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创建智慧教育示范区的思考与实践

    高国华 黄小辉

    摘 要:智慧教育示范区建设项目是教育部全面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重要举措。苏州在创建智慧教育示范区的进程中,牢固树立“为推动教育变革服务,为培育时代新人服务”的理念,确立“大数据支撑适切教育,智能化促进学习革命”的工作思路,从提升师生信息素养、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建立智能评价体系、提升基础应用环境、优化数字资源供给模式、培育智能化教育治理形态等六个方面开展建设与实践探索,取得了良好成效。

    关键词:智慧教育示范区;区域教育信息化;教育创新

    中图分类号:G527? ? ? 文献标志码:B? ? ? ? ? 文章编号:1673-8454(2019)14-0021-03一、背景

    2019年1月,教育部启动智慧教育示范区建设项目推荐遴选工作。智慧教育示范区创建工作的整体思路是在地方政府支持下,教育行政部门统筹相关机构,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学生、教师和家长提供个性化支持和精准化服务,为该区域师生提供高学习体验、高内容适配和高教学效率的教育供给,以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

    苏州位于长江三角洲中部,常住人口1068万,是一座以现代经济为支撑、高度开放的重要中心城市,历来教育发达、人文荟萃,创建“全国智慧教育示范区”是苏州教育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苏州在创建“全国智慧教育示范区”的进程中,牢固树立“为推动教育变革服务,为培育时代新人服务”的理念,确立“大数据支撑适切教育,智能化促进学习革命”的工作思路。以智慧教育作为教育系统性变革中的重要推动力量,推进教育理念更新、模式变革、体系重构,在培养新时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力争以教育大数据的广泛应用为每一个学生提供个性化、适应性、可选择的教育服务,实现智慧教育时代的因材施教;力争以新一代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入引导学习方式朝着更加灵活、自主、开放、多样的形态变革,促进教育信息化从数字化、网络化转向智能化。 二、基础条件

    1.制度基础

    苏州建有较为完善的教育信息化管理体制和推进机制,市级教育行政部门有明确的教育信息化工作职能部门——科技教育与信息处和苏州市电化教育馆(苏州市教育信息中心),全面负责苏州教育信息化工作。政府强势推动是苏州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重要特征,苏州市委市政府在智慧城市规划中提出优先发展智慧教育,市委办、市政府办联合印发了《苏州市教育信息化五年行动计划(2013-2017年)》,明确提出坚持应用驱动与制度创新,建立区域间整体推进、政府部门间协同推进、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法治化管理机制,举全市之力强势推动教育信息化。

    2.建设成果

    2013年,智慧城市全国试点落户苏州,苏州市委市政府在智慧城市规划中提出优先发展智慧教育。2014年,苏州市教育局正式出台《苏州市智慧校园示范校建设指南》。2015年,苏州正式启动智慧校园示范校试点项目。三年来为苏州智慧教育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苏州智慧教育建设思路清晰,目标、任务合理,推进方式灵活创新,保障措施有力成果显著,积累了较好的实践经验,形成了区域特色建设途径。建设过程中,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方面获得国家支持,2013年以来,苏州市教育局与中央电教馆签署国家教育云示范基地合作协议;与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数字化学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签署教育信息化全面合作框架协议,引进“以学生为中心、优化知识呈现、便利资源获取、促进课堂交互、强化学情分析,具有情境感知和环境管理功能”的未来教室。

    在全国“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中,苏州市共获得部优课1235节,占部优课总数的2.47 %,是全国地级市平均部优获奖数的12.3倍。2015年,苏州市率先提出“数字教师”“数字教研员”“教育大数据分析师”等概念,并在苏州市第一中学成立圣陶班,与华中师范大学合作培养数字教师。2016年至今已举办两期教育大数据分析师培训班,有92名一线教师参与培训。2017年,开始研究探索促进教师成长、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以及享受均衡优质教育资源需求的苏州线上教育项目,2018年,具有苏州特色的线上教育中心正式上线,在智慧教育方面开展了多元化实践探索。 三、建设内容

    1.提升师生信息素养

    (1)提升教师信息素养

    出台《未来教师数据素养标准》,打造首席信息官、数字教研员、数字教师、数据分析师和数据安全师等五支信息化队伍。其中首席信息官负责本区域、本校的智能教育规划设计和组织实施;数字教师负责学习、掌握、应用各类信息技术,研究、探索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具体实践;数据分析师负责借助智能设备搜集、汇总、分析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各类数据,加以研究后提出教育改进建议;数据安全师负责数据赋权、保密以及抵御各类数据危害。

    (2)提升学生信息素养

    做实基础性信息素养培育,高质量开齐开足各学段信息技术必修课程,将信息素养作为必备能力列入各级各类学业考核;做优拓展性信息素养培育,开设AR、创客教育、人工智能等区域校本课程和高新技术企业、科研院所的校外实践课程,着重培养学生适应信息时代的智能化学习胜任力和自主创新实践能力;做强个性化信息素養提升培育,聚焦信息技术创新拔尖人才培养选拔,提供定制化个性课程,培育面向未来的新一代信息技术领袖和先驱者。

    2.创新教育教学模式

    围绕课内课外的各个学习环节,运用信息技术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建立课内智慧课堂、课外线上学习的信息化学习闭环。

    (1)倡导智慧课堂,创新课内教学模式

    基于未来教室、翻转课堂、同步课堂等移动互联个性学习场域构建,创设互动、探究、协作的课堂,实现精准有效的教学,让学习真正发生在学生的身上。

    (2)创建线上教育中心,创新课外学习模式

    线上教育中心是苏州以“全名师、全过程、全免费”为核心理念,统筹全市名优教师资源,贯通线上线下,提供直播课程、微课资源、在线答疑和数据分析四项功能的公益性网络学习平台。通过线上教育中心有效实现优质资源的共建共享,建设泛在学习环境,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基于线上教育中心开展面向对口支教地区、本区域民工子弟学校的在线网络直播课程,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促进教育公平。

    3.建立智能评价体系

    (1)实现学生发展情况全数据采集

    通过智能终端开展学习数据的伴随式采集,通过教育E卡通系统开展课外学习的数据自动采集,通过线上教育中心平台开展线上学习的实时采集,综合上述数据实现课内课外、线上线下学习行为数据的全过程搜集。

    (2)大数据评价模式构建

    融通校外综合实践、志愿活动、阳光成长三大平台,汇聚学习、运动、健康、志愿等行为数据,形成基于核心素养、关注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大数据绿色评价模式。

    (3)评价结果多样化应用

    实现个体精准画像、可视化表达和关联性推送,据此推动中考招生改革。

    4.提升基础应用环境

    (1)推进信息化基础环境提档升级

    完善以教育无线城域网、移动终端、课堂网络、智慧E卡通为核心的信息化环境,实现IPv6全覆盖,探索基于5G技术的教育应用场景。

    (2)推动智能校园递进升级

    制定《苏州市智慧校园发展水平星级评估指标体系》,开展智慧校园发展水平星级评估,以教育数据标准为规范,积极推动苏州市智能校园提档升级。计划到2022年,90%学校达到省级智慧校园标准,建设一批全国示范的智能校园。

    5.优化数字资源供给模式

    (1)基础资源统一供给

    以教育大数据中心为核心,完善基础数据库、数字资源库,升级智慧教学平台、智慧管理平台、智慧服务平台,打造以“一中心两库三平台”为主体应用的“苏州智慧教育总入口”。

    (2)精品资源遴选供给

    建立政府引导、学校、高校、企业多方参与、共建共享的UGBS(高校、政府、企业、中小学)教育教学资源四方合作供给机制,建立“市场遴选、教研员遴选、使用者遴选”的三层筛选模式,确保从海量资源中选出最具应用性、实效性的精品资源。

    (3)个性资源推送模式

    基于智能化技术和网络学习空间,搜集分析每位学生的学习行为数据,实现个性化定制教学资源的自适应推送,努力探索智能网络时代因材施教新模式。

    6.培育智能化教育治理形态

    (1)推进教育治理数据化

    在现代教育治理体系中实现全过程数据化运行,打通省、市、县三级教育数据平台,在学校规划布局、资产管理与使用、流动人口积分入学、师资队伍配备、校园安全预警等教育内部治理环节采用可识别、可量化、可分析的数据管理方式,为教育决策提供客观全面的数据支撑,实现从经验性决策到实证性决策的全面转变。

    (2)推动教育治理多元化

    贯通教育内外数据,将教育数据库和公安人口库、信用库、电子证照库、空间地理库等政务数据库联通共享,与腾讯、阿里、华为等企业数据库对比分析,实现政府、学校、社会、企业数据互联互通,充分发挥多元主体作用,形成“民主、参与、共享、责任、法制”的五位一体现代治理形态。 五、推进计划

    1.顶层设计阶段(2019年)

    建立由政府、高校、企业、学校信息化专家组成的研究团队,以课题研究的形式对智慧教育示范区建设工作开展顶层设计,细化各子项目建设方案,研究、制定区域教育大数据工作的相关规范和数据标准。

    2.基础建设阶段(2020年)

    通过推进教育无线城域网、智慧校园等项目建设提升智慧教育示范区的硬件基础环境。通过建设教育大数据中心,为“一中心两库三平台”的苏州智慧教育总入口打造数据基础环境。结合《未来教师数据素养标准》启动全市教师信息化素养提升工程,为智慧教育示范区建设提供人才基础环境。

    3.融合创新阶段(2021-2022年)

    分别结合提升教育教学模式、培育智能化教育治理形态,开展各类融合创新应用,打造苏式智慧课堂、线上教育名师课堂、智能评价平台、教育治理全数据平台等典型智慧教育品牌项目。

    4.评估总结阶段(2023年)

    邀请权威第三方对智慧教育示范区整体建设的成效进行科学评估,总结建设过程中的典型案例和典型经验,提炼苏州智慧教育示范区建设模式,为全国教育信息化建设贡献苏州智慧。? ? 六、预期效果

    1.苏州市的智慧教育示范区建设,将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

    在信息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作用越来越强的背景下,苏州市民对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的期盼也与日俱增。因此,实施苏州智慧教育示范区建设,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不仅是苏州教育为经济社会发展提高信息时代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的现实要求,也是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的迫切需要,必将惠及全体苏州市民。

    2.苏州市的智慧教育示范区建设,将对周边地区产生辐射创新示范作用

    在苏州市进行智慧教育示范区建设,其发展理念可借鉴、模式可复制、资源可共享,将有效带动周边地市、区县地方政府转变观念增加投入,促进教育信息化取得突破性进展,为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探索新路径。 七、保障条件

    1.组织保障

    市政府成立以主要领导任组长的智慧教育示范区创建领导小组,协调市教育局、发改委、工信局、财政、公安、网信办等部门,统筹各县市区政府及高校、企业资源,将智慧教育示范区的创建作为智慧苏州、城市大脑、信息惠民的先导工程,实现各部门分工合作、协同推进。

    2.制度保障

    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出台《关于推进智慧教育示范区建设的实施意见》,召开全市智慧教育示范区创建推进大会。将智慧教育示范区创建列入市委深化改革重点项目、市政府年度实事工程,高质量发展专项督导和教育责任考核,确保各项任务落地、落实。

    3.资金保障

    建立政府财政主导、市场投入、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多元经费筹措机制,以市、县、乡镇各级财政投入激发社会参与热情,未来四年智慧教育经费投入每年不低于20亿元,基本满足各个学段智能教育的發展需要,确保智慧教育示范创建工作顺利开展。

    4.氛围营造

    运用全媒体方式面向学校、社区、家庭倡导智慧教育,推动智能化学习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定期发布智慧教育示范区创建阶段性进展,加大智慧教育公益广告投放力度,开通建言献策渠道,调动全社会共同关注和参与创建工作,大规模、持续性地营造氛围、凝聚共识。

    (编辑:李晓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