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提高小学生科学素养的策略

    步敏

    摘 要:科学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活水平的提高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发展,它和每个人都是不能分离的。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高低和国民的科学素养水平有着密切的联系,我们的时代要进步、科技要发展、国家要富强,都需要从加强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做起。科学素养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生活和学习中的累积。本文针对现在小学科学教学的现状,提出了一系列提高小学生科学素养水平的策略。

    关键词:科学素养; 小学生; 教学现状; 策略

    在国外,科学素养(Scientific Literacy),其中literacy 有着两个不同的意思:一、学习者所掌握的知识;二、指会读、会学、会写。在我们中国,对素养的理解主要是人们经过后天培养形成的解决问题的能力。科学技术的发展刺激促进了社会现代化,我们的生活因此变得方便。心理科学能够给我们精神生活指明方向;政治科学能够帮助我们洞悉实施局面。具备一定的科学素养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社会、把自己融入社会。学习科学知识,树立科学价值观,崇尚科学精神,对学生的人生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那么究竟该如何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呢?

    一、创设条件,激发科学探索欲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科学学习或是探究活动一旦失去了兴趣,科学素养的培养就很难实现。怎样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调动学生参与和探究的积极性成了在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中需要思考的问题。学生学习科学,不仅是获取信息、接受知识,更重要的是能运用一定的科学方法去探究科学,探索大自然的奥秘,并具备一定的解决公共事务的能力。在平时的科学教学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播放相关视频或者文字信息、教师演示实验导入新的探究内容、学生根据生活实际提出相关问题进行研究等一系列的方式,在学生感兴趣的基础上来进行科学学科的学习和探究,充分调动学生的一切感官和思维来进行科学素养的培养,可以达到较好的效果。

    二、在实践中掌握科学方法

    在平时的课堂中,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动手动脑,学习和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有人曾说:“我们不能说,读书努力的就是好学生。而应该说,有很强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才是好学生。”

    科学课程的实践性的基本特点,为学生在课堂上动手进行实践创造了一定的条件,在他们运用感官对事物进行观察和动手进行实验操作的过程中,能够直观的、直接地发现自然事物的基本规律。因此,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造一切有利条件,使学生多感官参与,引导学生充分地动眼、动手、动脑、动口,充分地对研究对象进行认真、细致的观察,进行严密地实验和操作,使学生获得对研究对象更直接、更清晰的认识。同时,在这个过程中,通过训练而掌握了一定的科学研究方法,为学生以后进一步的学习、工作打好不可缺少的科学素养基础。

    通过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观察实验——分析结果-得出结论的方式来得出研究科学现象。这样的思维方式可以避免学生在解决问题时盲目冲动,并且理性地去思考问题。用科学方法研究科学现象,学生一旦掌握了这项本领,就能很好地在自然探索的过程中,发展科学能力、获取科学新知、提高科学素质。

    三、提高教师科学素养

    学生的科学素养水平直接受到教师科学素养水平高低的影响。本人从调查中发现:教师对科学性质的认识水平能够直接影响其在教学中的表现。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许多老师片面强调学习的最终结果,而没有在意学生的学习过程,科学探究活动往往只是形式,并没有真正关注过程中的误差与错误。这是阻碍学生科学精神和创造能力发展不可忽视的问题,反映了教师们对科学性质的理解。调查表明:教师科学素养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生的科学素养水平,不同类型的学校学生科学素养水平有着明显的差距。根据分析可以发现,一般來说,城市学校的条件相比起乡村学校来说较好,并且实验室建设等硬件设施和日常科学师资方面的投入来说,都优于乡村学校,这些因素不利于乡村学校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培养和发展。

    四、课外延伸,拓宽学生实践和创新的途径

    科学课堂教学的时间和空间并不是无限的,但是小学生对科学探究的欲望是无止境的。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把所得到的知识和技能在生活中加以应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尝试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究活动。这一过程是一个知识有效迁移的过程,也是思维能力的重要展示。课外活动可以有效地丰富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和内容。

    科学素养的形成是一个漫长而又复杂的过程,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形成的。但是在早期对孩子进行科学素养的培养、对孩子的科学素养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对孩子的好奇心需要细心的呵护,对于孩子提出的问题不要直接进行否定,要多给予鼓励和帮助,引领他们探究和生活中事物有关的科学现象,体验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形成倾听他人意见和与他人合作的情感态度,为科学素养的形成和发展打下基础。

    总的来说,在小学科学课堂中进行教学素养的渗透是一种很好的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的方法,我们的科学教师要在科学这门学科的教学中,不仅要引导学生在探究活动中进行不断地实践和创新,还需要对教育不断地探索,从而潜移默化地在学生心灵上播下科学和创新的种子。

    参考文献:

    [1]张春艳.STEM教育视角下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培育路径[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9(07)

    [2]林彬.小学科学核心素养培养的实验教学路径探析[J]当代教研论丛,2019(01)

    [3]崔红霞.基于科学核心素养的小学科学教育实践活动研究[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8(02)

    [4]刘芝霞.小学科学教学方法选用策略的研究[J]中国培训,2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