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提升策略探析

    甘晓涌

    [摘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培育符合时代需求的各类人才,是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有必要深刻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内在要求,通过一系列管理手段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包括坚持与时俱进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制度、塑造先进的校园文化借力社会实践拓展第二课堂、加强大学生自我教育等。

    [关键词]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提升策略

    在21世纪,国际国内形势更为复杂,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造成了多层次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矛盾,也带来了一系列新任务和新要求。在各高等院校,如何适应新形势,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已经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容回避的时代课题。

    一、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内在要求

    思想政治教育是党和国家的传统优势,在新形势下,面对诸多因素的影响,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培育符合时代需求的教育人才,是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有必要顺应时代发展大势,深刻把握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创设和谐互动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一)契合于时代发展的“势”

    根据科学发展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当坚持与时俱进,契合于时代发展的要求。在21世纪,全球化不断深入,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社会转型持续推进,必然会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走向产生重大影响。因此,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当具备高度的前瞻性视野,准确把握时代发展脉搏,探索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情况、新内容和新方法,做到“常讲常新”,有效吸引大学生的注意。

    (二)契合于教育对象的“心”

    在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对象是大学生群体。脱离这个重要前提,思想政治教育无异于对牛弹琴。正因为如此,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就必须深入研究和把握教育对象思想发展变化的规律,找到师生互动的“结合部”,从而进而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长期以来,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一直存在着“讲而不听、听而不信、信而不做”的问题,就是因为一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忽略了大学生的客观心理需求,只顾“自说自话”。只有真正契合教育对象的“心”,才能推动教育内容拉动师生之间的情感距离,取得理想成效。

    (三)契合于信息传播的“境”

    思想政治教育必然以特定的信息为载体,而信息的传播总要借助特定的“境”展开。所以,思想政治教育应当重视信息传播的“语境”作用,创设和谐向上的教育空间。例如,在设置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过程中,应当做到具体化和个性化,体现院校特色、教师特色和学生特色,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从“马列主义老太太”变成“知心姐姐”,使大学生在良性互动的氛围中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年的熏陶。

    二、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具体提升策略

    (一)坚持与时俱进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

    在高等院校开展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首先应当坚持科学的、明确的、鲜明的价值取向。在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剧烈转型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立场不能放松。这一领域的所有理论和实践活动都应当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开,以服务和谐社会建设、培育新时期优秀教育事业接班人为宗旨。面对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日新月异的技术发展潮流、细腻而难以把握的学生思想动态,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当树立高度的政治意识,加强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熏陶,保证大学生能够“思想政治合格、专业技能过硬”。其次应当树立“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

    (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制度

    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除了通常意义上的管理制度之外,还应当从沟通反馈、培训、激励等角度入手形成完善的制度体系。

    1. 沟通反馈机制

    知名网络人士Nathan Marz说过,反馈即一切。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强调实效性,就应当改变过去那种单向的灌输模式,在师生之间建立沟通反馈机制。首先,从人员配备入手建立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反馈队伍。应当保证有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去收集学生思想观念方面的动态信息,及时发现学生的潜在精神需求。其次,加强对学生思想动态的调查。采取定期调查和不定期调查相结合、定性调查和定量调查相结合的方法,总结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反馈意见和改进方案。最后,结合现实条件,根据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反馈意见和改进方案来逐步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式方法。

    2. 培训机制

    高等院校应当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及大学生骨干思想政治素质及相关操作技能的提高。可以考虑延请思想政治教育领域有关专家进行指导,从政治理论、组织领导能力等方面加强培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整体战斗力。

    3. 激励机制

    对于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做出突出的教学人员,应当和绩效考核挂钩,进行必要的物质及精神激励;对于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起到重要作用的大学生,要计入学生档案并适当予以奖励。

    (三)塑造先进的校园文化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文化也是生产力。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过程中,应当充分重视校园文化的重要作用。

    首先,结合院校教学理念,汲取学术前辈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明确校训、校风和学风,在院校范围内确立一种积极向上的群体价值观。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上,要结合实际情况加强校训、校风和学风的宣讲,陶冶和启迪新时期的大学生队伍,使之深刻内化到教育对象的心目中去。

    其次,要加强校园制度文化环境建设,在党建、教学科研、道德行为规范、生活秩序、勤工俭学、奖惩及社会实践活动等方面建立严谨的校园制度并一一落实。

    (四)借力社会实践拓展第二课堂

    在新时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已经成为昨日黄花。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当引导大学生积极投身社会实践,以现实社会为师,找出自身不足,发现社会问题,提高实践技能。其一,加强社会实践综合规划。结合院校课程设置情况,加强对社会实践时间、内容、领导、组织、渠道平台、目标、方法、形式、考评、奖惩等方面的科学规划。

    (五)加强大学生自我教育

    大学生大多是“90”后,成长于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时代和互联网时代,具有思想活跃、自我意识强、价值观念不断趋于成熟的特点。

    1. 树典型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先进的思想政治教育典型能够以其精神、理念、行动和事迹教育和影响周边人群,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

    2. 促互助

    以高等院校内的各种社会团体为枢纽,通过各种社团活动使大学生之间产生良性互动,扩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范围。

    3. 抓党建

    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辐射作用,形成大学生自我教育的“战斗堡垒”。

    [参考文献]

    [1] 苗丽芬、王波.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 姚念龙.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方法探析[J].中国青年研究,2007,(3):28-30.

    [3] 王立仁、孟晓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综述[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5):6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