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象图式理论视角下《桃花源记》的认知分析

    陈国浩

    

    

    

    摘要:东晋著名文学家陶渊明一生创作无数,其作品不仅富有独特的田园气息,而且字里行间體现了“五柳先生”的高尚情操。在其众多作品中,《桃花源记》更是为后人口口相传,名垂千古。当中对桃花源里平淡自足,安宁和乐生活的描写,令人向往。本文以认知语言学中的意象图式理论为指导对《桃花源记》解读赏析,分析其中所蕴含的意向图式,希望能从认知的角度对其有进一步的深入了解,为后续认知研究打下基础。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意象图式;《桃花源记》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20)07-0007-04

    0引言

    意象图式(Image Schema)是一种具有抽象意义的认知能力,在认知模型理论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Lakoff和Johnson(1987)首次提出了意象图式的概念,他们认为:意象图式是感知互动和运动活动中不断再现的动态模式,这一结构给我们的经验以连贯性和结构性[1]。国内学者杨俊峰(2011)曾提到:“任何存在与其所在空间的关系都可以分解为一个或若干意象图式”[8]。Lakoff(1987)强调了意象图式中的动态特征,他认为意象图式的形成主要来自于感觉运动,以人类体验世界为导向[2]。Lakoff对意象图式进行分类:容器图式(Container Schema)、部分-整体图式(Part-whole-Schema)、连接图式(Link Schema)、中心-边缘图式(Center-Periphery-Schema)、始源-路径-目的地图式(Source-Path-Destination Schema)、前景背景图式(Back-front Schema)、上下图式(Up-down Schema)、线性序列图式(Linear Order Schema)[6]。本文主要从容器图式、始源-路径-目的地图式和部分-整体图式来对《桃花源记》认知现象进行分析。容器图式是将所言的目标视作是一个容器,心智中马上形成界限作为容器,构成两个区域,容器里和容器外;部分-整体图式是通过人类亲身体验抽象而来的;始源-路径-目的地图式是由:始源(Source)、路径(Path)和目的地(Destination)组成[4]。

    1意象图式理论下认知现象分析

    1.1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这一句有三个对象:渔夫、溪、桃花林,三者构成一个路径图式。路径图式(见图1):起点(小溪的一头)-路径(小溪)-目的地(桃花林)。意象图式能准确呈现空间位移的连续动态轨迹,清晰描绘意象的层次关系。这句话非常具有画面感,渔夫在小溪中划船慢行,走到溪中,以前一直走的环境顿时变得陌生,继续划行,却在不远处隐隐约约看到一处桃花林。在1.1当中,“忘”字特别有韵味。从图1的路径图式可以看出,渔夫在走到小溪的中间,忘记来路,摸不清去向,仿佛迷失在一个空间里边。“忘”字淋漓尽致地透露出渔夫的迷茫,孤零零地飘在小溪上,幸好见到一处桃花林,顿时整个意象就显得十分的安心和舒服。从这里,也可以看出陶渊明在寻找他自己的桃花源的路途中,也遭遇过迷茫的痛楚,也备受煎熬。

    1.2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这是1.1句子后半部分,1.2同样有三个主要对象:渔夫、小溪,桃花林出口。此处有一个路径图式(见图2):起点(小溪)-路径(通往出口的小路)-目的地(桃花林出口)渔夫顺着溪水行船,忘记了路程的远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生长在溪水的两岸,长达几百步,中间没有别的树,花草鲜嫩美丽,落花纷纷的散在地上。渔人对此(眼前的景色)感到十分诧异,继续往前行船,想走到林子的尽头。根据路径图式(见图2),可以清晰看到渔夫的行走轨迹,同时该句中对路径的景色描写,渲染出目的地平静安和的特征。在路径的途中,渔夫所见到的“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是指落下的花五彩缤纷,鲜嫩美丽,极具视觉上的冲击,勾勒出一幅恬静清幽、美丽和谐的景色,同时这里也是预示着渔夫正在走入下一个空间。1.2还可以从容器图式(见图3)来进行解读。如图3所示,1.2中的渔夫是意象图式当中突出的射体(tr=trajector),桃花林是相对于动态射体的静态界标(lm=landmark),过程就是射体tr所经过的路径-小溪(Path)。在这个路径图式中,路径path所描写的景色“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极具画面感,属于田园大自然的风光,这个意向能安抚急躁的心。由此可见,陶渊明是多么向往这种田园生活,对这种生活充满热爱。从陶渊明桃花源入口的细节描写,可以体会到陶渊明对大自然有仔细认真观察,把大自然每一个细节都铭记于心,写出来的文字才会使人向往不已。

    1.3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桃林的尽头也就是小溪的源头。顿时一座山映入眼帘,山上有一个小洞入口,隐隐约约有光线散发出来。渔夫于是下船,走进洞口。刚开始的时候,洞内的小路颇为狭窄,慢慢小路大小才能刚好经过一个人。渔夫又走了十几步,顿时变得豁然开朗。1.3中有三个主要对象:渔夫、山、桃花源(山的出口)。三者构成一个路径图式。路径图式(见图4):起点(山)-路径(山中小路)-目的地(桃花源/山的出口)。1.3 中的“仿佛若有光”,“光”能带来视觉上的冲击,“光”给人的感觉就是希望、美丽、和平的意象。同时表达陶渊明对这种安逸生活的向往。渔夫要穿过山,就要必经狭窄的小路,陶渊明在此添加了“初极狭,才通人”的细节,对图式进行加工,表达若想过这种和平舒适的生活,就要经过艰苦奋斗。也在不忘提醒自己,幸福的生活是奋斗出来,激励后人要为自己心仪的生活而努力。

    1.4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1.4当中所涉及的事物很多:土地、屋舍、良田美池桑竹、阡陌、鸡犬、男女、黄发垂髫。这些景物能在渔夫和读者脑里形成一个空间,在意象图式理论当中,这是一个容器图式(见图5)。在这个容器图式当中,每一个事物都是属于田园风光的范畴,富有强烈的生活气息。所有事物所构成的意象,给人一种安逸和谐、舒适平和的感觉。1.4当中也可以用路径图式(见图6)进行解读。根据图6,我们可以看出渔夫在进入桃花源的路线,以及所见所闻。先是从景入手,再到人,由远到近,从大到小。陶渊明没有先从人入手描写,而是从景色开始。这也符合人的认知规律,先从宏观背景,再到微观事物,更能勾勒出一幅和平的田园风光景色。该图式所呈现出来的画面,不仅生动有趣,更能体现桃花源里的村民十分淳朴,可以看出陶渊明是多么喜爱这种简单的田园生活。

    1.5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黄发垂髫转喻老人和小孩。古人認为黄发是长寿的象征,所以用指老人。垂髫,则是垂下来的头发,用来指代小孩子。髫,小孩垂下的短发。这里同样也是构建了一幅意象图式,部分-整体图式(见图7),黄发和垂髫分别是老人和小孩身体的一部分,用身体的一部分来转喻人的个体[7],更能显示出文字的生动性,以及更具有画面感。这里同时也是转喻意象。隐喻与转喻是我们人类不可或缺的思维方式[3]。意象图式结构和隐喻结构是人的思维结构的重要部分,是人们进行新的联想,形成新的经验的基本方式[9]。在古汉语当中,转喻隐喻的使用尤为频繁,不仅可以让行文更具特色,也能与读者感情共振,因为转喻与隐喻的对象多为人类生活中的事物,能让读者产生画面感。黄发和垂髫能勾勒出一种其乐融融,四代同堂的和谐画面。

    1.6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里的村民听有渔夫的到来,都纷纷来打听消息。村民们说道,自从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领着妻子儿女和乡邻来到这个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因而跟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他们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他们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南北两朝了。1.6中,村民对为什么会在桃花源生活阐述了原因,主要是对往事的回忆。这里构成了思绪路径图式(见图8)。首先,是渔夫的出现,激发村民们对祖先的回忆,祖先们为了逃避战乱而不得不来到桃花源避难,从此再也没有出去过。这一图式体现了村民们以前的生活十分凄惨痛苦,与当下他们所处安逸舒适的环境生活形成强烈的对比,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村民们不再出去的原因。同时1.6可以从时空容器图式(见图9)进行解读。根据图8所得,村民们对时空朝代的认知,仅仅停留在秦朝(及其祖先逃难的年代),对于当今是何时何年代,完全没有概念,对汉朝、魏晋南北朝更是一无所知。从这里可以看出,村民们在桃花源与世隔绝,不谙世事。从另一方面可以看出,桃花源也难以为外人所知,村里人也没有出去过桃花源以外的地方,可见生活是多么舒适而令人向往,令读者产生共鸣。同时也给桃花源蒙上神秘的面纱,让人十分向往和好奇。

    1.7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渔夫出来桃花源以后,找到了他的船,便顺着旧路回去,处处都做了标记。回到了郡城,到太守那里去,报告了这番经历。太守立即派人跟着他前往桃花源,寻找以前所做的标记,终于迷失了方向,再也找不到通往桃花源的路了。1.7所描述的是渔夫出来桃花源后的行动轨迹。这里可以用路径图式(见图10)进行解答。根据图10,可以看出渔夫先走出桃花源,找到自己的船,沿路做标志,回到郡里,道出经历。然后,郡里派人,根据标志,找桃花源,但最后是无果。根据这个路径,可以清晰看到渔夫的行动的先后顺序,这个意象同时可以让人感受到,渔夫在做标志是十分仔细,且不放过任何一个能做标志的地方。(“处处”可以看出渔夫做标志十分认真。)但后续根据这些标志,为何又找不到桃花源呢?这不禁让人深思,是什么原因导致回不去桃花源?究竟是渔夫标志有误?还是有人存心在标志上做手脚?这个就不得而知。不过还可以看出,渔夫人品不守信用,在出桃花源前,村民千叮嘱万吩咐,不要让外面的人知道桃花源这个地方。而渔夫没有信守承诺,反而“处处志之”,究竟动机是什么?不过以笔者之见,渔夫的动机只是为了想证明自己的经历是真的,证明桃花源是真实存在的。所以才处处标志,方便日后寻回。从这图10的路径图式,我们还可以读出陶渊明的内心对世外桃源的看法。陶渊明当时可能过着一种类似于桃花源般的田园生活,与世隔绝。在他看来,这种生活是不容干扰,一旦被打破,再去寻找是十分困难。陶渊明当时身处社会人事及其虚伪黑暗的时代,他也很想摆脱官宦之职,找一个无人的地方,简单生活,安度余年。而他却一直不能完全摆脱官宦生涯。可见他是十分向往着简单的田园生活。另外,世外桃源是陶渊明极其向往的世界,是内心所想的“乌托邦”。他一生都在为该生活而努力,正如渔夫般努力地记下标志。可惜这种生活仅能活在幻想之中,现实的无奈让他对这种生活,只能让他不断向往,而现实中一直无法实现。

    2总结

    《桃花源记》,街知巷闻,名垂千古,不仅得益于文章中的文字之美,更是字里行间中所蕴含对美好生活的真挚感情。意象是中国诗歌意境的一个重要载体,是诗人情感寄托和诗歌灵魂所在[5]。陶渊明一生清贫,过着隐居贫苦生活,他把自己的情感寄托在《桃花源记》,而文中的桃花源正是他内心所想的美好世界,由此可见陶渊明十分向往这安乐的生活。本文通过用认知语言学意象图式理论来分析《桃花源记》中的各处意象,其中包括路径图式、容器图式和整体与部分图式。通过分析各处意象,可以看出每一个图式能很好地引起读者的共鸣,而且所描述的事物更具画面感,赋予桃花源真实性,让读者身临其境,丰富阅读体验。同时,这些图式能让读者感受到陶渊明的内心世界,让读者们像陶渊明般对这美好世界极其向往。本文通过认知语言学意象图式理论来分析文言文,希望对日后诗词以及文言文认知研究带来启发。

    参考文献

    [1]Mark Johnson.The Body in the Mind:The Bodily Basis of Meaning,Imagination,and Reason[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7.

    [2]Lakoff,G.,Johnson,M..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3]董成如.转喻的认知解释[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2):6-9.

    [4]李福印.意象图式理论[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7(1):80-85.

    [5]李亚峰.诗歌对外翻译中的文化意象翻译研究[J].鸡西大学学报,2016,16(2):89-92.

    [6]王寅.認知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7.

    [7]文旭,叶狂.转喻的类型及其认知理据[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6):1-7.

    [8]杨俊峰.从古典诗歌中的意象翻译看意象图式理论的阐释空间[J].外语与外语学,2011(4):66-70.

    [9]赵艳芳.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基础及形成过程[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0(1):29-36.

    (责编:王锦)

    The Cognitive Analysis of? The Peach Colon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mage Schema Theory

    CHEN Guo-hao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Guangzhou Guangdong? 510641)

    Abstract:Tao Yuanming, a well-known writer during the Eastern Jin Dynasty of China, created numerous classics in his lifetime. The pastoral atmosphere permeates his works which demonstrate his noble characteristics. Of all his marvelous works, The Peach Colony is always on the lips of Chinese people, figuring prominently in his works and spreading through the ages. The description of the plain and self-sufficient, peaceful and happy life in The Peach Colony is extremely tantalizing. This article applies the image schema theory in cognitive linguistics as a guide to interpret Tao Hua Yuan Ji, analyzing its schema. It is hoped that this paper would facilitate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text from cognitive perspective and have a solid bedrock for the research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

    Key words:cognitive linguistics;image schema;The Peach Colon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