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在标准与内生发展

    纪成龙

    摘 要:从学科归属、学科规模、学科规制3方面对“董文”的观点进行分析并提出商榷,明晰了体育学科的外部标准与内生发展之间的关系;体育学科未来发展的理路:需要正确认识目前所面临的外在标准与内生发展的问题,遵循和借鉴体育学科发展的一般规律和国际经验,通过多元的研究方法和自身理论体系的建构来发挥学术研究的引领作用,力争在完善自身理论体系的同时对其他学科领域有所贡献。

    关 键 词:体育学科;学科归属;学科规模;学科规制

    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15)06-0001-07

    Abstract: The author discussed the opinions put forward in DONGs paper from such 3 aspects as disciplinary attribution, disciplinary scale and disciplinary regulation, clarifi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xternal standards and endogenous develop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discipline, and put forward the following approaches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discipline: correctly understand currently faced issues about external standards and endogenous development; follow and refer to general patterns and international experiences regarding physical education disciplinary development; exert the guiding functions of academic research via the building of multiple research methods and its own theory system; strive to make contributions to other disciplinary areas while perfecting its own theory system.

    Key words: physical education discipline;disciplinary attribution;disciplinary scale;disciplinary regulation

    2011年3月,由国务院学位办、教育部颁布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中,艺术学上升为新的学科门类。与其同时申报学科门类的体育学却铩羽而归,这在体育学界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引起了广泛的热议。有体育学术期刊甚至专门为此设立专栏进行学术争鸣[1-3]。学术争鸣或者学术批判可以对以往理论和实践的不足进行反思,有利于学科知识的不断积累,特别是对于近几年发展较快、问题较多的体育学科更是如此。然而,学术争鸣或者批判性的反思需要一定的前提,即学术批判必须建立在对已有文献的理解和实事求是的基础上,否则其论证和结论都难以成立。2015年第3期《体育科学》刊登董德龙等的《归属、规模、规制:对中国体育学科发展的认识——一种学科方向探究》(以下简称“董文”)。“董文”在反思已有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总结出自己的核心观点:以学科归属、学科规模及学科规制为外在标准的中国体育学科,在规模和规制上已基本形成自己相对独立的体系,问题关键在于学科的“内生发展”。并从学科内容、研究范式、知识建构3个方面阐述了中国体育学科发展的方向[4]。

    对于这一观点,笔者认为“董文”能够从学科内容、研究范式和知识建构3个层面提出体育学科的未来发展的3个方向:关注问题、解释研究、内生创新,这是难能可贵的。但是,对于“董文”在整个论述过程中的某些观点,笔者不能完全认同。尤其是“董文”对体育学科3个发展方向的提出,是建立在对以往相关研究的“历时”形态批判的基础上,这就意味着,如果“董文”对以往相关研究的反思和批判不够合理或者未能充分理解以往文献,那么“董文”3个发展方向(创新之处)将成为无因之果,其科学性和思想性也将受到质疑。本研究从学科归属、学科规模、学科规制3个方面入手,在研究“董文”所质疑和批判的文献中的观点基础上,指出“董文”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进一步深化讨论了体育学科外在标准与内生发展之间的关系,就中国体育学科未来发展的一些观点和看法与“董文”作者进行商榷。

    1 商榷的起点

    关于学科归属与体育学科的发展问题,“董文”开篇即指出:“许多研究指出,由于中国体育学科归属或体系分类不明,导致了学科自身范围的模糊以及学科根基的薄弱,进而衍生了学位、学术管理混乱、国家立项获奖的局限以及学术、学问的缺失。”并在文章中的第1部分 “学科归属是否不明?”、第2部分“学科规模是否有限?”、第3部分“学科规制是否松散?”以反问的形式,从3方面对前人文献中的观点进行质疑和批判。为了使问题的讨论体现学术研究应有的科学性和规范性,笔者对“董文”所标注的参考文献进行了深入研习。这里必须指出的是,“董文”在质疑的这些“许多研究”的观点中虽然标注3篇不同作者的文献[5-7],但实际上,“由学科归属不明所衍生的学位、学术管理混乱等问题”,包括“董文”在第1部分中对“体育学没有按照学科属性划分所导致的问题”、“国家各级课题申报中‘体育学术语模糊”、“体育学术期刊示范性弱化”、“体育学研究生学位管理混乱”4个导致体育学科归属不明的理由为主题,所展开的对前人观点的质疑和反驳均是来自参考文献[7](以下称“易文”)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董文”第2和第3部分。

    基于此,为便于阅读和还原被批判观点的真实,本研究主要以“易文”的观点作为对照,与“董文”作者进行讨论和商榷。

    2 关于学科归属

    2.1 关于学科分类混乱与学科归属

    “董文”对前人的研究提出质疑:“学科归属不明的理由之一是体育学下设的4个二级学科没有按照学科属性来划分……,学科范围模糊、学科性质难以定位等问题,以至于‘体育界出现了能在4个二级学科发表学术论文的人”,并认为:“学科归属不明与一人多能的现象之间并不是充分必要条件。因为,即使体育学科不划分二级学科,同样会存在这种一人多能的现象……这只能表明,一是研究不够专一;二是当前学者研究质量还不够高;三是学科内部知识交叉明显,具有共通性。如此看来,似乎只有第3点与学科分类有关联,但这种关联并非因果关系,其更加倾向于学科发展的一种历时态表现……因此将这种现象归于学科归属不明或分类混乱是不妥的……”由此可见,“董文”的思路和立场是将学科归属不明或学科分类混乱,与“易文”中的“体育界出现了能在4个二级学科发表学术论文的人”观点之间理解成充分必要条件,而且在“董文”中一直是将其列入学科归属不明或学科分类混乱“主要原因”进行讨论。

    “易文”在原文献中的表述是:“体育学术或科研管理,在学科分类体系混乱的背景下,也很难获得理性、清晰的制度内涵。各体育院校的科研积分,较少会关注科研成果的学科属性,往往只在体育学这个一级学科之下去思考问题。因此,体育界甚至出现了几个能在4个二级学科发表学术论文的人……”

    通过“董文”和“易文”观点对比可以发现,“易文”通过举例科研积分的学术管理制度是旨在强调和说明,在学科分类体系混乱的背景下,体育科研所存在的管理问题。在这里,“出现能在4个二级学科发表学术论文的人”的直接原因是学术的管理问题,学术分类体系或者学科归属不明相对而言则属于外在的次要原因。“董文”的问题在于在逻辑上:一是“易文”认为学科归属是外在的原因,“董文”却硬将学科的归属与“一人多能、在4个二级学科发表论文”联系起来并生造出彼此之间是一种非充分必要条件的关系,而事实上“易文”并没有认为学科分类混乱与“出现能在4个二级学科发表学术论文的人”之间是充分必要条件;二是“易文”认为学科归属是导致“能在4个二级学科发表学术论文的人”的次要原因,“董文”却将其理解为是主要的。

    “董文”进一步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只有追求学术造诣,提升学术水平,形成专业领域,才能遏制这种现象的发生”;“做到严格的体育学科分类很难,尤其是每个学科学理性研究很可能会涉及很多学科知识……因此,学科之间的纠缠是不同程度的存在着……完全消除学科之间的交叉不现实,也不必要……自20世纪80年代,不少学者对学科分类进行了研究……如杨文轩提出的身体教育、健身休闲、运动竞技新的学科分类……其分法正确与否还难以确定,但也表现出对现有的体育学科全面归类和囊括的难度。”

    “易文”对以上问题和体育学科分类所持的基本观点是:“一个学科能否兴旺和发展,是学问、学说、学派共同决定的……体育学如果没有建立起自己独特的学问、学说和学派并逐渐展开丰富的实践,就很难获取独立的学术地位和科学影响力,进行这样的学科划分也难以得到内外部的认同。”;“关于体育学科分类,有学者(杨文轩)指出:‘体育教育训练学和‘民族传统体育学的内容要重组,‘运动竞技学、‘身体教育学、‘健身休闲学将作为体育学科体系的主体发展。不管这个观点是否正确,至少说明目前官方的学科分类并未得到认可……”

    通过观点对比可以发现,“董文”一方面是在通过摘录“易文”的部分观点进行质疑和否定,另一方面却又在此基础上以杨文轩的学科分类为例提出了与“易文”雷同(重复)的观点和看法。逻辑混乱之处在于:体育学科归属与体育学科分类,外在标准与学科的内生发展,彼此之间的关系并未厘清,对事物的内外因与事物本身之间的总体影响关系也没有考虑,甚至对此存在误识:对“易文”中“体育界出现了能在4个二级学科发表学术论文的人”等观点往往采取片面、孤立的对待,进而导致的逻辑和观点缺陷是,“易文”在讨论体育学科外在掣肘的问题,“董文”在论述体育学科面临的内部瓶颈,而“董文”认为内部瓶颈很重要进而批判“易文”没有认识到内部瓶颈的重要性,事实上,“易文”已经强调并提及了。

    不止于此,“董文”在学科分类体系的问题表达和体育学科未来发展方向上前后逻辑也存在矛盾:一方面对“体育学科分类标准继续调整的问题,持赞同的态度……”并引国家标准GB/T13745-92《学科分类与代码》为例说明学科交叉性或种属关系的混乱现象,提出“体育学科的二级学科分类需要做出新时期的调整”(重复“易文”的观点);另一方面在后文第4部分又提出“当代的中国体育学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具有一定特色的中国体育学理论体系,此时,如果仍以学科体系的归属……为论证焦点,势必在一定程度上约束中国体育学的发展……今天的中国体育学,应该强调问题关注的价值取向,这是世界体育学历时态转型的一种共时态压缩。”在此,“董文”不仅对历时形态的批评缺乏依据——没有指出有哪些研究是当下仍在围绕学科归属、基本构成、结构要素问题进行论证,而且对“易文”当中所具体论述的体育学科外部掣肘、内部瓶颈、自我困惑等问题之间的彼此联系没有给予充分理解。也正是这种缺乏依据的质疑和对已有研究的片面理解,使得“董文”作者在否定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所提出来的体育学科发展方向具有重复性、空想性。

    2.2 关于国家课题申报“体育学”术语模糊与学科归属

    对于国家课题申报“体育学”术语模糊,“易文”的观点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虽然用‘体育学之名,但明确‘体育学指的是体育人文社会学,实践中体育其它学科的学者,也获批承担过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立项和评奖也同样面临上述问题,而事实上是体育科学无法整体上归入人文社会科学。”“董文”对此进行质疑:“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等项目申报中存在‘体育学这一项目类别,但主要获批项目为‘体育人文社会学,其它两个2级学科‘民族传统体育学、‘体育教育训练学等领域获批项目很少,由此得出是将‘体育学与‘体育人文社会学划了等号。”

    通过对比我们可以清晰地发现,“易文”观点很明确,是国家社科基金在立项时将“体育学”指称为“体育人文社会学”,但在实际中却出现了偏差——其它两个体育学二级学科的学者也得已获批国家社科项目。“董文”将其理解成:由于在国家社科项目申报中主要获批的是体育人文社会学,所以才得出将体育学与体育人文社会学划了等号。更甚者,“董文”针对“易文”进行反驳的观点令人不明所以:“对申报课题类型加以限制没有什么错误,只是侧重点不同,国家社科基金偏重人文社会学研究,自然科学基金偏重自然科学类研究,是正常的事情……”,但后文中提出的观点又与此不一致:“不管是什么研究方向,只要申报课题的性质属于其中的一种,选择合适的部门申报应是顺理成章的事情……问题的关键不在于课题申报的类别差异,重要的是如何开拓更多的申报渠道推动体育学科的整体发展……”作者前后观点和认识的自相矛盾,凸显了立场的不够坚定。

    2.3 关于体育学术期刊示范性与学科归属

    “易文”中对体育学术期刊的观点是通过“反观其它学科,既有一级或二级学科的综合性学术刊物,也有众多单学科刊物,比如《会计研究》、《工业经济》……”来对比体育学术刊物:“在学术规范上,不少体育学术刊物时而追逐社会科学刊物评比体系,时而参照自然科学刊物评价标准,影响了刊物对学术研究规范的示范作用。”“董文”针对“易文”的“中国体育学术期刊时而追逐人文社科期刊评比体系,时而又转向自然科学期刊评价标准”观点进行质疑,认为:“这有失公允,因为,从世界范围来看,许多世界优秀期刊,如Nature和Science同样也是刊发多种学科的论文,甚至还有体育类论文发表,虽然一本期刊只集中一方面或多个方面的论文,但仍是在一个学科门类或一级学科下发表论文,体育学科同样也有类似的多重性。所以,将体育类期刊发表论文性质的偏好同体育学科归属不明归为因果关系有些牵强……”

    这里,“董文”再一次误识了“易文”的观点:即“易文”对其它学科学术刊物创办的引述视野是在学科门类下的一级或二级学科,而“董文”所列举的否证例子,却以始终如一地报道和评论全球科技领域里最重要突破的集众多“学科门类”于一身的综合性杂志《Nature》和同样是非专注于特定领域的综合性刊物《Science》为例,与我国目前属于一级学科的体育学科等量齐观进行对比,在如此卯不对榫的论证逻辑的基础上,进而提出体育学期刊应该朝向多元化命名发展,这样的观点质疑和学术对话已然不在一个层面上。

    2.4 关于研究生学位管理混乱与学科归属

    “董文”对“易文”中关于研究生论文管理的观点进行质疑:“将这些现象归于学科归属不明并不成立,一是当前大多数院校仅是从体育学一级学科做了规定,并没有从所属二级学科进行考虑,加之招生量的扩大导致管理上的松懈;二是许多专业研究生受实验条件的限制,如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的学生,多数需要具备实验条件或高水平运动员作为研究对象,……运动人体科学领域的研究生更是如此了。但相对于人文社会学科就可能容易多了。”

    “董文”或是对实行了近30年,在研究层面体育学是教育学门类的一级学科,下设4个二级学科国家分类办法的漠视,或是“当前仅是从体育学一级学科做了规定,并没有从所属二级学科进行考虑”的大多数院校没有按照国家规定进行招生,而事实上在国家研究生招生考试过程中都已经对各个专业进行了明确的区分和报考指向,这里只能说作者的观点是不顾事实的主观臆想;在论文评审存在的问题上,作者认为是招生量扩大所导致的管理松懈的问题,而非管理者无法划清体育学科界限,而这与作者上文中“体育学科二级学科种属关系错乱,急需调整”的观点自相矛盾。在研究生论文选题和撰写方面,作者似乎并没有认识到“易文”中对上海体育学院体育教育训练学所列举的典型实例,也没有思考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在实验条件阙如的情况下却依旧在自身领域选题的原因,更甚者面对实验条件和研究对象上的难度——知难而退的学术态度不应该出现在学术研究上,因为国家培养研究生的目的是为国家未来储备具有勇于探索精神的科研人才。但“董文”在树立中国体育学科未来发展方向转变的认识中已经注意到:“目前中国体育学理论研究中,专题的实验性研究还比较少,尤其是解释性的实验研究更是不足……”令人费解的是为何有“学术质量的控制是问题的根本所在……无论学科专业如何划分,只有提升学术质量,才能促成专业化形成……”如此忽视事物内外因与事物之间的总体影响的看法。提升学术水平,提高体育学论文的质量的内因与学科分类、学位管理的外因之间的关系是互相影响的。孤立地批判外因的观点而对“易文”中内因问题的无视又重复提出内生发展的观点成为“董文”症结所在。

    另外,“董文”在第1部分所做的总结性观点中仍然是重复甚至照搬“易文”的论述:“以美国为代表,其学科管理基本呈现松散性特点,全国学科和专业目录以CIP为指导,在16个学科大类中,体育学并未单列独立大类,而是分散到不同学科门类中发展……”对比“易文”:“美国的全国学科和专业目录CIP来指导,这一目录将全国绝大多数学科专业排列16个大类中……在美国的16个学科大类中,体育学没有单列一个大类”而且对“易文”中“当下,体育学科发展和建设的使命或许不在于成为独立的学科门类,而在于如何打牢学科根基、继承学术传统、培育学术特色、彰显学理价值等问题”的观点视而不见,仍在重复强调“相比体育学成立独立学科门类,更应该考虑的是体育学科的生命力——内在建设”,并认为“易文”没有强调学科的内在建设而对其进行质疑,而事实上“易文”已经明确强调了!

    3 关于学科规模

    体育学科规模的局限是带来自我困惑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体育学科规模层面,“易文”从多个方面进行了论述:“体育相关本科专业涉及的学科门类,近几年逐渐增加……与此同时,全国设置体育学科和专业点的院校也不断增加……”“然而这些不断增长的数字并没有改变体育学科整体规模有限的格局。如原直属国家体委的6所体育院校的体育学本科专业数占专业总数的40%左右,硕士点在50%上下,形成了传统与新兴学科并存的局面。然而,以传统学科为主的格局在体育院校中并没有改变。以全国规模最大的体育院校武汉体育学院为例……”

    “董文”对“易文”的观点不以为意,“从这些原因来看,并不能完全说明体育学科规模不足,虽然与艺术学开设的专业数量对比中,体育学处于弱势,但近些年体育相关本科专业是逐步增加的……且数量的多少不是衡量学科发展规模的唯一指标。”“另外,传统学科与新兴学科并存的问题也并不矛盾,传统体育学科只要社会需要,就应继续存在,两者并存在一定的历史时期更可能是一种历时态表现……不一定是规模导致的。”

    通过对比可见,“董文”并没有理解传统学科与新兴学科并存,同体育学科规模之间的关系,甚至还将其误认为新兴学科的发展会使两者之间产生矛盾,即两者是一种此消彼长的关系。事实上,体育学科发展之所以偏小,跟体育新兴学科发展萎靡有密切关系,背后的原因是体育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融合不够,存在着学科嫁接、交叉、交融本身的一些要求难以满足等问题。

    “董文”还提出质疑:“学科交融与互动的不足更倾向于学科规模发展初期的一种表征……”之后又在相关的论述和分析上“离题”地转向了体育学科是与其他学科的交融与互动:“至少在当下的中国体育学科,这种交融与互动是非常明显的。学科交融与互动不是体育学科发展的专利,体育学科知识也正是在学科交融中发展的,如体育经济学、运动人体科学……”随后又转回来重复“易文”的观点:“体育学科在与其他学科联姻与嫁接中走向制度化、系统化,只是这种互动的深度还不够紧密,这种深度需要学科内部知识建构。”最后得出了结论自然也是自相矛盾的。“董文”总是一方面在质疑“易文”的观点,之后的论证要么是讨论跟主题无关的,要么就是重复论述“易文”中的观点来证明自己的观点。例如,在第2部分最后的总结性论述中所引证的中国体育专业院校数量与其它国家相比较,以及世界上体育学科设置的相关论证都是在重复“易文”已经论述过的内容[7-8]。

    4 关于学科规制

    体育学科规制是指凌驾于体育学科之上的学科或类学科管理制度。“易文”分别从体育学名称、体育学术刊物、研究生管理、体育人文社会学管理4个方面,对目前体育学科在规制上的问题进行了论述。

    “董文”对“易文”观点进行质疑:“当前体育学科的发展恰恰与规制无关,表现在体育学外在的标准都已具备,理由是在国家学科分类体系中具有明确地位、有独立的学术组织;在体育院校开设体育课;人才培养有自己的专业方向;有自己的学术期刊。”“董文”列举这些外在标准佐证学科发展与规制无关令人有些不明所以,按照笔者的理解,“易文”似乎不知道体育学科有这些外在的标准吗?假如不知道这些外在标准,“易文”又如何在这些标准上指出体育学科的问题?或者说,有了这些外在标准,体育学科在规制上就一马平川没有问题了吗?“董文”进而又给出了问题的所在:“问题出在学科的内在标准上,缺乏扎实的理论体系和科学依据,没有自身独特的知识体系。因此,虽然体育学科规模是否有限还难以确定,但至少体育学科规制应该是相对独立的。”在这里,又充分体现出“董文”没有将导致体育学科问题的内外因与事物之间总体的影响关系进行考虑,对“易文”从“体育学科学问、学说、学派缺失”3个方面大篇幅论述体育学内部瓶颈也是视而不见。另外,“董文”对学科规制的内涵也没有充分理解,仅仅将规制理解成是一种自在的规定和制度,对人之于制度的主体性作用缺乏自觉性的认识。

    另外,“董文”对国家各类课题立项或评奖中的“体育学”名称混乱现象的观点也值得商榷:“无论‘体育学作为一级还是二级学科来对待,国家各类课题立项均会有所侧重,如果一定要在国家立项中明确‘体育学的具体释义……那么与其他诸多一级学科申报相比,最终必然导致体育学科发展狭小……”显然“董文”作者并没有理解“易文”所提出的“体育学”释义问题。我们可以试想,如果不在国家立项中明确“体育学”的释义,一些难以比较的学科之间进行评奖和立项有合理性吗?概念混乱所导致的立项规制松散、评奖不尽合理等如此不良现象难道不需要改善吗?严格按照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对体育学科进行课题规制、同领域的学科之间进行评优评奖,做到学科规制有序难道会导致发展局限和狭小吗?答案是不言自明的。

    “董文”在学术期刊命名上以“世界上各种优秀期刊也表现出多元化命名特点”(“董文”在上文列举《Nature》和《Science》两本综合性刊物作为论据笔者已对其进行批驳,此不赘言)为例不仅缺乏论据,而且对体育人文社会学在管理上所存在的问题及见解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体育院校不能代表整个中国体育学科发展”误识了“易文”中“多数体育院校不可能涵盖所有人文社会学科的人才队伍、教研机构……”的观点;二是“体育院校的学科门类有限,导致了体育院校在发展中规模受限,发展难度很大”不仅与“学科规模是否有限难以界定”自相矛盾,而且“中国各类高校体育专业发展情况正突飞猛进,更加具备学科发展的实力”的观点也不符合实际。事实上,“易文”中以事实为依据已明确说明“非体育和师范院校体育学科专业呈现强劲增长态势……但总体上说,除少数综合性大学成效较好外,多数院校的体育学科建设主体仍是公共体育教学部。”笔者认为,体育学科教研人员的这种先天不足和学科发展的自我封闭导致“多数体育相关专业的新兴学科惨淡经营,有些甚至半途而废,具有典型代表的是北京师范大学的体育经济和吉林大学的体育新闻专业。”这也是体育学科规模虽然在数量上呈现增长态势,但规模仍然有限的一个内在原因。

    5 中国体育学科的发展理路和未来方向

    5.1 厘清外在标准与内生发展的关系

    体育学科虽然在外在标准和形式上已形成自己独立的体系,但是我们仍然要认清因体育研究的轻浮表浅导致学科空心化[1]、借壳换名、脱离实际等弊端的存在。特别是在体育学科飞速发展,体育人文社会学之下的多数子学科是借哲学、历史学、社会学、政治学、法学等众多人文社会学科之壳换名的做法和外在繁荣的虚幻性,更彰显了学科体系研究和建设的必要性[9],对体育学科进行历时形态的批判和反思,既符合学科发展的时代性,也遵循了学科建设的基本规律。

    体育学在内生发展中对实践问题的关注,与学科归属、体系构建等外在标准之间不应也无法完全孤立起来进行纯对象性的问题归纳,因为彼此是一种相辅相成、内因与外因同体育学科整体发展的问题间影响关系。“董文”也在文中承认“中国体育学在学科内容上不能局限于单一问题的单一性解决”,然而在论证方面,“董文”又常常是矛盾的:“从学科内容来看,以学科归属和体系建构为突出特点的时期已经弱化……未来走向应更强调问题关注、问题间的关系研究……要突出关系性或解释性的价值研究这是对世界体育学历时形态转型的一种共时态压缩。”试想:没有对学科分类、学位管理混乱问题的关注,没有对学科内部学问、学说、学派问题的考察,何以得出体育学科归属不明、学科规模有限、规制松散的结论?我们没有对体育学科发展中历时形态问题的总结,不知过去何以指明学科未来发展的应然走向?又如何应对学科快速发展变化的格局?

    从问题出发,考虑问题之间的关系研究,不仅仅是体育学科也是众多学科应该坚持的方法论。问题在于历时形态的问题就不是问题了吗?“董文”对体育学科问题关注的观点是:“不同历史时期应该有所侧重……今天的中国体育学科,问题关注和问题关系的关注是必须面对的两种共时态表征。”这种空泛地对问题关注的描述是否意味着中国体育学科在过了这个共时态时期以后就不需要关注问题研究了?

    研究认为作为体育学科内生发展问题关注与体育学科外在标准的研究不应有主次之分。处于相对弱势的体育学科的进步,需要仰仗对其他强势学科(传统学科)的高度借鉴,这是学术发展的一般认知[10]。当然,体育学科的成熟并得到学界和社会各界的认同离不开自身理论体系的建构和完善,尽快摆脱对母学科的依附。出路之一是要打破体育圈子内无意识的固步自封的局面,积极、主动、自觉地发挥学科自身综合性的特点与其他学科(传统学科)进行融合,这种融合不仅要凸显传统强势学科对弱势学科扶持作用,积极引进并介入非体育学术背景人才,同时还要努力走出去,使体育学科能够对其它学科领域有所贡献。简而言之,体育学的内生发展需要在不断开放的过程中积极创新,而这种创新不仅需要学术思想上的理论创新,同时也需要在具体的管理实践中发挥体育人的主体能动性,依靠科学、技术理性、人本主义精神规范体育学科的健康发展。

    5.2 多元的方法与理论建构

    相对独立的研究范式和理论体系应是体育学科在发展和建设中的长期追求。根据库恩范式理论:“当某个科学共同体开始遵循某个单一的范式(paradigm)之后,那种在一门科学形成之前的混乱和多样化的活动,最终会转变为有组织和有定向的活动。”[11]133关于范式(在广义被称之为学科基质,disciplinary matrix)虽然难以精确定义,但是可以从有关范式的解释和描述中去理解范式的基本内涵:“有陈述明确的基础定律和理论假设;范式包括把那些基础定律应用于各种类型的情况的标准方法;还包括使范式定律对现实世界产生作用所必需的仪器制造和使用技术;范式的另外一部分,由一些非常普遍的形而上学原则构成,这些原则将对在范式框架内所进行的工作提供指导”[11]135。研究范式可以为其所支配的科学中的合理工作确立一些标准,这无疑有助于学科的规范发展。而在库恩看来一门学科研究范式的更替与嬗变是革命性的,这里所说的革命包括摒弃一种理论结构,并用另一种不相容的理论结构取代它,同时还强调科学共同体的社会学特征所引起的重要作用。那么,按照库恩的范式理论,从一门学科的研究范式更替和嬗变的角度,则意味着一种新范式对旧范式的取代和突破。就我国体育学科整体(单一)的研究范式而言(由体育学科的理论体系决定),目前尚未得到学界公认,至多停留在一些相对宏观的合理研究的标准以及方法论的基本原则上。研究认为体育学科本身文理融通的学科属性,结合我国体育学科目前的发展现状,要探究体育学科的具体研究范式则需落实到某个子学科或研究方向上。基于以上认识,“董文”似乎并没有理解研究范式的真义——把一些具体的“描述研究、实证研究及解释性研究”研究方法,等同于是整个体育学科的研究范式所要面临的历史选择。不止于此,在一种研究范式取代另一种研究范式中,也并未给出合理的理由,而这却是库恩范式所着力强调的:“当一个范式受到某个竞争对手威胁时,就必须努力清楚地说明一个范式中所包含的普遍定律以及形而上学原则和方法论原则,以便保护他们免受有威胁的新范式中的那些替代者的伤害。”[11]138

    我们虽然面临着体育学科研究范式无法回答的尴尬,但在研究方法上可以确定的是体育学科的未来走向将由单一的方法趋向多元和混合的方法[12]。人体运动的复杂性、现代社会的异质性,决定了体育学既需要自然科学的实验研究,也需要人文社会科学的实证、定量和定性(个案)研究。体育学科目前所面临的研究方法上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是忽视对方法论的关注。方法论体现的是研究者的理论立场、关注的问题,和相关研究的比较。例如,描述性研究就一定不可取吗?什么样的描述研究我们可以提倡(库恩对科学的描述性说明是由某种理论构成的——可以提倡)?什么样的描述研究我们应该摒弃(对科学的描述仅仅在于描述科学理论或科学范式以及科学家的活动——应该摒弃)?以体育人类学为例,由于对人类学发展历程中文化人类学相关理论的忽视,导致很多研究者对研究个案只注重简单的身体测量,仅止于人体运动现象的简单描述。体育人类学固然要实证,应用需求迫切,其脚踏实地的田野调查尤其值得提倡,但体育人类学研究对于学科发展的贡献不可以忽略学科的理论建构和理论指导。恰恰相反,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个案的整理和挖掘需要研究者始终具有“如何走出个案”[13]的方法论抱负,通过理论建构(形成体育学自己的理论)或者理论重构(与其他理论进行对比)来发展自己的理论,来指导自己的实践,甚至在与其它学科理论的对话中做出自己的贡献。近几年来,以胡小明教授为代表的体育人类学研究团队正在试图做出这样的贡献,至少正在建立属于体育人类学独有的研究方法及范式。由研究方法由单一走向多元,注重体育学科自身理论建构、重构和发展将是体育学科未来走向。

    理论是科学的最高殿堂,是否具有一定数量的独有理论,是学科发展成熟与否的重要标志。按照这样的学科规范和要求,我国体育学科还远没有达成这样的水准,即使“外在的标准已形成”也只是形式上的——徒有其表而无其实。之所以没有达成这样的水准,一部分是跟体育学科分类混乱、学科归属不明的外部原因有关;另一部分是由于体育学科学问、学说、学派缺失的内部瓶颈所致;同时也跟规模、规制的局限所带来的自我封闭密不可分。体育学科目前面临的问题是复杂的,试图通过孤立地看待体育学科的发展问题,只看到部分而置体育学科的整体于不顾,所得出的结论也是片面、轻浮和虚假的。体育学科未来的方向,需要正确认识目前所面临的外在标准与内生发展的问题,遵循和借鉴体育学科发展的一般规律和国际经验,通过多元的研究方法和自身理论体系的建构来发挥学术研究的引领作用,力争在完善自身理论体系的同时对其他学科领域有所贡献。

    参考文献:

    [1] 胡小明. 体育人类学与学科建设[J]. 体育学刊,2013,20(4):1-4.

    [2] 易剑东. 对中国体育学科发展中两个问题的审视[J]. 体育学刊,2013,20(4):5-7.

    [3] 体育学何以不能升为学科门类——体育在线学术论坛摘登[J]. 体育学刊,2013,20(4):8-13.

    [4] 董德龙,刘文明,SEAMUS Keppy. 归属、规模、规制:对中国体育学科发展的认识——一种学科方向探究[J]. 体育科学,2015,35(3):83-89.

    [5] 胡春雷. 关于我国体育学科定位问题的思考[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36(3):6-9.

    [6] 杨文轩. 体育学科体系重新建构刍议[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9,24(4):277-280.

    [7] 易剑东,熊学敏. 当前我国体育学科发展的问题[J]. 体育学刊,2014,21(1):1-10.

    [8] 易剑东,詹新寰,舒竞. 当前中国体育学科发展的出路[J]. 体育学刊,2014,21(2):1-11.

    [9] 鲁长芬. 我国体育学科体系研究的必要性及策略[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8,32(2):6-10.

    [10] 路云亭. 体育的贫困——关于体育学的成长性问题[J]. 体育与科学,2013,34(6):28-31.

    [11] A F查尔默斯. 科学究竟是什么[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12] 张力为. 体育科学研究方法向何处去?十个趋势与三个问题[J]. 体育与科学,2013,34(6):6-15.

    [13] 卢晖临,李雪. 如何走出个案——从个案研究到扩展个案研究[J]. 中国社会科学,2007(1):118-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