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汉字书写偏误的应对策略新探

    内容摘要:汉字是汉语教学的重点之一,但是“汉字难”问题一直以来是全球汉语教育者和学习者的共识,汉字本身的复杂性,给学习者造成了很多困难,加上学习者自身的种种原因,从而产生了很多偏误和问题。我们通过分析留学生的偏误,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从汉字的书写规律、汉字示音部件的意义关联等多方面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以提高对外汉字教学的效果,并为对外汉字教学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汉字教学 偏误 书写规律 示音部件 应对策略

    偏误是语言学习者不可避免的问题,汉字的书写偏误形成原因往往是多方面,我们利用北京语言大学《HSK动态作文语料库2.0版》对一些较为典型的汉字书写偏误进行分类整理。

    一.留学生汉字学习偏误举例1

    1.写作别字:

    (1)误作其他部件:*苗旅(2001105610610250209)、*既使(2001105550523150048);

    (2)误增笔画或部件:*安金(200307217523100061)、*渡过(200110540540150022);

    (3)误减笔画或部件:*青静(200304522522250025)、*共给(200305533533250039);

    (4)笔画组合关系:*午排(200307109523100331)、*巳经(200105550523250367)

    2.写作错字:恭(下写作“水”,200110540540150134)、青(下写作“专”,200210529529251019)

    3.书写不规范:了(写作“3”,200109529529151004)、方(下呈“丂”形,200410534610150049)。

    二.对偏误成因的检讨

    1.汉字系统的复杂性

    据统计,在海外,45%的学生因为“汉字太难”而放弃学习中文2。的确,汉字形体本身就很复杂,他和西方表音文字体系不同的是,在书写时对形体有严格的要求。同时,字音、字形和字义的相同或相近的情况很多,如:止——只、须——需、度——渡(同音近义字);妇——归、择——译(形近字)。仅同音易混字,《汉字等级大纲》中就有133组289个3。客观上来说,汉字笔画、部件之间以及汉字和其他字母、符号之间的相似程度越高,引起混淆的机会就越大;汉字的字形、字音、字义越接近,引起混淆的机会就越大。总而言之,汉字形、音、义的区别度直接影响偏误的产生。主观上来看,有很多偏误是由于学生自己记忆不清或粗心大意而造成的。

    另外,现代汉字内部的形、音、义方面的不平衡性加剧了汉字系统的复杂程度。首先,大量记号字、半记号字的出现,使汉字字形结构的理据度大幅降低,如:龙、环、欢;第二,字形的无理据变化,导致一些意义形同的义符形体不能相互关联,导致汉字系统整体理据度的降低,如:来、麦、面等字,原本在同一形义范畴之内,而现在失去了以形构连的能力。第三,音读的变化使形声字表音部件的表音能力减弱,有的甚至失去了表音的能力,如:廉、刻、胖。

    2.学生母语的负迁移作用

    同处在汉字文化圈之内的日本、新加坡和一些东南亚国家,来自这些国家的留学生对汉字有比较深厚的认知基础,他们受到本国书写习惯的影响,往往会在书写中使用繁体字形,如:*發達國家(200307109525100552);而日本的学生还会写成日本汉字的形体,如:天(下短上長,2001052125

    25100015)、*広告(200307109525

    100629)。

    大部分留學生来自汉字文化圈之外的国家,他们在书写汉字时往往缺乏笔画书写的节奏,典型者如“口”字用一笔写就,“竖弯钩”和“捺”常常混同或写成折笔。还有像巴基斯坦等一些使用阿拉伯字母书写的国家,由于他们文字的书写特点,往往会把一些从左侧起笔的笔画写成右侧起笔,“丶”常常只写作“·”,“心”字的竖弯钩写作仰月形的弧线。

    3.讲授方式、认知方式和学习态度问题

    由于课程内容、课时安排和老师本身擅长的领域等因素,很多老师在进行汉字教学的过程中往往更重视字形因素,而忽略了文字形体之外的因素,在进行汉字教学时忽略的汉字和词的关系,在字汇教学的时候对其中汉字的说明又不够深入,没有充分挖掘出汉字音、形、义三方面的潜力,造成汉字的认知、理解和辨别的角度单一,加上汉字本身的复杂情況,学生对汉字形体掌握程度。

    汉字的教学中,很多汉语教师主张学生以认读为主,殊不知很多汉字不经过繁复书写辨认很难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何况,汉语当中的形近字众多,只认不写是不能满足教学需要的。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有的留学生会把汉语拼音标注在教材上,学习时只认读拼音不去理会汉字,还有学生长期依赖母语文字的书写形态来描摹汉字,这写跟学生的学习动机、态度和教师的引导有着密切的关系。

    三.偏误的应对

    之前有很多老师对此提出了应对的原则和办法,如:循序渐进、激发兴趣,重视书写、精讲多练,多读多看、注重比较等等,我们都是认同的,在此就不再重新说明,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我们要进一步提出的,是以下几点:

    1.在汉字理据的基础上总结实用性书写规律

    这是汉字书写层面的“急就章”,在通过观察规范汉字部件4的形态和规范笔顺的书写规律,总结出一些汉字书写方面的规律,来应对留学生在看字书写方面出现的问题。我们举以下三组例子:

    (1)最后一笔是横画或者横向走势的部件,如果处在左右结构或左中右结构合体字的左侧或者中部,该部件最后一笔通通都写成提,如:玩、此、城、切、改、微、辆、顿。这是由汉字笔顺造成的,写完左侧部件最末的横笔之后,手往往要向右上方移动,以寻找右侧部件合适的起笔位置。和“辆”字中的部件“车”不同,“鞋”字中的“革”,横笔不写成提,因为“革”的最后一笔是竖而不是横。

    (2)很多留学生在书写汉字的时候分不清勾和提,换言之,就是写完了竖笔之后不知道往那边勾笔,我们通过整理得出:提画不出现在部件的最右侧,勾画不出现在部件的最左侧。由于勾笔势右侧起笔向左上侧行笔,所以不出现在字的左侧,如:门、刂、乃都是最右侧出勾,相反,提由于是左侧起笔向右运笔,故不出现在部件的左侧,这与前面说的横笔改成提笔的原因相同,都是为了照顾自然的书写顺序。还有,“中竖不提”,指的是处在独体字中间位置的竖笔通通连接勾画,而不能连接提画,如:扌、事、争。

    (3)书法上有“一字不二捺”的说法,两个带有捺画的字同处于一个字中,只能有其中一个写作捺,另一个要写作点,这在规范汉字表中也有所体现。左右结构中,左侧的捺画要写作点,如:林、利。上下结构中,除了“炎”以外,下侧部件的捺画要写作点,如:泰、秦,包围结构中,被包围部件不能出现捺画,如:因、囚、达、返、区。

    另外,由于部件意义的不同,“卩”只能够出现在字的最右侧位置,这就避免了在合体字左、中两个位置上“阝”和“卩”的混淆。以上我们所举的例子是一些汉字书写层面的规律和规范汉字字形基础上的笔画区别特征。实际操作中要特别注意,“急就章”式的内容只能作为教学、纠错环节中的辅助性技巧,不能喧宾夺主,在讲授时还是要以汉字的构型理据来说明部件形体特点,并以部件所蕴含的意义进行区别,在此基础之上,结合科学合理的书写训练,这样的教学才是正路。另外,从例(1)(2)中也可以看到,正确的书写笔画对于汉字书写教学的重要作用,汉字的笔画是自然的,虽然规范汉字是经过整理的,但是,其中所使用的字形和笔画的形态是自然书写而成的,因此,在教学中应该适当强调笔画的书写顺序,提前预防有关问题的发生。

    2.重视示音部件的意义,字词教学相结合

    偏误的类型很多,并且原因复杂,就汉字书写偏误而言,看似是出现在字形上的问题,实则有可能是对字义理解的模糊,或是对字音的掌握有误。因此不管是进行汉字、词汇的教学,还是纠正学生的学习偏误,只要是进行汉字方面的教学,就要从音、形、义三个方面综合下手考量。对于表义部件的教学,我们当下的对外汉语教学人员做了很多的探索和实践,也取得了很多成绩,也有很多文章对汉字部首、汉字表义部件的基本意义和教学用途做过讨论。可是,我们对汉字示音部件的研究和利用还有所不足,而针对于各个等级的汉字和词汇教学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我们举以下三组例子:

    (1)包(乙级;初级)5。本义是怀孕,有包裹义,因而用作动词表示包裹,用作名词表示用来包裹或有所包裹的东西:书包、钱包、包子、(蚊虫叮咬的)包。同样以包为示音部件的“泡(丙级;初级)”表示用水包裹,如:泡茶;用为名词指外形膨起、质地松软的东西:肥皂泡、(磨伤手的)。还有“抱(甲级;中级)”,双手呈环状包裹的动作叫做“抱”:拥抱、怀抱、环抱。

    (2)长(甲级;初级)。本义指时间、空间距离大(形容词);引申表示生长、变大(动词)。“张(甲级;初级)”本义是开弓,因而有张开、打开的意思。“涨(乙级;中级)”则有上升、变高的意思,如:涨潮、涨价。“胀(丙级;高级)”是体积变大之义,也可以引申指数量和其他抽象意义上的变大:胀痛、膨胀。

    (3)汤(甲级;初级)。原本指热水,由此引申为饮食、药物的“汤”。“烫(乙级;高级)”的“汤”表示热水,和“火”都具有“温度高”的意思。“荡(丁级;高级)”是摇动器皿中的水清除渣滓的意思,因而有摇摆、清除义:飄荡、涤荡。

    此外还有诸如以“艮”为声的字多有“深”的含义,从“夗”或“宛”得声的字往往有“屈曲”的意义。如果我们在汉字和词汇的教学中能够更多地发掘和运用汉字系统内部规律,再佐之以适当的教学手段和形式,那么学生对于汉字的认知、理解和记忆就会更加深入更加立体。同时,把汉字教学和词汇教学相结合,汉语的词是由汉字构成的,字词不分家,参与组词的汉字也大都有自己的意义,因此在汉字教学中应该把汉字当作词来处理,像词一样构成意义相关的组合。这样,在对比区别音、形、义相近的字、词时,就能够给予学生更多的思考角度,进一步,学生了解并掌握了这些汉语字词方面的深層,往往能够起到举一反三的效果,这一点在中高级别学生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

    3.提高教师的传统语言文字学素养

    提升对外汉语教师的专业素养是对外汉语教学解老调重谈的问题,专业能力和素质的提升不能泛泛,要根据汉语自身的特点。汉语是从古至今一直在发展和演变的古老语言,我们所使用的现代汉语和先秦时期的上古汉语一脉相承,这就告诉我们现代汉语字词中的问题可以到古代汉语字词中去寻找答案,尤其是在汉字内部、字际之间和字词之间的音、形、义关系方面,很多字具有相互之间联系,在教学当中我们则可以不断地探索和实践,通过这些联系来增加字词教学的切入角度,从而提升教学效果。

    4.注意对学生学习思维的培养

    各个民族各个国家有着彼此不同的心理素质、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这种差别在东西方之间体现得尤为明显,因此留学生往往习惯用自己的方式来认识汉语。但是我们知道,对于同一个问题、观点或观念,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的理解可能会有所不同,中国人很容易理解的外国人却不容易,就是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的差别,这在语言学习方面也是一样的,使用不同思维方式思考的民族,语言上也不会完全相同,但是学生在学习和使用中常常以“非汉语”式的思维来思考,那么出现问题就是不难理解了。

    反观我们自己学习和理解英语单词和句子时,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像比较之下,我们学习和理解母语中的词汇,依靠的更多是思维而不是识记。要培养学生的汉语思维能力,要从语言现象和文化现象两方面结合入手,特别是中、高级的学生,汉语中很多词语是不能够从语法角度解释的,如:容易、符合、在乎等,针对高级别的学生,他们有能力而且有必要更深入地理解字词背后的文化含义,而在语言的学习中,这对中高级水平的学生尤为重要,那么我们传授者就需要将之适当地融入语言的教学,把汉语思维融入字词教学,立体化提升教学效果。

    汉字教学任总而道远,目前的研究和实践,尚不能完全解决汉字教育者和学习者所遇到的问题。我们通过对汉语学习者偏误的分析和对汉字教学过程的检讨,根据问题的原因,调整教学思路,从多方面、多角度角度探索应对的办法,从而为汉字教学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思路。

    注 释

    1.本文所引的偏误案例均来自《HSK动态作文语料库2.0版》,括号内注明语料编号。

    2.李宝贵.汉字理据性与对外汉字教学[J].汉字文化,2005(01):41-43.

    3.熊春花.对外汉语同音易混字教学研究[D].湘潭大学,2013.

    4.王宁主编.通用规范汉字字典[M].商务印书馆,2013.

    5.括号中标注的依此是《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和《汉语国际教育用音节与汉字词汇等级划分》两表中的分级。

    (作者介绍:宫肇南,北京语言大学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字学,汉语国际教育及对外汉字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