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大学生预备党员与高校基层党组织互动回应机制研究

    肖云 翟娟 刘昕

    [摘要]高校基层党组织常常将大学生预备党员置于受教育的地位进行培养,对他们成长中的各种需求重视不够,使培养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在回应的这一研究范式中大学生预备党员与高校基层党组织应互为诉求主体和回应主体,运用回应理论分析双方在互动回应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提出构建高校基层党组织回应机制的建议。

    [关键词] 大学生预备党员需求;高校基层党组织;回应机制

    一、大学生预备党员需求与高校基层党组织回应的问题及原因

    (一)大学生预备党员需求分析

    大学生预备党员除了希望掌握过硬的科技文化知识外,更加重视培养自己优秀的道德品质,塑造正确的人生观。调查显示,他们认为入党后思想上、学习上有很大进步(91.7%),大多有做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目标定位(91.5%),基本清楚作为一个党员应该承担的责任(84%)。[注]大学生预备党员希望基层党组织应在政治理论、国内外发展趋势以及个人修养和发展等方面提供指导或帮助。可见,他们对党组织有着比普通大学生更高的要求,92.8%的大学生预备党员认为很有必要接受党组织的继续教育,希望在预备期间解决好入党动机、自我发展、社会责任等方面的问题,将科学知识与理想、责任、信念结合起来,成为合格党员。

    回应关系的建立是以双方的信息的输出和输入为前提条件的,当大学生预备党员作为诉求主体向高校基层党组织提出诉求时,作为回应主体的高校基层党组织应进行积极应答。但有44.5%的大学生预备党员表示其需求没有向高校基层党组织表达。在信息输出的渠道方面,大学生预备党员认为比较容易找到机会(48.5%)和随时能找到机会(16.8%)的比例不高;而党务工作者认为大学生预备党员比较容易找到表达需求的机会(64.4%),说明双方在回应渠道的是否畅通的认识上有差异。

    (二)高校基层党组织回应的问题分析

    1.回应缺乏积极性

    调查显示,大学生预备党员认为其需求得到了高校基层党组织的积极回应(39%)和部分回应(52.1%);我们在访谈中了解到,高校基层党组织对大学生预备党员的回应有时是不得已的被动回应,并且回应度也不高。这种情况客观上抑制了大学生预备党员表达需求的积极性,致使回应关系不能持续甚至中断,高校基层党组织桥梁作用得不到很好地发挥,就会导致不能有效号召大学生预备党员实现组织的目标。

    2.回应缺乏针对性

    大学生预备党员希望得到高校基层党组织的指导或帮助是:国内外发展趋势的了解(64.3%),道德修养方面(53.8%),现阶段方针政策解释(53.2%),在个人发展方面的启发(46.3%),做人做事的道理(43.9%),对政治理论的理解(40.6%),党的知识(28.1%);而高校基层党组织的负责人认为大学生预备党员应接受指导或帮助的是:进一步端正入党动机(80.8%),加强党的基础知识学习(60.3%),强化责任心(72.6%),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63%),党性修养(57.7%),坚定科学的信念(37%)。可见双方在这个问题的认识上有较大差异,认识上的错位必定带来高校基层党组织的回应缺乏针对性。

    3. 忽视大学生预备党员的主体地位

    高校的基层党组织对大学生预备党员在组织中的主体地位较为忽视,必然导致其诉求得不到应有的重视。高校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对大学生预备党员的诉求信息缺乏吸纳和处理,回应度不高;大学生预备党员在向党组织输出诉求“信息”时缺乏主动性;也就是说在高校基层党组织更多地是作为诉求主体而缺乏作为回应主体进行回应;大学生预备党员更多地是作为回应主体而缺乏作为诉求主体主动提出诉求。结果是高校基层党组织单向传达或灌输较多,与大学生预备党员思想上的互动很少。

    4. 回应方式缺乏创新

    调查显示,高校基层党组织对大学生预备党员的回应方式为:思想汇报(68.2%),组织生活(67.6%),报告讲座(62.5%),课堂授课(50.2%),实践锻炼(27.9%),观看影视(27.1%),参观考察(19.7%),辩论赛和演讲比赛(16.8%),征文(14.9%),其他(1.3%)。可见这种回应方式表现出重理论教育,轻实践锻炼,并且与回应普通大学生的方式无甚差别,缺乏新意。

    5.缺乏针对回应度的评价机制。

    回应度可以测定高校基层党组织与大学生预备党员互动双方对某个诉求和期望的认同和接纳的状况。具体地说包括对双方在回应中信息输出的规范程度、持续时间和回应结果,双方信息输出与输入次数的测定,高校基层党组织能否敏锐、准确地捕捉大学生预备党员诉求信息并及时、高效、灵活地回应其诉求。用这几个方面反映回应度的高低,可以促使高校基层党组织的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成效。据调查,大学生预备党员认为建立一个双向互动机制非常必要和较有必要的分别占51%和41%。但目前对高校基层党组织的回应度缺乏科学的评价标准,难以作出科学地评价。

    二、高校基层党组织回应机制的构建

    (一)明确回应主体地位,变被动回应为主动回应

    首先,高校基层党组织对大学生预备党员的主体地位应有明确的认知,要注重培育他们的主体意识,即“大学生党员对于自己作为能动主体在党组织所具有的主体地位、主体能力、主体价值等主体性的自觉意识和自主活动意识,是大学生党员作为对党员的存在的意义和价值的意识”[1],有了主体意识才能使他们自觉实现由普通大学生向党员角色的转换,明确党员的责任,主动思考组织的要求和使命;其次,激发大学生预备党员的诉求意愿。大学生预备党员有了明确的主体意识,才能将自己放在主体地位积极而主动地表达自己的需求;再次,在实践中实现大学生预备党员的主体地位。让他们参与党的重大问题的讨论和决策,平等地征求他们的意见;党务向他们公开;启发他们积极提出诉求;引导他们以平等的组织成员身份在党内进行交流。高校基层党组织还需要改变过去被动回应的状态,主动对大学生预备党员的政治、思想道德等方面的需求进行深入调研,加强对学生党员需求的分析,有针对性地主动回应。

    (二)畅通回应渠道,创新回应方式

    建立开放的和制度化的信息通道是构建回应机制的关键环节。高校基层党组织要积极探索如何畅通大学生预备党员表达诉求的渠道,为双方主体的互动提供载体,基层党组织除负责人直接与学生党员直接联系外,还可以请教师中的老党员和学生中的正式党员通过阅读预备党员的思想汇报,用直接交谈的方式及时而主动地了解他们的思想;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和通讯技术,利用网络的优势定期和不定期地进行沟通交流,实现零距离的信息输出和输入,双方及时回应对方的诉求,才能实现在互动中达成共识,在共识的基础上转化为自觉的行为去实现组织的目标。

    高校基层党组织要创新回应方式,重点应放在加强实践环节的沟通上,包括社会实践和政治实践,使大学生预备党员在实践中体验并运用科学理论,深化对党的认识,更好地理解党的目标和方针政策,增强认同感,并内化为理想信念,以实际行动回应党的号召。

    (三)建立回应评价机制,提高回应度

    我们将高校基层党组织回应机制理解为高校基层党组织对大学生预备党员的诉求作出迅速反应和积极应答,双方在信息相互输出和输入过程中保持良性持续互动的过程和方式。在这一过程中 高校基层党组织与大学生预备党员双方既是诉求主体又是回应主体,形成一种互动回应关系,高校基层党组织作为诉求(期望)的提出者向大学生预备党员提出要求,大学生预备党员作为回应主体通过对信息的认同以响应或者行动的方式作出积极的回应;同时大学生预备党员又作为诉求(期望)的提出者向高校基层党组织提出需求,高校基层党组织作为回应主体积极应答,在这种不断循环持续的互动回应中,双方对相关信息进行筛选、分解,决定如何回应,这样回应关系不至中断,最终达成对组织目标的认同。

    高校基层党组织的回应度的评价指标体系可以这样设置:一是判断高校基层党组织对大学生预备党员诉求的认同程度和是否接纳和以及接纳程度;定期分析高校基层党组织回应学生党员诉求信息的情况,包括响应、认同、处理等状况;二是判断大学生预备党员表达需求的数量和比例,以此评价高校基层党组织对他们诉求回应的分布状况;三是评估高校基层党组织回应的规范程度、持续时间和回应结果对大学生预备党员的影响程度;四是衡量回应过程中高校基层党组织与大学生预备党员相互信息输出与输入次数;五是评估高校基层党组织能否灵敏、准确地捕捉大学生预备党员发出的诉求信息并及时、高效、灵活地应答的程度;与此同时也要注重非制度化的回应。

    [参考文献]

    [1]方守江. 论大学生党员的主体地位与主体作用[J].思想理论教育,2008(3):73.

    数据来源于2010年8-10月课题组对83所高校大学生党员和30多所高校党务工作者的随机抽样的调查。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大学生预备党员需求与构建高校基层党组织回应机制研究》后续研究成果(项目批准号为10JDJNJD302)。本文还得到重庆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科研项目资助(项目编号为:CQUMYB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