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专业儿童文学课程中绘本教学实训策略初探

    钱宁

    摘 要:在目前师范类高校的儿童文学课程中,绘本的教学还大多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现状,与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的实际岗位需求相脱节。基于以上,本文结合教育教学的实际工作经验,对如何合理构建绘本实训教学进行了尝试探讨,旨在为小学教育专业儿童文学课程整体实训教学的改革提供一定参考借鉴。

    关键词:小学教育专业; 儿童文学课程; 绘本实训;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3 ?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1006-3315(2020)5-138-002

    近年来,随着义务教育新课标的深入贯彻执行,教育部对小学教师职业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儿童文学课程作为小学教育专业的专业课程,也应紧跟时代步伐,与学生所学专业、所需知识对接融合,以确保培养的师范生适应小学教育新课程的需要。绘本作为一种重要而特殊的儿童文学类型,因其图像特质而广受儿童读者欢迎。它已经在很多学术研究中被证明是优质的教育媒介,并被推广、融合于多种小学课程中,产生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是一种实践弹性很大的儿童文学门类。可是,在目前师范类院校的儿童文学课程中,绘本的教学还大多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现状,实训内容安排较少,且没有形成明晰的实训体系,与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的实际岗位需求相脱节。基于以上,本文结合教育教学的实际工作经验,对如何合理构建绘本实训教学进行了尝试探讨,旨在为小学教育专业儿童文学课程整体实训教学的改革提供一定参考借鉴。

    一、设计阶段任务,落实能力训练

    根据《小学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第三级)》中提出的,课程实施要“注重师范生的主体参与和实践体验,注重以课堂教学、课外指导提升自主学习能力”的文件精神,结合绘本教学目标和学生学情特点,教师打破传统课堂教学的时空局限,将学习任务依次设计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课前组织学生阅读绘本。教师首先要扩大学生的阅读量,使其积累丰富的感性经验,为后续学习的顺利推进奠定基础。一般课外布置的学习任务不太好监控,但是绘本图文并茂,内容浅显有趣,容易赢得读者好感,这是课前阅读任务得以落实的有利保障。绘本的来源除了学校图书馆,还可以建立班级绘本库作为有效补充。在建立绘本库的过程中,购买什么绘本,如何避免重复,采取何种借阅形式等问题完全由学生自主协商解决,锻炼了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凸显了学生在学习任务执行中的主体地位。

    第二阶段,课中组织学生分享绘本。分享者需在讲台上边翻页展示绘本内容边陈述自己的观点。分享过程轻松自由,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允许他们从绘本的主题、风格、构图、造型等任意角度切入。在陈述完毕后,其他同学对陈述人进行提问,与其交流意见。这一互动环节把问题探究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可以考验陈述人对分享绘本的了解程度和临场应变能力,对于交流双方以及旁听者来说,都是一次不错的学习机会。

    第三阶段,课中及课后组织学生创编绘本。小学教育专业的师范生系统学习过绘画、手工、书法等专业课程,在儿童文学课程中也已接受过一定的创编训练,具备创编绘本图画和文字的基础,且对实际绘本创编充满兴趣。基于这一具体学情,教师将综合性很强的“创编绘本”作为第三阶段的实训内容。课上教师通过讨论启发,帮助学生确定故事框架,把好草图关,再布置学生课下进一步完善细节。创编实践能够促使学生以更宏观、更专业的眼光去审视绘本,发现一些阅读中容易忽视的细节,如纸张质地、图文排版、绘画媒材、装订手段等,从而强化学生的综合艺术审美能力。

    总之,“阅读绘本—分享绘本—创编绘本”是一个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的绘本教学实训链,具有与专业相关的内在逻辑主线。它与绘本理论教学交叉进行,以理论支持实训、服务实训、指导实训、深化实训,有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掌握、应用和迁移,有效发挥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探索求知的积极性,突出了儿童文学课程的实用性。

    二、贯穿专业指导,保障实训效果

    为保障任务完成的实效性,学生实训过程必须穿插教师的专业指导。第一阶段,教师会提前给学生开出一份包含“绘本名称”“封面图片”“作者”“出版社”和“推荐理由”五项内容的绘本书单。封面图片具有直观性,方便学生对照借阅,可以提供很多具体的绘本信息,如绘画风格、主人公等,使学生能够按照自己的兴趣自由选择阅读顺序。优良的出版社是绘本稳定品质的直接保证。在推荐理由中,教师会提示一些绘本特色,帮助学生初步建立从不同角度解读绘本的意识。这样,学生的课外阅读既有自由空间,又有明确方向,能够初步实现由“读完”向“读懂”的转变。教师在这一阶段需要了解掌握学生的阅读情况,适时调整授课内容,提高理论知识讲授的针对性和指导性。

    第二阶段的分享讨论环节,教师应维护课堂纪律、把控讨论方向、恰当点拨引导。例如在一次分享课中,一位学生分享的是《活了100万次的貓》。他提出,这本图画书涉及了儿童文学中比较敏感的死亡题材。教师抓住这一契机把课堂分享暂时转变成为围绕绘本中死亡题材的群文阅读探究,组织学生对《活了100万次的猫》《獾的礼物》《精彩过一生》《爷爷变成了幽灵》《不要哭得太伤心》五个绘本进行对比,交流感受,寻找差异。通过横向比较,大家得出结论,不管是哪一种关于死亡题材的诠释形式,都渗透着作者对生死的理解,蕴含着独特的艺术美感和人生哲理,而且整体基调都是积极的,在一定意义上帮助儿童疏导了死亡带来的心理压力。值得注意的是,讨论环节中教师不能越俎代庖,要善于启发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探究问题,培养学生的文本阐释能力,最后再进行总结性点评,“对学生的言语表达情况提出中肯的建议,对学生的情感体验、探讨态度等进行评价,辅助学生进行具有深度的个性解读”[1]。

    第三阶段创编绘本环节更需要贯穿教师的指导。创编前,教师应为学生详细讲解绘本创编流程,引导学生选定绘本主题,构思故事内容,分配段落页面,选定角色造型,试画分镜图和草图,指导他们做出必要修改和调整。指导中,教师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对故事、角色的理解及选择使用绘画媒材的意图等想法,激发他们对自我创作意志和创新潜能的挖掘。评估环节因直接关系到实训目标的达成效果也至关重要。课程组必须拟定统一的《评分标准》以确保有详细的评判依据来平衡评估成绩的客观性。评分条目应侧重引导学生关注绘本的文学特质,与儿童文学课程注重培养学生文学创编能力又兼顾提升整体应用能力的教学初衷相契合。

    评分之后,教师还要组织集中的作业讲评,给出相应改进建议。通过这种个别和整体相结合的教师指导,学生对绘本的把握也可以从零碎走向完整,从狭隘走向开阔,从而达成深化学生绘本创编审美应用能力的实训教学目标。

    三、组织相关竞赛,激活学习热情

    定期组织年级层面的绘本相关竞赛,是拓展实训渠道的另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年级层面的竞赛,相对系部或以上级别的竞赛来说,虽然参与面较窄,但是却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率,是与儿童文学课程配套的课程内竞赛,具体可以分为绘本朗读比赛、绘本创编比赛等。备赛阶段都需要各班教师将竞赛内容与绘本实训作业挂钩,提前布置任务,发动学生全员参与,以赛促学,调动学生争优争先的积极性。各班筛选出优秀的作品再推送参赛。

    教育部印发的《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指出教育要实现教育技术观的转变。现代信息技术的引入就为绘本竞赛提供了便利,扩大了竞赛影响,甚至改变了竞赛的形式。如在绘本朗读竞赛中,由于参赛人数众多,初赛时,可以利用手机录音功能,让学生将朗读音频发送到指定电子邮箱,统一编号后,由教师进行第一轮网上集中评选打分。选拔出优秀选手后再进行第二轮现场比赛。现场比赛的评委除了儿童文学教师,还可以邀请其他课程的教师加入,如绘本朗读比赛邀请普通话教师,绘本创编比赛邀请美术教师等,以便从不同角度打分点评,开拓学生思维,提高竞赛整体品质。此外,教研室还可以建立课程微信公众号,利用现代移动互联网技术推送发布竞赛相关信息。大家可以通过公众号网络平台来及时关注赛况,点评转发,参与竞赛互动,打破竞赛的时空界限,传播竞赛相关新闻,让更多的人有机会关注课程竞赛,提出宝贵意见。

    常态化的竞赛不仅为师生提供了一个集中学习交流的平台,还采集保存了一批优秀的绘本教学实训成果,为教师积累下丰富的第一手教研资料。班级间学生的实训成效在竞赛中得到比较,也有益于启发教师反思自身教学,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聚焦学情,重新修改教学设计、优化教学细节,从而在下一轮的授课中提升整体教学质量,减少教学盲目性、局限性和随意性,促进绘本实训教学策略的良性调整。

    综上所述,“加强实践性课程建设,已成为教师教育专业凸显师范性的研究方向。[2]”唯有突破纸上谈兵,加快推进分阶段、常态化、规范化的绘本教学实训体系的建设落实,才能使小學教育专业师范生具备扎实的绘本实践应用基础,实现对绘本知识从“懂”到“用”的转变,在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后更好地组织绘本类教育活动,利用绘本创设教育环境,或者将绘本作为媒介自然融入小学各种知识的教学中,丰富教学手段,创新课堂形式。

    基金项目:2018年度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质量工程项目“小学教育专业教学团队”,编号:2018JXTD119

    参考文献:

    [1]沈宁.浅论实践教学在儿童文学课程中的应用[J]钦州学院学报,2017(12):73

    [2]谭春芳.专科层次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性课程建设探析[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