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根与霍尔巴赫的自然观比较

    

摘要:弗朗西斯·培根不仅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并且认为物质与运动具无法分离,运动具有永恒性。霍尔巴赫在继承17世纪英国唯物主义对自然观理解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自然观。霍尔巴赫不但赞同培根的观点,而且将其进一步发展。既坚持了更为彻底的唯物论,又深刻分析物质运动的过程。尽管二者的自然观有相似的方面,但在解释自然的目的上却存在不同。培根解释自然的目的是为了征服自然,合理地运用自然。霍尔巴赫解释自然的目的则是为了解除宗教迷信带来的影响。显而易见,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的自然观是继承和发展了17世纪英国唯物主义的自然观,使得唯物主义自然观可以进一步展开,直至影响后世。

关键词:唯物主义自然观;培根;霍尔巴赫

中图分类号:B561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1003-2177(2021)07-0034-02

    唯物主义在17世纪和18世纪各有一位杰出的哲学家,一是英国的培根,二是法国的霍尔巴赫。无论是培根还是霍尔巴赫都对自然有独特的理解。笔者基于当时的历史条件等因素,分析二者自然观之间的异同。[1]

    1对自然的新理解

    17世纪的英国,有一场震惊世界的社会革命,其为资本主义制度奠定了基础。因此,经济的繁荣对自然科学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从而影响了哲学的发展。与此同时,培根极力地批判经院哲学,也为其唯物主义自然观提供了理论来源。

    18世纪的法国仍处于封建专制的时期,阶级斗争是促使法国唯物主义诞生和形成完整的思想体系的动力。在马克思看来,培根、霍布斯和洛克是法国唯物主义的先行者。霍尔巴赫继承了英国唯物主义的合理内核,从而促进自身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形成。

    1.1世界是物质的

    何为万物的始基,一直是哲学家们探讨的重点问题。培根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培根主张不应把自然看成是抽象的东西,对于对象的理解,其实质就是物质,是物质自身的结构以及结构所引发的变化[1]。由此不难发现,培根继承和发展了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说”。培根主张物质的最小单位应是分子。可见,世界是物质的结构和结构的变化。

    然而,一个世纪后随着自然科学的持续发展,尤其是物理学对于霍尔巴赫的影响,使其得以将世界的本原加以深入的描述。霍尔巴赫主张宇宙作为众多存在物的总体性存在,其本质围绕物质和运动。不仅如此,霍尔巴赫阐发自身对于自然的理解。霍尔巴赫通过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深入阐明对自然的新定义。不仅认为自然是整体性的存在,而且认为每一存在物内都具有自然。由此可见,霍尔巴赫贯彻了比培根更加彻底的唯物论。

    1.2物质是运动的

    培根坚持物质和运动密不可分,无论从整体还是部分,一个物体没有真正的静止。培根通过列举十九种物体运动的形式来对“物质是运动的”加以说明。但是,在描述物体运动的时候,由于培根思想的朴素性和知识水平的限制,其认为在可触物体之中有一个名为“元精”的存在,它进行着活动和运动。这所谓的“元精”的思想体现了他的朴素唯物主义,与后世的法国机械唯物主义有着深刻的区别。

    作为承上启下的法国唯物主义,它是以之前两个世纪的自然科学为基础而形成。霍尔巴赫肯定自然永处于运动的状态之中。一方面,自然作为一个总体性的存在,其内部具有非静止性;另一方面,自然的各部分具有运动的特性才能使得自然如其所是。不仅如此,霍尔巴赫认为运动是物质的一种形式,其必然从物质中产生,这是物质所固有的属性。这些思想深化了对于物质是运动的理解。但是,由于受限于笛卡尔物理学的影响,霍尔巴赫所认为的运动实际上是一种“努力”,这种“努力”导致了一个物体的改变和改变其位置。由此,不难看出霍尔巴赫充满了机械的形而上学的思想。

    1.3物质是永恒的

    在表明物质是运动的之后,同时培根认为物质是永恒的、不灭的。培培根通过无物和无的关系阐明物质的永恒性。此外,培根在描述十九种运动的主要形式时,第一种就是物质中的抗拒运动。培根认为“这是物质的每一个别部分所固有的;物质凭着它才绝对地拒绝遭受消灭。[1]”在培根的观点下,物质永远都占着某种空间。

    而霍尔巴赫在赞同这种观点的同时,深入地分析了自然永恒不变的进程。霍尔巴赫主张物质的一切改变都只归因于运动。运动是存在物得以发生无穷变化的原因。由此可见,霍尔巴赫认为物质是永恒的、不灭的,是由于旧事物的灭亡和新事物的产生。霍尔巴赫把这称为“一切存在物必须循行的永恒的圆圈”[2]。正是如此,运动使得事物互相产生,保存一部分之后,又把它们破坏掉,从而让存在物的总和永远不变。不难理解,霍尔巴赫所属的这个时期,法国唯物主义已经从朴素的性质进展到与科学的辩证法相结合的过程中。因此,其深刻地影响到霍爾巴赫的唯物主义自然观。

    1.4物质运动的规律

    在吸收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培根深入地表达了其对于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理解。“须要知道,那些事物不论怎样各自独异和彼此不同,在那管制着热、红和死亡的法则或法式上却是一致的。[1]”由此,可以看出物质所固有的运动发展变化规律。培根主张不存在所谓的奇迹的出现,存在物的内部有其规律性。这表明了培根已充分明确对于事物运动的所具有一种普遍规律。

    霍尔巴赫不仅肯定自然的一切存在物所共有的运动法则,而且还陷入了机械论的世界。首先,霍尔巴赫主张原因与结果互为因果;其次,霍尔巴赫认为必然性是因与果之间的桥梁。然而,霍尔巴赫过于肯定必然性在物质间的存在,其主张的“一切皆为必然”的观点,具有片面性。可见,霍尔巴赫只是强调了必然性,而忽视了偶然性的存在。因而,霍尔巴赫最终难免会陷入机械决定论的错误之中。

    2二者方法论的运用

    2.1培根的“归纳法”

    培根的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当时英国的实验科学是有联系的。基于把感性材料进行整合的目的,培根提出了“归纳法”,试图用“归纳法”帮助人们的理解力。作为解释自然的真正道路的“归纳法”,不仅用于可以发现原理,而且可以用于形成概念。17世纪的英国正值后期经院哲学时期,他们不重视自然科学,而关注神學;“归纳法”的提出,有力地抨击了滥用演绎法的经院哲学和宗教神学,促进自然科学的发展。

    2.2霍尔巴赫的怀疑论

    18世纪法国资产阶级启蒙运动先驱的培尔,其怀疑论“为在法国掌握唯物主义和健全理智的哲学,打下了基础。[1]”培尔的方法论深刻影响霍尔巴赫的思维方式问题。培尔通过怀疑的方式达到认识客观时间的目的。马克思对于这种宗教和形而上学的批判给予高度的评价,认为培尔是“使17世纪形而上学和一切形而上学在理论上威信扫地的人。[1]”因此霍尔巴赫深受培尔怀疑论的影响,将此方法运用到自己的唯物主义自然观中,从而沉重地打击了创造世界的神学观点。

    3解释自然的目的——二者的区别

    3.1培根的征服自然的观点

    17世纪的培根所处在经院哲学注重神学而轻视自然科学的阶段。首先,培根主张自然界通过人进行发声,人只是自然的陈述者。因而,培根意在表明人是自然的管理者和服从者;其次,培根主张在服从自然的前提下,对自然进行支配;“因为我们若不服从自然,我们就不能支配自然。[1]”在此,培根已然清楚地解释自然的目的,在于想要支配自然。然而,培根征服自然的最终旨向一是为了服务于政治,二是为了对人类的生活有所帮助,利用自然的一切为人所使用。由此不难看出,培根研究自然的主旨在于使自然为人类服务,以便自然科学的继续前进,从而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3.2霍尔巴赫的摆脱宗教迷信的观点

    而18世纪的霍尔巴赫处在反对宗教迷信和揭露神权对人和自然的统治时期。在《自然的体系》一书中,霍尔巴赫认为“放弃那些空洞的希望,摆脱你那沉重的恐惧,顺着自然为你指出的必然的道路放心地走去吧[2]”。由此可见,从人所认识的自然规律延伸到使人能看穿教会所玩弄的把戏和暴政。不仅如此,霍尔巴赫表明自身希望人们通过认识自然而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

    4结语

    虽然培根和霍尔巴赫所处的历史条件不同,但是其各自的唯物主义自然观却有共同点。这表明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的霍尔巴赫继承和发展了17世纪的英国唯物主义思想,培根对于霍尔巴赫的影响也是不容小看的。尽管培根的自然观有着一定的局限性,二者的唯物主义自然观有所区别,但这正说明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自然科学的进步,以及对于宗教迷信的扫除,将使得唯物主义自然观在不断地进步和完善并影响后世。

    参考文献

[1][英]培根.新工具[M].许宝骙,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5.

[2][法]霍尔巴赫.自然的体系[M].管士滨,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责编:赵露)

    作者简介:何清玲(1996—),女,安徽芜湖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生态马克思主义、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