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之我见

    蒋军霞

    创新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核心,早已成为我国基础教育的主旋律,并得到广泛深入的发展。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一.培养活跃的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就是对已知的事物或未知的事物进行前所未有的思考。其中,对未知的事物进行前所未有的思考,是探索性的,也是创造性的;而对已知事物的思考,则是将最熟悉或已认识到的问题从新的角度、新的途径进行重新思考。当前所进行的新课程改革作为素质教育的必然选择,为创新教育的实施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彻底改革陈旧的教学方法,形成创新教学课堂氛围,是落实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教师要改变单一“讲授法”、“灌输法”为主的教学模式,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切实提高教学质量。要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思维创新习惯,培养学生崇尚真理、追求进步的品质和探索、创新的能力。

    坚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成功的教学所必须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推动学生认知话动的巨大推动力。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学习对他来说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经验。培养学生“好问”、“好思”的习惯,则是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有效形式。求知欲望是想象力的起点,创新活动的特点在于探索与创造,没有好奇心就没有创新,在强烈的求知欲望引导下,教师要善于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和自我表现欲望。须知,这正是发展创新思维不可缺少的非智力因素。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立性,想方设法树立学生的自信心,鼓励学生敢于标新立异,逐步削弱学生对教师的依赖心理,将学生的求知欲望引向创造之路。

    二.营造愉悦的课堂气氛

    营造愉悦的课堂气氛,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气候”和“土壤”。以“升学率”为教育目标的应试教育,使得教师和学生都处于高度繁张和机械的知识传授中,很难形成创新意识,它严重阻碍了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在素质教育中,应转变过去提倡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并重的模式,实现由“教”向“学”的过渡,创造适宜于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学习的课堂气氛,从而形成有利于学生主体精神、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健康发展和宽松的教学环境。

    三.确立鼓励为主的评价原则

    自由民主的環境氛围往往容易产生灵感,但在教学过程中,多年来“一卷定终身”的考试评价模式深深地影响着教学的一切活动,所以教师喜欢用标准答案去评判学生的回答,学生们也怕自己的答案与老师的不吻合而遭到学生的嘲笑,因而不敢提出自己的见解。久而久之,学生懒于思考,课堂上一片沉默,交流谈不上,创新精神更谈不上。因此,对学生的回答不要批评指责,应尽量减少对学生思维的限制。同时,不断加以引导,逐步使学生敢想会想,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在和谐、民主的氛围中生根发芽。

    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创设一个良好的思维情境,对学生的思维训练是非常有益的。在教学中应打破“教师讲,学生听”的常规教学,变“传授”为“探究”,充分展示知识形成的过程,促使学生一开始就进人创新思维状态中,以探索者的身份去发现问题,总结规律。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多方位观察,多角度思考,广泛联想,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和活泼的思维。同时,要求学生进行反思和延伸,鼓励学生展开求异和富有创造性的想象,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

    五.塑造良好的心理品质

    良好的心理品质是发展创新思维、培养创新能力的基础。积极的求异性、敏锐的观察力、创造性的想象、独特的知识结构以及活跃的灵感构成了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可以说,良好的心理品质是整个创新活动的关键,是创新能力的核心。

    要发展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想象力是发散性思维的心理基础,是创新思维的心理要素。对于学生来说,想象力是在感知记忆的基础上,对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重新组合,创造出新形象的能力。我们的教师就是要敢于对学生的“异想天开”推波助澜,就是要鼓励、赞扬、引导他们敢于想他人之未想,敢于做他人之未做。要使广大学生活跃起来,勇于创新。同时,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自我意识。良好的自我意识就是学生自我观察、自我体验、自我分析和自我制约并用来调节和支配其活动和行为的能力,它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有了良好的自我意识,就能充满信心地进行创造,发挥巨大的创新潜力。

    (作者单位:甘肃省通渭县文庙街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