展,感受社会发展现状,增强服务社会的实践能力。

    二、教学手段应灵活化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统教学手段较为单一,主要是以书本满堂灌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要增强教学实效性,必须改变教学手段单一的状况,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笔者以为,可以采取以下主要教学手段:

    (一) 观看影像图片资料

    随着互联网、信息社会的迅猛发展,可用于教学的影像图片资料异常丰富,既有诸如电影、老照片等传统影像图片,也有海量的新的影像图片。有图有真相,影像图片资料是有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充分利用多媒体、互联网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大量的影像资料。比如,笔者播放影片《农奴》,使学生了解旧西藏农奴的悲惨状况,更加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又比如,通过播放“老人摔倒无人扶身亡”或“男子扶老人被讹自杀”等影像图片资料,进行关于道德伦理问题的学习、讨论,使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再比如,笔者利用本校“西藏主权与人权馆”陈列的旧西藏人权状况的珍贵图片,使学生了解旧西藏农奴的悲惨生存状况。

    (二) 参观爱国主义、德育教育等基地

    每个地方或多或少有特色各异的爱国主义、德育教育基地,这些地方既是进行爱国主义、德育、民族团结教育等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平台,也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重要资源。通过参观爱国主义、德育、民族团结教育等基地,能够收到课堂上达不到的效果。比如,笔者所在学校凭借地处陕西咸阳的便利,每年组织学生代表赴革命圣地延安进行实践教学,通过参观延安革命纪念馆、老一辈领导人的旧居和听取“学习延安精神、弘扬延安作风”专题报告等活动,充分感受中国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的革命品质,给学生上了一趟生动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课。

    (三) 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课堂上满堂灌,缺乏实践性教学内容,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常态。其实,我们有很多可以开展实践教学的手段,比如组织学生到敬老院、孤儿院、特殊学校等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这些实践性强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活动,是学生接触、了解社会、服务社会的好机会。

    (四) 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组织学生参与社会服务,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不仅是学生接触社会、服务社会的重要途径,也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有效手段。笔者所在学校一直重视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积极为学生开展社会实践创造、提供便利条件,注重将社会实践与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结合起来,取得了显著效果。比如,西藏民族大学每年暑期组织由区内区外各民族学生组成的多支“三下乡”团队,通过深入西藏基层支教助教、慰问孤寡老人、送医送药等活动,不仅加强了民族团结,而且实现了“服务社会,锻炼成才”的目标。又比如,本人所在学校组织部分藏族学生党员进驻陕西省咸阳市三原县嵯峨乡屈家村,通过与农户同吃同住同劳动,藏族大学生不仅体验了陕西的农村生活,而且进一步坚定了维护民族团结的信心和决心。

    此外,通过现场与先进人物面对面、优秀校友报告会等先进人物现场报告会,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手段。

    三、教学资料要新颖化

    教师使用的教学资料陈旧,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不强的原因。教师与学生年龄差距大,思维、理念不一样,加之所掌握的教学资料陈旧,教学效果可想而知。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和电脑、手机的普及,学生了解信息、知识的渠道和机会前所未有,学生获悉新知识、新资料的愿望相当强烈。教师掌握的教学资料新才能保证教学内容与时俱进,教师在课堂上必须时刻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教学资料尤其是参考资料务必与时俱进,不能总停留在旧资料上。与此形成强烈反差的是,有的老师使用的教学资料极其老旧,甚至用十多年前的教学资料给90后学生上课。今天的社会信息、资讯日新月异,应用得当的话,很多资料是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重要资源。教师要掌握新材料,做到资料新颖化,一方面通过阅读大量的与思想政治课程相关的图书,收集教学所需的资料。另一方面,善于从网络、电视等新兴媒体收集海量的资料。比如,通过CCTV-12频道的“道德观察”、CCTV-1频道的“今日说法”等节目,将其整理成用于道德伦理、法制教育的教学案例,应用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教学环节。

    四、结语

    虽然中央和相关部门、学校非常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课堂上教师教的口干舌燥,学生学的也卖力,但总是停留在课堂和应付考试上,始终不能入脑入心,不能将所学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和实际行动。毫无疑问,增强实效性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急需解决的瓶颈问题,如果解决不了这个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就进不了学生的脑,更入不了心。笔者认为,导致实效性差的因素很多,其中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手段不灵活、教学资料陈旧,是导致实效性差的主因之一。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注重在教学上做到教学方法多样化、教学手段灵活化、教学资料新颖化,与笔者之前的教学情况相比,收到了积极的效果,因此,思政课教师做到教学方法多样化、教学手段灵活化、教学资料新颖化,对教学效果的改善是有益的。

    参考文献:

    [1]张大军.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2]韩琳琳.讨论式教学法在国际贸易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与职业,2013,(35).

    [责任编辑:褚永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