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欺凌行为对个体心理健康的影响

    罗悦 邢淑芬

    一、研究背景

    研究发现,校园欺凌对受欺凌者产生的负面影响不仅体现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还会延续到成年期。当前对校园欺凌及其长期影响的研究主要是在以独立和个人主义为导向的西方文化背景下开展的,而在以群体为导向的文化背景下(如中国)的研究较少。基于此,德国波鸿鲁尔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治疗中心的林默予(Muyu Lin)博士和英国华威大学心理学教授迪特·沃尔克(Dieter Wolke)及其同事一起探究了东西方文化之间校园欺凌发生率的差异,以及不同文化中的不同角色(欺凌者、受害者和欺凌/受害者)对个体心理健康的长期影响,从而进一步提升各国校园欺凌防治的有效性。

    二、研究过程

    研究选取了5916名来自中国北京、上海等五个城市的大学生和1900名来自德国波鸿鲁尔大学的学生为被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式对其小学欺凌史和心理健康评估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心理健康的内容包括病理学变量(抑郁、焦虑、压力和自杀史等),以及生活满意度、自我效能感、社会支持和控制感等积极心理内容。

    三、研究结果

    一是与德国相比,中国欺凌行为发生率较低,同时从小学到中学,中国欺凌行为发生率有所下降,而德國欺凌行为发生率有所上升。二是两个国家、任一年龄的受害者和欺凌/受害者均会报告更多的自杀行为和精神症状。但德国的欺凌者报告了与其他同龄人一样积极的心理品质,与非参与群体并无显著差异。而中国的欺凌者则报告较少感知到父母/教师的社会支持和较低的生活满意度,进而表现出更多的抑郁、焦虑、凶残的想法和行为,与受害者相似。

    研究者认为,中国文化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校园欺凌行为(特别是身体欺凌和显性言语欺凌)被视为对社会和谐的破坏,欺凌者会遭到更多的反对与处罚。因此,中国样本中总体欺凌行为发生率较低。而欺凌行为在德国等个人主义程度较高的国家中可能会受到奖赏。那么,进化资源控制理论对恃强凌弱行为的解释力可能更适用于鼓励支配和个人领先的社会。

    综上,当政府或相关部门在面对不断发生的校园欺凌事件时,应该立足本土,结合校园实际情况,在相关法律法规的框架下广泛收集数据,建立起科学有效的校园欺凌治理体系。同时强化学生的道德教育和心理辅导,在学校派驻心理学、社会学等方面的专家,为学生提供全方位、多角度的支持与帮助,实现预防与矫正一体化。

    资料来源:

    Lin, M., Wolke, D., Schneider, S., & Margraf, J.(2020). Bullies get away with it, but not everywhere: Mental health sequelae of bullying in Chinese and German Students. Journal of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 1-17. doi: 10.1177/0022022120949913

    (责任编辑? ?姚力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