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统计工作优化路径分析

    刘青

    [摘 要] 优质严谨的统计工作是企业开展经营管理活动的重要保障。在新形势下,做好企业统计工作是企业发展的有效助力。重新明确工作定位是优化和改善企业统计工作的基础,强化制度建设和机制创新是优化统计工作的保障。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是推进统计工作变革、保证数据质量的可靠路径。

    [关键词] 重新定位 机制创新 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F272文献标志码:A

    日益复杂的市场环境给现代企业经营管理带来越来越多的挑战,需要企业及时了解市场情况与内部状况,做出科学的研判和决策。科学决策来源于精准的数据支撑,优质严谨的统计工作是开展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重要保障。在新形势下,重视和优化企业统计工作,不仅有利于国家经济信息调查统计,同样也有助于提高企业精细化运营水平,更好地为国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长期以来,因为数据采集手段单一、组织内部重视程度不足、统计监督工作相对薄弱等原因,企业统计工作存在一定程度的应付、被动等问题。然而在新形势下,如何加强重视,充分利用互联网开展数据统计和分析,为企业经营管理和科学决策提供数据支撑,成为企业发展中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重新明确工作定位

    所谓的统计工作,指的是通过对职位工作量化指标进行全面有效的分析,并根据结果来反映生产运作过程的变化以及工作人员在单位时间内为企业创造的利益提供相关数据资料的一项工作,其主要的职能为信息、咨询以及监督。一直以来,企业信息统计工作既服务于企业自身经营管理活动,又服务于政府经济社会信息数据搜集。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存在重视程度不足,主动性、积极性欠缺等问题。受陈旧的管理模式影响,大多数企业的统计工作长期处于被动状态,企业管理人员仅将其作为应对政府经济统计需要的部门。在分析企业经营管理问题时,并未将解决数据失真和数据滞后现象作为改善经营、提高政策精准度的重要依据。为改变这种情况,首先应该重新定位企业统计工作,确定服务对象,界定效用功能。

    (一)明晰职能定位

    服务于政府部门数据统计的需要曾是较长一段时间内企业统计工作的主要目标,在市场化日益深入的今天,重新捋順工作职能、明晰定位,使其服务于企业发展成为做好该项工作的前提条件。明确工作定位即将信息统计工作列为企业重要工作,明确其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地位与作用。企业管理人员和相关岗位的工作人员必须在思想上、行动上加强对统计工作的重视,强化人财物力保障,提高统计工作实效,解决普遍存在的重财务数据、轻统计信息的状况。在互联网经济的浪潮中,拟定企业生产营销决策越来越依赖于翔实、迅速的前端信息反馈,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信息数据资源成为企业竞争的核心资料,科学合理地使用相关信息数据资源对保障企业利益具有积极作用。因此,必须重视信息数据资源的搜集整理[1]。

    (二)确立工作目标

    从功能定位上看,企业统计工作主要有信息、分析和管理三方面的功能。具体而言,统计工作中的信息功能,即通过信息采集体现出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出现的各种指标数据。分析功能是建立在信息搜集基础之上的一种功能。在实际工作中,企业通过对数据信息的整理分析,数据化地呈现企业运营现状,发掘发展中的问题,而管理功能则是企业将数据信息作为经营管理活动的重要参考。当企业需要做出决策时,统计部门需要提交规范系统、真实准确的数据为企业管理者提供参考依据,为其判定形势、做出决策提供一定的帮助,使决策更贴近现实,有更强的针对性。运转良好的统计工作有助于科学决策的制定,促进企业发展。改变传统理念,吸收先进经验是现代企业管理者的必备素质。在当下,了解统计工作、重视统计工作,将信息统计与经营管理相融合,为统计工作有效开展提供有力保障是现代企业发展的必经之路。

    二、强化制度建设与机制创新

    重新理顺工作职能、提高工作效能需要管理机制创新,完善制度建设。长久以来,虽然企业组织结构一直在进化、改善,但是在统计工作中人员设置和机构安排等方面,依然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不合理情况。数据统计牵涉多个部门,由于未对统计职能进行明确,使各部门难以提高在信息采集中的重视程度,而是将其作为一份附属工作,没有安排专业人员从事这项工作,统计工作的专业性、严谨性难以得到保证。在传统的运营模式中,企业重经营、轻管理,尤其缺乏对统计工作的重视,忽视统计报表在改善企业运营状况中的作用。在新常态下,对国有企业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企业结构发生相应的变化,体现在减员增效、扁平化管理、价款管理形式等方面的改进和创新。管理机制的变化导致工作体制变化。因此,非常有必要设立专门化,精简高效的统计部门,将过去分散在计划、生产、采购和市场等部门的统计职能进行集中,选用专业性统计人员,设立统一的审核程序,降低虚假数据出现的可能,避免因数据失真带来的负面影响。

    在具体工作中,可通过创新优化工作方法。在信息数字化的背景下,企业生产经营伴随信息时代的经济发展而出现新的特征,经营范围和营销方式出现新的变化,企业的信息统计管理也需要改进和升级。在企业内部建立以市场指导方向,以服务经营管理为核心目标的统计工作运行体系,将数据采集列为各部门常规工作进行考核。在管理模式上,调整和设置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的统计指标,在提供政府所需数据资料的基础上,将企业内部信息数据与外部市场监测数据相结合,提高生产销售工作的针对性与准确性,提高统计工作质量。只有做好统计工作、健全管理机制、严格信息考核,保证统计数据的严谨科学,从实际出发,使企业统计工作更好地为企业经管服务、为社会发展服务[2]。

    三、以新技术推进统计信息化

    互联网、大数据应用的发展和普及推动了信息技术在社会各领域的渗透和使用,加快了企业工作方式的转变,有助于提高社会生产力。在企业统计工作中,采用新的信息技术可以提高企业数据搜集能力和分析水平,强化数据的准确性。具体而言,采用新技术在推动信息共享、丰富数据类型和提高数据质量发挥着突出作用。

    (一)推动信息共享

    企业数据信息涉及多个领域,信息化的发展使企业拥有了海量数据。在大型企业中,日常的生产经营会产生大量的分布于各部门、子公司的数据,集中并共享数据池,对于跨部门协调和精准化指令都有积极意义。然而据调查显示,多数企业虽有信息系统,但是无法在系统内进行跨部门共享,各部门间信息共享系统建设滞后,数据存储较为分散。只有破除信息壁垒才能充分利用现有数据资源,建立横跨产品开发、设计、销售以及售后全过程的信息共享链条,提升数据统计分析工作的价值,为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企业通过建构安全可靠的系统内部数据信息共享平台,实现内部跨部门、跨区域的数据流动,利用云技術对企业数据存储、提取、共享,充分挖掘数据价值。

    (二)丰富数据类型

    数据的价值在于真实全面地体现企业生产经营与内部管理活动的实施效果,在大数据背景下,具备了丰富数据类型、扩大数据容量的技术基础,由此也应该相应的对传统的统计分析模式进行改变。传统的数据统计将工作重心放在数据收集方面,而对如何丰富数据分析手段缺乏重视。虽然简单的数据归类统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企业了解运营状况,但是该手段仍然显得单一,只能简单地进行数字描述,解释性略有不足。因此在信息筛选时,除了沿袭传统对生产数据进行搜集外,企业统计部门可以从市场需要、用户分析、投资决策和营销方式等方面着手,充分收集相关信息,用新型信息化技术实现数据信息的自动化处理。并利用数据挖掘技术构建新的数据模型,寻找数据间的关联,提高数据分析的质量,发掘经营管理活动中各因素的关联。

    (三)提高数据采集质量[3]

    长期以来,企业数据统计主要靠人工报表的方式来完成。一般来讲,人工报表、问卷发放等是传统的数据采集方式,存在着诸多的漏洞和弊端。为了提高数据采集质量,一方面,可以从完善现有统计工作从业人员培养和奖惩制度着手,加强统计从业人员培训,提高责任意识,强化专业能力,并建立有效的奖惩制度,惩处数据虚报、乱报,提供职业上升通道。另一方面,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数据采集自动化是有效提高数据质量、降低采集成本的有效途径。通过建设企业内部信息系统,不但可以实现网络化传输、数字化存储,降低人工处理带来的技术误差,而且也有利于自上而下职能体系的建设,确保统计工作的独立性。此外,通过自动化采集还能有效解决人为因素产生的数据失真问题,防止虚报、瞒报和漏报,提高原始数据质量,保障数据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四、结语

    随着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和信息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国有企业面临新的发展压力。在新时代实现新发展,提高企业运营效率,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做好企业统计工作是重要一环。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企业统计工作仍存在各种问题,然而随着数字化信息体系的建立,逐渐完善自上而下统计工作体系,为统计工作提高效率、规范化管理提供了可能。只有在充分了解既往问题的基础之上,才能依托数字网络,对统计工作进改进,使其更好地服务于企业发展需要,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维护与提高提供助力。

    参考文献:

    [1]王琳.企业统计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与改进对策[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9(10).

    [2]吴高凤.企业统计工作的创新优化研究[J].现代营销,2019(5).

    [3]周昱彤.大数据时代下企业统计工作的变革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