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深度学习统领下的政治教学再设计

    亢亮

    

    [摘? ?要]高中政治课堂聚焦思想政治学科知識与学生内在发展的紧密衔接。文章通过反思一次高中政治教学公开课,了解到教学低效源自浅层学习,而借助深度学习理论,进行课堂的二次设计,转变教学方式,可以使学生在真实、复杂的情境中,养成问题导向和迁移知识的本领。

    [关键词]高中政治;教学再设计;深度学习;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 ? G633.2? ? ? ? [文献标识码]? ? A? ? ? ? [文章编号]? ? 1674-6058(2019)34-0040-02

    传统教学模式侧重知识的单向传递,让学生在权威知识的指引下千篇一律地回答既有的问题,而学生则根据标准答案进行机械化作业,取得所谓的高分数。时过境迁,如今的高中政治课需要学生具备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于是教材出现海量的探究题,让人眼花缭乱,但探究题型的训练效果却不尽如人意。通过调查发现,当前学生的质疑批判精神欠缺,思辨过于形式化,与国家提出的要求相去甚远。为此,教师必须停下功利化脚步,关注核心素养的养成,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紧跟信息化时代的变化要求,尝试利用深度学习理论,引领学生开展深度学习。倘若教师沿袭“知识—学生—复制知识—遗忘”旧路,学生毫不犹豫会放弃、厌倦甚至抵触,因为他们认为既然随时随地都能索取知识和技能,那为何还要待在枯燥冰冷的课堂里?本文结合笔者自己的一次教学经历,尝试剖析课堂浅层和低效现状,感受深度学习的温度,指向教学再设计,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活力。

    一、摒弃浅层教学,反思课堂教学

    几年前笔者上了一节公开课,课题是《我国的政府受人民的监督》,课型是高一复习课。开课前笔者追求面面俱到,通过“考纲考点”“考点内容解读”“深度解析”“误区诊断”“热点模拟”“体验高考”和“体系构建”七个模块来架构本课。原以为课堂目标明确、表达清晰、组织缜密,学生定会欣然悦纳,师生情感体悟定能协同而行,结果课堂变成寂静的“一言堂”。经过反思,笔者发现课堂的硬伤来自于“浅层设计”,教学“浅层设计”使得学生“浅层学习”,教学效果自然达不到预期。

    1.教学目标低阶定位

    “三维目标”代替“双基目标”,使许多教师如获至宝,纷纷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融入常态化的教学实践之中。在本次教学课例中,高一复习课被泛化为高三复习评讲课,笔者引导学生像流水线作业一样,整齐划一地朗诵识记,而缺乏对三维目标的清晰定位,教学目标宛若空中楼阁,学习方法和情感目标难以达成。知识本位学习正如布卢姆所言,是“零学习”节奏。

    2.教学内容陈旧展示

    政治生活教材的理论颇多,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不足以支撑他们快乐理性地学习,加之学生厌恶社会腐败现象,难以全面公正地接受教材理论的熏陶感染。在设计教学过程时,笔者想当然铺设烦琐的考点知识,较多展示填空和提问等良构问题,不知学生内心真实的愿景。笔者所列举的“依法行政”和“政府接受监督”等案例陈旧,不具有说服力。没有真实新颖的情景模拟,想促使学生将新知识迁移到真实复杂的环境里,从而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法是不现实的。

    3.教学效果低效显现

    课堂上所选用的教学方式偏向于让学生死记硬背,忽视营造让学生主动参与、勤于思考的探究氛围,未实现知识与生活的有机结合。在这样的课堂上所进行的研讨就是作秀,学生单凭已有认知会不假思索脱口而出,怎能促发他们的高阶思维?结果毋庸置疑,造成课堂“失语”或“无语”。教师纵然百般诱发学生兴趣,只会“竹篮打水一场空”。有了以上的陈设铺垫,在师生一问一答的重复训练中,教师信心不足,学生丧失了参与的主动权,也失去了自我发现和解决问题的机会。正如一位教师对此次课的教学评价:本节复习课是强化课堂观察的“正面教材”,学生主动参与回答问题0个,有疑惑或自主建构问题0个,教师提问5次,几乎都是良构问题,并未涉及有价值的劣构问题。

    顾名思义,教学是教师精心地“教”和学生睿智地“学”的有机体。教师只有基于真实丰富的教学正例和反例,才能给教学再设计以营养。基于深度学习理论,修正教学行为,适时批判、调整教师的教学策略,唤醒学生的学习力,有利于实现学生高阶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的蜕变。

    二、运用深度学习,提高课堂效率

    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联结两者的中心一环在于“学”,因此教师潜心研究深度学习理论,并积极加以运用,会不由自主地点燃课堂,引领学生进行深度学习,实现与教学的深度融合。基于深度学习的教学再设计,需要找准问题所在,才能打造有效课堂。

    1.建立高阶思维,让学生深度理解

    从“双基”目标过渡到“三维”目标,实现了目标的细化和优化。教师没有整合知识与目标,其效果是“穿新鞋,走老路”。比如,教学“为何对政府权力进行监督”这个知识点时,笔者以填空方式再现知识。1.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的必要性:(1)权力是把_________。政府权力运用得好,可以指挥得法、令行禁止、造福______;权力一旦被滥用,超越了法律的界限,就会滋生______,贻害无穷。为了防止权力的滥用,需要对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2)政府接受监督是坚持___________、做好工作的必要保证。2.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的意义(重要性):政府只有接受监督,才能更好地合民意、集民智、聚民心,做出正确的______;才能提高行政水平和工作效率,防止和减少工作______;才能防止滥用权力,防止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等______行为,保证清正廉洁;才能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造福人民,建立起一个具有______的政府。

    学生为何不主动参与课堂?笔者忘记这是复习课,忘记再次教学要激发起学生内心的求知欲,学生才会去关注所学知识与生活的契合度。不可否认的是,高中政治课堂热衷于“记忆、理解和简单应用”,造成了学生的按图索骥,使得学生的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不够。因此,高中政治课堂应渗透学生的分析、评价、参与和创造等高阶思维。再次设计《我国的政府受人民的监督》这一复习课时,笔者利用学生生活中实实在在面临的困境,如家乡水污染、交通基础设施不足等问题导入新课,拉近了学生与新知识的距离。在后续的课堂改进中,笔者在课前预先布置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且与教材知识契合度高的情景。有一位学生选取了网络视频《卷珠帘》(雾霾版)作为开场白,他没有简单背出监督权力的原因,而是从真实、复杂的情景出发,阐述污染是发展的瓶颈,又分析了怎么破解瓶颈的方法,由此自然过渡到教材的相关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