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党建共同体,构建学校、社区党建新格局

    李立新 郭佳

    治国安邦,重在基础;管党治党,要抓好基层。虽然不同领域基层党组织的职能有所不同,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是一个总的要求,只要每个基层党组织每个共产党员都有强烈的宗旨意识和责任意识,都能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先锋模范作用,党的执政基础就能坚如磐石。

    “党建共同体”建设与传统结对共建的一个重要区别就是突破传统共建的思维定式,从而增强创造性,提高创新能力。使党组织、党员及其他各类组织、群体在区域化党建工作平台上找准各自着力点,以资源共享、共驻共建为切入点,建立“一对一、全方位、可持续、共提高”的互助合作关系,为推进区域党建工作优质均衡发展奠定扎实基础。

    长期以来,南京市南湖第一小学与莫愁湖街道长虹路社区一直保持着传统友好关系,在各自党组织的正确带领之下,齐心协力,形成学校和社区党建工作共驻共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的工作格局。从2009年开始,学校与社区开办的校外“四点钟学校”历经了十个春秋从未中断。南湖一小与长虹路社区两基层党组织以此为契机,基于两单位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现状分析与反思,共同创建了“1+1”党建共同体,以期为学校学生和周边居民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学校、社区“1+1”共同体党建工作法,必须要有一套完善的制度建设。2016年始,學校、社区双方党组织进行全面组合,通过共同学习、共同研修,打通两组织之间的界限,分享优质党建资源,交流优秀管理理念。先后建立了党建共同体的联席会议制度、联络员制度、项目共建共管制度、共同考核评价制度等。

    我们创设了党建“1+1”共同体的项目体系:

    营造“党员微公益”。我们围绕在职党员“工作在单位、活动在社区、奉献双岗位”新机制,定期组织两个支部的党员开展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宣传、文明城市创建、扶贫帮困、志愿服务、共同学习等内容的共建活动。

    建立双向党课制。党建共同体发挥自身优势,上党课、作报告,并邀请居民区的党员到学校一起参加学习。同时,社区的优秀党员、老干部也应邀到学校为党员上课。党员教育和组织生活的质量得以提高。

    办好升级版“四点钟学校”。结合2017春季南京市实行的小学生“弹性离校”,双方党组织及时把“四点钟学校”提档升级,实行社区管理、学校参与的“自管他办”模式,双方党团员志愿者继续为学生提供延时照顾服务。

    “1+1”党建共同体以服务学生家长、社区群众需求为工作导向,打造党建工作“联片”“联线”“联心”的“三联工程”,前移关口,前置服务,深入家长,润泽居民。如每学期在学校或社区举办一期具有社会、家长学校属性的晚七点钟“悦泽·夜话”微论坛,零死角、零障碍、零距离的拉近学校与家长、社区居民联系,让广大家长、社区群众亲身感受建邺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新成就、新态势。

    党建“1+1”共同体作为一项系统工程,首先是对学校、社区每一位共产党员通过自我教育、自我锻炼、自我改造,以服务群众奉献为天职,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使党员同志的党性得到增强和完善。其次全面实现了共同体内党员同志全员提能、对标提高、绩效提升、作风提正。如我们在共同体内推行党员积分管理,结合日常工作由“虚”化“实”的做好党员考核积分,并作为学校、社区民主评议党员、优秀共产党员评选的优选条件之一。

    学校和社区作为互动的单元,利用“1+1”党建共同体平台,通过互派党建工作指导员、党员干部结对帮扶、相互切磋等方式,将党群建设、平安建设、和谐建设、自治建设、服务建设的所有工作都纳入其中。形成了组织建设互促,发展互帮,业务互助的党建工作新局面。

    通过“1+1”共同体党建工作法,学校、社区以实践反思为方式,强化工作联动,建立共同的愿景,合理调配和共同享有教育资源,相互促进,从而推动两单位党建工作的科学发展、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均衡发展。

    (作者单位:南京市南湖第一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