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课堂磁场回归人文语文

    元娟

    关于教育“以人为本”的理论,从杜威最早提出的“民主教育”到卢梭的“自然教育”,从苏霍姆林斯基充满人道主义情怀的“人学教育”到陶行知的“求真教育”再到的于漪的“人文语文”,近年来关于这个理论的讨论层出不穷,我们已经欣喜地看到教育在慢慢回归人发展的本真。雅斯贝尔斯说:“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的重要本质特征就是它的人文性,那么毫无疑问,性质特点为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语文学科首先就要承担起精神层面“教育——这首先是人学”的重任。习近平说,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教师做的是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教师不能只做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而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如果从事语文教学的人把自身上升到“大先生”的高度,挖掘语文智慧,那么,语文学科的“以人为本”就水到渠成。其实,语文学科的人本思想不应该到近年才成为普遍关注的理论,高尔基早就说过:“文学即人学”,而以文学文本为教学对象的语文理应自觉用人文教育情怀的语文意识进行语文教学,然而一个显而易见的道理遭到普遍漠视:知识不等于智慧,知识关乎事物,智慧关乎人生;知识是理念的外化,智慧是人生的反观;知识只能看到一块石头就是一块石头,一粒沙子就是一粒沙子,智慧却能在一块石头里看到风景,在一粒沙子里发现灵魂。基于以上认识,为了探索在实际教学中解决实际问题的途径,笔者在这里谈几点反思和对策。

    一、反思

    纵观语文教学现状,不少语文教师有意无意地泯灭着语文教学中的人性,压抑学生的主体情感,束缚学生个性的张扬,限制学生的独立思考,磨灭学生的思想锋芒……结果是学生主体人格的失落,表现在语文能力上是思想贫乏,语言干瘪,思维僵化,惟师(或惟书)是从,最终失去了自我。

    1.语文教学不是教师单向的感受和语言的传达

    笛卡尔说:“人是一根能思维的芦苇”,这句话深刻揭示了人类与万物的本质区别在于人有思想,有灵魂,思想支配行动,它在每个人的生命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内在的思想意识左右着人的言行举止。作为语文教材的文学名著是人类思想的重要载体,阅读它的学生可以有自己的思想参与。雅斯贝尔斯说:“教育是一棵树推動另一棵树”。这里的“树”的内涵是“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我们交换,每个人共有两个思想”。老师心中热情洋溢,他想把某种感受传达给学生,他以为使学生注意那些触动老师本人的情感的地方,就可以使学生受到同样的感动,这种想法也许是一厢情愿的!比如自然景色的生命,是存在于人的心中的,要理解它,就需要对它有所感受。如果学生不能看出那些景物的关联,他就不能理解它们优美的和谐。要想感受这些感觉综合起来的印象,就需要有一种他迄今还没有取得的经验,就需要有一些他迄今还没有感受过的情感。如果他从来没有仰望过夜幕中璀璨的群星,如果他的脚没有在山林的清泉中泡过,如果他从来没有坐在山顶凝望喷薄而出的朝阳。那么,花儿的香、叶儿的美、露珠的凉润,所有这些怎能使他的感官感到畅快呢?如果他的想象力还不能让他描绘那一天的欢乐,他又怎能带着欢乐的心情去观看那极美丽的一天的诞生呢?绝不能用学生无法感知的我们自认为高深精辟的语言去灌输我们以为学生应该感知的东西,就算他用笔记本记下了,但不是用心灵去记忆的,又怎么能转化成语文素养呢?如果使他习惯于自我思考,只有在确实知道自己力量不足时才去求助于别人,那么他感受每一种新事物时就会一声不响地仔细观察。他是好思而不是好疑。为了使学生养成事事留心的习惯,为了使他把某一个明显的真理印记在心,就必须让他对那个真理花几天的心思,把它弄个明白。因此语文教学要想真正培养学生的语文意识、语文素养和语文智慧,就只能从学生的语言和感受出发,努力铺设和文体契合的教学,虽然这样时间会花费得较多,但从教者所花费的气力就比较少了。

    现在很多语文老师的教学是从结果出发忽略过程的教学,有些高中生固然可以用这种方式,但对于类似《边城》《逍遥游》《春江花月夜》等这样的课文从结果出发就会难免理解不透,也不会有什么体悟。纵观近年全国各地高考作文出题的趋向,高分作文对学生语文素养、语文智慧的要求决定了对学生语文意识过程的训练尤为重要,只有让学生经历了真实发现的过程,才能实现语文教育的目标,最终收获学生的核心素养沉淀的成果。

    2.对学生的自主认识不能单一评价,要尽可能发掘有效评价。

    用理性去教育学生,是洛克的一个重要原理。这个原理几乎被所有人接受,但不能因此就说它是可靠的。在人的一切官能中,理智这个官能可以说是由其他各种官能综合而成的,因此它最难发展,而且也发展得迟;那么,有些人为什么偏偏要用它去发展其他的官能呢?一种良好教育的优异成绩就是造就一个有理性的人,正因为这个缘故,人们就企图用理性去教育孩子!这其实是一种把目的当作手段的做法,学生懂得道理的教育过程是循序渐进的过程,这个过程与结果是一种水到渠成的关系。如果我们只是强调“是什么”,而不说清楚“为什么是这样的”,那么过程的缺失将不会得出真正属于学生自己的结果,顶多是个强加的结果,其实这也就是有些语文优质课老师表达得精彩与学生表现平平脱节而被一些教育家叫停的原因。

    《教育的艺术》中说:“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情和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的全面智力的发展。”教学是一种艺术,也是一门科学,教师的作用永远无法取代,对善于教人思考,让人产生更努力深入研究问题的强烈愿望的教师会让学生永远铭记。因此,对学生的评价我们不能再仅凭一个“理性”的结果了。

    我们来看一个例子,在一次演讲比赛中,以“我最喜欢的老师”为主题,一个学生因为激动临时忘了词,但他对在场的老师深深地鞠了一躬,情溢满于眼底,无声胜有声地表达出所有同学对老师的爱戴和感激,这是从心灵到行为的体现,我们往往强调比赛打分的结果,有了这种发自内心感激的行为,假以时日,我们还担心从这样的心灵迸发不出感人的语言吗?相反,靠技巧和背诵组成的演讲总因情感的缺失而让人味同嚼蜡。“以人为本”的语文教学就应该从感性的心灵出发,让课堂像磁场一样产生吸引强力,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其中,获得终身教育的心灵体验,从而实现理性的理想。虽然语文教育并不是打开理想之门的“万能钥匙”,也不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但站在以人为本的基点上能让学生获得更和谐更可靠的发展。因此,我们要肯定学生的无论是喜悦还是苦恼的不同的心灵体验过程,而不仅仅是结果,课堂和学生、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应该产生像磁场一样的相互作用。每个学生就是一个完整的世界,没有重复,各有特色,又相互关联,我们要尽量设法点燃学生心灵深处“真善美”的愿望,不要抹杀了他们本身就蕴含的许多语文素养和语文智慧的萌芽。这样,他们在写作文的时候也不会千口一词或枯肠无物。

    3.民主课堂强调主体学生和引导教师的素质

    以人为本的语文课堂形式是民主的课堂。伏尔泰有句广为流传的名言:“我坚决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表达自己观点的权利。”语文教育要想达到以人为本的目的,就必须允许学生发出自己的声音。有人称,人脑的机制是地球上最灿烂的花朵,是极有道理的也是深刻的,可人的大脑所具有的无限的创造性思维潜能却至今仍未得到真正整体意义上的充分开发。因此,应当寻求充分开发人的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情感动力,从而实现人的教育。否则,从这个意义上讲,就是无能的、低效的或浪费的和失职乃至是失败的教育。

    陶行知曾呼吁给孩子们以“六大解放”:一、解放他的头脑,使他能想;二、解放他的双手,使他能干;三、解放他的眼睛,使他能看;四、解放他的嘴,使他能谈;五、解放他的空间,使他能到大自然、大社会去取得更丰富的学习;六、解放他的时间……要给他一些空闲时间消化所学,并且学一点他自己渴望要学的学问,干一点他自己高兴干的事情。我们为学生提供一个民主的课堂,主体是学生,但受学生本身很多不完善条件影响,学生若活不起来,这样的环境是无意义的。因此,民主课堂的顺利实施需要条件,不能单方面提出:

    (1)对于学习者来说,要有充分的自信,相信自己能够想要学,能够达到会学习,一定能够学得好——我们自己本身具有学习和学好的天赋。

    (2)对教师而言,其本身就应当具有创造性思维的素质和条件,具有能够充分开发教育对象创造性思维本质属性的意识和能力。

    只有在学生愿意创新和老师课堂设置科学合理两股合力的作用下,民主课堂才能发挥出最佳效能,我把这称为磁性课堂。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教学活动如何进行,取决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知识”,康德说:“教育中最重大的问题之一,就是如何把服从必要的制约和发展儿童的自由意志,适当地统整起来。”因此高中语文民主课堂的进行不能一味的自主。这样一来,对学生和老师素质的要求就提到一个突出的位置,在观念更新上,学生能不能树立“我能成为伟大的爱迪生、牛顿、居里夫人”的观念,我们能不能理直气壮地树立“我能作为教育家”的观念、我们能不能大胆地设计出培养自己的“杨振宁、比尔·盖兹、爱因斯坦”的思路和方案,我們能不能真诚相信“人人都具有无限的创造力,人人皆能成功”的观念并真正努力于自己和学生的无限的创造力的开发实践上,我们能不能树立“多出人才,快出人才,出好人才”的观念意识等,都是属于深层次的素质问题。

    卢梭的“自然教育”有关天性的教育论颇有我国先贤庄子的味道,我们姑且先不去批判这种天性忽略引导作用而带来的不足,而是爱弥尔教育唤醒了我们在教育中遗忘的一个问题,那就是教育的效果受学生有无兴趣的制约,如果我们总是以自己的阅历理解取代学生的理解,而漠视学生的兴趣,结果就是换另外一篇相同类型的文章,学生就完全像没接触过这类文章一样。难怪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说:“教师如果有本领把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激发出来,教学就成功了一半。”不仅如此,北大在任时间最长的校长蒋梦麟先生又说:“教育如果不能启发一个人的理想、希望和意志,单单强调学生的兴趣,那是舍本逐末的办法。”此话今天听来依然难能可贵。

    二、对策

    1.有效创设磁性课堂情景,完善辅助教学手段

    为了很好地实现“以人为本”的语文课堂活跃的民主氛围和浓厚的人文气息,运用现代先进的教学手段来克服传统课堂的不足,现在已经是普遍现象了。由于使用起来方便,对怎样达到先进设备最佳使用效果的问题却很少有人去想。笔者不主张把多媒体教学理解成机械、粗糙地放图片、音乐、资料的辅助教学,对图书、音乐、资料等,要以“准美术家”“准音乐家”和“准教育家”的眼光对琳琅满目的网上资源进行艺术的整合,让每一个辅助的步骤都能充分发挥实现课堂目标的作用,所以有人说,教育是艺术。当一张四合院高远的秋空出现在《故都的秋》课堂上时,不是一张随便哪里的秋景图就能传达出“故都秋”的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当一段“宝黛相会”(87年版的)视频出现在《林黛玉进贾府》课堂上时,不是随便哪段电影版的片段就能再现雪芹先生的“血泪”;当一曲《春野》出现在《春江花月夜》课堂上时,不是只要是舒缓的音乐就能传达出张若虚的境月;甚至我们还可以把课堂搬进大自然,直接感受月光下的荷塘;……这些丝丝入扣的感观熏陶遵循的就是从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规律,如果我们找来的这些元素不能更胜于我们的语言,不能震撼学生的心灵,不能激起学生内心对求知的渴望和盎然的意兴,那么还不如不用。因此,对辅助教学手段的运用我们不应是抱着替代老师讲的态度,而应该是弥补讲的方式的不足,使之相得益彰。

    2.精心组织有磁性的导语和结语

    导语是课堂的开头,它应该起到铺设教学进程的作用,或点出精要,或营造气氛,或提出问题……从而达到一开始就抓住集中学生注意力的目的。例如《林黛玉进贾府》的导语,笔者设计为:如果说“三国”是谋略,“水浒”是义气,“西游”是梦幻,那么“红楼”则是人生,由众多个性鲜明的人物演绎的荡气回肠的人生,无论是从“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的黛钗到“一从二合三人木,都知爱慕此生才”的王熙凤,还是从“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的妙玉到“心比天高,身为下残,风流灵巧招人怨”的晴雯,浓妆淡抹,各具佳妙,给文学画廊增添了光彩夺目的“群芳谱”,难怪当时流传京师的竹枝词说“开谈不说《红楼梦》,纵读诗书也枉然!”今天就让我们通过《林黛玉进贾府》说一说曹雪芹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这是从个性鲜明的性格概括入手,抓住学生熟悉但不了解和想探究文学经典的心理进入课文;《春江花月夜》的导语我设计为:席慕容写故乡有这样一个句子,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月亮似乎总是和人间珍贵的情感紧紧联系在一起,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都曾望月把华彩的诗句付诸笔端,“月圆是画,月缺是诗”。在人才辈出、群星璀璨的唐代诗坛,有这样一位诗人,因为一轮明月而成就了千秋美名,他一生只留下两首诗,但他凭借其中一首足以名垂诗坛。这位诗人是张若虚,这首诗是《春江花月夜》。下面就让我们开启探月之旅,看看这一轮明月是如何成就“孤篇压全唐”?这是从巧妙设问到引发学生对经典的思考;《祝福》的导语我设计为:一位母亲对自己孩子的祝福,莫过于希望他健康快乐,一位命运坎坷的旧社会帮佣女子对自己的祝福莫过于希望主人家允许自己亲手准备福礼,生活在鲁镇上所有的人对新年的祝福莫过于希望来年幸福平安,可在《祝福》里,这些小小的心愿都仅仅只能是一种祝福,无法实现。这是从课文悲剧的动人之处入手,用同情的语调唤起学生的情感,进入课文。精心组织导语是一节课老师引导的第一步,它就和分析语言现象必须把它放入语境一样,一步入境必能提高课堂效率。

    同样,结语既要有总结性也要有启发性,画龙点睛。《米洛斯的维纳斯》的结语笔者设计为:美的事物是不局限于完整还是缺失,只要他存在,他是不拘泥于表现形式的。美的真正所在是懂得欣赏,只要我们具备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一颗善于领悟美的丰富的心灵,我们就不愁没有美的发现、美的鉴赏、美的创造。苏轼词云: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其实我们学会正确对待残缺时,我们会发现:月圆是画,月缺是诗。真正的生活并不完美,我们必须勇敢的正视残缺,努力探求生活中美的真谛!这是从美的对立统一、发现、真谛来升华学生的认识。

    虽然,这一头一尾不是主要的,但它产生磁场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不仅激活教学也是语文智慧的示范,长此以往,还担心不能熏陶学生吗?

    3.用爱感化的平等

    在陶行知看来,教师因学生而存在,教育因大众而存在。陶行知因此这样充满深情地说:“教你的学生做先生。你跟学生学,是教导学生做你的先生。如果停止在这里,结果怕要弄到师生合作守知奴,于大众毫无关系。你必得进一步教你的学生去教别人。你必须教你的学生把真理公开给大众。你得教你的学生拿着真理的火把指点大众前进。……和学生站在一条战线上。教学不和学生站在一条战线上便不成为教师。……你若把你的生命放在学生的生命里,把你和你学生的生命放在大众的生命里,这才算尽了教师的天职。”

    在教学上我们多用第二人称,少用第三人稱,增加亲切感;学生的人格和老师的人格是平等的,韩愈认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我们更不能用传统的一成不变的眼光看待他们,看轻结果而看重过程的变化和学生取得的进步,用耐心铺设他们曲折的成长之路,用爱心呵护每一个幼小的心灵,用恒心等待每一个生命的绽放,用慧心引导他们登上人生的殿堂。

    4.巧用联网论坛形式

    由于课堂的空间和时间限制只允许同一时间只能有一个人表达,有时对于一个研讨型的问题很多同学无法同时发表意见交流思想,创办一个语文课堂论坛,同学们同时发帖,现代教学设备的方便快捷就能供全班同学同时交流,迸发更耀眼的思想火花。当然,也可以用传统的辩论形式。

    三、从德育反观语文人文教育的必要性

    由于语文是从人文的角度传授知识,因此它同样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很多方面具有德育意识,也就是说作为一门学科,他不仅有知识性的共性,也有自己的特性,从这个角度来讲,当学生培养起语文素养,开始有语文意识地形成语文智慧时,不知不觉也同时在很多方面形成德育素质,从而渐进教育的和谐局面,从而实现人才的终身全面发展。可以这么说,一位语文老师不一定是德育工作者,但一位好的德育工作者一定具有语文智慧。

    有人说“成功始于意念”。笔者认为,真正的成功者与失败者的最大差别就在于他们的意念或思想,换言之,学生的成功不能单纯地从成为文学家、律师这些专业型人才的标准来定,而是我们的学生是否有健全的人格,就算他以后是一名清洁工,只要是一名人格健全的快乐的清洁工,在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勤奋工作,富有创造精神这一点上而言,他们是一样的。而这也符合教育是培养人的发展的目标。相反,现在中国博士学业有成后加入外国国籍已不是个别现象,人格的不健全培养的不是“大写的人”,而是没有民族意识的知识大脑,面对这样的结果,我们的教育到底是成功还是失败呢?难怪爱因斯坦说:“当你忘记了你在学校所学到的一切知识之后,留下的便是教育。”

    以“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目标去培养中国的下一代,去加强中国的素质教育,势必从小处做起。从德育反观语文教学以人为本的必要性,不仅是一种传统文化的回归,更是一种社会的进步。为国家和社会提供更加优秀的人才,使之拥有宝贵的品德,语文教育作为基础性学科,在素质教育的体系中任重而道远。习近平说,要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要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要在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要在增长知识见识上下功夫,要在培养奋斗精神上下功夫,要在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

    教育本身就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衷心希望每个从我们生命里走过的孩子都能拥有自由舒展的心灵并幸福地度过自己的一生。

    [作者通联:湖北赤壁一中]